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论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系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因病变性质、范围、程度及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分为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及猝死等类型。临床以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猝死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关于冠心病的记载,名称较多,但以“胸痹”、“真心痛”论述较为贴切。《灵枢·厥病》篇即称之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中称为“胸痹”,论述其症状为“胸背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短气不足以息,胸满”,认为其病机是“阳微阴弦”,上焦阳虚,阴盛于下,阴乘阳位,其病属本虚标实。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自《黄帝内经》始,历代医家多有精辟论述,即至今日,读来仍然令人回味!

究其病因,饮食不节、痰浊痹阻,外邪侵袭、寒凝血瘀,脏腑虚弱、胸阳不振,情志失调、积劳过度等均可导致冠心病发生。归纳起来,冠心病主要应从痰浊、血瘀、气虚三方面论治。且因该病发生的时机和程度不同,其治则亦有所不同。

一、病之早期,重在治痰,兼以活血化瘀

《内经》云:“心痹者,脉不通。”“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景岳全书》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则成痰涎。”也就是说痰浊为病,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为生痰之源”,或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因饮食不节,摄输失常,皆可使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运化障碍,变生痰湿脂浊,注入血脉,黏滞凝涩,郁阻脉道,继而由痰致瘀,痰瘀互结,痹阻血脉,发为胸痹。所以,对此类患者应重在治“痰”,以化痰消浊,辅以散瘀通络为法。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山楂、决明子、槐花、虎杖、丹参、沙棘、枸杞、红花、赤芍等味,可随证组方。笔者临床研制的“血迪颗粒”(泽泻、虎杖、红曲、山楂、槐花等)、“利脉饮冲剂”(沙棘、决明子、山楂、甘草等)、“冠心降脂丸”(丹参、瓜蒌、半夏、陈皮、红花、槐花、山楂等)用于冠心病早期或隐匿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二、病之中期,重在治瘀,兼以益气降浊

冠心病人,痰浊酿积日久,便可由痰致瘀,痹阻血脉。宋代杨仁斋就指出,真心痛可由“气血痰水所犯”而引发。或因七情内伤,气郁血滞,如《灵枢·口问》篇云:“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或因寒邪犯心,寒凝气滞,如《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圣济总录·心痛总论》则进而论曰“从于外风,中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为其病机。由此可见,病至中期,无论因于痰浊、气郁、寒凝,皆可致心脉血瘀,痹阻不通,引发心痛。所以,对此期患者,应重在治“瘀”,以活血化瘀,辅之理气、通阳、降浊为法。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瓜蒌、郁金、血竭、水蛭、桂枝、细辛、赤芍等味。笔者常以“逐瘀通络汤”(香附、元胡、丹参、五灵脂、桃仁、红花等)、“丹参七气饮”(丹参、紫苏、茯苓、半夏、厚朴、郁金、檀香等)治疗。

三、病之后期,重在益气,兼以化瘀通络

冠心病迁延日久,必致气虚。有些病人,禀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有些则因邪客日久,瘀浊已深,耗损心气;有些年迈体弱,肾气渐衰,肾阳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肾阴衰则难以滋养五脏之阴,致心阳不展,心阴亏耗。如此,终将导致心气亏虚。心为君主之官,主脉络而营血运。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赖气行。也就是说,血在脉络中的运行,全由心为之主宰,而心脏对血的营运,又必赖其“气”以推动,心气虚,则血行不畅,留滞络中,凝泣瘀阻,发为心痛。诚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胸痹候》中所言,“因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终将导致痹阻。这就是冠心病本虚标实的道理。故此,应重在补气,以益气养阴,辅之化瘀通络为法。常用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白芍、熟地、山茱萸、枸杞、玉竹、当归、麦冬、丹参、炙甘草等味。笔者研制的“卡脉利通胶囊”(红参、生芪、当归、川芎、血竭、玉竹、丹参、甘草等)、“冠心固本丸”(人参、当归、熟地、山茱萸、石菖蒲、五味子、麦冬、桂枝、丹参、水蛭、甘草等)适用于此类病人。

冠心病在我国属高发、高危疾病,中西医大家多致力于该病防治研究。中医探讨病因、分型论治也各有独到认识,可谓见仁见智。笔者在诊治冠心病的实践中,常从诸多病因病机中,根据病程、证情,按上述思维论治,颇为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