第3章 文明备份狂想

文/东方晓灿

《白领日记:倒霉的一天》

午饭时间,楼外阴风怒号,大雨倾盆。只能去楼下超市吃了,饭菜千篇一律,只能说聊胜于无。你掏出手机准备付款。

某宝提示:系统错误。

换某信,也提示:系统没有找到您的银行卡。

嗯?怎么回事?

直接用网银APP扫超市付款码。网银APP:您的余额不足。

我去,什么情况!

你依稀记得家当相当雄厚来着呀,足有四位数……在APP里查卡内余额,在本该出现那4位黑体数字的地方,一串刺眼的“?”赫然在目!

三十年人生奋斗来的唯一成果——那数千元巨款,此刻化作纷飞的乱码!关键是乱码还很敬业,无论何时都不忘带着小数点!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好挡着后面的人,只能先放下到手的饭菜让到一边,打电话联系银行,“嘟嘟”占线。这时你发现,排在你身后的人,一个个的脸上也依次浮现出和你一样的蒙圈表情……看来,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化作一串惊喜的乱码问号了。

超市瞬间变成银行服务热线拨打比赛,能不能拨通,要看人品;饿着肚子的诸位纷纷阐明办公室房号,能不能求得打饭大妈的宽容赊账,要看长相……

饿着肚子熬到下班,雨越下越大。走到停车场,惊喜再度来袭——停车场变游泳池,你那辆七手奥拓四脚朝天,它自学成才,它,它……学会仰泳了!

你淌着齐腰深的浑水,撒开丫子去追赶乘风破浪的奥拓。耳边电闪雷鸣,雨声轰鸣,却没能掩盖住一声清脆的“扑通”,你的手机从衬衣口袋中翻滚着入水,水花压得极其专业!

银行卡乱码、汽车泡水、手机自杀,就着BGM《一剪梅》,你仰天长啸:啊!多么幸运的一天!

地球球长的思考

时光荏苒。

数十年后,人中龙凤的你一路打拼,迈上人生巅峰,竟然混进了联合国,干上了地球球长。在其位,谋其政。这时你的脑海中思考的,都是有关全人类幸福的宏大命题,整个文明的未来掌握在你手中。

你伫立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顶层的落地窗前,窗外大雨滂沱,人间尽收眼底。

又是大雨。你的思绪飘回了当年,雨中那幸运的一天历历在目。那一连串麻烦虽然陆续解决了——找回手机云端备份,才算挽救了孩子童年的珍贵相册;历经烦琐索赔,财产价值才总算没有归零,七手奥拓重新上路;泡水的银行服务器也启动了应急灾备系统,4位自然数余额才替代了乱码……那一天,黑天鹅接二连三出现,不光是给你,给当时的整个社会都造成了极大困扰。

备份,太重要了。

小到手机数据、财产价值,大到一个社会全体人们的劳动价值,都必须有备份。

俯视夜色下的烟火人间,不禁让人感叹:文明繁荣,生生不息。这时,一个问题突然在你的脑海中蹦了出来——整个人类文明,需要备份吗?

回首文明近万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一路风雨坎坷,但总体呈现出上升和前进的坚定趋势。有个形而上的问题一直存在,那就是:人类文明将会永存吗?

难说。至少你年少时最喜欢的《三体》给出了一个悲观答案。退而求其次,继续追问:从现在起,人类还能存续多久?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肯定会沿着目前的轨道发展吗?人类是幸运的,文明出现以来,人类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未面对过来自人类之外的能在短时间内灭绝全种族的灾难。但不等于这样的灾难在未来也躲着我们。(刘慈欣《从大海见一滴水》)”

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文明,不应该忽略这个问题。

备份,首要目的是应对灾难。正如那场大雨,整个文明的备份,首先考虑的一定也是够档次的大灾难。

先看外部环境,看上天是不是给了我们无须备份的底气。

我们现在的生活,每日太阳东升西落,云卷云舒,岁月静好。但当我们把目光放到更宏大的视角、更久远的时间长河中去审视时,事情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脚下的地球母亲不会永远都这么温柔善良。古生物学的证据清晰表明: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至少经历了5次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简表

第一次

时间:4.4亿年前

地质纪年:奥陶纪末期

推测原因:生态环境巨变,全球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

灭绝结果:85%的物种

第二次

时间:3.6亿年前

地质纪年:泥盆纪晚期

推测原因:西伯利亚海床发生了一场凶猛的岩浆喷发,引发包括海水升温在内的连锁环境反应,短时间内造成了几次灭绝高峰

灭绝结果:78%的海洋生物,陆地土壤刚刚形成,陆生植物也才出现,第一条勇敢的海纳螈登上陆地

第三次

时间:2.5亿年前

地质纪年:二叠纪

推测原因:大陆聚合、大陆架和海岸线减少,导致海底有机物氧化,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生态环境巨变

灭绝结果:96%的生物

第四次

时间:2亿年前

地质纪年:三叠纪晚期

推测原因:海平面反复升降,海水缺氧

灭绝结果:76%的物种

第五次

时间:6500万年前

地质纪年:白垩纪末期

推测原因:多推测为小行星撞地球

灭绝结果:地球霸主恐龙灭绝,75%的生物退出历史舞台

……

请注意第三次:不分陆生水生,恐怖的比例数字“96%”,直接乘以当时的生物数量。

生物分类学把物种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大层级。过去的几亿年里,生物们动辄以“纲”为单位手拉着手集体下岗。在未来,人类这个小小的“种”,幸运会一直持续下去?真敢如此断言吗?

哦,对了,五次生物大灭绝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平均间隔时间大概是6200万年左右。最近一次大灭绝,就是地球霸主恐龙下岗的那次,离现在6500万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抛开漫长的地质纪年中小行星撞地球、冰川期突变等暴烈的环境巨变不说,单看人类目前所倚仗的生态环境体系,也绝非固若金汤。

蜜蜂,在花丛中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的小东西,看似无关紧要,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它被从地球生物花名册中删除了,农业生产链条中植物授粉中断,一路推演下去,很容易在未来的史书中再次读到那个最残酷的成语——易子相食。

觉得危言耸听,太夸张?

1845年到1850年爆发了爱尔兰大饥荒,就是著名的“土豆饥荒”。起因很简单,一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造成马铃薯晚疫病,造成大面积绝收。1845年时,爱尔兰民众的主要粮食就是土豆,小小的病菌经由一系列社会因素的传导,比如英国政府应对不力、社会治理弊病等,最终竟然造成了百万人的死亡。

我们的生存体系其实脆弱无比。数数从《汉书》到明清正史,“饥”字出现了多少次吧。有天灾,也有人祸。

上面是环境因素,如果有人说“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能够改造自然的物种,人定胜天,吧啦吧啦……”好的,正好提到了人祸,好像更要命,也更近。

古时,匹夫之怒,以头抢地耳,大不了“伏尸二人”;即便是天子之怒,也无非“伏尸百万,血流千里”,远谈不上毁灭一个种族或文明。但科技,如一列疯狂加速的列车,把我们直接推到新的问题面前。量变积累质变,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正变成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第一次亲眼看到核爆威力时,脱口而出《薄伽梵歌》中的一句。

人类改造自然,掌握世界运行的规律,但也掌握了毁灭世界的力量。冷战对峙,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剑拔弩张、核武器都指向了对方的心窝子。后来人们读到了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事实:在苏联设计的末日核反击体系中,假如政权被瞬间毁灭,最后掌握发射按钮、决定是否反击的人居然只是一位25岁的潜艇兵。有核国家的力量令人望而生畏,无核的穷国也不甘落后,渴望掌握毁灭的力量,要么心心念念想搞核武,要么就备上无数生化武器……

欲望,欲望,欲望!这是文明前行的动力,但也是制造屠刀的材料。在自己制造的屠刀下,全人类一次次胆战心惊。蕴藏在自身内部的毁灭基因,是文明的癌细胞。

只能寄希望于人类的理性,正如后来建起的美苏军事热线。但史书告诉我们:理性这玩意,谁都不敢保证它24小时都在线。

备个份吧,没坏处。

什么值得备?

接下来说HOW,怎么备份?备份什么?

人类总有意无意地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上为自己的生存做着备份,最起码能做到、并且一直在做的是“部分环境备份”,即物种备份。

一次次饥荒,刻骨铭心的痛被写进史书,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全球各地的种子银行。

英国威克赫斯特千年种子银行,保存了超过3亿粒各种种子,并同时在苏格兰做相同备份。不光是植物,英国还有一家“冷冻方舟”,零下80度的环境中保存着许多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的DNA样本。

最著名的国际种子库位于北极点1000多千米的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上,建成于2006年。它还有个很科幻的名字——“末日穹顶”。全球100多万份种子安静地躺在摄氏零下18度的库中。2015年,被战火蹂躏殆尽的叙利亚,农业管理部门失去了育种能力,于是向挪威库申请提取了130箱、11.6万个样本,这是“末日穹顶”建成后首次提取。

中国也有,位于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国内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也是一座世界级种子库。据统计,各种级别、规模的种子库在全球多达1400家。

必须承认:文明存在的基础一定是生存,吃好喝好、活在舒服的环境里,但显然这不是文明意义的全部。除了备份部分客观环境,人类还在有意识地备份文明信息。

随着信息储存技术的成熟,早在多年前,一座图书馆就能装进一只小小的存储器里去了。信息备份的进程一直在持续,举近前的两例:

2018年,SpaceX公司干了一件轰动全球的大事,把一辆特斯拉跑车送进太空。但鲜为人知的是,车里有一个石英玻璃硬盘,里面存储的资料是——《基地三部曲》,阿西莫夫的名篇。

2019年4月11日,以色列向月球背面发射了一个名为“创世纪”(Beresheet)的无人着陆器,但不幸的是在即将成功登月前坠毁了。里面搭载了3000万页的资料奔赴月球,数据约200G,储存在25个微型硬盘之中。包括3万本书、5000多种语言的材料、完整的英文《维基百科》、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秘籍,甚至是美国德州一家咖啡馆的奶酪食谱,涵盖人类文明方方面面,可谓应有尽有。

飞船坠毁归坠毁,硬盘应该没事。人类的“月球图书馆”虽然不开门营业,也没人知道它在月球的具体位置,但毕竟是有了。

环境物种或文化典籍等“身外之物”的备份,都不如备份“人”本身——文明的核心载体。

人,是最值得备份的。

古罗马在今天的土耳其做了备份,即拜占庭,将罗马帝国多延续了一千年。再看犹太民族,虽然命运多舛,甚至经历过二战纳粹的种族清洗,但依旧顽强地存在了两千多年,生生不息,这和历史上该民族人口集中度的高度分散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散布各地的犹太家族可以看作是种族文明的一个个备份。(嗯,还是以色列,那个往月球背面埋U盘的民族,危机意识真是融入骨髓……)

限于技术制约,历史上的文明备份,无论是军事硬备份还是文化软备份,都只不过是人口从一地复制到另一地而已。但在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很多之前听起来如天方夜谭的狂想,可能性也在凸显,慢慢变得现实起来。

比如我们正在探讨的这个狂想——在未来,该怎么备份“人”?

未来狂想

1977年,旅行者1号发射,携带的铜制镀金磁盘唱片镌刻着少量的人类文明信息,飞向茫茫太空深处。换个角度看,这也可以算作整个人类做了一次自我备份,只不过是无意而为,是极简版。

说不定哪天人类没了,但有个高等外星文明捡到了磁盘唱片,或者找到从没开门营业过的“月球图书馆”,然后按着上面人类男女的模样,凑合捏把捏把,又给我们造了一支远方亲戚呢。

还有前面提到的“文明信息备份”,在无数科幻作品中出现过“意识上传”主题,人的意识存活于虚拟网络世界中。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人”的备份,但难说是不是完整的人,这种可能性离现实也还有些远。

走入星辰大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备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规划在2028年建设月球基地。马斯克更是怀揣火星移民的宏伟梦想,分析一下这位“狂人+暖男”的系统化准备:

火星上没有石油没有煤炭,怎么烤串?总不能用爱发电吧,没关系,有太阳能。于是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问世,能量分散采集,集中存储。火星上风大坑多,出门成问题,怎么办?没关系,挖洞。于是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无聊公司”(Boring Company)在搞Loop隧道网络。届时,在火星地表下隧道里跑的估计都得是特斯拉电动车。

还有最关键的地火间的运输问题,大家都看到了猎鹰系列火箭,一步一个台阶前进着。马斯克明确表示:将来要把火星移民成本降到50万美元/人之内。50万美元,约等于北京五环的一套住宅,确实不算离谱了。

舍地球上一套鸽子笼,换火星上几万平方米大地主……你品,你细品,这事还真未必不能考虑。

技术积累到了,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假如人类在火星上建立了新的文明,继续推演下去,展望更远的未来,不难发现:文明备份并不只是被迫的、应灾的,一个新的备份好像对源文明和它自身都有好处。

首先,独立实验价值。

一个新文明处在和地球完全不同的客观环境中,它演化出的社会治理体系极有可能是全新的。作为人类文明的独立副本,无论是相对独立或绝对独立,只要副本在成长,就有样本价值。

这是从社会学实验角度考虑的。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文明的前进步伐必须是缓慢的,因为社会实验成本太高昂,不能轻易激进改革。即便再小心谨慎,我们仍然看到一个现象——社会前进踩过的每一步脚印里,都汪着一洼鲜血。但异世界条件不同,新文明假如走出了一条新路,那么,社会治理经验可以反哺地球文明。

其次,多样本的收益。

崭新的备份文明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高起点、低成本。

人类文明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已经风雨兼程地走过了近万年的路,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而备份文明,则可以在厚重的历史积累上起步,直接挂五挡进赛道。另外,轻装上阵,它的发展成本低。想盖楼修路,根本用不着高昂的拆迁成本,看哪儿顺眼,直接盖就好。所以,发展路径简单纯粹,很容易走到地球文明的前面,甚至在短时间内超越地球。科技、文化也能反哺母文明。

上述推论并非妄想。君不见,远有大航海时代,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北美的广袤大陆上诞生了一个新的世界霸主,远超五月花号的始发地欧洲;近有春天的故事,宝安渔村在短短几十年间成为国际化样板都市,深圳。无不是起点高,成本低。

文明备份,星际深圳,星际美国。

除了火星外,再远的备份就是多行星了。筛选一下太阳系内的行星或者卫星,月球、木卫二、土卫一等都可以。更遥远的备份文明,会走出怎样的发展路径?不好说,但至少我们可以试想:地球老家跟海王星某个卫星上的人联系,受限于遥远距离(海王星轨道半长轴为30.1天文单位,约45亿公里)导致的光速信号时滞,一方问候了一句“吃了吗?”得到答案时,对面可能又饿了……所以,给其以充分的独立和自由空间是必然的。

一个预判就此得出——越远,备份文明的独立性越强。

尾声 终极备份

一个文明走得越远,能躲过的灾祸越大。按能量级别划分,某一地质纪年内生态环境灾变、整个行星的毁灭性灾变、整个恒星系的灾变。最终,人类一定会走出太阳系,实现恒星际扩张和备份、开枝散叶,那将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系外远征舰队出发在即,作为地球球长的你代表全人类去送别。

愿意背井离乡的多半是“胸怀大志、身无分文”的野心家们,大航海时代达伽马那样式的。你握着这群“穷二当家“的手,嘴上说:“没事常联系哟!”

但一转念,你想到新文明可能会出现爆炸式成长,立马满脸堆笑,补上一句:“有事好商量哟!万一真混好了,别一言不合就打回来哟……”

引用:

新浪科技《NASA:未来10年实现37次太空发射,2028年建月球基地》,2019年5月24日

观察者网《传感器故障,搭载“图书馆”的以色列探测器撞向月球》,2019年4月20日

【责任编辑: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