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 844字
- 2024-10-31 22:35:15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在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之前,中国的贸易基本上使用美元、日元、欧元计价结算。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并推行弱势美元政策来刺激出口增长、削减贸易逆差,导致美元币值一路下行。而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实行零利率政策,常态化的、大规模的日元套利操作使得日元成为波动最剧烈的主要货币。欧元区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沉重打击了人们对欧元的信心,为了遏制危机的蔓延,欧洲央行也采取了类似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欧元也出现了明显的贬值趋势。与此同时,石油主产区的北非和中东政治风云突变,石油价格剧烈波动。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剧,而且难以预测。如果继续使用上述主要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我国进出口企业必然深受其害,汇率风险导致的成本与收益核算的不确定,将严重干扰其正常经营,那些为贸易企业服务的国内企业也会受到传染,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盟经济低迷,对华进口需求锐减,2011年美国、欧盟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下降到12.6%和16.4%。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贸易多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东盟、金砖国家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二者在中国贸易中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0.3%和8%。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规避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贬值及其汇率大幅波动给贸易带来的汇率风险,中国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011年是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广至全国,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日趋活跃,人民币股票、债券与衍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占比稳步提高。
2008年以来中国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到1.3012万亿元。尼日利亚、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菲律宾等国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储备货币职能行使范围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