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研究现状

一、高血压的中医病名研究

(一)眩晕
1.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是西医学的疾病名称,中医学文献中没有该病名,近代中医学家和中西医汇通派专家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发现高血压大多伴有眩晕症状,因此,大家一致认同,高血压属于“眩晕”的范畴。“眩晕”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头晕眼花,或如坐舟船,站立不稳,甚至伴恶心呕吐。这些临床表现与中医理论中的“风主动”特点相似。根据《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在诊断方面,把高血压归属于“眩晕”的范畴,并被认为是属于肝的病变,治疗多从肝辨证论治,而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平肝化痰息风的方剂也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有效的方剂。这些认识与研究,确实对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至于中医教科书、国家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均把高血压与“眩晕”划等号。
2.局限性
但是,临床上发现,用“眩晕”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也有很多局限性。
(1)高血压并非都有眩晕:
许多高血压患者临床上并不出现眩晕症状。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变、老龄人群的迅速扩大,高血压的病变规律也在发生变化,有些高血压患者并不伴有眩晕症状,以至于许多高血压是体检时才发现的,这也是高血压知晓率低的原因之一。有的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甚至已经达到了180/100mmHg以上,并未出现眩晕症状。另一方面,有些有眩晕症状的患者经过中医药的治疗,眩晕症状改善甚至消失了,血压却仍然维持在偏高水平。这时候,再用“眩晕”诊断高血压已经很牵强了,尤其在住院患者中病历书写时经常出现主诉与中医诊断不相符合的尴尬情况。
(2)眩晕并非都是高血压:
引起眩晕的因素很多,除了高血压外,低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贫血、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等均可引起眩晕,这些疾病中医也可以诊断为“眩晕”,但与高血压病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用眩晕作为高血压的中医诊断,具有很多局限性。
(二)头痛
由于部分高血压合并有头痛,所以有些专家也把高血压对应诊断为“头痛”。
同“眩晕”的诊断一样,用“头痛”作为高血压的病名也在临床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些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肝火偏旺者,临床表现不是眩晕,而是头痛。中医按“头痛”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同样,“头痛”作为诊断也有其局限性,当高血压患者没有头痛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再用“头痛”来诊断高血压了。另一方面,头痛并非都是高血压引起的,所以,不能把“头痛”用作高血压的病名诊断
(三)其他
由于高血压可以并发中风、冠心病、心衰等严重疾病。当患者表现为头眩、面红、步履不稳时,有些专家认为可划归“肝风”、“风阳”等范围。这些病名也同样代替不了高血压的诊断。
(四)高血压病名概念的误区
上述几种病名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既然是同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分析得很清楚了,而中医却无法界定是什么病,这就从概念、内涵、机制等基础理论方面给中医药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这种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信誉。所以,应当按照中医理论,从概念、内涵、机制等方面对高血压进行研究,找到一个合适的能够与高血压相对应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解释高血压形成机制的中医病名,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血压中药治疗现状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主要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高血压的中药治疗主要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分为个体化的辨证处方、相对稳定的复方制剂和新药研究。辨证处方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方式;复方制剂主要集中在医院内部使用,范围局限;新药开发研究是中药治疗的方向,但并不理想,品种少,应用不广泛。虽然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曾经批准过44种中药新药,但目前能够应用的只有松龄血脉康、杜仲降压片及中西药复合制剂珍菊降压片等,根本满足不了临床需要。
1.高血压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目前为止,最常用的辨证分型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肝火亢盛证,治以清肝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有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等。
阴虚阳亢证,治以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为偏重时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物组成有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川牛膝、钩藤、石决明、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等。
阴阳两虚证,治以补益阴阳,方选二仙汤加减。药物组成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等。
痰湿壅盛型,治以祛湿化痰,方选二陈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组成有天麻、白术、半夏、陈皮、白芷等。
久病必瘀,痰湿壅盛日久必影响气血运行,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故此类患者常痰瘀互结,形成痰湿瘀阻型,临床上单纯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较少见。中医的瘀血阻滞型,投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药物,此型类似于西医高血压高阻型(血管痉挛型),以头痛、头晕或失眠、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为主,西药宜选钙拮抗剂及血管扩张药物,以降低外周阻力、缓解血管痉挛,达到降压目的。故可认为钙通道阻滞剂如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对痰湿瘀阻型高血压疗效较好。
2.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研究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进步,降压中药与西药不断被挖掘出来。现在降压机制明确的中药有:钩藤、罗布麻叶、黄芪、葛根、三七、桑寄生、杜仲、丹参、决明子、人参、黄芩、赤芍、防己、益母草、板蓝根、瓜蒌、法半夏、山楂、红花、何首乌、白芍、牛膝、泽泻、海金沙、降香、木贼、川芎、茯苓、牡丹皮等;降压西药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现已出现一些研究,通过中医的辨证以指导西药的选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现状

(一)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一般以人迎穴为主,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为辅的针刺降压处方,降压效果肯定。辨证施针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用百会、曲池、丰隆、太冲、足三里和太冲穴;肝肾阴虚型用太溪穴,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用百会、曲池、丰隆、太冲、太溪、足三里穴。临床上有降压效果的穴位很多,曲池和太冲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组穴;阳池、太溪、太冲3个原穴的降压疗效最佳。很多种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高血压有效,如平衡针、眼针、头皮针、腹针等,既降低患者血压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头晕眼花、头痛、目眩、失眠、耳鸣等临床症状。
(二)灸法治疗
灸法是指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柱,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艾灸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对人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高血压有肯定的疗效。高血压病临床多有头晕、目眩等症,用艾灸百会穴的方法治疗,具有升清降浊、息风醒脑之功,可以改善症状,降低血压。艾灸足三里、绝骨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艾灸印堂和涌泉穴治疗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有一定的影响。辨证用穴对降低血压和改善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有益,肝阳上亢型艾灸神阙穴;阴虚阳亢型艾灸足三里、蠡沟穴;阴阳两虚型艾灸足三里、三阴交;肝热亢盛型艾灸足三里、太冲;痰湿壅盛型艾灸足三里、丰隆。
(三)贴敷治疗
敷贴是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外裹胶布粘贴的方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健脾和胃、降逆止泻、通调三焦、利水消肿等作用。治疗高血压根据“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原则取穴,多用位于足底的涌泉穴,刺激涌泉穴可治疗高血压、失眠、眩晕、头痛等症。所用的敷贴药物多为归肝、脾、胃、肾经的吴茱萸、肉桂、川白芍、牛膝、桃仁、杏仁等,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如耳穴贴敷、物贴敷治疗等。
(四)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是通过手法直接参与中枢性镇静与镇痛,从而辅助改善高血压症状。能有效缓解颈项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循环,消除软组织炎症,纠正小关节紊乱,调整和恢复脊柱的应力平衡以达到治疗此病的目的。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时,要注意避免过于猛烈、生硬的重手法,应以轻柔放松类手法为主,大多数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的高血压,都能取得良好的降压疗效。
(五)足浴疗法
足部是人体器官中最敏感的部位之一,药物经足部吸收,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用中药桑叶、桑枝、茺蔚子或钩藤、白蒺藜、夏枯草制成中药外用液,用于赤足在药液内浸泡,具有清肝明目、活血化瘀、利尿降压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压病1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