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术便览
  • 张洁
  • 2072字
  • 2021-03-24 06:25:35

胁 痛

系火郁,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肝急。木气实,用苍术、川芎、青皮、当归之类。痛甚者,肝火盛,以龙荟丸焙热姜汤下,是泄火之要药。死血,用桃仁、川芎。痰流注,以二陈汤加南星、苍术、川芎。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抚芎、川芎、苍术。

一方 治咳嗽胁痛,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姜汁。

当归龙荟丸 治内有湿热,两胁痛。先以琥珀膏贴痛处,却以生姜汁吞此丸。

草龙胆 当归 大栀子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各半两 木香一钱半 黄柏一两 麝香五分

上为末,面糊丸。治丸,治胁痛。曲丸,降肝火。

一方 加柴胡、川芎各五钱。

又方 加青黛五钱。

推气散 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枳壳 桂心 片姜黄各半两 甘草炙,一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酒亦可。

盐煎散 治男妇一切冷气攻上,胸胁刺痛不能已,及脾胃虚冷,呕吐泄泻,膀胱小肠气,妇人血气痛。

砂仁 甘草 茯苓 草果 肉豆蔻 川芎 小茴香 荜澄茄 麦芽 槟榔 良姜 枳壳 苍术 陈皮 羌活 厚朴

上每服三钱,盐少许,空心,煎服。

沉香升气汤 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刺痛,胸膈痞塞。

沉香 槟榔各三钱半 人参 诃子肉 大腹皮酒焙,各半两 白术 紫苏叶 香附 神曲 麦芽 乌药各一两 陈皮 甘草 姜黄各四两 三棱 莪术 益智仁(52) 厚朴姜炒,各二两

上锉,水煎服。

调中顺气丸 治三焦不和,水饮停积,胁下虚满,或时刺痛。又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木香 白豆蔻 青皮 陈皮 三棱各一两 大腹子 半夏各二两 砂仁 槟榔 沉香各五钱

上为末,水糊丸,每三五十丸,陈皮汤下。

柴胡泻肝汤 治郁怒伤肝,胁肋痛在左者。

柴胡一钱二分 甘草五分 青皮炒,一钱 黄连炒,八分 山栀炒,八分 当归酒制,一钱二分 芍药一钱 龙胆草一钱

水煎服。

一方 治死血作痛,瘦人多怒者常患此。

桃仁九个 红花八分 川芎八分 归尾酒制,一钱半 芍药一钱 柴胡八分 青皮八分 香附一钱

上用水一钟,煎服。

一方 治肥白人气虚,两胁痛,发热者。

人参七分 黄芪八分 柴胡一钱 黄芩八分 木香六分 青皮一钱 川芎五分

上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稍热服。

【注释】

(1)眼瞀:眼睛昏花。《正字通·目部》:“瞀,视眩易也。”

(2)装:通“妆”。装饰,打扮。《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3)膈:阻隔。

(4)刘守贞:“贞”通“真”。即刘守真,名完素,号河间老人。

(5)邪:通“斜”。《汉书·司马相如上》:“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颜师古注:“邪读为斜。”

(6)柤(zhā扎):渣滓。《广韵·麻韵》:“柤,煎药滓。”

(7)大便如常,去硝黄:此句重出,疑为衍文。

(8)不较(jiào叫):病势不减。较,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较,犹瘥也。”

(9)桔梗:原作“枯梗”,义不通,据文义改。

(10)痒:顺治本作“痹”,义长。

(11)各:原无,据明·周文采《医方选要·诸风门》补。

(12)玉:原作“王”,据方名改。

(13)在:原作“左”,据下文例改。

(14)燥:通“躁”,急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15)千头子:即地肤子。

(16)付:通“敷”,搽药。《类说·纪异记》:“瓶中有药如膏,曰:‘以此付之即瘥。’如其言付,果愈。”

(17)胎:通“苔”,《伤寒论》:“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8)此:原作“比”,据文义改。

(19)枚:原作“枝”,据文义改。

(20)增:通“憎”,厌恶之义。《论衡·问孔》:“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

(21)风弦:即眼弦赤烂,多由脾胃积热所致。

(22)豆:通“痘”。《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是方极畏出豆,每十二年逢寅,出豆一番,至相牵染,死者相继。”

(23)井花:即井华水。

(24)卷(quán全):膝曲。《说文·卩部》:“卷,膝曲也。”

(25)甘:原作“干”,音近而误,据文义改。

(26)漫:通“慢”。《宾退录》卷二:“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漫,多饰繁华。”

(27)爪:据文义当作“痛”。

(28)班:通“斑”。《说文通训定声·文部》言斑“又或假班为之”。

(29)语烦渴……自下:此28字,原脱,据顺治本补。

(30)白术……前后温服:此处与上文内容不衔接,疑有脱页。

(31)根:原作“恨”,据《儒门事亲》卷十二玉露散改。

(32)辰砂:此后疑脱猪苓,《伤寒论》五苓散组成为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33)潼酪:马奶酪。

(34)人:原脱,据下文例补。

(35)形:通“刑”。刑罚之义。《说文解字注》言“形”“假为刑罚字也”。

(36)丸:原脱,据文例补。

(37)各五分:“分”后原衍“一”字,删。

(38)瞳:原作“腫”,形近而误,据文义改。

(39)夹:据文义当作“颊”。

(40)赤:原文漫漶,不可识,据《医学纲目》卷之二十补。

(41)白:原文漫漶,不可识,据《医学纲目》卷之二十补。

(42)烈:通“裂”。《汉书·王莽传》:“军人分烈莽,身支节股骨脔分。”

(43)健:通“建”,《释名·释言语》:“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

(44)大健中汤:《济生方》卷一大建中汤组成有甘草。

(45)宿香:查本草未见“宿香”之名,《备急千金要方》卷六“裛衣香方”中有:“苜蓿香”,疑即“宿香”。

(46)齄:原作“查”,据下病名改。

(47)鼻:原脱,据顺治本补。

(48)末:原脱,据文义补。

(49)运:通“晕”,《说文通训定声·屯部》:“运,假借为晕。”

(50)气:原脱,据文义补。

(51)原利:据文义当作“下利”。《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独活寄生汤作“喜虚下利者,除干地黄”。

(52)仁:原脱,据《医学发明》卷三沉香导气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