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门淋巴结核治疗一得

肺门淋巴结核,属中医学的“肺痨”、“虚劳”范畴,是由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痨虫”(结核杆菌)乘虚侵入肺脏而引起,为儿童常见病证之一,临床以形体消瘦,神疲倦怠,纳食不佳,干咳盗汗为主要特征。根据本病的特点,我采用养阴清热、肺胃同治之法,自拟基本方随证增减,疗效满意。

本病从临床证候看,属肺胃津伤,多由肺阴不足,或热病后阴液未复,感染痨虫,或脾运失调,燥热内生,感染痨虫,伤及肺胃之津液。胃津伤则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肺津伤则干咳盗汗,毛发枯燥,或五心烦热。肺病日久则累及于脾,可致肺脾两虚。尽管本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然肺胃津伤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病实体虚是本病的病变特点。因此,在治疗时,必须虚实同治,肺胃(脾)兼顾,在养阴润燥清热之中佐以健脾之品。

基本方:桑叶15g,沙参30g,牡蛎10g,石斛5g,天冬5g,玉竹3g,扁豆5g,鸡内金3g,乌梅5g。

随证加减:五心烦热加青蒿10g,地骨皮5g;自汗加黄芪15g,麦冬5g,五味子3g;纳呆甚者加神曲5g,麦芽5g。

上方用量为6岁儿童的量,用时可酌情增减,一般服6~12剂,服至饮食增加、盗汗减轻后改用丸药缓图。

丸剂方:沙参30g,枇杷叶30g,贝母15g,桔梗15g,地骨皮25g,紫菀15g,白前15g,陈皮15g,百部15g,桂枝25g,麦冬30g,五味子10g,生石膏30g,麻黄10g,杏仁25g,甘草10g。用夏枯草300g煎水浸泡上药,干燥后,捣为面,炼蜜为丸6g重,早晚各服1丸。

病案举例

例1

郝某,男,6岁。

患儿在3岁时发烧一次,病愈后夜间开始盗汗,渐不欲食,面黄肌瘦,毛发枯燥,大便干,小便少,舌质红苔少,脉数。X线胸透报告为“肺门淋巴结核”。观其脉证,证属热病后伤阴,肺胃失濡。治宜清肺燥,养胃阴。

处方:桑叶15g,沙参30g,石斛5g,玉竹5g,天冬3g,扁豆5g,乌梅5g,牡蛎10g。连续服用12剂后,盗汗减少,饮食增加,故给配服丸药回家治疗。3个月后前来复查,透视报告两肺门病灶已钙化。

例2

何某,女,13岁。

自幼形体消瘦,不思饮食,今年来证情加重,每日嗜睡,多汗,纳差,干咳无痰,夜间盗汗,舌红苔薄,诊脉细数。X线胸透报告为“肺门淋巴结核”。据其脉证,属禀赋不足,脾虚失运,燥热内生,肺胃津伤,治宜滋养肺胃之阴。

处方:桑叶15g,沙参30g,牡蛎10g,石斛10g,玉竹8g,天冬6g,麦冬8g,扁豆8g,乌梅10g,青蒿12g,黄芪30g。

服药6剂后,饮食增加,诸症略减,改用补中益气汤加百部、百合、贝母、麦冬、五味子,服15剂后,诸症渐消,惟觉乏力,改用丸药调理,以资巩固。服药3个月后,X线透视报告肺门病灶已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