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暮色里的旧歌戏——《社戏》

告诉小伙伴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课文《社戏》并不是鲁迅先生小说《社戏》的全文,《呐喊》中完整版《社戏》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我在倒数上去的20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鲁迅先生叙述了这两次看戏觉得无趣的原因,再引出年少时看社戏的正文,于是这场社戏在两次乏味的看戏经历的衬托下,更加熠熠生辉。细读《社戏》,会发现里面有许多有意思的小细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有趣的“绍兴三乌”

“绍兴三乌”并不是指三只乌鸦,也不是三个人的名字,它指的是三种有绍兴文化特色的东西——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

乌干菜,又称“霉干菜”,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小菜,它用白菜、油菜、芥菜或雪里蕻加盐腌制发酵,晒干而成。因为色泽发黑,在绍兴方言中“黑”被称作“乌”,所以叫“乌干菜”,味道酸甜可口,可以用来烹肉、炖鸡、蒸豆腐、烧鱼……

“乌干菜,白米饭,神仙听了要下凡。”乌干菜原料普通又便宜,制作简单,容易保存,味道又鲜美,因此绍兴人特别钟爱。传说乌干菜起源于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时期。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节衣缩食,研制出了乌干菜。鲁迅先生非常喜欢乌干菜,他成年离家后,母亲常给他邮寄乌干菜,他在给母亲的回信中写道:“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们都很爱吃,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干菜。”

乌毡帽用羊毛制成,内外都是乌黑色的,圆圆的顶,帽边上卷,可以放烟和钱。乌毡帽非常实用,冬天挡风保暖,夏天遮阳防晒,而且质地很容易干。相传,绍兴有一个猎人打死了一只老虎,在老虎洞中发现,老虎常常将平时杀食的牛羊剩的毛垫在身下,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圆饼似的毡子。猎人将这个毡子拿回家洗干净,做成帽子戴上后发现非常舒适,后来传播开来,便成了如今的乌毡帽。

你还记得鲁迅先生的哪篇小说中的哪个人物戴着乌毡帽吗?《故乡》里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阿Q正传》里鼎鼎有名的阿Q,在没有现钱用的时候,将乌毡帽抵押换钱。如今在绍兴的鲁迅故居附近,有许多卖乌毡帽的小店铺。游客戴一顶乌毡帽,到咸亨酒店门口照相留念,洋溢着浓浓的绍兴风情。

绍兴是江南水乡,船是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鲁迅先生的弟弟——作家周作人专门写过一篇《乌篷船》,书写乌篷船的情状:

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央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

乌篷船穿梭在山水之间,动作灵活,宛如精灵。坐在乌篷船上,捧一盏清茶,听着泠泠水声,望着船外美景,实乃人生之乐。

二、绍兴名人故居何其多

走在绍兴,不用专门去寻找旅游景点,随意地走着,一个个名人故居就会出现在眼前。绍兴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出过很多历史名人。

“书圣”王羲之是山东临沂人,后来举家搬迁到绍兴。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会稽山”和“兰亭”就在绍兴,风景优美,更因王羲之的这篇文章而赫赫有名。王羲之喜欢养鹅,兰亭如今建有鹅池,以此来纪念王羲之。还有流觞曲水,修建得颇为精致。王羲之在绍兴去世,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便是如今的王羲之故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的作者——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就是绍兴人,他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和大诗人李白、大书法家张旭都有来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也是贺知章回绍兴时有感而发所作。

沈园是绍兴的一处亮丽风景,与鲁迅故居毗邻而居,是宋朝一位姓沈的富商修建的私人园林。沈园之所以赫赫有名,源于陆游的一首《钗头凤》。陆游和表妹唐婉青梅竹马,结成夫妻,但陆游母亲十分不喜欢唐婉,逼迫陆游和唐婉分开。多年后,陆游在沈园游览时偶遇唐婉,这时他已经再娶,唐婉也已经再嫁,两人虽然还怀着对彼此的爱恋,却已经无法回到昔日举案齐眉的时光。陆游大醉一场,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字字泣泪的《钗头凤》,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学界泰斗蔡元培也是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倡导“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他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人才。正是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后来新民主革命轰轰烈烈地爆发。蔡元培对新中国做出的贡献、对教育界做出的贡献,让后世人心生敬意。

还有我们爱戴的周恩来总理,祖籍也在绍兴。周家是绍兴的名门望族,到周恩来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但周恩来从小就很有志向:“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被敬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三、除了周树人和周作人,还有周建人

鲁迅和周作人的三弟周建人的名字不是那么响亮,但是周建人的一生也有很多成就!他是一名生物学家,在绍兴的会稽山、兰亭、东湖等地考察和采集标本,和鲁迅共同写出《会稽山采物记》和《镇塘前观潮记》。在鲁迅的推荐下,周建人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编写了中小学生物教科书,里面的图片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在当时广受欢迎。与此同时,他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出版了《进化与退化》。

新中国成立后,周建人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他与其他人合作翻译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那本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伟大著作。周氏三兄弟都非常有文学才华,周建人虽然没有像两位哥哥一样专攻文学,但偶尔会给报纸杂志编写科普小品,讲讲熊猫、老虎等动物常识,后来结集为《科学杂谈》。

晚年,周建人写了《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等,回忆哥哥鲁迅的文章,为研究鲁迅先生的生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1984年7月,周建人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是周氏三兄弟中最为长寿的一位。

光芒万丈的革命圣地——《回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诗歌洋溢着澎湃的感情,饱含着对延安的深切思念。延安是许多革命志士心中的圣地,这里是抗日战争的总后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诞生了宝贵的“延安精神”,成为后代人的精神财富。

延安是一个充满革命文化烙印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

一、说不尽的延安故事

在红军刚到延安时,陕北恰逢干旱,粮食是个大问题。有位名叫伍兰花的妇女住在延安城北,她的丈夫痴呆,全靠她来抚养四个孩子,生活苦不堪言。交公粮的时候,她实在交不出,于是就延到下一年,可是下一年依旧交不出来。村干部也没有办法,催她交公粮时,伍兰花就开始骂人。毛泽东听说这件事后,专门和伍兰花聊了聊,伍兰花将心中的苦楚全部向毛泽东倾诉了一番,说村中百姓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伍兰花的话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他嘱咐村干部要照顾好像伍兰花这样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中央开会讨论了粮食问题,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军队屯田自给,减租减息,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再来讲一讲毛泽东请陈嘉庚吃饭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侨居海外的南洋实业家陈嘉庚是华侨的领袖,他在海外组建祖国难民总会,为抗日筹集钱款。1940年,陈嘉庚亲自到抗日前线抚慰战士。国民党和共产党对此都非常重视,陈嘉庚到重庆的时候,蒋介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一顿饭八百块大洋,接待预算是八万银圆。抗战期间物资紧缺,陈嘉庚看到国民党这么铺张浪费地接待他,心中很不满意,专门登报声明慰问团的钱由自己出。之后陈嘉庚去了延安,共产党也热情地接待了陈嘉庚,但是接待很朴素。在简陋的窑洞里,普通的农家木桌上摆着农家饭菜,隔壁的农家大娘杀了一只鸡煮给陈嘉庚吃,这是农村欢迎贵客的最高礼节,毛泽东和陈嘉庚吃着农家菜,畅谈抗日大局,陈嘉庚为毛泽东的学识和共产党的抗日战略所折服,觉得中国终于有了救星。一桌简单的农家菜,比奢华的酒宴更令陈嘉庚舒畅安心。

向小伙伴们推荐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记录了1936年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采访时的所见所闻。那时,在世界各国眼中,中国的红色政权是一个谜,斯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揭开了这个谜。从西方记者的视角来看红色革命根据地,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记录了许多有意义也很有趣的故事,有时间不妨读一读。

二、贺敬之与《白毛女》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

哎……扎呀扎起来

——《白毛女》第一幕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是不是听起来既很有思想又很有吸引力呢?它曾经在祖国大江南北风靡一时,人人耳熟能详。

顾名思义,“白毛女”指的是毛发是白色的女人,正常人的毛发是黑色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女人的毛发会是白色的呢?这其中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白毛女的名字叫喜儿,是个年轻秀美的姑娘,她的父亲杨白劳是个佃户,勤劳善良,却贫穷软弱,饱受地主黄世仁的欺压。黄世仁以杨白劳欠他债为借口,想强行占有喜儿,逼死了杨白劳。喜儿的丈夫大春想救喜儿,但是没能成功,就杀死了黄世仁家的一个家丁,然后投奔红军。

喜儿在黄家饱受屈辱,最后逃向深山,在山中风餐露宿,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毛发由黑色变成了白色。许多年后,八路军解放了这片土地,在深山中发现了喜儿,大春也在这支队伍之中,这对有情人时隔多年后终于走在了一起。在新政权下,恶霸黄世仁被枪毙,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白毛女》原本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经过文人的加工变成了戏剧,贺敬之是《白毛女》的主要创作者,这部作品贯彻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白毛女》还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

三、另一位杰出的政治抒情诗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浓厚的政治氛围影响,政治抒情诗是非常流行的诗体样式。在政治抒情诗里,诗人不仅是他自己,还代表集体、代表人民,抒发对政治事件的政治热情,表达浓郁的革命情感。政治抒情诗大多运用大量的排比,气势奔放地宣泄强烈的情感,充满了高昂的激情。

《回延安》就是典型的政治抒情诗,它的作者贺敬之写出了《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等众多作品。与贺敬之一并称为“政治抒情诗双璧”的是郭小川,他们俩影响了那个时代政治抒情诗的面貌。

和那个年代经历了战火纷飞的许多革命知识分子一样,郭小川的经历与政治息息相关:他生于1919年,父母都是教师,他从小接受教育,读书、上学、参军,加入共产党,陆续担任了几家报纸和期刊的编辑,写诗抒发心志。后在政治风波中受到批判,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1976年由于意外在一场火灾中去世。

郭小川的一生看起来波澜不惊,但他目睹了时代的风起云涌,作为一个诗人,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这些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957年,他创作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三部叙事长诗,讲述了革命者内心的波动,从中可以读到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可贵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1959年,为了纪念人民大会堂的建成,郭小川创作了长诗《望星空》,从仰望天空的浩瀚,感叹人类的渺小,转而写到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观,歌颂人民力量的伟大,诗歌有着很强的节奏感,像交响乐一样铿锵:

在人生的行程中,

又有多少个夜晚,

见星空如此安详!

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

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

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

——《望星空》第二章

我们要把长安街上的灯光,

延伸到远方,

让万里无云的夜空,

出现千千万万个太阳。

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

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让满天星斗,

全成为人类的家乡。

——《望星空》第四章

20世纪60年代初,郭小川写了很多篇赞美祖国风光和劳动人民的诗歌,以浓郁的地方风情弥补了政治抒情诗的单调和空洞。那时,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郭小川用诗歌反映人们艰苦卓绝的建设精神,他向来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借鉴了古代辞赋的韵律,又结合白话文的语感,达到了政治抒情诗所能抵达的至高成就:

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

时光像泉水一般涌啊,生活像海浪一般推进,

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的芳芬!

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

让我们到甘蔗林集合吧,重新会会昔日的风云;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

让我们到青纱帐去吧,喝令时间退回我们的青春。

——《甘蔗林——青纱帐》节选

四、英雄史诗《保卫延安》

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概念——“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间的文学阶段。“十七年文学”取得最有代表性成就的长篇小说简称为“三红一创,保林青山”。“三红”指《红岩》《红旗谱》《红日》,“一创”指《创业史》,“保”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介绍的《保卫延安》,“林”指《林海雪原》,“青”指《青春之歌》,“山”则指的是《山乡巨变》。《保卫延安》就在这八部作品之中,可见它在“十七年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它的作者是杜鹏程,曾经在西北野战军中担任随军记者,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保卫延安》出版于1954年,讲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几场不同类型的精彩战役——伏击战、运动战、攻坚战、歼灭战,刻画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通过九死一生的浴血奋战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人物形象,还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彭德怀元帅:

陈兴允觉得彭总那庄严、刚毅的身躯,那锋利深思的眼睛,大概在敌人看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和他的战友指挥着敌人,让敌人按照我们指定的路线、时间,走到我们指定的地点,全军覆没;因为他率领着战士们把敌人提在这里,拉到那里,直到把敌人拖得七死八活的时候,狠狠地猛扑过去,将敌人一网打尽;因为他按照党中央的意图,率领两万二千名精兵,把几十万美国装备起来的蒋匪军,打得团团转。

这部作品着眼于延安保卫战,但并不局限于延安保卫战,将它置于全国战争的大背景下来书写,可见作者的视野之广,也增加了这部作品的深度。“十七年文学”擅于写大场面,而忽视了细微处;《保卫延安》也存在着这样的时代局限,过多地描写战争大场面,对战士们的生活场景书写得不多,英雄人物表现得光芒万丈,对他们的内心活动却挖掘得不够深入。但这些并不影响《保卫延安》取得的辉煌成就,它是“十七年文学”中战争文学作品的瑰宝,用动人的笔墨带领我们重返那段艰辛作战的峥嵘岁月。

黄土地上的蓬勃生命——《安塞腰鼓》

安塞位于陕西省北部,现在是延安市的辖区。早在秦汉年间,安塞地区在史书上就有所记载,当时名为“高奴”;宋朝时以“安定边塞”为意,设置了安塞堡;元朝初期设立了安塞县;2016年,安塞从县变成了延安的一个区。

安塞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在这片土地上,安塞的后生们舞动着安塞腰鼓,奏响沉重强劲的隆隆鼓声,释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量……

一、“安塞三绝”

安塞这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山地非常多,很适合种植农作物,这里的小米和苹果都非常可口,广受欢迎。安塞的羊因为食用地椒草,肉味鲜嫩、口感细腻,被称为“肉品中的人参”。说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以为“安塞三绝”是小米、苹果、羊肉呢?其实不然,“安塞三绝”指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三绝——腰鼓、剪纸、农民画。

说起腰鼓,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描写安塞腰鼓的名篇,将青年们击腰鼓的场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读着课文,耳边仿佛能听到震撼人心的腰鼓,文字极具节奏感。

安塞腰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战争和祭祀,是早期民间兴起的娱乐活动。腰鼓表演是群体性的活动,规模可以是几十人,也可以是几百人,最盛大的甚至是几千人。人们在节日和庙会时演奏安塞腰鼓,配合着锣鼓和唢呐,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

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时,安塞的腰鼓队去给他们拜过年。解放战争时期,由安塞腰鼓改编的“胜利腰鼓”随着红军走向了大江南北。1959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拍摄,取得了圆满成功,知名度更加得到了提升。1994年,安塞腰鼓参加了新中国成立45周年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全国人民都能从电视上看到安塞腰鼓的动人风姿。1996年,安塞得到了“中国民间腰鼓艺术之乡”的美誉……安塞腰鼓作为“中国第一鼓”,不断走进每个中国人的视野,也不断走向海外。

“陕西剪纸在陕北,陕北剪纸在安塞。”每逢喜庆的日子,比如春节、婚礼、宗教活动时,安塞妇女都会剪纸,寓意祝福,祈求平安吉祥,但每一幅剪纸都有各自的内涵——比如“鲽鱼相戏”意味着儿孙绕膝;“娃娃坐莲花”取“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的好兆头。在技法上,安塞剪纸分为单铰和双铰,单铰用来铰不对称的图形,双铰用来铰对称的图形。安塞剪纸的花纹样式很丰富,有锯齿纹、月牙纹、纺锤纹、菱形纹等,线条流畅,自然分明,展现了黄土高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安塞的第三绝是农民画。不要以为农民不会画画,农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觉。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是农民自己绘制和自己欣赏的图画,描绘着农村的各个场景,描绘着农家的日常生活,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安塞的农民画注重通过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手法夸张大胆,画面活泼生动,颜色强烈明艳,充满着积极向上的色彩。早在1981年,54幅安塞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2年,7幅安塞农民画在法国独立沙龙展出。“安塞三绝”都释放着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生命活力。

二、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黄土地》

在中国电影史上,《黄土地》标志着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诞生,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电影。

第五代导演,是指198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几位年轻导演,他们接受过专业的学院派训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用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来拍摄电影,探索挖掘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积极求新,并在世界影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作有张艺谋的《红高粱》、田壮壮的《蓝风筝》,还有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

《黄土地》是陈凯歌电影生涯的第一座高峰,讲述了陕北少女翠巧的悲剧:翠巧是黄土高原上一个穷苦的女孩,自幼便被父亲定下了娃娃亲。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来陕北采集民歌,住在翠巧家,与翠巧日渐熟稔,给翠巧讲了外面世界的风土人情,翠巧这才知道原来外面的女人,婚姻可以由自己做主,这令她非常向往。顾青在采集民歌工作结束后即将离去,翠巧想跟着顾青一起去延安,可是顾青有心无力,无法带走翠巧,翠巧伤感却充满祝福地唱着歌送别顾青。翠巧的父亲善良却愚昧,强令翠巧成婚,但接受了新思想的翠巧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她在完婚之日逃出了丈夫家,划船远去追求新的生活,最后却淹没在了滚滚黄河之中。

如今看来,电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黄土地》的经典之处在于它非常巧妙地将陕北的土地、人民、风俗融为一体——波澜壮阔的黄河、磅礴广袤的黄土地、雄浑威武的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信天游……在这样浓郁的陕北风情中,弥漫着陈凯歌对农民命运和未来的思考,谱出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黄土地》和沈从文的小说《三三》有些相似。在沈从文笔下,三三是一个纯真明媚的少女,认识了回乡养病的少爷,少爷在城里饱读诗书,但身体病弱。少爷喜欢三三的天真无邪,三三喜欢少爷的儒雅博学,两人情投意合,少爷告诉三三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答应带三三到城里去。可是就在三三充满憧憬地准备跟少爷去城里时,少爷病逝了,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瞬间成空,三三仍然留在乡间,脸上却再也没有了从前简单快乐的笑容。

三三和翠巧都是这样悲剧的女性,她们被男性启蒙,得知了外面的世界宽广明亮,心中升起了向往,企图摆脱当下愚昧的生活,而这种向往最终却破灭了,并给她们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沈从文笔下的三三生活在秀丽的水乡,《黄土地》中的翠巧生活在硬朗的黄土高原,两个精神内核相似的故事,以截然不同的风貌,向我们展现了艺术创造的多样性。

三、山崖上的酸枣树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课文中提到的酸枣树,耐寒耐旱,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树木,就像黄土高原上的百姓一样,平常却充满内涵。酸枣仁是一味重要的中药,能够养肝开胃,宁心健脾;酸枣制作的果汁酸酸甜甜,是纯天然的饮品,非常可口;酸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北方漫长的冬季,蔬菜种类较少,酸枣对补充营养有着巨大的作用;酸枣枝有刺,在农村可以用它做篱笆,防止牛羊踩踏庄稼;夏天酸枣树开花时,蜜蜂采摘花蜜,会酿成甜甜糯糯的枣花蜂蜜……这样看来,酸枣树是不是浑身都是宝呢?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有一株1300多岁的酸枣树,枝干苍劲,蜿蜒盘旋。不要小瞧这棵酸枣树,它可是一棵有故事的树——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带着当时还是才人的武则天去打猎,在野外口渴难忍的时候,看到了这棵茂盛的酸枣树,上面红彤彤的酸枣看起来很可爱,李世民摘下来吃了几颗,生津止渴,龙颜大悦,称赞道:“此乃酸枣树王也。”后来武则天登基为帝后,还常常怀念这棵酸枣树上的酸枣,当地的官员便派人把酸枣进贡给武则天。这棵树也因此出了名,成了“树王”,由于当地自然环境优越,虽历经千年,却依然耸立在天地之间。

四、击鼓骂曹的故事

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长吟远慕,哀鸣感类。

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

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

——祢衡《鹦鹉赋》节选

《三国演义》中击鼓骂曹的主人公是祢衡,祢衡是三国时期的名士,这篇《鹦鹉赋》便是出自他的手笔,是汉末诗赋中的优秀之作。

祢衡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却恃才傲物。他和孔融非常要好(对,就是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融),孔融将祢衡推荐给曹操。曹操当时刚刚平定了北方,非常骄傲自得,他之前听说过祢衡这个人,对他的才华不以为然,尤其不喜欢祢衡傲慢的性子。于是祢衡拜见曹操时,两人言语不投机,曹操只给了祢衡鼓吏的小官职,祢衡心中不满,但没有拒绝,暗中却另有打算。

当曹操在丞相府宴请文武百官时,祢衡不修边幅地前去击鼓,甚至脱去了上衣,裸着上身,在群臣面前,一边击鼓一边痛骂曹操,骂他谋权篡位,挟天子以令诸侯;骂他不分忠奸,嫉贤妒能;骂他不识自己的才华,竟然大材小用。配着铿锵有力的鼓点,祢衡的骂声显得非常震撼人心。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曹操不想留下斩杀人才的名声,虽然已起杀心,但是并没有对祢衡怎么样。曹操将祢衡派去荆州,到生性多疑的刘表身边。刘表起初器重祢衡的才华,可惜祢衡在荆州又没能按捺住脾气,对刘表也语出轻慢,刘表又将祢衡送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虽然黄祖性情暴躁,但见到祢衡处事得当,很欣赏他,《鹦鹉赋》就是黄祖宴请宾客时请祢衡即兴而作。可是本性难移的祢衡又当着许多人的面骂黄祖,黄祖大发雷霆,和祢衡发生了剧烈的冲突。黄祖的一个手下和祢衡关系不和,快速出手杀死了祢衡,黄祖根本来不及阻止,只能叹惋失去了这样一个人才,命人将祢衡厚葬。一代才子祢衡就这样死于自己对别人不停的咒骂中。

《击鼓骂曹》是京剧中的著名桥段,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段唱词吧:

你虽居相位,不识贤愚,贼的眼浊也;不纳忠言,贼的耳浊也;不读诗书,贼的口浊也;常怀篡逆,贼的心浊也!我乃是天下名士,你将我屈为鼓吏,羞辱与我,犹如阳货害仲尼,臧仓毁孟子。轻慢贤士,曹操吓,曹操!你真匹夫之辈也!

烂赏花灯十里香——《灯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是团圆喜庆的象征,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会点起火红的灯笼,红红火火,一片祥和。吴伯箫在散文名篇《灯笼》中用古典优美的笔触回忆了家乡与灯笼有关的点点滴滴,灯笼照亮了他的回忆,也照亮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细读《灯笼》,我们会发现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挖掘吧!

一、为什么说“灯笼易碎,恩宠难回”

著名导演张艺谋拍了一部电影,叫《大红灯笼高高挂》。

电影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小说中并没有灯笼的意象,张艺谋巧妙地在电影中加入了灯笼。红得璀璨迷离的灯笼,为电影增添了浓厚的东方色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了许多世界奖项,199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妻妾成群的是财主陈佐千,在女主角颂莲嫁给他做四姨太之前,他已经有了三个太太。大太太每天吃斋念佛;二姨太外表忠厚,实则蛇蝎心肠;三姨太原本是戏子,仗着宠爱骄纵任性,可以说三个人各有各的特点。颂莲原本是读过书的女学生,由于家道中落,嫁给陈佐千做四姨太。按照陈佐千的规矩,晚上在哪个姨太太房中过夜,便在哪个房前点亮灯笼。妻妾们为了争夺陈佐千的宠爱,明争暗斗,颂莲也参与其中,假装怀孕,房前点起了长明灯。可惜好景不长,与颂莲不和的丫鬟揭发了颂莲,陈佐千恼恨颂莲的欺骗,封了她的灯。三姨太和医生偷情,被秘密处死在房间里,颂莲无意中看到这一幕,被吓疯了,可是陈府的争宠并不会因为三姨太的死亡和四姨太颂莲的疯癫而告终。在电影的结尾,五姨太嫁进了陈府,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点亮、熄灭,再点亮、再熄灭……

男性的霸权专制和女性的自私愚昧在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陈佐千就像君王一样,对妻妾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四个太太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灯笼能够长明机关算尽、相互诋毁。无论胜败,最后每个人都没能得到喜悦,都难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算计在不断地持续下去,会有五姨太、六姨太……越来越多的女人坠入深渊。

大宅幽深庄严,灯笼火红阴暗,令人胆战心惊的人心斗争此起彼伏,每个人面上都在笑,心中却在狠狠地咒怨,灯笼里的火光就像人的欲望,不断地闪烁跳跃。

二、有趣的山东乡俗

吴伯箫是山东人,山东是孔孟之乡,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许多有趣的乡俗。

山东有蒸花糕的习俗。花糕主要是用面粉和大枣做成的,每层面团上放几枚枣子,每层面团大小不一,最底下的一层最大,最上面的一层最小,叠成塔的形状,蒸好后切开大家一起吃,味道甜美,口感软糯。俗话说:“腊月二十八把面发。”等到正月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到娘家,母亲会准备好花糕送给女儿和女婿,祝女儿越来越漂亮,祝小夫妻生活甜美幸福。有一首关于花糕的歌谣,非常温馨:

腊月里,蒸花糕,磨白面,煮红枣。

白面和上一大盆,大小子切得匀。

先捏一个石榴花,六个红枣一边仨。

再捏二龙来戏水,两个红枣当龙嘴。

一个花糕七八层,层层花样都不同。

俺姐带着回婆家,前街后街逢人夸。

放上俩月舍不得吃,馋得姐夫哼吱吱。

西班牙的斗牛很出名,而山东则流行“斗羊”。相传这个习俗源于三国时期,曹操偶然看到两只羊在相斗,灵机一动,想到可以用斗羊来鼓舞战士们的士气,于是让战士们观看斗羊,果然颇有成效,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从此山东西南部开始流行斗羊。参加斗羊的一般是雄性的小尾寒羊,斗羊时伴有锣鼓音乐营造氛围,主人一拍羊屁股,羊便冲上场开始角斗,羊角相撞相蹭,互不退让,发出“砰砰”的声响,场面非常壮观。梁山县的斗羊风俗最为盛行,1986年,在这里举行了中国斗羊、赛羊大会,斗羊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

山东人请客吃饭,桌子上一定有鱼,倒不是山东人多么爱吃鱼,而是鱼代表“年年有余”,是吉利的象征。山东人喜欢喝酒,而且都是大碗大碗地喝酒,不会用小小的酒盅来喝。鱼上桌后,鱼头冲着客人,鱼尾冲着主人,按照山东“头三尾四”的风俗,客人要喝鱼头酒,主人要喝鱼尾酒。剩下的鱼骨头不会直接扔掉,在酒席快结束的时候,鱼骨头会被端走做成味道鲜美的杂鱼汤。

“咬春”和“尝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费解?在立春这天,山东人要吃生萝卜,最好是脆嫩多汁的青萝卜,这样会一年都有精气神,这就是“咬春”。立春当日,人们争着抢着先咬青萝卜,因为先咬到的人会有好运气。“尝春”则是在盘子里放上葱、蒜、姜、椒、芥五种,称为“五辛盘”,用薄饼将这些卷起来吃,就是“春饼”,因此有“春到人间一卷之”的俗语。山东人以此来庆祝春天的来临。

三、飞蛾为什么喜欢扑火

吴伯箫《灯笼》的第一句话写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飞蛾扑火”。飞蛾总是向火光飞去,最后被火烧死,为什么飞蛾会这么“傻”地自寻灭亡呢?

从科学上来解释,亿万年前在没有人造光线时,飞蛾根据日光、月光来寻找飞行的路线,由于太阳、月亮离地球都很远,发射到地球的光线都是平行光线,飞蛾在任何位置上与光线的夹角都是一个固定值。可是当火发出光时,它与飞蛾很近,飞蛾与光线的夹角并不是固定值,飞蛾却按着本能继续飞行,加之它的眼睛是复眼结构,于是按着螺旋状路线前行,最后撞到火焰上,“壮烈”身亡。

“飞蛾扑火”从一个现象演变成成语,是从梁武帝萧衍开始的。当时有个臣子叫到溉,到溉的孙子名叫到荩,文采非凡,祖孙俩都得到了梁武帝的喜爱。有一次,梁武帝和到溉开玩笑说:“你年纪大了,你孙子的文章又写得那么好,现在你的文章都是你孙子替你写的吧?”然后梁武帝写了一首诗送给到溉:

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梁武帝萧衍是“竟陵八友”之一,平时非常喜欢与文人墨客切磋,诗文自然颇有水准。这首诗暗示到溉已经年迈,不如让孙子到荩替他出任官职。到溉领会了梁武帝的意思,不再“如飞蛾之赴火”。不久之后,到荩担任要职。

四、傀儡皇帝汉献帝

“欺寡人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打,波浪滔天,船行半江,折断了船桅。”这是戏剧里汉献帝的唱词,唱出了自己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处境。大名鼎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中所说的“天子”便是汉献帝。那么,身为一个皇帝,汉献帝为什么会如此可怜呢?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他出生时东汉政权就已经十分不稳定了,群雄开始乱世争霸。他的生母王美人被何皇后毒害,他从小被寄养在董太后膝下。虽然父亲汉灵帝很喜欢他,可是他的哥哥刘辩是何皇后所生,中宫嫡出,又比他年长,最后汉灵帝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刘辩,刘协只是陈留王。

将他扶上皇位的是大枭雄董卓,汉灵帝去世后,朝政大乱,各种势力相互厮杀。董卓一时占据上风,认为刘协是由董太后抚养长大,他与董太后属于同族,于是扶持年仅九岁的刘协为帝,自己成为真正掌权的丞相。

董卓暴虐成性,不得人心,不久被杀。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胜利者转瞬即被更换,汉献帝却始终是活在别人操纵下的皇帝,最后操纵者变成了曹操。曹操将汉献帝带往许昌,以许昌为都城,在此期间与将军董承发生争执。董承是汉献帝的妃嫔董贵人的父亲,他撺掇汉献帝除去曹操,汉献帝听信了董承的话,用鲜血写了一封诏书缝在衣带里,下密旨给董承——这就是著名的“衣带诏”。

然而最终董承败给了曹操,董承被杀,他的女儿董贵人当时怀着身孕,汉献帝请曹操不要处死董贵人,可是曹操还是没有同意留董贵人的性命。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看到这一幕后非常恐惧,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请求他带兵除去曹操,伏完不敢。后来被曹操发现了这件事,伏氏一族被处死了百余人,伏皇后被曹操幽禁至死,她生的两个儿子也被处死。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其中一个成了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

身处乱世,空有九五之尊的皇位,却没有任何实权,汉献帝的苦楚可想而知。曹操一生有皇帝之实,却并没有真正登基称帝,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曹丕让汉献帝写了禅让皇位的诏书,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因为没有权力的汉献帝对曹丕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威胁,于是曹丕待汉献帝很客气,封他为山阳公,可以在他自己的封地建汉朝的宗庙和祭祀,并且说出“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这样的话。汉献帝晚年衣食无忧,过得也算平静,最终寿终正寝,结束了自己高贵却窝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