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毒”探析
“毒”,就中医学的概念而言,源远流长,含义广泛,《内经》岐黄问答中,俯手可拾。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始终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非地不长也……少阳在泉,寒毒不生……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太阴在泉,热毒不生……太阳在泉,燥毒不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刺法论》:“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脏气法时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从上述论毒而言,《内经》毒之概念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致病因素之一,如引文中提到的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大风苛毒、毒气等。《辞原》论毒的本义为恶也,害也,痛也,及物能害人者,皆曰毒。《金匮要略心典》记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医医琐言》云:“万病惟一毒。”《金匮要略》有阴毒、阳毒之病称。《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可见,毒是一种广义的致病因素。
引文中提到的大毒、常毒、小毒、有毒、无毒、毒药等,应该说是对药物作用的评价。《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草从毒。”这里的“厚”有程度偏重之意。《说文解字笺》注曰:“毒之本义为毒草。”丹波元坚《药治通义》指出:“毒药二字,古多连称,见《素问》及《周官》,即总括药饵之词。”可见毒药又是一种广义治疗疾病的药物。
毒邪泛指一切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如寒毒、热毒、痰毒、水毒、虫毒、湿毒、疫疠之毒、癌毒。就致病因素而言,毒可分为内毒和外毒。
外毒经外来毒邪。《内经》“大风苛毒”、“避其毒气”之毒,应属于雷丰《时病论》中的乖戾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也就是现在所称之各种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非典、甲流等。
同时也应该包括后世的“伏邪”之说。吴又可《温疫论·行邪伏邪之别》云:“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如乙肝、肺结核等。还应该包括污染的水源、污染的环境及放射线、煤气、农药等致病因素。
如将外毒换一个角度分类,又可分为生物之毒、理化之毒、药物之毒。
生物之毒是指各种微生物产生的可引起人与人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动物之间的各种传染病的物质。
理化之毒是指人体以外的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作用于人体所导致的疾病的物质,如酸碱的腐蚀,农药的中毒,光和热源的烧灼,都能使人体内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改变。
药物之毒,这种外来毒邪,在当今的医疗行为中,其危害性变得越来越大。《内经》:“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这里的耐毒、不胜毒是指人体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厚药、薄药是指药物作用的轻重缓急。古人将药物称之为毒药,正应了“是药三分毒”的俗语。而我们时下临床上抗生素滥用成风,凡病必输液,输液必用抗生素,结果是药毒灾难丛生,使神经毒性、肝毒性、肾毒性有增无减,危害深重。随着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多样性,临床上常是药物和毒邪位置互换,互为因果。就拿继发性再障产生而言,抗生素中的氯霉素、柔红霉素,抗代谢药物的甲氨蝶呤,以及中药制剂中的雷公藤总苷片等,这些药毒深入骨髓,炼精血为痰,从而使脂肪骨髓取代造血骨髓,更进一步使毒邪久恋,难以祛除,乃至骨髓不生血,正气虚弱,无力御邪,沉痼难解。从而进一步证明,古人将毒药与药物互称,对耐毒、不耐毒的机体分别施药,真乃远见卓识,过度用药可以变为药毒而致病。
内毒,系脏腑功能失调,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蓄积过多,败坏形体而转化为毒。常见的癌毒,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后产生的一种内毒,在癌症的发病学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和“疠气”是引起瘟疫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一样,是恶性肿瘤的原始动因,只不过是疫疠之毒,由外而侵,癌毒多由内生,癌毒的扩散能力超过了正气固摄能力的情况下,即有癌毒扩散,肿瘤转移。
自体免疫性疾病本质上也是由一种内毒致病,如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它是内毒产生的一种可证之物,这些可证之物,中医形象地概括为浊毒。浊毒是内毒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内毒在演变过程中一个病理阶段的反映。由于临床表现的差异,中医又称之为瘀血、败血、死血、痰饮、痰湿、顽痰等,浊毒甚至还可滋生他毒。
一些代谢性疾病也属于内毒所致,它类同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高的血糖、高的血脂、高的尿酸等,也是浊毒的一种表现形式。病理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死血、顽痰就和类风湿浊毒胶着于骨骼一样,胶着在血管壁,停滞在神经处,黏滞在肾小球,内毒蕴结,久聚生变,从而变证丛生,乃至五脏六腑,脑髓神窍,四肢百骸,肌腠皮肤,无一疏漏,皆可累及,而致皮肤瘙痒,失明雀盲,肢体溃烂,甚至中风昏仆,神迷偏瘫,缠绵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