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瘦:很享受的高效减肥法
- 许梦然
- 2475字
- 2021-03-31 04:19:55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不开心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情绪化进食,你可以数一数下面七种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化进食,你经历过几种:第一,经常在不饿的时候大口进食;第二,经常吃得太饱,肚子撑到不舒服;第三,经常一个人躲起来闷头大吃;第四,吃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很多;第五,在短时间内摄入的食物量比一般人要大很多;第六,吃完以后,经常会产生负面情绪,比如说焦虑感、抑郁感、内疚感、厌恶感等;第七,在进食的时候经常感觉自己停不下来。
情绪化进食往往是由负面的情绪诱发的,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就是面对压力和焦虑感时,我们很容易失去对食物的控制,进而大量摄入所谓的垃圾食品。举个常见的例子:快要考试了,又或者这段时间工作上的压力很大,你担心完不成任务,又害怕结果不理想。你可能突然就叫了一大堆外卖,或者拿出冰激凌、糖果、巧克力,一盒盒吃掉,一桶桶解决,明明不饿,但是没法控制,也不想控制。还有些时候,我们挨了批评,或者遇到了烦心的事情,饭量也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增加,或者突然很想吃高糖分的东西。可是我们虽然得到了一时满足,事后却会有排山倒海式的罪恶感,情绪反而更糟糕了。
情绪是怎么影响我们的饮食行为的呢?来自美国亚拉巴马州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团队,用老鼠来做实验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首先让老鼠经历了溜溜球式的减肥,也就是四天吃草之后六天喝糖水,接着用电流击打老鼠,这样老鼠就会体验到强烈的压力,就像人处在高压情绪下一样。结果他们发现,被电击的老鼠,会比没有被电击的老鼠,在两个小时内多吃一半甚至更多的食物。(Hagan,Chandler, Jarrett, Rybak & Balckburn, 2002)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来自以色列的神经生物学家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他们在怀孕的老鼠脑袋里注射了一种病毒,会加速它们体内压力激素的分泌,也就是它们同样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结果发现,这些老鼠的后代在青春期会更容易暴饮暴食。(Schroeder, et al., 2017)老鼠都这样,更何况情感超级复杂的人类呢?
面对高压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有技巧地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出现情绪化进食。只有那些不知道该如何管理情绪的人,才会用情绪化进食来应对压力。来自荷兰的心理学家做了三组实验,他们让实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他们自己的负面情绪,第一种是抑制情绪,也就是压抑、忽视;第二种是重新评估情绪,也就是去觉察、审视自己的情绪;第三种是自然表达情绪。然后测量他们在正常状态下,饮食上会不会有不同。结果发现,抑制情绪组的实验对象会吃掉大量的高能量食物,但是重新评估组和自然表达情绪组的实验对象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Evers, Stok & De Ridder, 2010)这样的研究结果在中国人身上也一样适用。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跟踪了4316名高中生,他们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抑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忽视不理、假装没事,就更容易情绪化进食,从而导致肥胖。(Lu, Tao, Hou, Zhang & Ren, 2016)
总的来说,我希望你可以记住这两个关键点。第一,负面情绪会通过各种生理、心理的机制,引发情绪化进食,结果就是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第二,负面情绪本身并不会导致情绪化进食,我们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才会决定我们会不会进行情绪化进食。
既然情绪化进食这么不好,那我们该怎么办?其实第一个难点在于,我们经常会忽略它,也就是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是在情绪化进食。你可能觉得有点儿诧异,觉得“我没有啊”。但试想一下,一个人之所以会情绪化进食,不就是因为他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或者不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吗?情绪化进食其实就是压抑情绪的一种表现,因为潜意识选择了压抑它,所以如果你不去主动观察,自然就会忽视它,误以为自己的进食只是出于身体需要。所以,如何辨别自己到底是正常进食,还是在情绪化进食?这是很关键的。
首先,我希望你在每次进食的时候,可以抽出短短一分钟的时间,暂时停止自己的一切行动,先问问自己下面这五个问题:
(1)我现在是饿还是饱呢?如果已经吃饱了,现在是几分饱呢?这个问题可以帮你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肠胃部位,而不是嘴巴。
(2)我现在吃饭的速度是正常还是过快?这个问题可以帮你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双手的动作速度,以及下咽的速度。
(3)我现在是在一个人吃饭还是和一群人吃饭?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吃饭,我是不是在有意地避开他人?这可以帮你把注意力集中到身边的环境。
(4)我这一刻对自己的饮食有多少控制力,如果我现在要停止饮食,不再继续吃盘中的食物,我可以做到吗?这帮你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如何同眼前的食物相处。
(5)当我吃完眼前这些食物后,我会对自己有怎样的想法,又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我会不会觉得后悔、内疚,有罪恶感?这个问题帮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未来,而不只是眼前这一刻。
这五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打破自己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从而辨别你到底是在正常饮食,还是在情绪化进食。建议你把这五个问题记下来,贴在你的餐桌边,或者记在你的手机里,方便你每次都可以想到。
然后,利用我们上一节介绍的认知行为心理学ABC模型,去觉察、记录、总结:到底是怎样的情绪会诱发你的情绪化进食。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绪体验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的情感敏感性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对压力、焦虑特别敏感;有的人可能是抑郁、难过时容易情绪化进食;而有的人可能对内疚、委屈没有抵抗力。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我希望你可以记录自己的饮食行为,就像我们记日记一样。当你发现自己又出现情绪化进食时,我希望你可以记录下:诱发事件、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积累了一定数据之后,你就会发现何种情绪最容易导致自己情绪化进食。根据来自比利时和意大利的临床研究,最常见的触发暴饮暴食的负面情绪有五种:无聊、抑郁、焦虑、紧张和悲伤。(Vanderlinden, Grave, Vandereycken &Noorduin, 2001)
作业
1.请进行自我审视:上面介绍的七种情绪化进食,你体验过几种呢?
2.在经历负面情绪时,你是怎样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的呢,是抑制情绪,还是重新评估或者自然表达情绪呢?
3.在接下来的一周,请在自己进食的时候,抽出一分钟时间,利用第一个技巧,迅速地回答上面提到的五个问题。
4.在接下来的一周,请继续使用本书附带的ABC记录,对自己的情绪化进食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情绪会诱发你的情绪化进食?
AB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