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 刘爱军等主编
- 1272字
- 2021-03-24 18:11:31
第二章 辨治疑难病临证基本功
目前对于疑难病的临床诊疗,多从怪病、罕见病及痰、毒、瘀、虚等角度入手,疑难病的形成虽然与其自身因素及其特殊性有关,但从加强中医药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诊治疑难病水平的角度而言,就必须认识到其主要原因与中医临床医生缺乏临证基本功修炼有关,如辨证论治简单化,强调辨证结论的多,对辨证论治程序和方法运用的相对较少;中医院校毕业的有些青年中医过早确定专业,致使其知识面过窄,缺乏中医思维,临床能力不强;有些中医医院“西化”现象严重,用理化检查代替中医的“四诊”,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用西药代替中药,辨证论治束之高阁等。凡此种种,不但使中医学诊治疑难病的特色、优势难于传承和发挥,甚至危害到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后果极其严重!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明确提出择医贵在择“真医”,因为“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故必有非常之人,而后可为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因此,要提高诊治疑难病的学术和临床水平,就必须加强临证基本功的修炼,切实重视真中医人才的培养,致力于临床疗效的提高,这是开展中医疑难病临床研究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全球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药源性、心身疾病以及老龄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带给人们安全用药的恐慌,促使对疑难病治疗的重点转向天然药物和中医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医学模式也正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自然”模式转变。这些均为中医药诊治疑难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长于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疑难病,如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患,病毒性疾病以及功能性、原因不明的病证等。此外,一些经西医判定的“不治之症”,或经化验、透视、拍片等检查无法诊断的疾病(如眩晕、失眠、健忘、不明原因发热等),或经服用西药有过敏反应和副作用,以及长期服用西药产生抗药性者,而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能有满意的疗效。所有这些,充分展示出中医学诊治疑难病的独特优势。
所谓临证基本功,是指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依次实施的各项诊治原则、方法和步骤,涵盖了患者就医过程中“诊察、辨证、论治”的三个阶段。辨证论治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更是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临证基本功就是辨证论治思维的过程,属于中医学诊治疑难病的核心内容。
中医临证基本功的修炼,要在整体恒动观的指导下,首先运用四诊收集临床资料,并根据“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别发病的病因;再根据“审察病机,无失其宜”的原则,结合地理环境、时令、气候,患者的体质、性别、职业等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辨识疾病的病机、病位、病性等,得出辨证结论;最后依据“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原则,依次确定治法、选方、遣药、医嘱。在临床实践中,要力求辨证精细、治法严谨、处方简约、用药灵活,不断提高诊治疑难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