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温病学对三焦辨证的认识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清代吴瑭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在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热病的传变规律总结出来的。现将自己的认识及学习体会介绍如下。

一、三焦学说的渊源

“三焦”之说,起始于《内经》,故在《灵枢》、《素问》中,都大篇论述了“三焦”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临床症状。《难经》对“三焦”的论述,就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做了具体的阐述。特别对“三焦”的定义,都认为“三焦”为六腑之一,指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但不同之处,就在于《内经》对“三焦”具体实质、形态没有明确论述,而《难经·三十八难》中有“三焦主持诸气,有名无形”一说。此说引起历代医家对“三焦”实质、形态的百家争鸣。理论上的争论,历代医家虽各持己见,但吴鞠通在《内经》、《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三焦学说”后,具体地把“三焦”理论应用到温热病的辨证施治中,才算平息了持不同意见者的争论。三焦辨证纲领指导温热病的临床治疗,开创了新的辨证方法和新的治疗途径,对几千年来“温病”、“伤寒”两不分,起到了划清作用。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1.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了它是人体水谷津液循行的通道。《灵枢·营卫气血》篇将人的躯体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结合脏腑,将膈以上及其所属的脏腑称为“上焦”,膈以下、脐以上及其所属的脏腑称为“中焦”,脐以下及其所属脏腑称为“下焦”。并将“三焦”所在的部位和有关脏腑,结合经络、卫气营血学说,进行了升华,具体地指出:“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下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液,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行于经脉,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把“三焦”又很形象地描述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因为“上焦”具有开发、宣五味、熏肤、充身、泽毛的作用,所以《灵枢·决气》篇把它形容为“若雾露之溉”。把“中焦”腐熟水谷、分解精微、蒸化津液的作用,形容为“沤”。把“下焦”之水液通过膀胱而气化排泄作用形容为“渎”。由此可知,“上焦”所属的脏腑主要是心与肺,“中焦”所属脏腑主要是脾和胃,“下焦”所属的脏腑就是肝和肾了。同时,把人体的整个机体内外、上下,和其他脏腑、经络一起,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血脉、筋骨联系在一起。如《灵枢·经脉》篇具体地指出了:“心主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说明“三焦”的经行和所属部位,较其他脏腑、经络循行更加广泛。同时,《难经·三十八难》中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主持诸气。”《难经·三十一难》又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终始也。”说明“三焦”既有主持诸气的作用,又有滋养营卫气血、维持生命之源的生理作用,把主受纳水谷、消化饮食、生化气血、输送营养、排泄糟粕的整体观与“三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中藏经》中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余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开上宣下,莫大于此。”总结了“三焦”生理功能对人体的重要性。

2.三焦的病理变化 由于“三焦”在人体生理上既有总司人体气化的功能,又可疏通水道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作用,因此就应从它的病理机制反映出的症候群,并依据它的病理变化和病变部位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前贤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摸索,并掌握了它的病变规律。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素问·咳呛论》说:“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故里满,不欲食……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同时,《灵枢·经脉》篇则更详细地描述道:“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此说前者指“三焦”气化失去通利,而反映出水液代谢失调的一系列症状;后者从经脉与内外上下联系方面说明了“三焦”在临床上的病理变化。

三、三焦学说与伤寒的辩证关系

根据《内经》对“三焦”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的描述,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从人体的不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而言,“三焦”是三个部位,即上、中、下焦也可称之为“狭义三焦”。但从它的生理功能来理解,“三焦”为六脏之一,是人体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此乃“广义三焦”。故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为纲,结合脏腑生理病理,对少阳伤寒,根据“少阳属胆与三焦”进行辨证论治。在《金匮要略》中,同样也应用“三焦”理论,对“肺痿”、“尿白”、“遗溺失禁”、“噫”等杂症,进行辨证论治,曰:“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则内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此后,刘河间亦把“三焦”说应用于治疗温热病临床中。明清以来,温热病各派对温病学说理论上的争论,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丰富了温病学说理论体系。当时,吴鞠通继承并发扬了叶天士的理论,首创“三焦辨证”学说,把温病的辨证纲领应用于临床而行之有效。他编著的《温病条辨》,使温病的治疗有了理论依据,受到医务界的一致好评,可谓“大江南北,四时感冒,取则有凭焉”。

四、温病学为什么要以“三焦”为辨证纲领

如前所述,温病学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派,那么为什么不沿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作辨证纲领,而以“三焦”作为辨证纲领呢?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伤寒的病因,为人体感受六淫中的寒邪。入侵途径是由皮毛肌腠而入,循经脉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其病理变化是六经所属脏腑为寒邪侵袭,由表入里,由阳传阴,所以临床特点为发病时必见伤寒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在伤寒日久不愈、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则多传肝、脾、肾三脏,出现腹满、自利、欲寐、厥逆等一系列损阴伤正的病理改变。而温病的病因,则为温邪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由口鼻而入,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于上、中、下三焦所属的脏腑。它的病理变化,主要由于温邪入于卫气营血。温为阳邪,最易化火灼津耗液,劫血动血,故其临床特点化热最速,极易产生一系列火炽伤阴等病理改变。且心主血,肝藏血,若热入血分,即易出现内传心包、神识昏迷,横窜厥阴、动风惊厥,以及迫血妄行等危急证候。由此可知,伤寒与温病的病因不同,入侵途径不同,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其转化过程、治法治则均不相同,故二者的辨证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2.吴鞠通立论温病,引用“三焦”分证,是为划清温病的证候群。作为辨证纲领,仿伤寒体系立“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对“三焦”的运用,引申叶天士之说,即“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之意”,本意是将“三焦”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的准则。他非但不反对伤寒的六经辨证,而且主张对一切外感内伤的辨证方法,应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故在《温病条辨》自序中,曾提到“《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又曰:“《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充分说明吴氏独创的“三焦学说”,是把外感温热病与伤寒辨证施治进行有机联系的结合体。

3.吴氏《温病条辨》以“三焦”立论,并非完全靠他一人聪明才智独创而来,还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不开。其一,受当时温病学家如王孟英、喻嘉言、吴又可、叶天士等对温病学说的影响;其二,当时医者,大多错误地应用伤寒六经辨证方药来治疗温热病,而出现很多悲惨的教训;其三,才是他结合个人主观努力,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三焦辨证”这一重要方法,才能使理论有实际临床的基础,临床实践有“三焦辨证”的理论依据。正如其自序中所说:“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所以说,吴氏创立的“三焦学说”,既是时代进步,也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三焦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温为阳邪,从口鼻而入,由上而下。温病中,“三焦辨证论”是把上、中、下三焦的病变,划分为三个证候的不同阶段,并把“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引起的病理变化,也概括为三个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

1.从咽喉至胸膈属“上焦”。“上焦”者所属脏器主要有肺和心包(包括心),证候也同于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证。因肺与皮毛互为表里而统卫气,温邪袭肺,外则卫气郁阻,内则肺气不宣,故出现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脉浮数、苔薄白、舌边尖红等一系列温病初期阶段的证候。由于病机是邪袭肺卫,肺失清肃,所以治疗原则以辛凉解表、轻清宣肺为主。吴鞠通把这一治则称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轻清宣透之法,使邪外泄。其次心位居膈上,也是上焦所属的一脏。心者君主之官,心包者信使之官,处心之外围,一遇邪袭,则代心受邪。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如不下传至中焦胃肠,也就是邪不通过气分,由卫分直接内陷营分,即逆传心包。其机理因心与肺同居膈上,心主营分,肺主卫气,其位相邻,其气相通。如心阴亏损,肺热过盛,或失治误治,引邪入里,则温热之邪乘虚而入,热陷心营,内闭心包,而成逆传心包。临床证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舌强语謇、肢厥等手厥阴心包经症状,治以清心开窍、宣透邪热为主。

2.脘腹属中焦。“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部位,所属脏腑主要有脾、胃。中焦脏腑所表现的疾病证候,主要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三经的病证为主。其中脾、胃虽同属中土,但二者性属有别。胃为阳土主燥,脾为阴土主湿,因而迥然不同。故邪入“中焦”,从燥化则胃热蕴盛,或肠道热结,而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日晡更甚,面目俱赤,出汗口渴,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秘,小便短涩,舌苔黄燥,脉沉数,甚则舌苔焦黑有刺等,即阳明胃肠腑实证的表现。若邪从湿化,湿热蕴积,症见身热不扬,脘腹痞闷,泛恶欲呕,身重肢倦,苔腻脉缓等,即太阴脾湿不化证的表现。治疗原则为清凉透泄,从燥化者以清热生津为主,从湿化者以清热化湿为主。吴鞠通总结性地指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意即平其燥热、湿热之太过,衡脾胃阴阳之功能,恢复脾胃斡旋运化功能。

3.少腹及二阴属“下焦”。下焦所属脏器主要包括肝、肾二脏,所以“下焦”的病证,即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二经的病变。肾为寒水之脏,主藏阴精,邪热燥伤肾阴,则阴精耗竭,出现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足少阴经证候。同时,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涵养。热入下焦,劫灼肾阴,水亏而肝木失养,水不涵木,则虚风内动,出现手足蠕动甚或瘛疭、肢厥、心中憺憺大动等足厥阴肝经证候。温热病者到此末期阶段,一般病情较上、中二焦重险。此期虚多实少,故治以潜镇滋填为主,对热伤肾阴者,养血滋阴;虚风内动者,养肝息风。故吴氏曰:“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取滋填摄纳,守而不走之意。”

六、总结

关于“三焦”具体位置、脏腑所属及生理病理在前文已述。“三焦”即人体水液的通道,属六腑之一。既属六腑,定有实质形态存在,而《内经》中并未明确指出它的具体形体。可在《难经·三十八难》中又有“三焦主持诸气,有名无形”一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有关“三焦”具体形状各说不一,但笔者认为,只有把《难经·三十八难》中“无形”的“无”字正确理解,才能了解经典著作的真正意图。“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指不同而言,可从《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和《难经·三十九难》“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来证明之。既言“腑”、“道”,当然要有形,之所以谓“无形”者,是言其形体与它腑之形体有所不同而已。因其形由内达外、由上至下分布全身,不同于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五腑的形体位置那么具体,所谓无形并不等于不存在。从这一角度理解《难经》“三焦”形状之说才不矛盾。再如,袁淳甫说:“所谓三焦者,于膈膜脂膏之内,五脏六腑之隙,水谷流化之关,其气融会于其间,熏蒸膈膜,发达皮肤分肉,运行四旁,曰上中下,各随所属部分而名之,实元气之别使也。”即说明此“无形”实为有形。当然也有从其他角度证明者,如唐容川曰:“按两肾中,一条油膜,为命门,即是三焦之源,上连肝气胆气及胸膈,而上入心为包络,下连小肠大肠,前连膀胱,下焦夹室,即血室气海也……裹周身之白膜,皆是三焦所司。”章太炎认为:“三焦即人体之淋巴系统。”还有把躯体之内,脏腑之外,所有空腔间隙部分,有膜相连处,统称“三焦”者,就是为了说明“三焦”乃有形之物。只有如此认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三焦“上焦开发,宣五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不就更充分地证明了“三焦”之有形吗?所以,温病学把“三焦辨证”作为辨证纲领,是有理有据的,也是很有临床实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