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肾病水肿病机治则探讨

一、中医学文献有关肾病各家学说

《内经》称水肿为水胀,肾风病的浮肿名为风水。仲景《金匮要略》称浮肿为水气,并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之分。《巢氏病源》论风水为脾肾气虚,石水为肾虚水气妄行,皮水为肾虚水妄行,溢于皮肤而得。此后,《丹溪心法》又分阳水、阴水两大证型。

《内经》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水肿始起于颜面,特别在眼睑(目窠上微肿)部较为明显,此为肾水肿病初发之特征。华佗《中藏经》云:“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气壮则水还于肾,肾虚则水散于皮。”则说明水肿之病变部位在肾。《内经》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水肿之病位亦连及脾。

《金匮要略》将水肿分为五种。①风水:其脉自浮,外症骨节疼痛,恶风。②皮水:其脉亦浮,外症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不渴。③正水:其脉沉迟,外症自喘。④石水:其脉自沉,外症腹满。⑤黄汗:其脉沉迟,身热胸闷,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根据上述脉证,除“黄汗”可能为某种急性传染病病程中所表现的特殊症状或为湿热内稽,遏其汗气所致外,其余四种余体会都是肾炎各期不同症状表现。

对其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有“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及“开鬼门,洁净府”的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亦指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后世又有补脾温肾之法,如《丹溪心法》有“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必须补中行湿”之说,张景岳则云:“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

以上所述治则,余体会开鬼门(宣肺以发汗)、去菀陈莝(攻泻或实脾)、洁净府(温肾以利小便)三种方法,前二种宜于阳证实证,体力未衰者,以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温肾补脾则宜施于阴证虚证,适用于慢性肾炎体力已衰者。

二、关于肾炎各期诊断问题

水肿是急慢性肾炎共有的主要体征,只是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风水多类似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慢性肾炎类似皮水和石水。腹水征明显,或腹中有水响者,或有心力衰竭者,则类似正水。这四种水肿是否可看作肾炎的几个不同时期的几种症候群呢?就性质而言慢性肾炎的水肿,尤其在中晚期,绝大多数属于阴水、虚寒证,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大多属于阳水、实热证。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可帮助判断疾病治疗情况及预后。

三、肾炎体征及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多有全身浮肿,喘咳不得卧,腹大恶心,肢凉怕冷,无汗倦怠,腰酸腿软,纳少便溏等一系列脾肾阳虚证候,也可出现头昏目眩,手足心热,口干思饮等阴虚阳亢现象,还有部分患者无浮肿,仅有疲乏,腰酸肢软,面色苍白,黯滞无华,舌淡苔白或舌胖有齿痕,或舌尖边红,脉多沉细无力或弦细。水湿郁久化热时脉来大多滑数。尿液检查蛋白阳性或强阳性,颗粒管型及蜡样管型为阳性,可见少量红白细胞。

四、肾病水肿的主要病理机制及治则

1.肾病水肿的机理 《景岳全书·肿胀》云:“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息。虽分而言之,而三脏各有所主;然合言之,则总由阴盛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

上述说明肺与肾的关系是母子相传。如果肾水上泛,而使肺气不降,失去通调水道的功能,可促使肾气更虚,水邪更盛;相反,肺经受邪,而传入肾经时,亦能引起同样的结果。同时又说明脾与肾之间的关系是相制相助的。如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害其阳,故脾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肾阳亦衰;倘肾阳衰微不能温养脾土,精微水湿不能化,而水湿泛滥,可使本病更加严重。因此肺、脾、肾三脏之间的关系以肾为主,以肺为标,而脾为中坚,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何以说肾虚则水无所主呢?肾开窍于二阴,肾有水脏之称,肾之气化作用能使体内水分通过小便排出。《内经》把肾脏称为“胃之关”,因胃司水分摄纳,肾司水分开合,关口开合有赖于肾阴肾阳,阴主合,阳主开。肾阴肾阳充实,关口开合有度,应开则开,应合则合,如此水在体内既无积聚,也不缺少。反之,如肾阴不足,肾阳偏旺,关口就开多合少,出现反常之尿多症,如消渴、尿崩等症。如肾阳不足,肾阴偏盛,关口就合多而开少,出现尿量减少,水湿无主而妄行,使体内水液积聚形成腹水、浮肿等症。治疗时用温补肾阳之法,蒸“胃之关口”能使小便增多,浮肿、腹水消退,这是肾之气化作用使然。

何以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呢?脾主运化,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皆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则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轻则停聚而为痰湿,重则留积而成水饮。然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肾阳不足,又不能温煦脾阳,脾肾阳皆虚,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水反克土,而成水湿泛滥之水肿重症。《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为此意。

何以说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呢?肺司呼吸,具调节周身气化作用,又主肃降,通调水道,今肺气虚,不能化精而化水,加之肺气不降,水不归经,不能下输膀胱,故逆而上泛,此乃肺之气化作用失职所为。

所以说,三焦气化不利为其水蓄的直接因素。三焦之所以能发挥有效之决渎作用,排泌水液,是与肺、脾、肾之生理功能分不开的。如前所述,肺主治节,司呼吸,惟其肺气宣达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而最为重要的是肾,肾主水,司开合,肾阳温煦,有调节控制水之输出与排泌作用。肺、脾、肾三者功能正常和协调是维持三焦决渎功能之重要条件。若肺气失于宣达肃降,或脾运不健,或肾气开合不利,三者中不论何者功能存在障碍,均可影响到三焦决渎作用。

因此,水液代谢实际上是“其源在脾”、“其布在肺”、“其司在肾”。治水之法虽当疏利三焦,实为宣肺以开鬼门,或疏涤肠胃去菀陈莝,或健脾以转枢机,或温肾利水以洁净府,根据病情辨证灵活运用。临床治疗慢性肾炎浮肿时,多见肺脾肾阳虚证候,故治疗上常以治肺脾肾为主,用宣通肺阳、温运脾阳、温肾扶阳等法以加强三焦气化功能,在临床上对消肿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说,慢性肾病水肿之机制主要为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所致,并以肾中命门虚衰为水肿之本,肺、脾、肾三脏阳虚为关键,故治疗慢性肾炎之主要原则为通调三焦气化,即通肺阳,温脾阳,补肾阳,使水液归经得以正常运化,下输膀胱,升清降浊,决渎功能自调。

2.肾病蛋白尿的机理及治则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浮肿消退后蛋白尿长期不能消失,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肾两虚症状,而其中以肾虚尤为显著。因此对于蛋白尿从中医角度探讨其机理方能有法可循,依法用药,辨证施治,期于痊愈。发生蛋白尿的机理在于肾失封藏。肾主蛰藏,五脏之精均藏于肾,肾气足则精气内守,肾气虚则收摄无权而精气外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源于脾胃,而肾气充沛又有赖于后天补养。《内经》云:“肾合精,主于脾。”如脾虚不能补养,则肾之精气亦虚,因此蛋白尿之产生主要由于脾肾之气不足,肾气不固,脾虚不能统摄所致。故治疗当以健脾固肾为主,着重于固本。但脾肾两虚中有偏脾虚、偏肾阳虚、偏肾阴虚之分。脾肾两虚偏脾虚者,多有腰酸疲乏,轻度浮肿,便溏纳少,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治以保元汤、六君子汤归脾汤,佐以强肾益精之品。脾肾两虚偏肾阳虚者,除上面见症外,兼见肢凉怕冷,腰腿酸凉,阳痿、滑精者,治以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右归饮等。脾肾两虚偏肾阴虚者症见骨蒸,咽干,舌质稍红,时觉身上发热,遗精梦泄,头晕头痛,或阴虚阳亢,治以滋阴健脾方用四君、保元、左归饮、河车大造丸等。

3.肾性高血压机制及治疗 肾炎引起之高血压多属虚证,素体阴虚,久病阳损及阴,致使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水不涵木,而出现肝阳上亢之证。此证多在晚期及水肿消退后出现,即长期脾肾阳虚,阳损及阴,气血两亏,气不充肾,血不养肝,肝肾阴亏所致。多见头晕,头痛,耳鸣,五心烦热,视物模糊,夜卧不安,恶心纳呆,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口干舌红,面色灰黄黯淡,脉弦大或沉细。治疗当滋阴柔肝,养血益肾。如有湿浊蒙蔽清窍,可以温肾化湿,通关开窍。伴有阳亢时,以滋阴柔肝潜阳为法,用左归饮、六味地黄汤、八味建瓴汤、苏合丸、镇肝息风汤等。

五、关于攻补问题

“开鬼门”(汗)、“洁净府”(利)、“去菀陈莝”(下),通过汗、利、下来达到消肿目的,是中医治疗水肿的主要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应用于慢性肾炎较多,而泻下逐水法一般少用。慢性肾炎病人以虚为本,其邪不重,脉证同虚,攻法慎用,即使开鬼门之法亦不可久用。《丹溪心法》早已指出:“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景岳全书》亦指出:“古法治肿,不用补剂,而用去水等药,微则分利,甚则推逐……不知随消随胀,不数日复胀。”总之慢性肾炎大多是以温补而取效的,诚如景岳所说:“温补所以化气,气化而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由勉强。”因此攻下法宜慎用。阴水虚肿时,上中下三焦、肺脾肾三脏气虚阳虚,需温补通利三焦。因肺和上焦以宣为补,故用麻黄、桂枝温通气化;中焦脾气不足运化无能,以参、芪补气,调理中焦;下焦命火衰微气化失司,以桂、附益火制水。故温肺利水、健脾利水、温肾行水等法同为调理三焦气化之法。但寒湿郁久化热,表现为湿热蓄阻三焦,则不能一味温补三焦,而应改用清利三焦之法。

水肿消退邪衰正虚时,脾肾气虚更为突出,故治疗当以温补脾肾。脾为后天之本,后天气血化生及运化水谷精微,濡养五脏六腑之功能,均赖脾胃健运,故调理脾胃,是治疗中不能缺少的一环,不论治肺或治肾都要兼以治脾,病后气血衰惫者更需健脾益气养血。所以健脾乃慢性肾炎之一治疗大法。但肾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失调及肾气不足,命火衰微,可使三焦及各脏功能失调而病久不愈,故强肾固精,滋阴助阳,调理命门、三焦,是治疗中又一关键。特别是病程进入以正虚为主,肾气不足,精气内夺,大量尿蛋白外漏时,除健脾开源外,更重要的是固肾以节流,当以温肾填精为主。若久用健脾益气血治疗无效者,加重补肾固精之品,如鹿角霜、巴戟天、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枸杞之类,蛋白尿常可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