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脐针疗法的基础理论
脐——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人体部位,即便是刚懂事的孩童也知道“肚脐眼”在什么地方,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个极不起眼的、习以为常的、见惯不怪的人体“缺陷”部位,却隐藏着生命的奥秘和无限的天地玄机!
自人类诞生以来,肚脐就作为一个永恒的标志与我们长存,它和人体的器官一样永远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使命,但我们却对它熟视无睹。人的身体没有一个部分是多余的,任何部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肚脐亦然,只不过人类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而已。今天,我们将重新认识和了解我们身上的这个部位——脐部,并让其为我们的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历代医家对脐的研究和认识
自古以来,医学家对脐部的研究与探讨寥若晨星,翻阅现代医学教科书,无论是解剖、生理,还是病理方面均为空白,即便有一些也是寥寥数言,匆匆带过。但相比之下,中国对脐部的研究和重视至少比国外领先一步。早在唐代以前,我国就有记载“灸脐”以祛病的记载,在唐代以后就发展到通过药灸“肚脐”治疗一些疾病。然而,历经数千年之久,古人对脐部的研究与利用它治疗疾病的探索进展非常缓慢,我觉得关键的原因是缺乏钻研此道之人才,后继无人。
(一)脐的命名
脐——神阙也,脐针疗法的独门穴,其位于腹部正中,在任脉上,其命名在历代医著中有不同的论述。比如《马王堆医书》称脐名“隋”、“中身空”及“人环”;《内经》中把“脐”与“齐”并称;《针灸甲乙经》取名“脐中”;《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其名为“环谷”;《外台秘要》则称“神阙”、“气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名“气舍”、“神阙”;《本草纲目》喻为“命蒂”;《循经考穴编》取名“维会”;《气功穴位指南》取名“生门”;《脐疗》名“丹田”等。
(二)历代医家对脐的认识
古人认为,脐为人体先天之结蒂,位居腹部中央,名为神阙,又称为脐中、气舍、维会等,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故曰:“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生长,五脏六腑形成之根柢也。”“脐者,肾间之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
脐名神阙,位于任脉上。据《奇经八脉考》介绍,任脉是“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会足少阴、冲脉于阴交……会足太阴于下脘……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之下中央”。这说明任脉同三阴经密切相连,足阴脉之气都交会于任脉的关元、中极穴。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任、督二脉相表里。督脉,又称阳脉之海。所以,神阙能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又为冲脉循行之地,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况且,任、督、冲脉皆属奇经。奇经八脉,交通贯穿于十二经之间,对经络气血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使奇经与正经气血相通。所以,神阙通调周身之经气,可见脐部与各经脉密切相关。通过各经脉气血的运行,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肤经脉、筋骨等组织器官。
“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为冲脉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故有五脏六腑之本,真气往来之门户之说。《厘正按摩要术》说:“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户也,故曰神阙。”又曰:“是神气之穴,保生之根。”脐又为生气之源,因脐关乎于肾,连及命门,所谓前有神阙,后有肾、命,共为生气之所系。故《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出,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源。”《诊病奇侅》说:“脐者,元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本。”“脐下丹田,真气之所聚。”真气乃先天真一炁,丹田气海之中,系于脐,故张景岳说“命门者,下丹田,精气出入之处”,“先天真一炁,藏于此”,“一点真灵之气聚于脐下”。以上论述皆说明脐部源之于肾、命门,藏之于丹田下,与气海中的元气关系十分密切。“天脐之凹也,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环中幽静,轮廓平整,徐徐按之有力,其气应手,内有神气之守出;若软柔如缠,按之其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突出而凸,气势在外,其守不固,至于弱如泥者,其命必不运,何得永保天年乎。”(《诊病奇侅》)
《素问·气穴论》曰:“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行也。”指出365穴中有脐中穴,即是神阙穴。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说:“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又说,“水肿大脐平,灸脐中,腹无理无治”,“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和“绝子,灸脐中,令有子”,主张用灸法治疗水肿、肠鸣、不孕症。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说“凡霍乱灸之或虽未即差……内盐脐中灸二七壮,并主胀满”,指出灸神阙穴可治霍乱。宋·庄绰在《西方子明堂灸经》说“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灸百壮,小儿五至七壮……久冷伤惫”,认为灸神阙穴可治小儿奶利不绝,泄泻,水肿,臌胀等症。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说“脐中等主小腹臌气痛”,“脐疝绕脐痛,冲胸不得息,灸脐中”,“神阙治泄利不止”,“脐中主肠中常鸣”,“主小儿脱肛,或脐中随年”,认为神阙穴可治小儿脱肛、脐疝、泄泻不止。明·高武在《针灸聚英》说“神阙当脐中,素注禁针……灸百壮……小儿奶利不绝,脱肛,风痫,角弓反张”,在治疗范围上增加了风痫、角弓反张,使用方法仍用灸法、禁针。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说“脑户,囟会及神庭,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明·张介宾在《类经图翼》说“神阙当脐中,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死不治……或以川椒又代盐亦妙”,均主张神阙用灸法,禁刺。清·叶茶山在《采艾编翼》说“任脉综要,自会阴至神阙多治男气女血,神阙至巨阙多治腹中”,提出以神阙为界,神阙至巨阙任脉穴治腹中病证,神阙至会阴任脉穴治男女气血不调。清·吴谦在《医宗金鉴》说“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阴交神阙水分处……天突廉泉承浆端”,“水分胀满脐突硬,水道不利灸三良,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指出神阙属任脉经中的腧穴,主治百病如老人虚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小儿脱肛。上述历代医家对神阙穴使用方法、禁忌、治疗病证的阐述,对当今针灸临床仍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三)传统脐疗的发展渊源
中华脐疗源远流长,早在秦汉以前,就开始有脐与脏腑经络关系的论述,并有片段的脐疗文献载述。最早载述脐疗方法的文献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其他如《杂疗方·内加》记载用桂、姜、椒、皂荚等辛香温热之品,制丸后纳入肚脐,有益精延年之效。《黄帝内经》则广泛论述了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可作为阐明脐疗法的治疗原理。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也载述了“中暍死”的脐疗法。到了晋唐时期,脐疗法较之前有所发展,并扩大了主治病证范围。从文献的角度,首次出现脐中禁针的论述。晋·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指出:“脐中,神阙穴也……禁不可刺,刺之使人恶疡,遗矢者死不可治。”这是有关脐中禁针的最早文献记载。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所载脐疗方药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唐·孙思邈在新生儿断脐及脐的护理、脐疗安胎、脐疗救治药物中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成稿于唐代的《外台秘要》一书也有较多的脐疗文献记载。在宋金元时期,应用脐疗法防治疾病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由宋代官方组织编纂出版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二书,在各科病证治法中有较多的脐疗方药,其运用之广,制法之精,属前所未见。另一特点是,脐疗的药物配伍和选药较之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宋代医著《鸡峰普济方》运用脐疗法治疗水气病尤有心得,如神掌膏、朱砂水银煎等。在使用脐疗的同时,并结合药补食补予以调理,这种攻补兼施的方法对后世颇多启发。宋代的《扁鹊心书》重视灸脐治疗疾病,并指出脐部若受伤感染,易致不良后果,不可忽视。宋·许叔微所著的《普济本事方》将张仲景治结胸的方法予以变通,即以脐疗代替内服,用其方而变更其法。宋·陈言《三因方》在中暑的脐疗治法上亦较前人有所改进。宋代医著《杨氏家藏方》载有替灸膏、外灸膏,硫磺熨法等脐疗方法治疗痢疾,方简而效捷。
明清时期脐疗论治体系逐渐形成,并处于充实理论、临床发展阶段,治疗方药增多,已臻于脐疗法的鼎盛时期。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百变主治药”三四卷,介绍多种病证的脐疗法和方药。而清代脐疗法的发展,较集中反映于《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和《外治寿世方》三部较有代表性的外治法专著中,它们引录书目多,收选方药广,脐疗方治也较为集中。其中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一书,有关脐疗内容尤为丰富,主治病证包括临床各科疾患。此外对脐疗法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赋形基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辨证施治等方面,均能从理论上予以阐述。民国时期至建国后,在外治著作的基础上,编撰、刊行了脐疗专著,并开始与现代科学结合,探讨脐疗的治疗原理。近代医家陆晋笙所著的 《 溪外治方选》一书载有较多脐疗方法。新中国成立后,脐疗法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无论在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新的认识和发展。广西的谭支绍所撰《中医药物贴脐疗法》一书是迄今所见最早公开出版的脐疗专著。在此之后,河南的韩文领等编著的《脐疗》一书公开发行。近年来,医药科技工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验证,对脐疗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
(四)历代对神阙穴禁针的记载
自古以来,神阙穴只灸不针,《素问·刺禁论》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主要探讨了误刺忌针部位或深浅不当可引起不良后果,多系位于人体重要脏器组织,如脑脊、内脏、大血管等部位的腧穴,并未单独提出脐中禁针问题。直至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率先提出“脐中禁不可刺”,并指出了针刺后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自此之后,历代针灸家无不奉之为圭臬。宋·王惟一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神阙一穴,可灸百壮,禁不可针。”南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也说:“神阙,灸百壮,禁针。脐中,《千金》等经不言灸,只云禁针。”明·吴崑在《针方六集·神照集》说:“神阙一穴,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明·汪机在《针灸问对》也把该穴列为不可针刺的22穴之一。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记载:“神阙,当脐中,《素注》禁针,针之使人脐中恶疡,溃屎出者,死。”该书还引用《神应经》所说的“禁针,针令人脐中疡溃,屎出者,死”。后来如明·张介宾的《类经图翼》、高武的《针灸聚英》,以至于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等典籍均沿袭了神阙穴禁针之古训。
总之,从晋代皇甫谧提出13个禁针穴到清代吴谦提出34个禁针穴,神阙穴均列其中,直至目前大中专院校使用的《针灸学》教材,也把该穴列为禁针之列。近年来出版的大型针灸工具书,如程宝书主编的《新编针灸大辞典》、刘冠军主编的《中医针灸经穴集成》、刘公望主编的《现代针灸全书》等,也都认为神阙穴禁针。可见,自古至今神阙穴针刺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五)关于神阙禁针探索
历代针家的谆谆教导,绝非是空穴来风,必是有先人在针刺神阙穴曾出现意外,故告诫后人,以免重蹈覆辙。笔者认为,针刺神阙穴,可因脐的特殊解剖关系,直刺进针过深,最易损伤小肠,引起肠液外漏,造成化学性腹膜炎,继而形成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等,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这无疑是患者致死的原因。其二,婴儿出生时,脐带的处理不当、感染造成婴儿死亡,也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神阙禁针虽然已成定论,但是针刺神阙穴就肯定会出事吗?笔者一直带着这个疑问。难道神阙穴真是人体针刺中高压雷区?为了解开这个谜底,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医书,从中寻找古人针刺神阙穴,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疗效的成功范例。金元《通玄指要赋》记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告诉我们的是,古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治疗尸厥病时曾针刺患者神阙穴(维会),疗效极好极快(随手而苏)。尸厥类似现代医学中的癫痫、昏厥或一过性脑缺氧,神志不清等疾病,针刺神阙可起到立即复苏的作用。从这段记载里我们知道古人也有以神阙为进针点治疗的,为什么有人在神阙穴进行治疗则出事故,而有人治疗却疗效极好?扁鹊是谁?是古代名医,所以在神阙治疗时可以随手而苏,而一般大夫则屡出事故,这给我们两点提示:一就是神阙乃人身之要穴,既危险又有疗效。二就是一般医师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就易出事,而大医家精通医术故可随手而苏。
笔者曾是一名西医整形外科医师,在长期的整形临床实践中,经常做一种叫腹壁整形手术,其方法就是将患者臃肿的腹部皮肤及皮肤下脂肪切除一部分,其余的皮肤按术前设计进行缝合,再造体形。这种手术能否实施,除了常规的手术禁忌证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切除的皮肤中必须要包括脐上部分皮肤。换句话讲,就是脐部皮肤能否被切除是此手术的适应证之一。其步骤之一就是将患者的原脐眼挖出后,再将多余皮肤及皮下脂肪一并切除,缝合后在新的体形上再造一个新的肚脐。在手术的过程中,笔者十分注意观察肚脐的挖出和再造。多年的腹壁整形手术经验告诉我,在西医的人体解剖里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危险之处。因此,认为只要操作得当,神阙穴是完全能够进行针刺的,而且疗效极佳。先人的告诫应该使我们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但人体的解剖知识使我们能够知道脐部是可以进行针刺,只不过操作时要细心谨慎。故在每次办班时,都一再强调,搞脐针治疗一定要按规矩操作,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千万不要别出心裁,另搞一套。如果在治疗中一旦有医疗纠纷,患者只要投诉,我们必败无疑。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权威医学书籍支持神阙穴可以进针,要得到医疗权威们的支持还需要一段时间,故我们必须保护好自己,也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是至关重要的。
(六)脐针与脐疗的关系
脐疗是通过人体脐部进行治疗的方法总称,脐针应该属于脐疗的新方法之一。脐自古以来只灸不针,现行的脐疗中最为多见的是灸脐、敷脐、填脐、贴脐、熨脐等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脐的特殊解剖部位使用药物利用湿热之气直接作用于脐部,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弥散,使药物入内,激发经气,借奇经八脉和十二经之循行,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代谢旺盛,祛除疾病。
脐针是脐疗中最年轻的一员,它突破了“脐只灸不针”的理论禁锢,自2003年首次在国内亮相后就获得同道的极大关注与认可。为什么脐针疗法能这样引起大家的重视与认可?最关键的是临床疗效及其独特的理论,治疗中除具有脐疗的优点外,对急性病疗效更快,效果更好,更为方便,更为节俭。它也有不足之处,就是首次接触脐针治疗的患者难免有畏惧感,这是其一。其二,脐针在治疗中常有较为明显的疼痛,这是因为一个准确的反应点往往有其特殊的敏感度,这也是真正的针刺点。疼痛是脐针的特点,也是脐针的缺点,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来降低疼痛的确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只有提高手法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其三,脐针的理论比较复杂,只有将理论搞清楚了才能在治疗中举一反三,在脐针的培训中笔者是十分注重理的培训,只要将理掌握了,操作就很容易。在培训阶段应该熟悉脐针的进针原则、进针方位、取针、用针、留针等方法,做到心中朗然。用五行生克制化进行配伍及补泻,然后静心凝神辨证下针,要取得最大的临床疗效,行针者必须具备必要的中西医基础和易医知识,否则不但难以发挥脐针之作用,而且误人误己,危害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