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老蒋详解·第2季
- 蒋军虎主编
- 17925字
- 2021-03-26 23:16:56
(下)历年真题详解
2015
我们是否应与陌生人交谈
文章出处
本文编选自《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2014年5月16日的一篇文章,原文题为This Is Why You Ignore Everybody on the Subway—and Why You Should Stop(《这就是地铁上你不睬人的原因——并且为什么不要再这样》)。作为考题,原文的部分语句被命题人或删减或改写,共348词。
文章导读
篇章主题:围绕公共场所是否应该与陌生人交谈展开分析与评论。
行文思路:提出话题(Para.1)——给出观点(Para.2)——论述观点(Paras.3/4/5/6/7)。
逐段梳理
Part 1:提出话题。
Para.1:开门见山,抛出话题——不与陌生人交谈是我们当代的文化。
Part 2:给出观点。
Para.2:给出观点——这种文化是一个可悲的(sad)现实。
Part 3:分析当前文化的由来。
Para.3:发出设问:为什么要躲在手机后(不与陌生人交谈)?
Para.4:回答设问:因为与陌生人交往有种种恐惧。
Para.5:回答设问:为了躲避与陌生人交流时所产生的不安或焦虑。
Part 4:呼应观点,指出放弃这种文化的好处。
Para.6:转折指出,放下手机、开始交谈并不会糟糕。
Para.7:进而指出,不仅不会糟糕,实际反而会更愉悦。
试题点评
语言:本文共七段,21句,348词,平均每句话约17个单词,长句和难句较少,词汇也多为日常用词,基本没有高难和专业词汇。
题材:本文主题“是否应与陌生人交谈”,相对于2010年“猪流感”、2011年“网络安全”、2012年“美国士兵G. I. Joe”、2013年“电子货币”和2014年“对肥胖的看法”,无疑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内容更易理解。
题目:还是完形填空“那些事儿”,除了考查词汇、词组、搭配这些语言知识,还有就是考查考生对句意、句间逻辑或上下文语义逻辑的理解,基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Para.1
①In our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 prospect of communicating with—or even looking at—a stranger is virtually unbearable. ②难Everyone around us seems to agree by the way they cling to their phones, even without a 1 signal on a subway.
①在我们的当代文化中,想到和陌生人交流——甚至看一眼陌生人——几乎都是令人无法忍受的。②我们周围的每个人似乎都认同这一点,这从他们抓着手机不放即可看出来,即使在地铁上没有信号时也如此。
第一步 语言精讲
词汇精记
1. contemporary [kənˈtemprərɪ]a.当代的
2. prospect [ˈprɔspekt]n.前景,展望
3. communicate with… 同……交流
4. stranger [ˈstreɪndʒə(r)]n.陌生人
5. virtually [ˈvəːtʃuəlɪ]ad.实际上,几乎
6. unbearable [ʌnˈbɛərəbl]a.无法忍受的
7. cling [klɪŋ]vi.(to)抓紧,坚持
8. signal [ˈsɪɡnəl]n.信号
9. subway [ˈsʌbweɪ]n.地铁
经典短语
1. in our contemporary culture在我们的当代文化中
2. the prospect of… 展望(想到)……
3. communicate with a stranger与陌生人交流
4. virtually unbearable几乎无法忍受
5. everyone around us我们周围所有的人
6. agree by the way… 通过……方式表达认同
7. cling to one's phone紧握着手机不放
8. without a signal on a subway在地铁上无信号的时候
难句精解
Everyone(around us)seems to agree by the way(they cling to their phones, even without a signal on a subway).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话是主系表结构:Everyone(主)…seems(系动词)to agree(不定式作表语)…;括号表达around us是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前面的Everyone;画线表达by the way是介词短语作方式状语,修饰agree,表示人们(Everyone)具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这种认同(agree);句尾括号表达是省略了引导词that的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the way,对其作限定说明,其中后面的画线部分是介词短语作插入语,表示递进强调,意思是“即使在地铁上没有信号的时候”。
学习重点:agree by the way…的分析与理解,切莫与agree with(赞同……)、agree to(赞同……)或agree on(在……方面一致)混同。
第二步 语篇与命题分析
语篇分析
本段开门见山,抛出全文话题——不与陌生人交谈是我们当代的文化。
①是段落主题句,交代话题——当代文化不认同(unbearable)与陌生人的交谈;②是扩展句,通过描述大众抓着手机不放这一普遍现象,强调①中观点(culture)的盛行(everyone、even),注意②中的agree指的是对①中culture的认同。
阅读技巧
完形填空的首段首句往往不设置题目,其功能是提纲挈领、交代文章主题,为全文的理解和题目设置作铺垫。
①②“观点句→扩展句”的句间关系是段落展开的最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可让考生理解文章时借助已知信息推理未知信息,即据①可推②,据②也可反推①。
通过①中的our contemporary culture、②中的everyone可知此段应是谈论people、public、society、many等大众的观点或行为,是为接下来作者观点的引出作铺垫,属于典型的“树靶”,接下来作者将会“打靶”。
命题分析
语义逻辑词前后常设置题目,比如even表示语义递进,即在前文信息基础上的进一步强调,故考生解题时须细致比对even前后的内容。(1题)
因为①②是“观点句→扩展句”关系,故②可设置相应的信息呼应题,比如agree即潜在考点。
第三步 试题详解
1. [A]signal信号 [B]permit许可(证) [C]ticket票 [D]record记录
[考点]递进逻辑的信息对应。
[解析]根据语义递进词even可知,逗号后信息应是对前文“他们紧抓着手机不放”的进一步强调,意思是“甚至在地铁上没有_____的时候也紧抓着手机”,强调人们对手机的专注与对陌生人的漠视。根据常识,考生应知道空格处是在说“手机信号”,故A项正确。
B“许可证”、C“票”和D“记录”皆与前文“紧抓着手机不放”无关,甚至与后面的语境词“地铁”也无甚关系,因为地铁上用手机无须“许可”、买“票”或做“记录”,同属干扰项。
[点睛]
(1)本题究其本质是考查语义递进词even前后信息的逻辑对应:前文关键词cling to意思是“紧抓着不放”,属语气强烈的措辞,其后的even无疑更进一步,要给出极端情形。
(2)语境排除:根据空格前后的语境词phones和subway可轻易排除无关选项B、C和D,进而选A。
Para.2
①难It's a sad reality—our desire to avoid interacting with other human beings—because there's 2 much to be gained from talking to the stranger standing by you.②难But you wouldn't know it,3 plugged into your phone. ③This universal protection sends the 4 message:“Please don't approach me. ”
①我们想要避免和其他人交流是一个可悲的现实,因为与站在身边的陌生人交谈会使我们收获良多。②但是你不会知道这些,因为你埋头于自己的手机。③这种普遍的自我防护姿态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请不要靠近我”。
第一步 语言精讲
词汇精记
1. reality [rɪˈælətɪ]n.现实
2. desire [dɪˈzaɪə(r)]n.欲望
3. avoid [əˈvɔɪd]vt.(~doing)避免
4. interact [ˌɪntəˈækt]vi.(with)交流
5. gain [ɡeɪn]vt.获得
6. plug [plʌɡ]vt.插上插头,(喻)使沉浸于
7. universal [juːnɪˈvəːsl]a.普遍的
8. protection [prəˈtekʃn]n.保护
9. message [ˈmesɪdʒ]n.信息
10. approach [əˈprəutʃ]vt.靠近
经典短语
1. a sad reality可悲的现实
2. one's desire to… 做……的渴望
3. interact with other human beings与其他人交流
4. there's much to be gained from… 从……中可收获良多
5. talk to the stranger与陌生人交谈
6. stand by… 站在……旁边
7. be plugged into one's phone埋头于自己的手机
8. send the message传递信息
9. Please don't approach me.请别靠近我。
难句精解
1. It's a sad reality—our desire(to avoid interacting with other human beings)—because there's much(to be gained)from talking to the stranger(standing by you).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是主从复合句:It's a sad reality…(主句)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后者解释前者之所以“是一个可悲的现实”的原因。主句主语It指代双破折号之间的信息,其中的括号部分是不定式短语to avoid…作同位语,解释说明desire的内容;原因状语从句的主干是there be句型,表示“某处有某物”,其中画线部分from…表示“某处”, there's表示“有”, much表示“某物”,括号表达to be gained是不定式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限定前面的much,句尾括号表达standing…是现在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限定前面的the stranger,表示“站在旁边的陌生人”。
学习重点:代词It的指代内容出现在下文(破折号之间的信息)而非上文;破折号之间的信息有时并非简单的插入语,而是被突出强调的重点。
2. But you wouldn't know it, plugged into your phone.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学习重点是画线表达,它是过去分词短语plugged into…作原因状语,表示前面主干信息发生的原因。plug作名词讲,意思是“插头”,作动词讲,意思是“把插头插入”,在此句中,它是比喻用法,意思是“将自己像插头一样塞入手机中”,即“沉浸于”“埋头于”或“专注于”手机。
第二步 语篇与命题分析
语篇分析
本段给出作者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可悲的(sad)现实。
①是段落主题句,明确阐述作者观点(a sad reality)并给出原因(会丧失交谈的种种好处), ②③是扩展句,进一步讲述人们是如何丧失这些好处的——自己完全沉浸于手机并发出不让别人靠近的信号。
阅读技巧
本段①与②③是“观点句→扩展句”的句间关系(同首段)。
首段描述our contemporary culture是“树靶”,本段a sad reality表明作者明确亮剑要“打靶”,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篇章结构。
主观感受词sad属于典型的负面词汇,体现作者的批判立场。
代词指代是重要的阅读信息,②中的it指代①中所述的“与陌生人交谈有好处”这一事实,③中的This universal protection指②中所述的“沉浸于手机”这一行为。
命题分析
语义逻辑词前后常设置题目,①中because表示因果语义,属典型的前果后因关系,解题时须细致比对其前后内容。(2题)
有时句子信息间不一定存在明确的语义逻辑词,但彼此间却有着某种逻辑关系,这些句子也是命题的热点,比如本段②中逗号前后的信息属于果因关系(3题)、③中冒号后的内容与前面存在解释关系(4题)。
有些题目的设置涉及搭配考查,考生需对空格前后的相关搭配高度关注。(3题,into介词搭配;4题,sends动宾搭配)
文章主题词的同义转述也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本段②中plugged into your phone=Para.1②中的cling to their phones=Para.3①中hide behind our screens=Para.5②中的turn to our phones。(3题)
第三步 试题详解
2. [A]nothing没有什么 [B]little几乎没有 [C]another另一个 [D]much很多
[考点]因果逻辑的信息对应。
[解析]①是主从复合句,前面主句讲“不与他人交谈是可悲的现实”, 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无疑要指出与陌生人交谈会得到“很多好处”,因此D项正确。
A“没有什么”和B“几乎没有”都表示否定,若“与陌生人交谈没有什么好处或几乎没有好处”,则无法推出“现实可悲”这一结果,明显与because逻辑相背离;C“另一个”表示递进,指代上文中已出现过一次的事物,此处显然指another sad reality,但它也是对“与陌生人交谈”的否定,同样背离because逻辑。
[点睛]
(1)本题究其本质是考查because前后的果因逻辑对应,类似1题中even前后信息的逻辑对应。
(2)选项间的逻辑比对:B和D属于典型的“对立项”,而正确答案往往蕴含其中(切忌“绝对化”); A与B皆属否定词,在语义上是近乎等同的“同性元素”,换言之,选A时B也合理,选B时A也合理,故应同时排除;C(表“递进”)在语义上与A、B、D(表“肯定”或“否定”)明显不属同类词,是典型的“另类项”,考虑到正确项往往存在强烈干扰这一测试前提,另类项C为答案的概率应很低。综上,根据选项间的逻辑比对,应选D。
3. [A]beaten被击败
[B]guided被引导
[C]plugged(into)沉浸于
[D]brought被带进
[考点]因果逻辑的信息对应+关键词的同义转换。
[解析]②中逗号前后信息属于果因关系,意思是“你不会知道与陌生人交谈的好处,因为你自己的手机”,既然不知道与他人交谈的好处,即说明自己不与他人交谈。那么不与他人交谈的你在做什么?无疑是“专注于”或“沉浸于”手机。故根据前后的因果语义对应,可推知C为正确项。
补充思路:根据首段可知本文的话题是“人们不与他人交谈而是沉浸于手机”这一现象。根据关键词的同义转述原则,Para.1②中的cling to their phones应与____into your phone是同义替换,而“cling to抓着不放”恰与“plugged into沉浸于”为同义关系,故C项正确。
A项beaten是beat的过去分词,beat sb. into sth.意为“将某人打成某状态”,故代入空格,此处意思是“你被打成手机的样子”,纯属无效表达;B项guided into…和D项brought into…语义相近,都表示“你被带入手机”,令人觉得不知所云。
[点睛]
(1)句子信息间有时虽无语义逻辑词,但却蕴含着某种逻辑关系,这种潜在的逻辑关系是命题热点。
(2)主题词或关键词在文中常以同义转述的形式频繁出现,这种同义转述是命题热点。
(3)语境排除:A、B、D三项通常用于指人的语境,能与手机、电脑等装置连用的措辞无疑是plugged,因为其原始含义为“把插头插入”,与装备、设置等措辞密切相关。尽管be plugged into…此处引申为“沉浸于”“埋头于”或“专注于”,但其本义决定了它与此类语境的关系不会变,故根据后面的into your phone可推知C项正确。
4. [A]sign标记,手势 [B]code代码,密码 [C]notice通知 [D]message信息
[考点]动宾搭配+解释性逻辑的信息对应+近义词辨析。
[解析]思路1:根据空格前面的谓语动词sends,考生可轻易识别出send a message(发出信息)这一常见搭配。
思路2:冒号表示解释,后面的解释性内容“请不要靠近我”无疑属于“信息”的范畴,由此可确认D项正确。
A常用的动宾搭配是make a sign(做标记)或give a sign(做手势);此外,sign的动作发出者应是人,不能是This universal protection(这种普遍的自我防护姿态)。B常用的动宾搭配是break the code(破译密码);此外,密码与代码属于非明确信息,这与冒号后面明确的解释信息不符。C常用的动宾搭配是put up a notice(张贴告示);此外,与notice搭配的动作发出者应是人,不能是This universal protection;最后考生要明白,通知与告示都是有形的物,其内容也比较丰富复杂,而此处仅是人们沉浸于手机这一行为所释放出的抽象信息,简单明了。
[点睛]
(1)动宾搭配、主谓搭配、修饰语与被修饰语间的搭配等皆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
(2)冒号表示解释,其后面的解释信息与前面的被解释对象之间的语义对应是命题热点。
Para.3、4
难What is it that makes us feel we need to hide 5 behind our screens?
①One answer is fear, according to Jon Wortmann,an executive mental coach. ②难We fear rejection, or that our innocent social advances will be 6 misinter-preted as“weird”.③We fear we'll be 7 judged.④ We fear we'll be disruptive.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自己需要躲在手机屏幕的后面呢?
①根据高级心理培训师 Jon Wortmann的观点,一个答案便是恐惧。②我们害怕被拒绝,或者担心自己单纯的社交示好行为被误读 为“行为怪异”。③我们害怕被人评判揣测。④我们担心会打扰他人。
第一步 语言精讲
词汇精记
1. hide [haɪd]vi.躲藏
2. screen [skriːn]n.屏幕
3. executive [ɪɡˈzekjətɪv]a.管理的,高级的
4. mental [ˈmentl]a.心理的
5. coach [kəutʃ]n.教练
6. rejection [rɪˈdʒekʃn]n.拒绝
7. innocent [ˈɪnəsnt]a.单纯的,无恶意的
8. social [ˈsəuʃl]a.社交的
9. advance [ədˈvɑːns]n.前进
10. misinterpret [ˌmɪsɪnˈtəːprɪt]vt.误解
11. weird [wɪəd]a.怪诞的
12. judge [dʒʌdʒ]vt.评判,猜测
13. disruptive [dɪsˈrʌptɪv]a.扰乱性的
经典短语
1. hide behind our screens躲在手机屏幕后面
2. an executive mental coach高级心理咨询师
3. fear rejection害怕被拒绝
4. social advances社交示好行为
5. be misinterpreted as被误解为
6. be judged被评判揣测
难句精解
1. What is it that makes us feel we need to hide behind our screens?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话主干是强调句型it is what that makes…“究竟是什么使得……”,由于是疑问句,what被提前置于句首;考生理解时若抛开it is…that…便可轻松发现本句主语是What,谓语动词是makes,宾语是us, feel是省略to的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make sb. do…),画线表达则是省略引导词that的名词性从句作feel(=think)的宾语,即宾语从句。
学习重点:强调句型在what疑问句中的使用。
2. We fear {rejection}, or {that our innocent social advances will be misinterpreted as“weird”}.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主干是We(主)fear(谓)rejection(宾1), or that…(宾2),注意or连接的两处并列宾语,其中宾语2是t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即宾语从句);在that从句中,画线表达as…是介词短语作主语补足语,考生也可把be misinterpreted as视为固定短语加以记忆。
学习重点:or前后并列的两处宾语。
第二步 语篇与命题分析
语篇分析
Para.3与Para.4两段是一个意群,一问一答,对人们沉浸于手机的行为作原因分析。
Para.3由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提出问题;Para.4是总分段落,①是总述句,对问题直接作出明确回答(fear), ②③④是分述句,分别阐述人们的恐惧对象。
阅读技巧
对于Para.4中“①→②③④”这种总分关系的常见段落结构,理解时要牢牢把握住总述句信息,还要关注②③④间的语义共性。
命题分析
介词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解题时须细致分析介词作为“中介”所连接的双方的语义关系。(5题)
有些题目考查搭配,考生需对空格前后的相关搭配高度关注。(6题:be…as…)
有时句子信息间存在着某种逻辑对应关系,也是完形填空的命题热点,比如Para.4②中that从句里innocent social advances(单纯的社交示好行为)与weird(行为古怪的)之间的反向对应。(6题)
上下文的语义关联是高频考点,Para.4中的②③④是平行并列的三句话,共同解释人们的“fear”,彼此间应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理解时可相互借鉴。(7题)
第三步 试题详解
5. [A]under在……下面
[B]behind在……后面
[C]beyond在……较远的一边
[D]from从
[考点]介词辨析。
[解析]介词属于中介性质,需弄清楚中介连接的语义双方及彼此关系,本题空格前后的双方是“我们”和“手机屏幕”,从位置上讲,“我们”看手机时应处于“手机屏幕”的后面,故答案是B。
A项“躲在手机下面”和C项“躲在手机更远的那一边”都是无效表达,不能正确体现人与手机之间的方位关系;D项hide from…意思是“躲避……”或“不被……发现”,与原文“抱着手机不放”“沉浸于手机”语义相反。
[点睛]
介词的辨析与选用是完形填空的必考点,考生要牢牢把握住“中介”所连接的单词的语义关系。注:本题按搭配来做,效果并不理想,因为hide under(藏在……下面)、hide behind(藏在……后面)、hide beyond(藏在……更远的一边)和hide from(躲避)都是正确搭配。
6. [A]misapplied被误用
[B]mismatched被错配
[C]misadjusted失调
[D]misinterpreted被误解
[考点]对立逻辑的信息对应+动词搭配。
[解析]本句句意是“我们担心自己单纯的示好行为会被____为是怪异的”,这里“单纯的示好行为”与“怪异的行为”属对立语义,由此可推出人们担心的是我们原本单纯的示好会“被误读”或“被误解”, D项恰符合该逻辑;此外,考生应注意到be____as…这一搭配,换言之,所选选项要既能与be构成被动语态,又能与空格后的as形成搭配,而D项也满足此要求,故D正确。注:be inter-preted as…意为“被解读为……”或“被理解为……”, be misinterpreted as…则意为“被误读为……”或“被误解为……”。
that从句的主语our innocent social advances是人的一种行为,与A“被误用”、B“被错误搭配”和C“失调”不能形成有效的“主谓”逻辑;此外,这三个选项一般不与as形成搭配。
例句:The law had been misapplied.法律遭到了滥用。
The two opponents are mismatched.这两个对手实力悬殊(不匹配)。
The telescope was misadjusted.这架望远镜没有调好。
The Prince's words were misinterpreted as hostile.亲王的话被误解为是有敌意。
[点睛]
(1)语义对立处是命题热点,考生读文章和句子时要特别留意,并对对应的两处信息作细致比对与揣摩。
(2)动词搭配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考生平时复习《考研英语词汇5合1老蒋详解》时要多注意、多积累。
7. [A]replaced被取代
[B]fired被解雇
[C]judged被评判
[D]delayed被耽搁
[考点]上下文信息关联。
[解析]本段②③④是平行并列的三句话,共同解释人们的“fear”,彼此间应是“同义”或“近义”关系,②讲人们担心“被拒绝”“被误解”,根据语义衔接原则,③也应属于此类担心,即应选择一个与“被拒绝”和“被误解”相近的“态度类”措辞。比对四个选项,无疑“被评判和揣测”应是最佳选择,故答案选C。
在公众场所与陌生人讲话不会涉及“被取代”“被解雇”和“被耽搁”等问题,A、B、D三项代入原文均属无效表达。
[点睛]
(1)上下文的语义衔接、关联和一致性比对是考生做完形填空题时的必备意识。
(2)语境排除:A、B、D三项与本文主题“公众场所”“不与陌生人交谈”不存在语境的匹配性。
Para.5
①难Strangers are inherently 8 unfamiliar to us, so we are more likely to feel 9 anxiou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them compared with our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② To avoid this uneasiness, we 10 turn to our phones. ③“Phones become our security blanket, ”Wortmann says. ④难 “They are our happy glasses that protect us from what we perceive is going to be more 11 dangerous.”
①陌生人对我们来讲本来就不熟悉,因此相较于朋友和熟人,我们在与他们交流时更可能感到焦虑。②为避免这样的焦虑,我们往往会转而求助于手机。③“手机成了我们的安乐毯,”Wortmann 说,④“它们就是我们快乐的保护镜,让我们远离我们觉得会更危险的事物。”
第一步 语言精讲
词汇精记
1. inherently [ɪnˈhɪərəntlɪ]ad.天性地,固有地
2. unfamiliar [ˌʌnfəˈmɪlɪə(r)]a.不熟悉的
3. likely [ˈlaɪklɪ]a.可能的
4. anxious [ˈæŋkʃəs]a.焦虑的
5. be compared with… 与……相比
6. acquaintance [əˈkweɪntəns]n.熟人
7. uneasiness [ʌnˈiːzɪnəs]n.不安
8. turn to求助于
9. security [sɪˈkjuərətɪ]n.安全
10. blanket [ˈblæŋkɪt]n.地毯
11. protect [prəˈtekt]vt.保护
12. perceive [pəˈsiːv]vt.觉察
经典短语
1. be unfamiliar to… 对……来讲是陌生的
2. be likely to可能
3. feel anxious感到焦虑
4.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朋友和熟人
5. avoid this uneasiness避免这样的不安
6. turn to our phones转向手机
7. security blanket安乐毯(供婴儿抓摸吮咬,使其获得安慰的布料)
8. protect…from… 保护……免受……
难句精解
1. Strangers are inherently unfamiliar to us, so we are more likely to feel anxiou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them compared with our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
本句是主从复合句,逗号前是主句,逗号后是so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表示主句信息所产生的结果。
主句是主系表结构:Strangers(主)are(系)…unfamiliar(表),两处画线表达分别是程度状语(inherently:内在地)和范围状语(to us:表示针对的对象)。从句也是主系表结构:we(主)are(系)more likely to feel anxious(形容词短语likely…作表语),画线表达when…和compared with…分别作时间状语和比较状语,表示前面系表信息发生的时间背景和比较对象。
学习重点:so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when doing…是when we are doing…的省略形式;过去分词短语compared with所引导的比较状语。
2. They are our happy glasses{that protect us from(what we perceive is going to be more dangerous)|.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话的主干是主系表结构:They(主)are(系)our happy glasses(表);大括号表达是关系代词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限定前面的先行词glasses,说明其功用;该从句的主语是that(即glasses),谓语是protect sb. from sth.结构,意思是“保护某人免受某物(伤害)”,其中的sth.即句中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作前面from的宾语(即宾语从句);此what从句中,主语是what,系动词是is going to be(be的将来时),表语是more dangerous,画线表达we perceive(=we think)在句中作插入语。
学习重点: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we perceive作插入语的用法;glasses前有happy,后有that protect…,两重定语相结合可理解为“快乐的保护镜”。
第二步 语篇与命题分析
语篇分析
本段承接Para.4,继续阐述人们沉浸于手机的原因(与Para.3和Para.4同属一个意群)。
①讲述陌生人的陌生性会让我们更易产生焦虑(feel anxious)。②承接①(注:this uneasiness指feel anxious),得出结论——人们沉浸于手机或求助于手机的又一个原因是想避免这种焦虑或不安。注意本句与Para.4①一并呼应Para.3的问题,由此完成对Para.3问题的回答。③④引用Wortmann的话——手机成为逃避不安的“安乐毯”和“保护镜”——进一步生动概述人们的这种逃避心理,对②作扩展解释。
阅读技巧
代词的功用不仅可指代上文信息,还可强化前后句的语义关联,比如②中的this uneasiness即指①中的feel anxious。
引言属于广义上的例子,在文中出现通常是对上下文信息(尤其是上文)的证明和扩展解释,故在理解与解题时可关联彼此信息,本段③④引用Wortmann的话即是对②的扩展解释。
命题分析
句子信息若存在某种逻辑对应,则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比如①中strangers与inherently unfamiliar之间的“主表”对应(表语表示主语具有的特征或属性),再比如②中逗号前后典型的“目的—方式”对应(前是目的,后是实现目的的方式)。(8题和10题)
上下文的语义关联(尤其涉及代词指代时),属于高频考点,本段②中this uneasiness明确给出了①中feel后的空格线索。(9题)
注意文章主题词的同义转述:本段②中turn to our phones =Para.1②中的cling to their phones =Para.2②中plugged into your phone=Para.3①中hide behind our screens。(10题)
例证关系或引证关系属高频考点,本段③④作为引言是对②的扩展论述,两者可以很好地加以比对:④中happy glasses对应②的phones, ④中protect…from…对应②的avoid,因此from后的what信息应对应this uneasiness或①中的anxious。此外,④中we perceive与①的we…feel也存在对应。(11题)
第三步 试题详解
8. [A]unreasonable不合理的
[B]ungrateful不感激的
[C]unconventional非传统的
[D]unfamiliar不熟悉的
[考点]“主表”信息对应。
[解析]表语是表示主语特征和属性的成分,此处命题人要考生选一形容词以体现“陌生人”的固有特性(inherently“固有地”),无疑陌生人的固有特性就是“陌生”或“不熟悉”,因此答案选D。
“不合理的”“不感激的”和“非传统的”都不是陌生人的固有特性。
[点睛]
“主谓”信息对应、“动宾”信息对应、“主宾”信息对应、“介宾”信息对应乃至此处的“主表”信息对应均属英语(二)完形填空高频考点。
9. [A]comfortable舒适的
[B]confident有信心的
[C]anxious焦虑的
[D]angry愤怒的
[考点]因果逻辑的信息对应+下文关联(代词指代)。
[解析]思路1:本句前面讲“陌生人是不熟悉的”,后面讲其导致的结果“因此,相比于熟人和朋友,与陌生人交流更可能会______”,这里无疑要选择一个负面词汇,以表示“不熟悉”或“陌生”所导致的“负面结果”,因此可以排除Α和B。而D语气过重,与陌生人交谈不至于“愤怒”,正常的心理应是“焦虑”或“担忧”。故C正确。
思路2:直接根据后面的比较双方作出判断,即“与陌生人交谈”相比于“与熟人朋友交谈”更可能会怎样?无疑“舒适”和“自信”是完全弄反了逻辑,而“愤怒”则不至于,故选C。
思路3:下文②提到To avoid this uneasiness, this uneasiness“这种不安”无疑指代本句中的空格信息,四个选项中“anxious焦虑不安的”无疑是最佳对应项。
[点睛]
(1)so表示因果逻辑,其前后的信息对应是高频考点。
(2)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表示特定的情形,这种特定情形与主干信息的对应是思路2的解题本质。
(3)完形题目按难度可区分为三类:线索源于同句信息(易)、线索源于上文信息(中)、线索源于下文信息(难),本题的思路3考生要认真领会。
(4)对代词永远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
(5)选项比对:Α“舒适的”和C“焦虑的”可视为“对立项”,根据测试学原理,“对立项”常蕴含正确答案(忌“绝对化”)。
10. [A]attend(to)处理,照顾
[B]point(to)指向,表明
[C]take(to)喜欢
[D]turn(to)转向,求助于
[考点]“目的—方式”逻辑的信息对应+关键词的同义转述。
[解析]思路1:逗号前的不定式明确表示目的,因此逗号后面的主句信息应是实现该目的的一种方式。四个选项明确表示“方式”的只有turn to,意思是“求助于……(以便实现某种目的)”,故D正确。
思路2:本文的主题是应“与陌生人讲话”还是“沉浸于手机”,两者的对立不时穿插于文章中,此句逗号前讲“为避免产生与他人交谈时的不安”,即“为了不与他人交谈”,那么实现此目的的途径无疑就是对立的行为,即“专注于手机”或“求助于手机”,因此选D。
思路3:本句空格信息应体现主语we和宾语our phones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文关键词Para.1②中cling to their phones、Para.2②中plugged into your phone和Para.3 ①中hide behind our screens可知,此处应是“抓着手机不放”“沉浸于手机”和“躲在手机屏幕后面”的同义替换,而“转向手机”无疑是最佳选择。
Α“处理,照顾”后面常接对应的“事情”或“人”,较少接具体物;Β“指向,表明”代入原文是无效表达;C“喜欢”是人的主观态度,而非实现目的的“行为方式”,无法与前面的To avoid…形成对应逻辑,此外,本文所说的“专注于手机”并非说人们对手机的喜爱,而是在公共场所避免与他人交流的“自我保护方式”。
[点睛]
(1)“目的—方式”逻辑是被很多考生所忽视的一个重要考点,其实它与因果、递进、对比等逻辑一样重要。
(2)关键词的同义转述在本题中又一次被考查到。
(3)很多同学误以为本题考查搭配,这是误解,因为四个选项都可以连接to,理解时必须把四个选项与to的搭配作为整体来看,比如attend作为及物动词单独使用时意为“参加”或“出席”,但此处这样理解显然是错的。
11. [A]dangerous危险的
[B]mysterious神秘的
[C]violent暴力的,猛烈的
[D]boring乏味的
[考点]动宾信息的逻辑对应+例证信息的逻辑对应(关联上文)。
[解析]思路1:本段③提到手机成了我们的“安乐毯”,即“安全(security)”屏障,作为语义衔接,④进一步说明手机对我们的“保护(protect)”。根据protect…from…“保护……免受……”可知from后面应是一个负面或消极词汇,再结合上文的“安全(security)”和“保护(protect)”,考生应发现Α“危险的”是最佳对应表达,故Α正确。
思路2:本段④作为引言的一部分是对②的扩展论述,两者语义应高度呼应,考生可很好地加以比对:④中happy glasses对应②的phones, ④中protect…from…对应②的avoid,因此from后的what信息应对应this uneasiness(=①中的anxious),而令人“焦虑(anxious)”或“不安(uneasiness)”的事物往往即是“危险的(dangerous)”,故答案选A。
Β“神秘的”是中性表达(非负面词汇),不能与“安全(security)”和“保护(protect)”形成有效对应;C“暴力的”虽属负面词汇,但“防暴力”绝非手机的功能,此外不能与上文的uneasiness和anxious等主观心理形成有效对应;D“乏味的”,看似与前面happy glasses对应,但却违背“与人交谈恰恰不会让人觉得乏味”这一基本事实;另外,此处的happy针对的是uneasiness和anxious,与boring无关。
[点睛]
(1)上下文衔接信息、动宾信息、引(例)证信息等逻辑对应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
(2)选项的逻辑比对:四个选项中Β和D关联性不强,但Α“危险的”和C“暴力的”则有一定的“相通性”,而正确答案往往(概率,非绝对)蕴含在彼此干扰性较大的选项里;另外,从语义范围上讲,“危险的”包含后者“暴力的”,换言之,若后者正确,则前者也有合理性,考虑到四选一的题目属性,本题应倾向于选前者,即A。
Para.6
①But once we rip off the band-aid, tuck our smartphones in our pockets and look up, it doesn't 12 hurt so bad. ②In one 2011experiment, behavioral scientists Nicholas Epley and Juliana Schroeder asked commuters to do the unthinkable:Start a 13 conversation.③ They had Chicago train commuters talk to their fellow 14 passengers. ④难“When Dr. Epley and Ms. Schroeder asked other people in the same train station to 15 predict how they would feel after talking to a stranger, the commuters thought their 16 ride would be more pleasant if they sat on their own, ”The New York Times summarizes. ⑤难Though the participants didn't expect a positive experience, after they 17 went through with the experiment, “not a single person reported having been embarrassed. ”
①但是,一旦我们撕下(手机)这个创可贴,把我们的智能手机塞进兜里,抬起头,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②在2011年的一个实验中,行为科学家Nicholas Epley和Juliana Schroeder就让通勤者做了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交谈。③他们让乘火车前往芝加哥的通勤者与身旁的乘客交谈。④“当Epley博士与Schroeder女士让同一车站的其他人预测他们与陌生人交谈后的感觉时,这些通勤者认为若他们一个人坐着旅途应会更开心。”《纽约时报》如是总结道。⑤尽管参与者并没有期待获得积极的体验,但在他们完成这个实验后,“没有一个人说自己遇到尴尬”。
第一步 语言精讲
词汇精记
1. rip off撕掉
2. band [bænd]n.(捆绑)带
3. aid [eɪd]n.救助
4. band-aid [ˈbændeɪd]n.(邦迪)创可贴
5. tuck [tʌk]vt.把……塞入
6. smartphone [ˈsmɑːtˌfəun]n.智能手机
7. pocket [ˈpɔkɪt]n.口袋
8. hurt [həːt]vi.感到痛苦
9. behavioral [bɪˈheɪvjərəl]a.行为的
10. commuter [kəˈmjuːtə(r)]n.通勤者
11. unthinkable [ʌnˈθɪŋkəbl]a.无法想象的
12. conversation [ˌkɔnvəˈseɪʃn]n.交谈
13. predict [prɪˈdɪkt]vt.预言
14. ride [raɪd]n.乘车短途旅行
15. pleasant [ˈpleznt]a.令人愉快的
16. on one's own独自地
17. summarize [ˈsʌməraɪz]vt.总结
18. participant [pɑːˈtɪsɪpənt]n.参加者
19. positive [ˈpɔzətɪv]a.积极的
20. go through with完成
21. embarrass [ɪmˈbærəs]vt.使尴尬
经典短语
1. rip off the band-aid撕下创可贴
2. tuck our smartphones in our pockets把智能手机塞进口袋
3. look up抬头
4. hurt so bad感到很痛苦
5. do the unthinkable做不可思议之亊
6. train commuters乘火车通勤之人
7. fellow passengers旅伴
8. train station火车站
9. sit on one's own独自坐着
10. a positive experience一次积极的体验
11. go through with an experiment完成一项实验
12. not a single person没有一个人
难句精解
1. When Dr. Epley and Ms. Schroeder asked(other)people(in the same train station)to predict how they would feel after talking to a stranger, //the commuters thought {their ride would be more pleasant if they sat on their own}.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是主从复合句,逗号前是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逗号后是主句,前者表示后者发生的时间背景。
在When从句中,主语是Dr. Epley and Ms. Schroeder,谓语动词是asked,宾语是people(其前后括号表达皆作其定语),随后的不定式短语to predict…是宾语people的补足语(ask sb. to do sth.),画线部分则是how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作predict的宾语,即宾语从句。
在主句中,主语是the commuters,谓语是thought,宾语是省略引导词that的名词性从句(即大括号表达),该从句中的画线部分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表示该从句主干信息发生的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中含how引导的宾语从句,主句中含省略that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含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2. Though the participants didn't expect a positive experience, after they went through with the experiment, “not a single person reported having been embarrassed. ”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话主干是not a single person(主)reported(谓)having been embarrassed(动名词短语作宾语);两处画线表达分别是Though和aft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前者表示对主句信息的反向强调,后者表示主句信息发生的时间背景。
学习重点:让步状语从句对主句信息的强调功能;搭配report having done…中涉及动名词短语的完成时。
第二步 语篇与命题分析
语篇分析
本段由But开头,表示语义发生转折,转而论述作者自己的观点,即放下手机、开始交谈并没有那么痛苦。
本段①→②③④⑤属典型的“观点句→扩展句”关系。①开门见山,给出观点——放下手机其实并不会那么痛苦(rip off the band-aid是比喻用法,意思即是“放下手机”)。②③④⑤是一个完整意群,通过讲述行为科学家所做的一个实验来例证上述观点。考生可注意⑤中“not a single pereon reported having been embarrassed”与①中“it doesn't hurt so bad”的语义对应。
阅读技巧
例子与所证明信息语义高度一致,理解和解题时,彼此可互为线索。
命题分析
代词指代涉及上下文语义关联,属高频考点:本段①中so bad中的“so”有明确的指代功能,指上文Para.5中①②的feel anxious和uneasiness,故此处信息应是“令人如此痛苦”(12题); ③中的their fellow与空格构成“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而代词their指代本句前面的Chicago train commuters(乘火车前往芝加哥的通勤者),再根据fellow(伙伴)可知空格处信息应是“(同行)乘客”(14题);④中的their与其后空格属于相同的题目设置,their指代前面的train commuters,因此后面应是“乘车旅行(ride)”(16题)。
句子信息所存在的逻辑对应是高频考点:①so bad中的bad是程度副词(此处非形容词),意为“糟糕地”,修饰前面的空格信息,这种“修饰者与被修饰者”的语义搭配是极为常考的地方(12题); ④中空格与其后的how they would feel属典型的动宾关系,根据宾语信息would(表“未来”,而非“既定事实”)和feel(表“心理感受”)可轻易推知前面空格所需动词应是“predict”(15题);⑤中空格前后是“主宾”信息对应,主语是they,指代the participants(实验参与者),宾语是the experiment(实验),根据“主宾”对应可推知此句语义应是“在参与者参与完成实验之后”(17题)。
上下文语义关联是重要考点:①②是例证关系,语义一致,根据①中rip off the band-aid“放下手机(开始交谈)”可推知②作为举例信息,空格处应是“开始交谈”;定冠词有指代功能,指上文提及的信息;②中the unthinkable(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显然是指①中“放下手机(开始交谈)”,故其后的解释信息应是此意的体现,即“开始交谈”; ③承接②,对②作扩展讲述,其中的had…commuters talk(让通勤者交谈)与②中asked commuters to do the unthinkable相对应(had=asked, the un-thinkable=talk),故the unthinkable后的解释信息应是talk的同义转述。(13题)
第三步 试题详解
12. [A]hurt痛苦 [B]resist抵制 [C]bend弯曲[D]decay衰败
[考点]主从句信息对应+关联上文(转折词But+代词指代)。
[解析]思路1:本句前面是once引导的条件句“一旦我们撕掉创可贴”,后面主句讲“其实并没有那么_____”,根据常识,考生应知道过早撕下创可贴或绷带伤口会疼痛,故此处的对应信息应是“疼痛”或“痛苦”,故Α项正确。
思路2:本句开头词是But,与上文信息形成语义转折,上文讲手机是我们的“安乐毯”“快乐镜”,可以让我们避免“不安”和“焦虑”,根据转折可推知此句应讲:“假若我们收起手机”,结果并没有那么“痛苦”或“糟糕”。故答案选A。
思路3:空格后so bad中的“so”有指代功能,指上文Para.5中①②的“焦虑(anxious)”和“不安(uneasiness)”,故空格处信息应是一个语义对应词或概述词。纵观四个选项,唯“痛苦”是“焦虑”和“不安”的概述,故选A。
B、C、D一般不与so bad连用,且所构成的语义无法与前面的条件句“一旦撕下创可贴”和上段信息“anxious”和“uneasiness”形成对应。
[点睛]
(1)主从句信息的对应、But转折前后信息的对应、代词指代信息的对应是本题所涉及的三大考点。
(2)语境排除:Β“抵制”、C“弯曲”和D“衰败”与“与陌生人交谈”“沉浸于手机”这样的主题语境无丝毫交集,均可排除。
13. [Α]lecture演讲 [B]conversation谈话 [C]debate辩论 [D]negotiation谈判
[考点]关联上文(代词指代)+例证信息的对应+关联下文(语义衔接)。
[解析]思路1:空格信息是对前面“这一不可思议的事情(the unthinkable)”内容的解释,而the unthinkable中的定冠词the有指代意义,指①中的“收起手机,抬起头”,即开始与他人交谈之意,故本题答案选B。
思路2:①②是例证关系,语义一致,根据①中rip off the band-aid…“放下手机(开始交谈)”可推知②作为举例信息,应同样围绕这一话题,故空格处信息应是“开始交谈”,选B。
思路3:根据上下文的语义衔接原则,③承接②,对②作扩展讲述,其中的had…commuters talk(让通勤者交谈)与②中asked commuters to do the unthinkable相对应(had =asked, the unthinkable =talk),故the unthinkable后的解释信息应是talk的同义转述,因此选Β(conversation)。
思路4:本文主题是“是否应与他人交谈”,根据主题词复现或转述原则,空格处信息也应是“交谈”,故选B。
Α“演讲”、C“辩论”和D“谈判”均不符合上文例证的信息——放下手机,抬起头,开始与他人交流,也不能与下文信息“talk to”形成语义对应,更不符合这篇文章的主题。
[点睛]
(1)定冠词指代信息的对应、例子与证明信息的对应、上下文语义衔接信息的对应、主题词的同义转述是本题所涉及的四大考点。
(2)语境排除:A、C、D明显与本文的主题语境(公众场所应与人谈话交流)不符。
14. [A]passengers乘客
[B]employees员工
[C]researchers研究人员
[D]trainees受训者
[考点]关联上文(代词指代)。
[解析]③中代词their指代本句前面的Chicago train commuters(乘火车前往芝加哥的通勤者),再根据fellow(伙伴)可知空格处信息应是“(同行的)通勤者”,即“(同行的)火车乘客”,故答案选A。注:fellow常与名词搭配形成一些短语,比如fellow citizens同胞、fellow soldiers战友。
B、C、D均与前面的Chicago train commuters无法形成语义对应,因为“搭乘火车前往芝加哥的通勤者”在身份上属于“乘客”,“员工”“研究人员”和“受训者”可能只是“乘客”这个群体的部分组成。
[点睛]
(1)代词指代是本题的考点。
(2)语境排除:B、C、D不仅与②③④⑤所举的例子语境“火车站”“通勤者”不符,也与本文主题语境“公共场所是否应与陌生人交谈”不符。
15. [A]reveal揭露 [B]choose选择 [C]predict预测 [D]design设计,策划
[考点]动宾信息的对应。
[解析]④中空格与其后的how they would feel属典型的动宾关系,根据宾语信息would(表“未来”而非“既定事实”),可指宾语从句的内容属尚未发生的将来,由此可轻易推知,前面空格动词应是表示将来意义的词,故C“predict”正确。
Α“揭露”、Β“选择”后面的宾语内容应是已经存在的事实,明显与空格后的would不符;D“设计”“策划”与空格后的feel(心理感受)不匹配。
[点睛]
动宾信息的对应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
16. [A]voyage航行 [B]ride乘车旅行 [C]walk步行 [D]flight航班,飞行
[考点]关联上文(代词指代)。
[解析]④中空格前的their指commuters,即例子中所述的“搭乘火车前往芝加哥的通勤者”,因此后面应是“乘车旅行(ride)”,故选Β。
Α“航行”、C“步行”和D“飞行”均与代词指代内容不一致,也与整个例子所述信息无关。
[点睛]
(1)代词指代又一次成为考点。
(2)语境排除:A、C、D信息与整个例子②③④⑤所述语境(experiment, train, train station, commuters)不符。
17.[A]went through(with)完成,进行到底
[Β]did away(with)废除
[C]caught up(with)赶上
[D]put up(with)忍受
[考点]主宾信息的对应+动宾信息的对应。
[解析]⑤中空格前后是“主宾”信息对应,主语是they,指代the participants(实验参与者),宾语是the experiment(实验),根据“主宾”对应可推知此句语义应是——在参与者“参与”或“完成”实验之后,故答案选A。
Β“废除”、C“赶上”和D“忍受”均无法与后面的宾语“实验”构成有效表达。
[点睛]
(1)主宾、动宾、主表等信息的对应是完形填空的命题热点。
(2)此题并非考查搭配,因为四个选项皆可与后面的介词with形成正常搭配。
Para.7
①难18 In fact, these commutes were reportedly more enjoyable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communication, which makes absolute sense,19 since human beings thrive off of social connections. ② It's that 20 simple:Talking to strangers can make you feel connected.
①据报道,这些通勤旅途相比那些没有交流的旅途事实上要更加愉快,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人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进步的。②(其实)道理很简单:与陌生人交谈会让你感受到与社会的联系。
第一步 语言精讲
词汇精记
1. commute [kəˈmjuːt]n.通勤往来的旅途
2. reportedly [rɪˈpɔːtɪdlɪ]ad.据报道
3. enjoyable [ɪnˈdʒɔɪəbl]a.愉快的
4. communication [kəˌmjuːnɪˈkeɪʃn]n.交流
5. absolute [ˈæbsəluːt]a.绝对的
6. sense [sens]n.道理
7. make sense有道理
8. thrive [θraɪv]vi.兴旺,发达
9. off of(=out of)从
10. connections [kəˈnekʃənz]n.关系,联系
11. social connections社会关系
12. connected [kəˈnektɪd]a.有关系的,有联系的
经典短语
1. make absolute sense非常有道理
2. thrive off of social connections基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进步
3. feel connected感到与社会的联系(不孤单)
难句精解
In fact, these commutes were reportedly more enjoyable compared with those(without communication), //{which makes absolute sense, since human beings thrive off of social connections}.
难句自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是主从复合句,前面是句子主干,后面是关系代词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前面的主句信息作补充说明。
主句采用主系表结构:…these commutes(主)were(系)…more enjoyable(表)…,画线表达分别是评注性状语(In fact)和比较状语(compared with…),前者表示作者对后面主句信息的主观评注,后者表示主语these commutes的比较对象。
在从句中,关系代词which指代前面主句信息,在从句中作主语,谓语是makes,宾语是sense,也可把make sense视为固定短语,意思是“有道理”;句尾画线部分是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表示从句前面信息成立的原因。
学习重点:compared with…作比较状语的用法;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前面主句信息作补充说明的用法。
第二步 语篇与命题分析
语篇分析
本段承接上文Para.6,进一步阐述作者观点——放下手机开始交谈不仅不会那么痛苦,实际上会更加愉快。
①中these commutes指Para.6所述“有交谈的通勤旅途”,其中的more enjoyable与上段Para.6的①it doesn't hurt so much(没有那么痛苦)和⑤not a single person reported having been embarrassed(没有任何人说自己感到尴尬)形成语义递进,即“与陌生人交谈”不仅“不痛苦”“不尴尬”,反而会“更加愉悦”,以此进一步证明作者Para.2中的观点——不与陌生人交谈的当代文化是可悲的;①后半部分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补充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人类的发展繁荣恰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②递进指出——该现象(基于①所述的原理)其实很容易理解(simple),随后冒号信息给出相应的理解。
阅读技巧
代词指代的内容有时直接决定信息理解的严谨与否:②中代词It与①中的which指代内容相同,都指代①的主句内容,即“有交谈的通勤旅途更愉快”这一现象;②中that simple中的that是副词,类似于so,但并未失去其固有的指代意义,它指冒号后的解释信息。
段与段逻辑的承接终究要体现在句与句的承接上,本段①与上段①直接体现两段的递进关系:doesn't hurt so bad(没有那么痛苦)→more enjoyable(更令人愉快)。注:上段②③④⑤属例子内容,作段间逻辑分析时可忽略。
命题分析
句间逻辑和段间逻辑是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而段首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设置此类考点两种逻辑都有可能涉及,此时考生须将段首句与上段尾句和主题句(常为上段首句)作逻辑比对。(18题)
本段①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前面主干内容与后面从句内容涉及“句间”逻辑考查,尽管不是两个完整句子之间的逻辑,但命题与解题本质却一样,都需考生认真比对前后的语义,分析判断彼此间的逻辑:此处前面讲“这一现象非常合理”,后面讲“其合理的依据”,前后属于“果因”关系。(19题)
上下文的语义关联是高频命题点:本段①中which引导的从句解释了“有交谈的通勤旅途更愉快”这一现象的深刻原理,②基于此原理递进指出该现象是“很容易理解的”或“很简单的”,考生在此应注意到:It对应which, that simple(简单易懂)对应makes absolute sense(很有道理)。(20题)
第三步 试题详解
18. [A]In turn依次地;反过来
[B]In fact事实上
[C]In particular尤其
[D]In consequence结果
[考点]上下文信息的语义对应(句间逻辑/段间逻辑)。
[解析]本题考查上文与本段①之间的逻辑衔接,上段尾句讲“没有一个人反映说自己遭遇了尴尬”,本句接着讲“这样的路途要更加愉快”,无疑,这两句之间是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即有交谈的通勤之旅不仅不尴尬,实际上反而更愉快,故空格处应是体现语义递进的短语“实际上”,因此选B。
Α作“依次”讲,指严格的排序或动作的先后,作“反过来”讲,指反向逻辑,均无法体现上下文语义的递进关系;C“尤其”,表示在上文基础上的进一步举例,是要讲述一种比前者更强烈的情形;D表示上文所产生的结果。
[点睛]
(1)句间逻辑、段间逻辑这种上下文信息的逻辑对应是命题热点中的热点。
(2)一旦涉及段首句与上文信息的逻辑关系,一般是先比对上文段尾句,再看上段的主题句(常为首句)。
19. [A]unless除非 [B]since既然,由于 [C]if如果 [D]whereas然而
[考点]主从句信息的逻辑对应(句间逻辑)。
[解析]思路1:本段①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逗号前面讲“这一现象非常合理”,逗号后面无疑应讲“其合理的依据”,换言之,逗号前后信息应是“果因”关系,因此答案选B。
思路2:空格后面讲“社会交往(与他人交谈)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础”这一深刻原理,空格前面讲“与人交流的旅途会更加愉悦”这一现象,无疑“原理”是导致“现象”产生的原因,因此选B。
Α“除非”表示前后是否定性的“条件”关系;C“如果”表示前后是“条件”关系;D“然而”引导并列句,表示前后分句之间是“对比”关系。
[点睛]
(1)主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属句间逻辑的一种,是命题热点。
(2)对立项之间往往(概率,非绝对)蕴含正确答案,本题中A“除非”和C“如果”属于规则中的例外,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
20. [A]funny好笑的 [B]logical符合逻辑的 [C]simple简单的 [D]rare罕见的
[考点]上下文信息的语义对应+关联下文(代词指代)。
[解析]思路1:本段①中which引导的从句解释了“有交谈的通勤旅途更愉快”这一现象的深刻原理,根据上下文的语义衔接,②应基于此原理递进指出该现象是“很容易理解的”或“很简单的”,故本题答案是C。注:②中It对应①中的which, ②中that simple(简单易懂)对应①中makes absolute sense(很有道理),两者间是递进关系。
思路2:空格前的修饰语that是程度副词,类似于so,但仍有指代意义,指代冒号后面的解释性信息,该处信息讲“与陌生人交谈让人感受到与社会的联系”,这与上文①中which从句所述的深刻原理相比,无疑是“简单的”或“易懂的”,故选C。
Α“好笑的”在上下文中没有信息支持或对应;D“罕见的”代入原文属否定性词汇,与上下文信息相反;Β“符合逻辑的”无法与上文①中的makes absolute sense构成递进逻辑,且不能与前面的修饰语that构成搭配关系。
[点睛]
上下文语义信息的对应、代词(it、that)的指代同属本题的考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