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进入1990年代,我国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而此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亦被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199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样一个重视科学技术的大环境,对于科教影视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但市场环境的压力却越发严峻:电影制作发行成本继续快速上升,走入影院的观众却大幅被电视等新媒体所分流,票房收入急剧降低,许多电影院已停止放映电影改为他用,电影行业整体跌入谷底。

对于科教影视业而言,其亦处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阵痛时期,开始显现出产能萎缩、产量下滑的迹象。因而业内积极地采取措施,先行在体制内进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在用人分配上,一举打破大锅饭制度,开始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制片人负责制等激励创作生产的措施。以上海科影为例,于1992年在全厂全面推行的以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7项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拉升了影片产量。

1993年起,中国电影业在运行了一段时间的体制内改革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展开市场化改革,最先触及的是发行环节。广电部首先于1993年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历史由此画上句号。考虑到科教电影的社会公益性,中影公司仍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有限度的计划性收购。在上述《意见》中,便明确了“1993年科教片、美术片、纪录片、儿童片的70%仍通过中影公司原价收购发行,其余30%影片及其他载体由各厂自主发行,收入归己”的目标。自此,体制内消化产量的模式成为历史,以“明码标价”的形式向体制外要市场、要出路成为科教影视产业化的第一步。

1993年5月,随着广电部电影局下发《电影行业机制改革方案实施细则》,电影市场得以全面放开,对于之前定下的中影公司以70%的额度收购科教片的措施,进一步作出逐年减少收购比例的调整。这样大力度的改革,在科教影视业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专业科教片厂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按市场可接受价格,一部两本的科教片必须发行1500个16mm拷贝或3000个录像带才能取得与中影公司支付的发行权费相同的收益。这是大多数的影片都做不到的。能面向市场的,每年仅有少量定制片。”梁沾漩:《1994年的上海科影厂》,《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实际上,每年仅有10部左右的影片可以达到投入与产出相平衡,仅仅占到科教影片年产量的5%。而在以往主要消费科教影片的农村地区,农村观众一直习惯于免费观影的模式,并未培养起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中影公司取消统购统销,必然使得大量农业类科教片的制作与发行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逐渐失去计划性扶持的艰难现状,几大科教片厂为了维持生计,一方面着力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影片,为发行找出路;另一方面,积极地开展第三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以达到“墙内损失墙外补”的效果。以上海科影为例,1993年成立了“振亚影视公司”、“艺达广告公司”,与主营的科教片业务一起,形成三大经济支柱。可以看出,上海科影的运营模式逐步由单纯的生产型向多元的经营型转变,这也是我国科教影视业由事业向产业迈进的艰难的第一步。

1993年12月,广电部下发《1994年度科教片、纪录片生产计划的通知》,将科教片生产收购计划性额度下调为60%。1994年5月,广电部再次下发名为《关于科教片、纪录片生产发行问题的通知》的文件,再次下调1994年度中影公司对于科教片、纪录片的收购比例为以1992年为基数的50%。

虽然身处如此变动的格局,主要科教制片厂依靠有限度的计划性收购指标,仍然制作了一批优质的影片,题材集中于农业与卫生。其中较为出色的影片有:《献给孩子的爱——乙型肝炎疫苗》(上海科影,1992年)、《第13片绿叶》(中国农影,1993年)、《果实蝇》(上海科影,1994年)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时期,美术片、动画片的出现拓展了我国科教电影的品种,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迅速成为电影大银屏与电视小屏幕上观众所喜爱的新亮点,不少科教影片制作机构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转机,投入了美术片的制作中去。其中,北京科影走在了最前列,对原先的动画制作部进行了机构、人员方面的整体调整,充实年轻力量,引入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将北京科影的动画车间发展成为具有全国高水平的动画节目制作基地。其中《麻雀选大王》(北京科影,1992年)、《三只小狐狸收西瓜》(北京科影,1993年)、《哭鼻子大王》(上海科影,1994年)等影片都是相当好的尝试,受到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1994年8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推动电影事业更快发展的号角再次吹响。《通知》明确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凡是电影制片厂生产及中影公司进口的影片,经过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获颁准映证后,影片著作权及发行权所有单位即可向北京、上海、吉林、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市各级电影发行与放映机构自行完成发行。按此规定,科教影片自1995年起,彻底失去了中影公司的收购保护,完全以市场化模式进行操作。短短两年间,要完成如此大幅度的改革,促使科教影视产业化,改革之路可谓乘风破浪。

进入1995年,科教影视业开始了影视合流的整体结构性调整,开始形成我国科教影视业的全新业态。由于电影局早在1986年便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因而此次整合在系统内部进行得较为迅速与全面。4月,北京科影率先归入央视,成为其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在保留其机构设置与电影制作系统的基础上,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成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影视机构,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入之后,北京科影“形成了以部为块、以制片人为核心的负责制,逐步形成与电视节目制作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方式”。万迪基:《完善科教电影事业经济政策课题的研究》,1993年。北京科影的调整措施迅速而有效,因此于并入央视当年,便制作出了总计约14小时的电视节目,可谓转型顺利,很快融入服务央视的新角色中去。在成为央视科教栏目片源的主要供应者之余,北京科影依然保留了一定的科教电影生产能力,继续制作有市场潜力的作品,并努力开发美术片与译制片等新品种的创作,完善了以电视科教节目为主、多种类电影为辅的混合型生产格局。

1995年8月,上海市电影局与广播电视局完成合并,成立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在此基础上,12月,上海科影与上海东方电视台完成合流。与北京科影合流的模式稍有不同,两个机构的人员实行了双向选择、优化重组,组建起新的上海东方电视台以及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在一个机构实体的基础上,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运作。合并后不久,电视台便增开了《科技24小时》、《科技综艺》等电视栏目,同时利用电视平台,播放了一系列上海科影过往的优秀影片,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平台融合。

中国农影同样与央视完成合流。其实两者的合作早已展开,1987年,农业部牵头成立农业部声像中心,与中国农影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形式开展制作,2月其出品的《农业教育与科技》节目便在央视第二套播出。1990年5月,中国农影更名为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正式确立了其电影电视齐头并进的生产格局,可以说中国农影在影视合流的改革道路上,是最早进行实践的先锋。1995年11月,央视开设第七套“少儿、军事、农业”栏目,其中农业类节目由农业部与央视共同制作,中国农影成为央视第七套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中心,陆陆续续开设了《科技苑》《今日农村》《关注西部》等超过十档电视栏目。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基于农业部下属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而建立起的影片发行渠道,成为中国农影的宝贵资源。到1995年为止,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已发行了约15万套各类型的农业录像制品,获得了上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是发行平台多样化的成功典范。

可以说,1995年是我国科教影视业改革的一个分水岭,一系列改革措施形成了两大重要成果:其一,我国的科教影视摆脱了计划经济运行模式,不再依靠国家统一的经费划拨与影片收购来维系生产,市场机制、自负盈亏成为生产的依归,从领导层至一线工作者都开始以产业的身份去看待科教影视业。其二,确定了影视合流的科教影视业新业态,电影生产功能逐步弱化,而以服务电视媒体为主要任务,这也是回应当时市场需求、受众变化等现实情况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