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 急

人之五脏,皆有上气,而肺为之总。故经云诸气皆属于肺,居五脏之上而为华盖,喜清虚而不欲窒碍,调摄失宜,或为风寒暑湿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呼吸坐卧,促迫不安。又有因七情之气干于五脏,郁而生痰,或体弱之人脾肾俱虚,不能摄养,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发喘。治疗之法,当究其源,如感邪气则驱散之,气郁则调顺之,脾肾虚者温理之。又当于各类而求。凡此证脉滑而手足温者生,脉涩而四肢寒者死,数者亦死,谓其形损故也。此严氏之说,故再述于此。

三拗汤《和剂方》。方见咳嗽门

治肺感风邪,喘呼不已。

人参定喘汤《和剂方》

治肺气上喘,喉中有声,坐卧不安,胸膈紧满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人参去芦 麻黄去节 半夏曲 阿胶 甘草炙,各一两 桑白皮 五味子各两半 罂粟壳蜜炙,二两

img346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温服。

紫苏子丸《和剂方》

治一切气逆,胸膈胀满,喘急咳嗽,心腹刺痛。

紫苏子 陈皮去白,各二两 肉桂去皮 良姜 人参去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温酒、米饮任下。

团参散《御药院方》

治肺气不利,咳嗽上喘。

紫团(479) 参款 冬花 紫菀茸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乌梅一枚,同煎七分,空心温服。

苏子降气汤《和剂方》。方见痰气门

治虚阳上攻,喘促咳嗽。

分气紫苏饮(480)《和剂方》

治脾胃不和,气逆喘促。

五味子去梗 桑白皮 茯苓去皮 甘草 草果仁 大腹皮 陈皮去白 桔梗各三(481)

img347咀,为粗末,秤二十斤净,入净紫苏十五斤捣碎,同一处拌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入盐少许,同煎,空心服。

神秘汤《三因方》

治上气喘急,不得卧者。

橘皮去白 桔梗 紫苏 五味子 人参各等分

img348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六分,食后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三因方》

治肺成痈,胸膈胀满,上气喘急,身与面目浮肿,鼻塞声重,不闻香臭。

葶苈炒令黄,研细,丸如弹子大

上用水三盏,枣十枚,煎一盏,去枣,入药煎七分,食后。服法,令先投小青龙汤三服,乃进此药。小青龙汤方见伤寒门。

杏参饮《济生方》

治因坠堕惊恐,或渡水跌仆,疲极筋力,喘急。

人参去芦 桑白皮 橘红 大腹皮 槟榔 白术 诃子面煨,用肉 半夏汤洗七次 桂心不见火 杏仁炒,去皮 紫菀 甘草炙,各等分

img349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紫苏七叶,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四磨汤《济生方》

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 乌药

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

紫苏子汤《济生方》

治忧思过度,邪伤脾肺,心腹膨胀及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紧而涩(482)

紫苏子一两 大腹皮 草果仁 半夏汤洗七次 厚朴去皮,姜制 木香不见火 陈皮 木通 白术 枳实去白,炒 甘草 人参各半两

img350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五味子汤《活人方》

治喘促,脉伏而数(483)(484)

五味子半两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杏仁去皮、尖 橘皮去白 生姜各二(485)钱半 枣子三枚,破

img351咀,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分作二服。

知母茯苓汤《宣明方》

治肺痿喘咳不已,往来寒热,自汗(486)

茯苓去皮 甘草各一两 五味子 知母 人参 半夏洗七次 薄荷 柴胡 白术 款冬花 桔梗 麦门冬 黄芩各半两 川芎 阿胶炒,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人参润肺汤《宣明方》

治肺气不足,喘急咳嗽不已,并伤寒头疼,增寒壮热,四肢疼痛(487)

人参 桔梗 白芷 麻黄去节 干葛 白术 甘草各一两 白姜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488)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葱白二寸,煎至八分。如欲出汗,连进二服,通口温服。

杏仁半夏汤《宣明方》

治肺痿涎喘不定,咳嗽不已及甚者往来寒热。

杏仁去皮 桔梗 陈皮去白 茯苓去皮 汉防己 甘草二寸 猪牙皂角一锭(489) 桑白皮各二(490) 薄荷叶一钱 白矾二钱

上为末,作二服,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防己丸《宣明方》

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调顺气血,消化痰涎。

防己 木香各二钱 杏仁三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煎桑白皮汤下。如大便秘,加葶苈一两,食后服。

葶苈散《济生方》

治过食煎煿,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咳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

甜葶苈 桔梗去芦(491) 瓜蒌子 川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 葛根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img352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二黄丸《济生方》

治停痰在胃,喘息不通,呼吸欲绝。

雌黄一钱 雄黄一两(492)

上二味,研罗极细,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于半夜(493)时,热煮糯米粥,乘热以药投在粥内搅转,和粥吃。

华盖散《和剂方》

治风寒冷湿之气伤于肺经,上气喘促,不得睡卧,或声音不出者(494)

杏仁去皮、尖,制 苏子 麻黄去根、节 赤茯苓去皮 橘皮去白 桑白皮炒,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img353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葶苈散《宣明方》

治肺气喘满,痰嗽,眠卧不安,不思饮食。

苦葶苈 蛤粉各三钱 桑白皮 山栀子 人参 荆芥穗 薄荷叶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桔梗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半两

img354咀,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后、临卧服。

定肺汤《直指方》

治上气喘嗽。

紫菀 五味子 橘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 紫苏子 桑白皮 半夏 枳壳麸炒,等分

img355咀,每服一两,生姜五片,紫苏五叶,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杏苏饮《直指方》

治上气喘嗽,浮肿。

紫苏叶二两 五味子 腹皮 乌梅去核 杏仁去皮、尖,炒,各半两 陈皮去白 桔梗 麻黄去节 桑白皮 阿胶炒,各七钱半 紫菀 甘草炙,各一两

img356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玉华散《直指方》

治咳嗽上喘,调顺肺经,清利咽膈,安和神气。

甜葶苈 桑白皮 天门冬去心 马兜铃 半夏 紫菀 杏仁去皮、尖 贝母 百合 人参各五钱 百部 甘草炙,各二钱半

img357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四片,枣子三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一方无生姜,煎。

葶苈清肺汤秘方

治上喘热盛,痰嗽。

地骨皮三钱 桑白皮 杏仁 柴胡各五钱 大黄一两 黄芩五钱 苦葶苈一两 秦艽四钱

img358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饧稀(495)一匙,通口服,食后。加人参或加五味子、薄荷。

人参理肺散《拔粹方》

治喘不止。

麻黄去节,炒黄色 木香各一两 粟(496)三两,炒 人参二两 杏仁(497)两,麸炒 当归一两

img359咀,每服八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紫参散《拔粹方》

治形寒饮冷伤肺,喘促痰涎,不得安卧。

麻黄 桔梗 五味子 甘草 紫参各一两 米粟壳二两,蜜炒黄色

img360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后。

杏参散《和剂方》

治胸膈胀满,上气喘急,咳嗽倚息,睡卧不得(498)

桃仁麸炒,去皮、尖 人参 桑白皮蜜炙,泔浸 杏仁去皮、尖,麸炒,等分

img361咀,每服八钱,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如神汤《圣惠方》

治喘。

(499)一握,生用,旋采 桑白皮等分

img362咀,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烟筒喘嗽方和方

款冬花 沸耳草 凝水石 白芷 人参 金精石 银精等分 甘草少用

上为末,不以多少,用香炉烧烟,芦筒吸入肺管,用米饮汤咽下。

【注释】

(1)严氏:严用和,字子礼,南宋庐山人,生年不详,卒年在1267年之后,著《严氏济生方》。

(2)蹇:口吃,说话不流利,义同“謇”。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足部》:“言难亦谓之蹇。”

(3)如:原作“入”,音近而误,据诸校本及《医方集论·风》并文义改。

(4)钱:原作“丸”,据诸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改。

(5)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永乐大典·医书辑本·一东·风》卷三一九、《普济方·诸风门》卷一○五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皆作“四”。

(6)先宜: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宜先”,义皆通。

(7)糸:原作“系”,形近而误,据集贤堂本改。后文中凡“糸”误作“系”者,皆依此例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作“丝”。糸,与“丝”同义。

(8)炒: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同底本。

(9)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作“三”。

(10)增:通“憎”。《墨子·非命下》:“《仲虺之诰》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引江声曰:“增,当读为憎。”

(11)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和剂方》人参顺气散”作“三”。

(12)小续命汤:本方方名及主治等原无,具体方名及组成等见于本门后“小续命汤”。据集贤堂本补。

(13)战掉:颤抖。掉,颤也,《篇海类编·身体类·手部》:“掉,颤也。”

(14)二:诸校本作“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同底本。

(15)各一两:永乐甲本同,永乐乙本作“各二两”,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无。

(16)枯腊:干瘦、干枯。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面无光色,皮肤枯腊,唇焦脉白,腠理萎瘁者,血减之证也。”

(17)亸(duǒ朵)曳:病证名。指四肢纵缓,不能收摄,类似痿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卷一:“风亸曳者,肢体弛缓不收摄也。”《圣济总录·风亸曳》卷七:“若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筋脉无所禀养,复遇风邪外搏肤腠,流传筋脉,筋脉纵缓,则肢体亸曳。其亸则偏而不举,曳则弛而不随,是皆不能收摄也。”亸,下垂。

(18)柤:渣滓。《广韵·麻韵》:“柤,煎药滓。”宋·苏轼《辨道歌》:“肠中澄结无余柤。”

(19)吐呕:诸校本作“呕吐”。

(20)眼: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同,其余校本作“眩”。两义并存。

(21)川姜: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川芎”,其余校本同底本。据《是斋百一选方·第六门》卷五及本方主治,作“川姜”义长,或取其祛痰作用。川姜,即姜之产于四川者,《本草纲目拾遗·诸蔬部》卷八:“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辛辣,绝不类姜形,亦可入食料用……味辛性热,治胃寒,散冷积、寒澼、痰气。”

(22)止:只,仅。

(23)运:通“晕”。《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

(24)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十九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与此方诸药剂量多不同,不作参考。

(25)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十九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二”。

(26)三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二两”,《医方类聚·诸风门》卷十九作“一两”,又注“一本及增注三两”。

(27)寿星丸: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均无此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同底本。

(28)气:原字漫漶,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补正。其余校本作“风”。

(29)一分:原作“二钱”,诸校本作“一钱”,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医方类聚·诸风门》卷十九引“《和剂方》”改。

(30)半:原字漫漶,诸校本作“一”,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补正。

(31)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作“半”。

(32)服:原字漫漶,据诸校本补正。

(33)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二”,《御药院方·治风药门》卷一同底本。

(34)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钱”,《御药院方·治风药门》卷一同底本。

(35)麸: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漫漶,其余校本均作“面”,《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同底本。

(36)二:诸校本均作“一”,《乡药集成方·风病门》卷三引“《简易方》全生虎骨散”及《医宗必读·真中风》卷六同底本。

(37)自:原作“白”,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38)散:诸校本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一作“丹”。

(39)心:原作“辛”,音近而误,据诸校本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一“独活丹”改。后文中“桂心”之“心”误作“辛”者,皆依此例改。

(40)各一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各一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作“各一分”,《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引“《三因方》”作“各一分”,其下小字注“《大成》《玉机微义》各一钱”,或以“各一分”为是。

(41)载:此字原无,种德堂本作“再”,据其余校本补。

(42)惕:原作“扬”,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形近而误,据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改。

(43)至:此前诸校本有“加”,义皆通。

(44)七: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本事方》”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一”,《普济本事方·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卷一作“等”。

(45)木瓜煎:永乐甲本作“大风煎”,其余校本同。

(46)侧:此后除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或痛”2字,《普济本事方·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卷一、《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本事方》”同底本。

(47)膏: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丸”,《普济本事方·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卷一、《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本事方》”同底本,或以底本为是。

(48)三个: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两”,《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同底本。

(49)杴:原作“枚”,永乐乙本同,据永乐甲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卷第十一引“知益州进豨莶丸表”中的“蜀号火杴”句改。

(50)饮:原作“饭”,据诸校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改。

(51)荡:永乐乙本作“汤”,其余校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作“盪”(“荡”的异体字),或为“烫”之形近而误。

(52)七七:诸校本作“七十”,《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同底本。

(53)剉如指面大: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作“剉咀”,其余校本作“img168咀”。

(54)磁:用同“瓷”,多为俗语。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名之。”

(55)煎: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熬”。义皆通。

(56)碾:永乐乙本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研”。义皆通。

(57)酒:除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此前有“温”。

(58)淹:诸校本作“浸”。义皆通。

(59)服:此后永乐甲本有“当归服”3字,其他校本同底本。

(60)趁痛丸:此3字原无,据诸校本补。

(61)乌药:原作“乌头”,因方中原有“草乌头”,似重复,故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改。

(62)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效”。义皆通。

(63)七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七钱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总录》侧子散”作“七钱”,其下小字注“《南北经验方》《袖珍方》七钱半”。《圣济总录》未见本方,未能作参考。

(64)去芦一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总录》侧子散”同,其余校本无。

(65)去根节二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总录》侧子散”同,其余校本无。

(66)二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总录》侧子散”同,其余校本无。

(67)血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三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血气”。

(68)炒:原作“炮”,种德堂本无,据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改。

(69)二:种德堂本无,其余校本作“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同底本。

(70)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作“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追风散”与此处诸药剂量相差甚远,不作参考。

(71)风:此字原无,据诸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补。

(72)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卷一同底本。

(73)二:原作“一”,据诸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改。

(74)惨蹙:犹“惨戚”,悲伤凄切。宋·苏辙《入峡》诗:“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

(75)颠:颠狂、颠痫。后作“癫”。西汉·史游《急就篇》“疝瘕颠疾狂失响”,唐·颜师古注:“颠疾,性理颠倒失常。亦谓之狂獝。”清·钱保塘注:“颠,一作癫。”

(76)三:永乐甲本作“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同。

(77)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钱”,《御药院方·治风药门》卷一同底本。

(78)旋覆花:此后原有“去芦各一两”5字,不符合旋覆花的炮制方法,据诸校本及《杨氏家藏方·头面风方》卷二删。

(79)炙: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杨氏家藏方·诸风下》卷二无。

(80)十二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两”,《杨氏家藏方·治诸风下》卷二同底本。

(81)任: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送”。

(82)冒:原作“胃”,诸校本同,形近而误,据《济生拔粹·卫生宝鉴》卷十八、《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引“《卫生宝鉴》”改。后文中凡“昏冒”之“冒”误作“胃”者,皆依此例改。

(83)也: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能强骨髓”,《济生拔粹·卫生宝鉴》卷十八、《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引“《卫生宝鉴》”同底本。

(84)香附子: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济生拔粹·卫生宝鉴》卷十八同,其余校本作“白附子”,《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引“《卫生宝鉴》”作“香附”,其下小字注“《袖珍方》白附子”。

(85)各半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一引“《宣明论》”、《普济方·诸风门》卷一一四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同底本。

(86)三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各三两”,《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一引“《宣明论》”、《普济方·诸风门》卷一一四、《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同底本。

(87)一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半两”,《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一引“《宣明论》”、《普济方·诸风门》卷一一四、《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同底本,《医方类聚》又注“《经验方》半两”。

(88)石膏……桔梗二两:此8字原作“石膏一两桔梗”,正德清江堂本同,据《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一引“《宣明论》”、《普济方·诸风门》卷一一四、《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改。又《医方类聚》石膏下小字注“《经验方》二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作“石膏一两桔梗一两”,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作“桔梗石膏各二两”。

(89)治一切……等疾:此9字诸校本无。

(90)三钱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同底本。

(91)庭:此前诸校本有“但”。

(92)通气:原作“气通”,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气道”,据《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改。

(93)虼蚾(gèbǒ各跛)草:即“天名精”(《新修本草》)。“虼”原指跳蚤,“蚾”原指蟾蜍,这里“虼蚾”当指蟾蜍,又名“蚵(hé)蚾”。中药“天名精”,又名“蚵蚾草”(《经效济世良方》)、“虾蟆蓝”(《神农本草经》)、“蟾蜍兰”(《名医别录》)、“癞蛤蟆草”(《上海常用中草药》),能解毒,治肿痛。

(94)防风……天麻一两:此11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防风以上各半两天麻二两”,《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一作“防风天麻各一两”。

(95)三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一两炙”,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作“二两炙”,《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诸风门》作“三两”,其当归草堂本又作“一两炙”。

(96)焙:此后诸校本有“干”。

(97)略: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诸风门》卷一同底本。

(98)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一”,《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同底本。

(99)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及《医方选要·诸风门》同,其余校本作“一”,《黄帝内经宣明论方·痰饮门》卷九此方只有方名而未载组成剂量。

(100)臂: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背”,《黄帝内经宣明论方·风门》卷三同底本。

(101)自:原作“日”,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102)差:义同“瘥”。

(103)漱:原作“嗽”,形声俱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凡“洗漱”“漱口”之“漱”误作“嗽”者,皆依此例改。

(104)剂:原作“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同,形近而误,据其余校本及文义改。后“和剂方”之“剂”误作“济”者,皆依此例改。

(105)雍:诸校本作“壅”。雍,通“壅”。《洪武正韵·董韵》:“雍,与壅同。”

(106)白好:原作“好白”,文义不顺,据诸校本及文义乙转。

(107)有: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中”,《重订严氏济生方·五脏门》同底本。

(108)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作“三”。

(109)瑞竹方: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济生方”,《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本方引自“《瑞竹堂方》”,《重订瑞竹堂经验方》“愈风丹”与此方主治、功效相同,而《重订严氏济生方·诸风门》无此方,故当作“瑞竹方”。

(110)风: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痛”,《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诸风门》同底本。

(111)傅:涂搽。唐·元稹《蟆子诗序》:“故啮人成疮,秋夏不愈,膏楸叶而傅之,则差。”

(112)后:此字原无,据诸校本补。

(113)一:诸校本作“二”,《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同底本。

(114)炙:此字原无,据诸校本及《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二补。

(115)二:集贤堂本作“三”,其余校本及《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同底本。

(116)脾:原作“痹”,文义不顺,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117)治脾入肉:诸校本同,按后文“入肝治筋”“入肾治骨”,疑应为“入脾治肉”。

(118)寒:原作“塞”,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119)四证:义不明,或指“无汗恶寒”“有汗恶风”之太阳中风证、“身热无汗,不恶寒”“身热有汗,不恶风”之阳明中风证、“无汗身凉”之太阴中风证、“有汗无热”之少阴中风证。

(120)淆:原作“肴”,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形近而误,据其余校本及文义改。

(121)井:原作“并”,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改。

(122)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钱”,《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偏风口㖞方论》卷三同底本。

(123)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作“一”。今本《太平圣惠方》未见本方。

(124)牛膝:永乐甲本此药前有“姜干”,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同底本。

(125)顽荆子:为“栾荆子”异名。“栾荆”条首出《新修本草·木部》下品,宋代《本草图经》谓栾荆“亦名顽荆”。

(126)隔:永乐甲本作“嗝”,其余校本作“膈”。隔,通“膈”。《字彙补·阜部》:“隔,与膈同。”《管子·水地》:“脾生隔,肺生骨。”戴望校正:“宋本隔作膈。”

(127)熟: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热”。

(128)叶: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芦”。

(129)涕:诸校本同,按文义似当为“嚏”。

(130)即甜瓜蒂:此4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普济方·诸风门》卷一○四“瓜蒂散”之“用甜瓜蒂一名苦丁香”句补。

(131)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钱”,《普济方·诸风门》卷一○四“瓜蒂散”苦丁香、轻粉皆以“钱匕”作剂量单位。

(132)各:此字原无,诸校本同,据《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补。

(133)攧(diān癫)扑:跌倒。攧,跌倒。

(134)二:永乐甲本、种德堂本作“一”,其余校本及《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头面门》卷八十一同底本。

(135)聪:永乐甲本同,永乐乙本字讹难辨,其余校本及《仁斋直指方·积热附诸方》卷十五引“《御药院方》”作“通”,义长。

(136)鹭丝藤:即忍冬科植物“忍冬藤”的异名,其花名“金银花”。清·黄伯垂、王孟英《经验良方大全·本草门》卷首“金银花”条:“一名忍冬,一名鹭丝藤,一名老翁须。”

(137)血风:原作“血气”,于义不符,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改。

(138)圣:原作“神”,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永乐甲本目录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改。

(139)一: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同,其余校本作“二”。

(140)脓:原作“浓”,诸校本同,据《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及文义改。

(141)热:原作“熟”,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改。

(142)出:此后诸校本有“方出耳门”4字,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均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143)上:原作“面”,据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文义改。

(144)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二”,《御药院方·治风药门》同底本。

(145)米:此字原无,据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补。

(146)一对:永乐甲本作“一钱”,集贤堂本作“二对”,《济生拔粹·洁古家珍》卷八、《普济方·诸风门》卷一一三、《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同底本。

(147)伤:诸校本同,《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作“传”。

(148)二:原作“一”,永乐甲本字讹难辨,据其余校本及《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改。

(149)大黄三两:永乐甲本同,永乐乙本作“大黄一两”,其余校本作“黄芩二两”,《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同底本。

(150)热甚加黄芩二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作“热甚更加黄芩二两”,与底本义相通。

(151)方:此后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下之”2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同底本。据白术防风汤句末“后用大芎黄汤下之”,则“下之”亦通。

(152)左盘龙:即鸽粪。

(153)一:永乐甲本无,其余校本作“二”,《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拔粹方》”同底本。

(154)欧:诸校本同。欧,通“殴”。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欧,假借……又为殴。”

(155)三:除正德清江堂本未见本方外,其余校本作“二”,《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同底本。

(156)风:癫狂,后作“疯”。《古今韵会举要·东韵》:“风,又狂疾。”《正字通·风部》:“风,今俗狂疾曰风,别作疯。”

(157)天麻:原作“白术”,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济阳纲目·治破伤风邪传表里方》卷八十五改。今本《太平圣惠方》未见此方。

(158)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同,集贤堂本作“两”。

(159)一名……圣惠方:此8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

(160)钱:原作“两”,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改。

(161)凤凰薹……是藜芦:此11字永乐甲本同,永乐乙本“一本去”作“一本大”,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均无,作“藜芦去土三钱”。

(162)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三引“《袖珍方》”作“半”。

(163)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集贤堂本、种德堂本作“钱”。

(164)杀: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医方大成》”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医方集论·寒》作“役”。作“杀”义通,“役”或为“疫”之形声俱近而误。

(165)气:此字原无,据诸校本及《医方集论·寒》《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医方大成》”补。

(166)三:永乐甲本同,永乐乙本漫漶,其余校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167)脘:原作“腕”,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音近而误,据其余校本改。后文中凡“胃脘”之“脘”误作“腕”者,皆依此例改。

(168)热: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医方大成》”同,其余校本及《医方集论·暑》作“熟”,按义作“热”为长。

(169)三十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十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170)燥:焦急。宋·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晃叔用》:“士有抱奇怀能,流落不遇,往往燥心汗笔,有怨悱悷悷沉抑之思。”

(171)太:原作“大”,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凡“太过”“太早”等“太”误作“大”者,皆依此例改。

(172)过: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猛”。义皆通。

(173)元:原作“丸”,音近而误,据诸校本改。

(174)三: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暑门》卷二十六同,其余校本作“二”。

(175)二: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同,其余校本作“一”,《是斋百一选方·第九门》卷七同底本。

(176)散: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饮”,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诸伤寒附中暑》卷二“解暑三白散”,则以“散”为是。

(177)一: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

(178)烦渴甚者加人参:此7字原无,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参合《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白虎加人参汤意补。

(179)三: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仁斋直指方·暑》卷三、《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直指方》”同底本。

(180)二两:此2字原无,诸校本同,据《仁斋直指方·暑》卷三、《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直指方》”补。

(181)两半:永乐甲本作“一钱半”,其余校本及《仁斋直指方·暑》卷三、《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直指方》”同底本。

(182)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同,其余校本作“一”。

(183)散: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同,其余校本作“饮”。

(184)方:原作“名”,于义不符,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185)曲:原作“面”,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小儿门》卷二四四引“《幼幼方》香朴饮子”改。《医方类聚·小儿门》此方主治“治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今本《太平圣惠方》未见此方。

(186)各四钱:原作“各四两”,诸校本作“各四钱”,《医方类聚·小儿门》卷二四四引“《幼幼方》香朴饮子”作“各一钱”,然小字注“《南北经验方》《袖珍方》各四钱”,故从诸校本及《医方类聚》小字注改。

(187)三:诸校本作“二”。

(188)散:诸校本同,《重订严氏济生方·大便门》作“汤”。

(189)四: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儒门事亲·暑门》卷十二同底本。

(190)圣惠方:此3字诸校本作“秘方”,《奇效良方·暑门》卷五此方来自“《圣惠方》”,故其方源当为《圣惠方》。又,底本此3字在“古方名干霍乱急”后,今据前后文例前移。

(191)腹:原作“肠”,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沙证门》卷一○八引“《经验良方》”改。据《医方类聚》此方方源“经验方”当为《经验良方》。

(192)医方集成:此4字原在“以针刺去恶血即愈”后,今据前后文例前移。

(193)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194)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195)一分:原作“二钱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改。

(196)一盏:诸校本作“二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作“一盏半”。

(197)三因方:诸校本无。

(198)半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正德清江堂本(作“五钱”)同,其余校本作“五两”,《重订严氏济生方·中湿门》同底本。

(199)大橘皮汤: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与本方药物剂量相差甚远。

(200)张子和方: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作“宣明方”,其余校本同。按刘完素《黄帝内经宣明论方·水湿门》卷八“大橘皮汤”与本方药物组成相同,剂量近同,张子和《儒门事亲·湿门》卷十二亦载有此方,若按成书先后论其方源,此方应出于较早成书的《黄帝内经宣明论方》。

(201)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四”。

(202)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分”。《御药院方·治风药门》本方四味药物剂量单位皆作“分”,与此多不同。

(203)芎术除眩汤: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诸药无剂量,《仁斋直指方·眩运》卷十一与此处药物剂量同。

(204)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仁斋直指方·眩运》卷十一作“生”。

(205)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仁斋直指方·眩运》卷十一作“三”。

(206)传: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及《济生拔粹·杂类名方》卷十九作“抟”,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拔粹方》麒麟竭散”同底本。

(207)各二钱:正德清江堂本同,永乐甲本作“各一钱”,永乐乙本、《济生拔粹·杂类名方》卷十九作“各三钱”,《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拔粹方》”同底本,但在“各二钱”后作小字注“《袖珍方》各三钱”,或以“各三钱”为是。

(208)虎脑骨: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拔粹方》”同,其余校本作“虎胫骨”,而无其后的“一方用胫骨”5字小注,《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亦无此5字小注。《济生拔粹·杂类名方》卷十九作“虎胫骨”。二说并存。

(209)炒: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拔粹方》”同,其余校本及《济生拔粹·杂类名方》卷十九作“炙”。

(210)涩: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均有“方在水肿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211)欹(qī七)侧:歪倒摇晃。唐·杜甫《瘦马行》:“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212)凝:原作“疑”,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凝”误作“疑”者,皆依此例改。

(213)溺:原作“弱”,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溺”误作“弱”者,皆依此例改。

(214)一钱:此2字原无,诸校本同,据《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脾胃门》卷一○一引“《脾胃论》”补。

(215)三分:此2字原无,据永乐甲本、《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脾胃门》卷一○一引“《脾胃论》”补。其余校本作“二分”。

(216)二:集贤堂本、种德堂本作“三”,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袖珍方》”同。

(217)滞:原作“治”,音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218)一:原作“二”,正德清江堂本无剂量,据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袖珍方》”改。

(219)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作“分”。

(220)一钟:永乐甲本同,集贤堂本、种德堂本作“二盏”。

(221)曾:永乐甲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作“鲁”。两说并存。

(222)热:原作“熟”,于义不符,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223)治背痛:此方治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集贤堂本补,并据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袖珍方》”校正。

(224)痛: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湿门》卷二十六引“《袖珍方》”作“脚痛”,按《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诸风门》本方主治并结合文义,当作“肢节痛”。

(225)足下瘾痛:永乐甲本似作“足下隐痛”,其余校本同,《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诸风门》本方主治无此句。按义当作“足下隐痛”。

(226)醋淬七次:原作“醋碎七次”,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醋焠七次”,《医方类聚·诸风门》卷二十一作“醋碎十遍”,《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诸风门》作“煅,醋淬七次,研”,“醋碎”“醋焠”皆不可解,此药炮制当为煅后用醋淬,故据《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及文义改。

(227)二: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三”,据《重订严氏济生方·脚气门》本方熟地黄等药剂量,似以“二”为是。

(228)之: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方在水肿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229)治带暑湿热:此5字原无,永乐乙本同,据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补。永乐甲本作“治带暑温热”。

(230)章柳根:原作“樟柳根”,据《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卷十一引《本草图经》改。即“商陆”的异名,《本草图经》曰:“商陆,俗名章柳根。”后“樟柳根”皆以“章柳根”律齐。

(231)川山甲:即“穿山甲”的异名。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32)当归三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

(233)班:诸校本同,《医方集论·伤寒》作“斑”。班,通“斑”。《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

(234)感: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医方集论·伤寒》补。

(235)去节三两:原作“去节二两”,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及《活人书》卷十二(诸药剂量为此处的一半,比例相同)改,其余校本无。

(236)三两: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四十二同,永乐甲本、集贤堂本作“二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作“一两半”。

(237)无汗休服:原作“无汗体服”,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文义改。其余校本无此4字,而在“洒洒恶风”后有“有汗无汗者不可服”8字。按《伤寒论》桂枝汤主治,以“无汗休服”为是。

(238)三: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活人书》卷十三同底本。

(239)塞:原作“寒”,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240)去梗七两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去根十两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241)煅:原作“煨”,诸校本作“炒”,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本方石膏制法改。

(242)半斤:原作“两半”,永乐甲本同,正德清江堂本作“半”,据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改。

(243)img169:诸校本作“为”。

(244)三:原作“二”,据诸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改。

(245)发:此字原无,据诸校本及《杨氏家藏方·伤寒方》卷三此方主治补。

(246)麸:此字原无,诸校本同,据《杨氏家藏方·伤寒方》卷三本方枳壳制法补。

(247)一:诸校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248)img170:原字漫漶,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本方甘草制法补。

(249)米:此字原无,据集贤堂本、明德堂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本方苍术制法补。

(250)三:正德清江堂本无,其余校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251)二: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同底本。

(252)三钱三字:诸校本作“三钱”,《活人书》卷十四本方诸药剂量与此处相差较大,不作参考。

(253)人参:此后诸校本有“去芦”2字,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卷三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本方人参制法,无“去芦”为是。

(254)三:原作“二”,永乐甲本同,据其余校本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卷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改。

(255)欲:原作“于”,于义不顺,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256)二钱半:永乐甲本作“三钱半”,其余校本同,《医方类聚·伤寒门》卷五十三作“一分”。《活人书》卷十三此方与本书各药剂量差别较大,不作参考。

(257)七钱半:诸校本作“五钱半”,《医方类聚·诸寒门》卷二十五引“《易简方》温胆汤”作“三分”。

(258)三: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五”,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卷二本方山药等药用量,似以“三”为是。

(259)粉下: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作“粉各等分”,当以有“粉”者为长。

(260)鹊石散:因方中有“鹊石”而名之。鹊石即“寒水石”,《东医宝鉴·汤液篇》“石部”云寒水石“一名鹊石”。

(261)姜: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二同,其余校本作“葛”。

(262)风:原作“寒”,永乐乙本同,于前后文义不相顺接,据其余校本、《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三及文义改。

(263)鬲: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膈”。鬲,通“膈”。《洪武正韵·陌韵》:“膈,胸膈心脾之间,通作鬲。”

(264)栗:原作“img171”,永乐甲本作“傈”,俱形近而误,据其余校本及文义改。

(265)漳: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薄荷”,《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三有“漳”无“薄荷”,但在“菴芦”后作小字注:“《袖珍方》又加薄荷”。

(266)菴芦:即“菴img172”的异名。见于《本草经集注》、日本《本草和名》。

(267)大便:此指肛门。

(268)食:原作“水”,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三改。

(269)字: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钱”,《济生拔粹·伤寒保命集类要上》卷十二、《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四十三同底本。

(270)二两: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无,《济生拔粹·伤寒保命集类要上》卷十二、《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一引“《拔粹方》”同底本。

(271)一两五钱: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两”,《济生拔粹·伤寒保命集类要上》卷十二、《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一引“《拔粹方》”作“一两半”,同底本。

(272)一两二钱半: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一两半”,《济生拔粹·伤寒保命集类要上》卷十二、《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一引“《拔粹方》”作“一两一分”。

(273)个:原作“斤”,诸校本作“个”,此方各药剂量为《伤寒论》同名方的一半,原大枣为“十二枚”,此“六个”为是,故据改。《济生拔粹·伤寒保命集类要上》卷十二、《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一引“《拔粹方》”作“枚”,与诸校本义同,可证“个”为是。

(274)状:原作“壮”,形声俱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凡“状”误作“壮”者,皆依此例改。

(275)胃:原作“胸”,诸校本同,形近而误,据《伤寒直格·伤寒总评》卷中“大承气汤”主治改。

(276)三: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

(277)肿:原作“瘇”,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作“肿”。按“瘇”原指足肿,于此处义不相符,故据改。

(278)去须: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无,《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同底本。

(279)昏愦宜服: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漫漶,其余校本无,《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同底本。

(280)泡:原作“炮”,形声俱近而误,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及文义改。后文半夏的制法中凡“汤泡”误作“汤炮”者,皆依此例改。

(281)二:原作“一”,永乐甲本同,据其余校本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改。

(282)一两:此2字原无,据诸校本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补。

(283)饮:原作“引”,诸校本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同,但文义不符,据《医方类聚·伤寒门》卷三十八引“《伤寒直格》”及文义改。

(284)连:此字原无,据诸校本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补。

(285)虫:此字原无,据诸校本补。

(286)益元散:原作“益原散”,即本卷“暑”门“益元散”。后文中凡“益原散”而与“暑”门“益元散”主治、组成等相同者,皆以此律齐。

(287)使: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便”,《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同底本。

(288)利:诸校本同,《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门》卷六作“邪”。

(289)消:原作“硝”,于义不符,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文义改。

(290)硬:原作“哽”,永乐乙本同,形近而误,据永乐甲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文义改。

(291)五:诸校本作“三”,《医方类聚·伤寒门》卷五十三同底本。

(292)挺:原作“锭”,据明德堂本及《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卷五本方用法改。

(293)抱:原作“袍”,形声俱近而误,据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文义改。

(294)灌:原作“嚾”,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凡“灌”误作“嚾”者,皆依此例改。

(295)厥:原作“饮”,据诸校本及《活人书》卷十七改。

(296)二: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一”,《活人书》卷十七同底本。

(297)三: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五十七作“二”。

(298)二十七: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作“二七”,《活人书》卷十八作“十四”。

(299)渴: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白虎汤内加人参如甘草分两方见暑门”16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300)四:永乐甲本及《永乐大典·医书辑本·一东·风》卷三○一同,永乐乙本作“一”,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二”。

(301)二: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永乐大典·医书辑本·一东·风》卷三○一同,永乐甲本作“一”。

(302)img363(zhǎn盏):浅而小的酒杯。《玉篇·角部》:“img364,亦作琖。”《集韵·产韵》:“琖,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或从角。”琖为“盏”之异体,故img365与“盏”同义,皆指浅而小的杯子。

(303)者:集贤堂本、明德堂本有“五苓散内加辰砂末如桂分两重数”14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底本。

(304)一:此字原无,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补。

(305)各一枣许大: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各一两枣少许”,《活人书》卷十八同底本。

(306)四钱: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二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无。

(307)三钱: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二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无。

(308)三钱: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二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无。

(309)一钱: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二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无。

(310)三钱: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伤寒门》卷六十二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无。

(311)夏:此字原无,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文义加。

(312)子和:张子和(约1156—1228),名从正,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派代表人物,著有《儒门事亲》。

(313)余论:此指《伤寒心要余论》。

(314)投: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漫漶,其余校本作“按”,《医学正传·伤寒》卷一同底本。作“投”义长。

(315)名:原作“各”,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316)常:此后诸校本及《医方集论·疟》有“宜”字。

(317)果:此字原无,诸校本同,据《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二引“《简易方》”及文义补。

(318)寸:永乐甲本漫漶,似作“寸”,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钱”,《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二同底本。

(319)者:原作“煮”,永乐甲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二改。

(320)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二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一”。

(321)丹: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正德清江堂本同,其余校本作“散”,《是斋百一选方·第十六门》卷十一同底本。

(322)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故”。

(323)者: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或恶风或恶寒”6字,《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三引“《拔粹方》”同底本。

(324)一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三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作“钱半”。

(325)鼓:原作“股”,诸校本同,音近而误,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杂病》卷八及《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二引“《和剂局方》”改。

(326)匾:义同“扁”。《古今韵会举要·铣韵》:“匾,不圆貌。”

(327)阴人:指女性。

(328)人言:即砒霜。

(329)儿:原作“男”,于义不符,据诸校本及文义改。

(330)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疟门》卷一二三引“《袖珍方》”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二”。

(331)二两四钱:原作“一两四钱”,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作“三两”,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二两”,据永乐甲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本方甘草、青皮剂量改。

(332)八分:原作“一八分”,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一”,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改。

(333)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本方诃子等药剂量,似以“一”为是。

(334)三: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漫漶,其余校本作“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同底本。

(335)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种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同底本。

(336)两:原作“钱”,据诸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本方白芍药等药剂量改。

(337)苗:永乐乙本作“芦”,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同底本。

(338)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同底本。

(339)三大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泻利》卷六同,其余校本作“三钱”。

(340)揉成无滓艾: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熟艾”,《御药院方·治泄痢门》卷六同底本。

(341)杨氏家藏方: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弘治清江堂本及《医方类聚·泄痢门》卷一四一作“杨氏方”,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王氏方”,《杨氏家藏方·痢疾方》卷七有此方,或以底本为是。

(342)一钱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泄痢门》卷一四一作“二钱半”,《杨氏家藏方·痢疾方》卷七作“一分”。

(343)二: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作“一”,其余校本作“三”,《重订严氏济生方·大便门》同底本。

(344)灵砂丹: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此前有“积痢”2字。

(345)经验方:《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本方引自“《南北经验方》”,据此推断此“经验方”可能为《南北经验方》。

(346)大黄皮柏: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引“《南北经验方》”同,其余校本作“大黄柏皮”。

(347)方: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见霍乱门”4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348)藿香: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木香”,本卷“霍乱”门“桂苓甘露散”及《儒门事亲·暑门》卷十二作“藿香”,故当以“藿香”为是。

(349)去白:此2字原无,据诸校本及《是斋百一选方·第九门》卷七补。

(350)黄连汤:本方及下方“芍药黄连汤”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不见于其余校本。

(351)当归和血散:此方除另见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不见于其他校本。

(352)木香乌梅丸:此方除另见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不见于其他校本。

(353)臼:原作“旧”,音近而误,据文义改。

(354)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三”,《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脾胃门》卷一○一同底本。

(355)芍药汤:此方除另见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不见于其他校本。

(356)协:原作“胁”,形声俱近而误,据《普济方·泄痢门》卷二一一及文义改。

(357)聚金丸: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作“黄连丸”,其他校本无此方,《杨氏家藏方·肠风痔漏方》卷十三同底本。

(358)散:原作“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是斋百一选方·第二十二门》卷十四改。

(359)瘥: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及血痢”3字。

(360)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一”,《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引“《拔粹方》”同底本。

(361)一钱半:诸校本及《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引“《拔粹方》”同,《济生拔粹·洁古家珍》卷八作“一分半”。

(362)青: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陈”,《济生拔粹·洁古家珍》卷八、《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引“《拔粹方》”同底本。

(363)槐花散:自此方至加减四物汤4方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他校本无。

(364)罂: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补。

(365)爆:诸校本同,《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作“曝”。

(366)石: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补。

(367)方:此后原衍“秘方”2字,据文义删。

(368)腻: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文义补。

(369)端效: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及《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引“《袖珍方》”同,集贤堂本作“神效”,《普济方·泄痢门》卷二○七无。

(370)豌:原字漫漶,似作“莞”,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及《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引“《袖珍方》”皆作“莞”,集贤堂本作“绿”,据《普济方·泄痢门》卷二○七改。

(371)三:原作“二”,永乐甲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千金要方·大肠腑》卷十八改。

(372)荜拨:即“荜茇”的异名。见于《新修本草》。

(373)曾: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作“曹”。

(374)丞:原作“承”,永乐乙本、正德清江堂本及《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作“丞”,其余校本作“亟”,按义作“丞”为是,故改之。

(375)青: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同,其余校本作“清”,《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一、《普济方·泄痢门》卷二一二同底本,按义以“青”为长。“青”在这里指黑色。

(376)七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七钱半”,据《济生拔粹·活法机要》卷十七、《普济方·泄痢门》卷二一三、《医方类聚·诸痢门》卷一四○引“《拔粹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痢论》卷中,作“七钱”为是。

(377)中: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医方集论·呕吐》作“冲”。

(378)口: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及《医方集论·呕吐》作“中”。

(379)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附脾胃》卷三同底本。

(380)煨:原作“煅”,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作“炮”,据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呕吐门》卷一○五改。

(381)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一”,《重订严氏济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同底本。

(382)盐: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

(383)二:原作“三”,种德堂本同,据正德清江堂本及《御院药方·治一切气》卷四改。

(384)吐:此后除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方见翻胃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385)清:原作“济”,据诸校本及《医方集论·泄泻》并文义改。

(386)涩: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方见暑门”4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387)济生方: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方见暑门”4字,而无后面的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388)之: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方见诸虚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389)下泄不止:此4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普济方·心小肠脾胃病》卷二、《医方类聚·诸虚门》卷一五○同,据其余校本及文义补。

(390)面裹煨:原作“麸煨”,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面裹”,《医方类聚·泄泻门》卷一四二作“面煨”,据《重订严氏济生方·痼冷积热门》及文义改。

(391)丸:此字原无,据诸校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五脏门》并文义补。

(392)二:诸校本作“一”,《医方类聚·泄泻门》卷一四二引“《简易方》蔡医传九宝饮子”同底本。

(393)二:原作“一”,种德堂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泄泻门》卷一四二引“《简易方》蔡医传九宝饮子”改。

(394)制:此前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有“姜”,其余校本及《仁斋直指方·吐泻方论》卷十三同底本。

(395)分:原作“两”,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脾胃门》卷一○一改。

(396)面: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无,《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脾胃门》卷一○一同底本。

(397)三分:永乐甲本作“二钱”,永乐乙本作“二分”,其余校本作“二钱半”,《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脾胃门》卷一○一同底本。

(398)如胃寒脐鸣……五分:此11字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在“非肠鸣不用姜枣”后。《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作“如胃寒脐鸣者,加泽泻五分、猪苓三分、益智仁半钱、半夏半钱、生姜三片、枣二个。同煎至半服之,非肠鸣不用。”其在“大麦蘖面”前的药物依次为陈皮、升麻、柴胡、神曲、防风、苍术、甘草、羌活,与此处各药剂量相同。

(399)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一”,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泄泻门》卷一四三引“《袖珍方》”同底本。

(400)三: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二”,《重订瑞竹堂经验方·泄痢门》同底本。

(401)其:原作“具”,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医方集论·霍乱》改。

(402)土:原作“上”,形近而误,据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文义改。后凡“土”误作“上”者,皆依此例改。

(403)熟: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热”,其余校本同。或以“热”义长。

(404)二:永乐甲本同,永乐乙本作“一”,其余校本作“三”,《儒门事亲·暑门》卷十二同底本。

(405)二钱半:永乐甲本作“一钱半”,其余校本同,本书卷一“暑”门同名方作“一分”,“痢”门同底本,《儒门事亲·暑门》卷十二作“一分”。

(406)加:原作“如”,形近而误,据诸校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凡“加”误作“如”者,皆依此例改。

(407)运掉:运转摆动。宋·李纲《论节制之兵》:“苟筋骸之散,而臂指不能相运掉,则亦无所事事矣。”

(408)驱:原作“躯”,诸校本同,形声俱近而误,据文义改。

(409)尖: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杨氏家藏方·秘涩方》卷四补。

(410)一:诸校本作“二”,《杨氏家藏方·秘涩方》卷四同底本。

(411)七十: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七”,《重订严氏济生方·大便门》同底本。

(412)涩: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即搜风顺气丸方见风门”10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413)导: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其余校本有“方见寒门”4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414)痿:义同“萎”,枯萎,无光泽。《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415)已:原作“巳”,形近而误,据文义改。后文中凡“已”误作“巳”者,皆依此例改。

(416)一: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重订瑞竹堂经验方·积滞门》《医方类聚·积聚门》卷一一三引“《瑞竹堂方》”同底本。

(417)热:原字漫漶,据诸校本及《医方类聚·积热门》卷一五七引“《拔粹方》”补正。

(418)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滚”。衮有“滚”之义,宋·无名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孩儿闹攘攘,小孩儿衮球嬉嬉。”

(419)汤:原作“丸”,据诸校本及本卷“伤寒”门“小青龙汤”改。

(420)尖: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卷四补。

(421)二:永乐甲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嗽痰饮门》作“一”,其余校本同。

(422)汤: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及《是斋百一选方·第六门》卷五补。

(423)碎:此字原无,诸校本同,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卷四补。

(424)尖:此字原无,据集贤堂本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卷四补。

(425)尖:此字原无,诸校本同,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卷四补。

(426)咳而大便溏者……加钟乳粉:此13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有此句但无“咳而”2字,据《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嗽痰饮门》补。

(427)一: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作“二”,据《重订严氏济生方·痈疽疔肿门》本方防己等药剂量,似以“一”为是。

(428)杏仁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杏仁煎丸”,《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喘嗽门》同底本,但其当归草堂本又作“杏仁煎丸”。两说并存。

(429)五: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九”,《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喘嗽门》同底本。

(430)二: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三”,《济生拔粹·卫生宝鉴》卷十八、《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八引“《卫生宝鉴》”同底本。

(431)大:永乐甲本同,其余校本无,《济生拔粹·卫生宝鉴》卷十八、《普济方·咳嗽门》卷一五八同底本。

(432)酥:正德清江堂本同,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醋”,《济生拔粹·卫生宝鉴》卷十八、《普济方·咳嗽门》卷一五八同底本。

(433)子: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据其余校本及文义加。

(434)补: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同,永乐甲本漫漶似作“补”,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清”。

(435)炙:此字原无,永乐甲本漫漶,据其余校本及《杨氏家藏方·咳嗽方》卷八补。

(436)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其余校本作“散”,《仁斋直指方·咳嗽》卷八同底本。

(437)半:此前原有“各”字,于义不符,据文义删。

(438)汤:原作“散”,诸校本同,据《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卷五、《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七改。

(439)各:此字原无,据《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卷五补。

(440)五钱:此2字原无,诸校本同,据《医方类聚·诸虚门》卷一五三引“《袖珍方》”补。

(441)二钱:此2字原无,诸校本同,据《医方类聚·诸虚门》卷一五三引“《袖珍方》”补。

(442)粟:此前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底本外,其余校本有“罂”字。

(443)汤:集贤堂本、种德堂本作“散”,其余校本及《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同。

(444)粉炒:永乐甲本同,弘治清江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蚌粉炒”,集贤堂本、种德堂本作“蛤粉炒”,《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卷五、《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七作“炙燥”。

(445)临卧:此2字诸校本无,《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同底本。

(446)齑水:腌过的菜汁。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齑水法”:“菘菜净洗,略汤中焯过。入极清面汤内,以小缸盛……候七日,酸可吃……诸菜皆可。”《本草纲目·水部》卷五“集解·齑水”:“此乃作黄齑菜水也。”齑水味酸、咸,时珍谓“吐诸痰宿食,酸苦涌泄为阴也”。

(447)颡(sǎng嗓):嗓子,喉咙。

(448)今:原作“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同,形近而误,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改。

(449)急: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在气门”4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450)不:原作“夏”,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卷五改。

(451)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普济方·诸风门》卷一○四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方”。

(452)皮:此后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普济方·诸风门》卷一○四有“去白”,或以有“去白”者为长。

(453)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二○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作“三”。

(454)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二○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一”。

(455)炮:此字原无,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嗽痰饮门》补。

(456)脐:原作“济”,永乐甲本同,形声俱近而误,据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文义改。后文中凡“脐”误作“济”者,皆依此例改。

(457)二:原字漫漶,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八补正。集贤堂本、种德堂本作“三”。

(458)白矾生……治胃中虚损及痰吐者:此283字原无,据永乐甲本补,并据其余校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济阳纲目·通治诸痰方》卷二十四校正。

(459)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二”,《济生拔粹·洁古家珍》卷八、《医方类聚·呕吐门》卷一○五引“《拔粹方》”同底本。

(460)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正德清江堂本同,集贤堂本作“二”,《济生拔粹·洁古家珍》卷八、《医方类聚·呕吐门》卷一○五引“《拔粹方》”同底本。

(461)三: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二”,永乐甲本及《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宿食门》卷一○九引“《袖珍方》”同底本。

(462)二钱炒:原作“二钱半”,永乐乙本、正德清江堂本同,据永乐甲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宿食门》卷一○九引“《袖珍方》”改。

(463)一:永乐甲本、正德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二”,永乐乙本及《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宿食门》卷一○九引“《袖珍方》”同底本。

(464)睡:原作“唾”,永乐乙本同,据永乐甲本、集贤堂本及《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卷五改。

(465)二:原作“一”,据永乐乙本及《御药院方·治痰饮门》卷五改。永乐甲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三”。

(466)一分: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作“一钱”,种德堂本作“二钱”。

(467)千:永乐甲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其余校本作“十”。

(468)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及《普济方·诸风门》卷一○四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无。

(469)半: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正德清江堂本及《普济方·诸风门》卷一○四同,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无。

(470)大:诸校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四时用药法》卷一无。

(471)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一”,《济生拔粹·医学发明》卷六“利膈丸”、《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底本。

(472)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一”,《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底本。

(473)棠毬子:原作“唐毬子”,据《证类本草·本经外木蔓类》卷三十引《本草图经》改。“棠毬子”为“山楂”之异名。

(474)大:原作“十八”,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弘治清江堂本、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改。

(475)二:《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作“三”。

(476)钱: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九引“《袖珍方》”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两”。

(477)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东医宝鉴·咳嗽》作“一”,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无剂量,或以作“一”为是。

(478)一: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二”。

(479)团:原作“圆”,形近而误,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改。

(480)饮:永乐甲本、永乐乙本、明德堂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附脾胃》卷三同底本。

(481)三: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二”,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附脾胃》卷三本方各药剂量,似以“三”为是。

(482)涩:此后除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外,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见气门”4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483)数:诸校本同,《活人书》卷十七作“厥”。

(484)者: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见伤寒门”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底本。

(485)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作“一”,《活人书》卷十七同。

(486)汗:集贤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见咳嗽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底本。

(487)痛:此后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见咳嗽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底本。

(488)二:永乐乙本同,永乐甲本作“一”,《黄帝内经宣明论方·痰饮门》卷九同底本。

(489)锭:永乐甲本、永乐乙本同,《黄帝内经宣明论方·痰饮门》卷九作“挺”。

(490)二:永乐甲本、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及《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七同,《黄帝内经宣明论方·痰饮门》卷九作“三”。

(491)去芦:此2字原无,永乐乙本同,据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补。

(492)雌黄一钱雄黄一两: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种德堂本作“雄黄一钱雌黄一两”,《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七引“《严氏济生方》”同底本。

(493)半夜:原作“半夏”,据永乐乙本、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及《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七引“《严氏济生方》”改。

(494)者:此后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见咳嗽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永乐乙本有药物组成及煎服法。

(495)饧稀:稀薄不浓的糖浆。宋·苏轼《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其二”:“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响田头。”

(496)粟:此前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罂”字。

(497)二:永乐乙本同,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作“三”,《济生拔粹·脾胃论》卷七、《医方类聚·咳嗽门》卷一一九引“《袖珍方》”同底本。

(498)得:此后集贤堂本、正德清江堂本、明德堂本、种德堂本有“方见咳嗽门”5字,而无后面的具体药物组成与煎服法。永乐乙本同底本。

(499)茆:通“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潜夫论·五德志》:“凡、蒋、邗、茆、祚、祭,周公之胤也。”王符注:“茆,读为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