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用穴位

(一)头部
1.百会
部位: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解剖部位:在矢状缝中央正对耳郭最高点;神经分布:三叉神经上颌支)
操作:医者用指端按或揉,反复操作,称按或揉百会。
次数:按3~5次,揉20~50次。
功用:升阳举陷,安神镇惊。
主治:脱肛,脾虚泻,慢性消化不良,遗尿,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百会为诸阳之会,按之能升阳举陷,安神镇惊,故常用于虚寒性病证,如脾虚泻、脱肛、遗尿或消化不良、烦躁,但有恶心、呕吐等应慎用。常与补脾、肾、三关、揉丹田等合用。
引文:《幼科铁镜》:“百会由来在顶心,此中一穴管通身,扑前仰后外邪痫……腹痛难紧还泻血,亦将灸法此中寻。”
2.天门(天庭、印堂、攒竹)
部位:两眉中间。(解剖部位:在两眉头之中点;神经分布:滑车上神经)
操作:拇指按天门穴,或两拇指交替上推至天庭,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
次数:按3~7次,推30~50次。
功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醒神明目。
主治:高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精神萎靡不振,惊悸不安等。
临床应用:高热无汗,或汗出不畅,用按法与拿风池配用效果显著。开天门常用于治疗感冒无汗、头痛、头晕、精神差、惊悸不安。对体虚汗多、佝偻病者慎用,或先用肾顶、继用本穴。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赞竹法,治外感内伤均宜。医用两大指,春夏蘸水,秋冬蘸葱姜汁和真麻油,由儿眉心,交互往上直推。”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推攒竹。攒竹在天庭下,蘸汤由眉心交互往上直推是也。”
按天门
3.攒竹
部位:在眶上眉端陷中。(解剖部位:在眶上切迹处;神经分布:三叉神经眼支及滑车上神经)(张派用之)
操作:用两拇指掐两穴或用针刺出血。
次数:掐3~5次,或点刺出血。
功用:清脑止头痛。
主治:头痛,头晕。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在眶上眉端陷中,清脑止头痛。”
4.鱼腰
部位:在眶上眉毛的中央。(解剖部位:在眶上缘中点处;神经分布:眶上神经)
操作:用双手拇指掐之。
次数:掐3~5次。
功用:清脑,止头痛。
主治:头痛,头晕。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眼眶上眉毛中央。”
掐攒竹
掐鱼腰
5.丝竹空
部位:在眼眶上眉梢外端。(解剖部位:额骨、颧突颞线的后方;神经分布:面神经颧支)
操作:双拇指掐之。
次数:掐3~5次。
功用:清脑止头痛。
主治:头痛。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在眼眶外端……神经分布为颧面神经。”
掐丝竹空
6.坎宫
部位: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医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亦称分头阴阳。
次数:20~30次。
功用:疏风清热,醒神开窍。
主治:感冒,头痛,发热,烦躁,头晕目眩,无汗或汗出不畅。
临床应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为治疗感冒的四大手法,尤其用于成人效果显著。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推坎宫。医用两大指自小儿眉心分过两傍是也。”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坎宫法。法治外感内伤均宜。医用两手……分推两旁。”
《小儿推拿疗法简编》:“坎宫在眉上一寸,直对瞳子。医者两手对捧患儿之头部,先用拇指掐坎宫一下,再以两拇指顶的侧面自天心向外分推至坎宫,推二十至三十次。”
7.太阳、太阴
部位:眉后陷中。(解剖部位:即翼点,颞窝内,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四骨相交点;神经分布:面神经颧支)
操作:医者用两拇指在穴上推揉,向眼方向运或推为揉运太阳太阴,为补法;向耳方向直推,为泻法。古曰:“如女揉太阴发汗、揉太阳止汗,男反之。”
次数:推、运各30次,揉30~50次。
功用:祛风散寒,明目,醒神开窍,安神镇静。
主治:同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治感冒,发热,有汗、无汗头痛,目赤痛等。
临床应用:推揉太阳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主要用于外感发热。若外感表实,用泻法;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额角左为太阳、右为太阴。”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运太阳,往耳后方向为泻,往眼方向为补……”
8.山根(山风、二门)
部位:两目内侧,鼻梁低洼处。(解剖部位:鼻骨凹陷处;神经分布:眼神经的额神经分支)
操作:医者用拇指指甲掐,称掐山根。
次数:掐3~5次。
功用:开窍醒神。作望诊用,若山根青,标志伤乳食。
主治:慢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掐山根有醒神开窍、醒目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人中、老龙、十宣等合用。本穴除治病以外,主要用于望诊。如见山根青筋横截为伤乳食。在这一点上,张汉臣经验丰富,不但能正确诊断伤乳食,且连伤乳食的时间均能说对七八成。
引文:《幼幼集成》:“山根青黑,每多灾异。山根,足阳明胃经所起,大凡小儿脾胃不伤,则山根之脉不现,倘乳食过度,胃气抑郁,则青黑之纹横截于山根之位,必有延绵啾唧,故曰灾异。”
9.延年(年寿)
部位:在鼻梁骨最高点。(解剖部位:鼻脊的最高点;神经分布:面神经颊支)
操作:拇指指甲掐。
次数:掐2~3次。
功用:掐天庭至承浆,诸穴合用通经活络,醒神开窍。主要用于望诊,确定是否有继续治疗的价值。
主治:惊风,慢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望患儿有无生气,如果患儿垂危,面色青黑,各部位色泽均差,唯有年寿、准头微黄色,此人有土气即有脾气(脾为万物之母)有生机,病可医治。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总之,人一身以脾土为主,推脾土以补为主。清之醒人事,补之进饮食,万物土中生,乃一身之根本。治病之要着也。”
10.人中(水沟)
掐人中
部位: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点。(解剖部位:在上唇人中沟的上1/3处;神经分布:三叉神经上颌支)
操作:掐法。
次数:掐3~5次。
功用:开窍醒神,治人事不省。
主治:惊风,癫痫,惊厥,抽搐,口噤不语等。
临床应用:能醒神开窍,用于急救,对人事不省、窒息用之有效。多与掐十宣、老龙配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水沟,在准头下,人中是也。”
注:本穴手掐时,向鼻孔方向用力推掐,效强。
11.承浆
部位:在颐前唇下之陷中。(解剖部位:下颌骨之下颌体的正中,颌隆凸正上方,两侧颌孔连线之中点;神经分布:三叉神经之下牙槽神经)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或用拇指螺纹面揉,称掐揉承浆。
次数:掐3~5次,揉20~30次。
功用:安神镇惊,开窍还阳。望诊用,青主惊,黑主抽搐,黄主呕吐。
主治:惊风抽搐,牙疳面肿,口眼歪斜,暴哑不语,中暑等症。
临床应用
(1)承浆有升阳提神的作用,治疗昏厥、惊风抽搐、面肿;配合谷、地仓、颊车,可治口角歪斜、暴哑不语等。
(2)作望诊用。
引文:《医宗金鉴》:“……承浆青惊黄呕吐,黑主抽搐病缠绵。”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承浆(在人中下地角)。”
12.掐天庭至承浆
部位:从天庭至承浆包括:
(1)天庭(神庭、大天心、天门、三门、额天心):
在额上入前发际0.5寸或额正中。
(2)眉心:
在两眉连线的中点,即印堂。
(3)山根(山风、二门):
两内眼角之中点。
(4)延年(年寿):
在鼻梁骨最高点。
(5)鼻准(准头、素髎):
鼻头正中。
(6)人中(水沟):
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7)承浆:
下唇沟下陷中(在下颌部位,颐前唇下凹陷中)
操作:从上往下每个穴掐2~3次为1次治疗。
功用:安神镇静,疏通经络,开窍醒神,沟通任督二脉。
临床应用:一般用于急、慢惊风,尤其是慢惊风。平时每天用1~2次,有显效。
13.耳后高骨
部位:耳后高骨微下陷中。(解剖部位:耳后,乳突后缘与发际交界处;神经分布:脊神经颈丛的分支)
操作:医者用两拇指扶小儿头,其余四指揉(以中、食指为主)掐运之。
次数:30~50次,掐3~5次。
功用:清热息风,镇惊安神。
主治:头痛(尤其偏头痛),惊风抽搐,烦躁不安,感冒痰多。
临床应用:耳后高骨能治感冒,主要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配用,或再加推揉大椎,能安神镇惊(耳后高骨属肝)治神昏烦躁等。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运耳后高骨。医用两手中无名指揉儿耳后高骨二十四下毕,掐三十。”
14.风池
拿风池
部位:项部枕骨下两大筋外侧的凹陷处。(解剖部位:在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神经分布:枕大神经)
操作:左手扶小儿头,右手拇、食两指按揉或二指对拿称按、揉风池或拿风池。
次数:按揉20~30次,拿1~3次。
功用:发汗解表,祛风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无汗,头痛,发热,目眩,颈项强痛。
临床应用:常用拿风池,解表发汗,多用于实热证、汗不出者。左手扶小儿前额,右手先在穴上按揉几次,继快速顶拿1~2次,汗即出,头汗出得快,有的身汗不多,再揉小天心、乙窝风,揉到手稍似有微汗出即停。感冒见汗即收,以免汗多伤津。如前头痛,可加掐攒竹、鱼腰、丝竹空、揉太阳;后头及项强痛,大把抓拿两大筋而拿放2~3次,一般指风寒性,见汗即收。
引文:《中国小儿推拿学》:“风池:后发际(颈项上部)两侧凹陷处……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明目。”
推天柱骨
15.天柱骨
部位:在项后第1椎上入发际1寸处(即风府至大椎成一直线),或从后发际到大椎成一条直线。(解剖部位:第1~7颈椎的棘突上成一直线;神经分布:颈神经后支)。
操作:医者左手扶小儿前额,右手拇指或食中二指并拢,用指面从风府向下推至大椎,称推天柱骨,又称推天柱,或用刮痧法称刮天柱。
次数:100~800次,独穴用需推8分钟,刮至皮下出紫痧为度。
功用:降逆止呕,清热止痛。
主治:头痛,项强痛,发热呕吐。
临床应用:推法和刮痧法。推法常用于祛风散寒,尤其降逆止呕,一般与板门、逆运内八卦配用。但独穴用效果也显著,一般需推8分钟以上。发热、颈项强痛,常与拿风池,大把抓拿,提颈项大筋合用。中暑者,用刮痧板蘸清水或肥皂水刮痧,或食中二指屈曲提扯,使局部皮下组织呈红紫或黑紫为度。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天柱即颈骨也。”
推桥弓
16.桥弓
部位:在颈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条线。(解剖部位:在颈动脉窦的体表投影位置,在胸锁乳突肌内侧2cm平第3、4颈椎处;神经分布:脊神经颈丛的分支)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揉;用拇、食两指提拿,或用食、中、无名三指摩。
次数:揉200~300次,提5~10次,摩100~200次。
功用:舒筋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化瘀。
主治:斜颈,项强,高血压(成人)。
临床应用:常用揉、按、捏、拿、摩、拉、转等手法治疗斜颈。常用摩桥弓,能行气活血;提拿能软坚化瘀;揉、按可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拉、转可舒筋延长肌腱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引文:《推拿学》(1983年版):“小儿斜颈的治疗,治则以活血化瘀,软坚消肿,局部为主……”
(二)上肢部
17.脾土(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桡侧缘或螺纹面。(解剖部位:为拇指基节指骨及末节指骨桡侧缘;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指掌侧总神经桡神经浅支)
推脾土
操作: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向心推为补;拇指伸直,来回推为平补平泻,又称清补法;直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泻脾。
时间:2~10分钟。
功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补虚扶弱,补血生肌,健脾胃、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等;清补可清利湿热,消食化积、除痹痛,清之省人事;泻脾经可泻脾热,泻火,除烦止咳喘。
主治:体虚、面黄肌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伤乳食、便秘、黄疸、湿痰咳喘及斑、疹、痧隐而不透者,以及肌软无力。
临床应用:
(1)补法:
能补脾和气血,多用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气血不足、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以补脾土为主。可配三关、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大肠、捏脊等。
(2)清脾:
昏迷不醒用之,能清利湿热、化痰涎。凡湿热熏蒸、皮肤发黄、身热不畅等以清脾土为主,多与小天心、逆运内八卦、清天河、清肺、利小肠配用。
(3)清补脾经:
和胃消食,进饮食,用于伤乳食,脾胃不和而引起胃脘积滞,嗳气吞酸、呕吐、腹泻、腹胀等症,以清补脾为主,与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等配用。脾土临床以补为主,其次清补,泻法很少用,体强,实、壮热者可用之,且不可多用。
补脾用在助疹痘透发时,手法宜快速有力,取补中有泻之意。
(4)培土生金:
可补益肺气,以补脾经为主,配小天心、小横纹、逆运内八卦。
临床配穴:
1)补脾配三关、小天心,可助气和血,通经活络,促进疹痘的透发,调治面色变黄红。
2)补脾、三关、拿列缺可引热下行,改变下肢皮温及肌肉萎缩。
3)补脾、三关、补肾可增强下肢肌肉发育及骨力。
4)补脾、揉乙窝风可健脾、温中和胃,进饮食,除湿痰、湿泻;除痹痛、腹痛。
5)补脾、大肠可治疗一切泄泻(止泻)。
6)补脾、补肾、逆运内八卦可助肾阳,治疗肾虚泻效果显著。如加外劳宫可改变大便色绿、黏,五谷不化等。
7)补脾配小天心、小横纹、逆运内八卦,治疗肺气虚、咳喘等症。
8)清或泻脾、小天心可清热利湿、化痰,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身热不畅,恶心热吐、热泻、下痢等。
9)清脾、天河水可利尿。
10)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即运脾法)可清热利湿、消积、消胀、进饮食,消腹满,治大便不利。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近年来,我们曾分别研究了推拿补脾穴对正常人体胃液分泌的影响、推拿补脾穴对正常人体胃运动的影响以及推拿正常人体补脾穴对蛋白质和淀粉消化能力的影响。根据生理实验的结果,初步证明:推补脾土穴对胃液酸度的分泌有较明显的增加,而且对胃运动及蛋白质的消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证明了推拿补脾土穴能够促进饮食的理论是正确的。其理论机制可能就在于胃酸分泌、胃运动、胃蛋白酶三者的增加而实现的。”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脾土,在大拇指上罗纹,男左旋,女右旋。而程公权云:不如屈小儿大指内推为补,直指外推为清。盖因小儿虚弱,乳食少进,必推此有效。至痰食诸症,又必先泻后补。总之,人一身以脾土为主,推脾土以补为主。清之醒人事,补之进饮食,万物土中生,乃一身之根本。治病之要着也。”
《按摩经》:“掐脾土,屈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
《幼科铁镜》:“大指面属脾……曲者旋也,手指正面旋推为补,直推至指甲为泻……”“大指脾面旋推,味似人参白术,泻之则为灶土石膏”。
《实用小儿推拿》:“将小儿拇指屈曲,向里为补;将小儿拇指伸直,向里、向外来回推为平补平泻(又称清法)。”
18.肝木(肝经)
推肝木
位置:食指末节掌面。(解剖部位:在食指第3节即末节的掌面;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操作:用推法(泻法)。左手固定小儿食指,使掌面向上,右手食、中指面或拇指面自小儿食指末节横纹推向指尖为泻法,又称平肝。本穴不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为补肝。如肝实者或不用本穴,可泻心火或清天河水代之,肝为心之母,实者泻其子。
时间:0.5~2分钟。
功用:开郁除烦,平肝泻火。
主治:惊风,目赤,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耳鸣等。
临床应用:一般用清法泻肝胆之火,解郁除烦;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以清肝经为主,多与清心经、揉小天心、补肾合用。肝虚应补时,用补肾水穴,为滋肾养肝法。前人曰:肝则以清为补之说。
配穴:
(1)平肝配清肺为抑木保土,治疗咳喘。
(2)平肝、小天心有镇静、镇惊作用,治疗惊风、烦躁不安、夜卧不宁,以及泻肝胆之火,治疗口苦咽干、五心烦热等。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肝木。肝木即食指端,蘸汤,侧推之直入虎口,能和气生血。”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大拇指下一指,名为食指,属肝。肝气通于目,络联于食指,通于小天心(心经)穴、足太溪(肾经)穴。”
19.心经
位置:在中指末节掌面。(解剖部位:中指第3节掌面;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指掌面固有神经)
操作:推法。由中指掌面末节横纹起推向指尖称清法;反之由指尖推向末节横纹或螺纹面旋推为补法。
时间:1~3分。
功用:清热退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惊惕不安,心血不足,汗出无神,目眦红赤等。
临床应用:
(1)用清法能清热泻火,用于心火旺引起的高热、神昏、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以清心为主,多与退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利小肠合用。清心经临床多以利小肠、清天河代之。
(2)用于气血虚、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以清心经为主,多与补脾、二马合用;本穴多用清法,不用补法,须补可在清后加补,补多恐动心火。有的书上讲一定不能用补,甚至清都不用,直接用清天河水或利小肠代之。
配穴:
(1)心主神明之所出,不宜无故扰动,因而不宜妄补,欲补可先清后补,但要少用,或用清补法。一般清心经均用天河水、利小肠代之。
(2)小儿发热时并见两腮色赤尤甚,为火来炼金,定有剧咳发作,应采取泻法,推1~2次后,多见色赤减轻或消退,咳嗽亦缓解。但患结核症,两腮色赤,用之无效。
引文:《按摩经》:“掐心经,二掐劳宫,推上三关,发热出汗用之。如汗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之,手心微汗出,乃止。”
推心经
20.肺金(肺经)
位置:在无名指掌面。(解剖部位:在无名指1~3节掌面;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指掌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指掌侧神经)
操作:推法。自无名指掌面指根推向指尖称清肺经;从指尖推向指根称补肺经。
时间:1~5分钟。
功用:补益肺气,清泻肺热,止咳化痰,利咽通便。
主治:感冒咳嗽,气喘痰鸣,自汗盗汗,脱肛,遗尿,便结。
临床应用:手法上应注意。
清肺经
(1)清法:
清肺泻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痰喘、痰鸣便结等以清肺为主,配脾、三关、天河水、六腑、逆运内八卦、膻中、按弦走搓摩等。虚寒证、脾虚泻慎用。
(2)补法:
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自汗盗汗、畏寒等症以补肺为主,与脾、三关、外劳宫、肾、二马等合用。
临床上,肺经多用清法或平补平泻,因肺主气,为空脏,一般不用补,以防喘之。但确属虚证、重证可补(少用几次),改为培土生金法较安全。
配穴:
(1)肺金配小天心、小横纹、四横纹、逆运内八卦、补脾,可宣肺止咳化痰、利气利膈,用于咳喘、呼吸不畅等。
(2)肺金、黄蜂入洞可清肺胃之热,通鼻息、鼻塞,治上感发热、口腔炎及口鼻干燥等。
(3)肺金、退六腑可行气通滞、润燥通便,治里急后重;高血压及头痛、头晕,上穴加揉膊阳池等。
(4)肺金、六腑可清热凉血、消肿,治疗牙龈红肿(尤其下牙龈)、毒疮、疖肿(未化脓前有效)。
注:平肝清肺临床用清法时可两穴一起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无名指端三节包络。”
《中国推拿》引《推拿三字经》:“肺经正穴在无名指端,自根至梢,可清不可补,呼之则虚,吸之则满矣。”
补肾水
21.肾水(肾经)
位置:在小指掌面,从指尖到指根。(解剖部位:在小指第1~3节掌面;神经分布:尺神经的指掌神经)
操作:用推法。本穴主要用补法,即从指尖推向指根,向心推为补。本穴推法不一,多数向心为补,有的反之;位置有的到阴池,有的在小指的尺侧到后溪止。方向离心或向心,尚待统一。
时间:1~10分钟,阴虚、脑发育不全者可独穴用20分钟。
功用: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固下元,止虚火,清热利尿,强筋壮骨。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遗尿,尿频,五更泄,惊风,癫痫,婴儿瘫后遗症,骨软无力、五迟五软等。
临床应用:
(1)用补法,能滋肾壮阳、强筋壮骨,用于先后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纳气定喘,止虚火,多与二马、清板门、小天心配用;清利湿热,治小便短赤、水泻,与小天心、利小肠、清天河水、清补脾合用。
(2)肾为肝之母,有滋阴养肝作用,临床有肝病,若补肝用肾代之。如见面青先补肾,已成为本派系的治则规律,确有效。
(3)肾水不宜清,需清用小肠、清天河水代之。(《厘正按摩要术》、《三字经》、《实用小儿推拿》认为肾有命门之火,不能清泻)
(4)临床脑发育不全者,骨软无力、佝偻病等,可长期坚持推,有效。
临床配穴:
(1)补肾配清板门,有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感冒邪已入里(3天以上),先滋阴清热,尤其朝轻暮重或阴虚内热、手足心热的效果显著。
(2)肾、二马有滋阴潜阳之功(临床补肾相当于六味地黄丸,二马相当于八味地黄丸,二者合用加强补肾的作用),又能生津止渴,用于持续高热不退、小便短赤、皮肤干瘪、唇燥裂、喜饮等。
(3)肾、列缺、膊阳池有滋阴降逆之功,降压止抽,止头痛、头晕。
(4)肾、天河水助肾阴,泻心火清热,除烦躁不安,止惊抽,治夜卧不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水泻等。
(5)肾、利小肠、天河水可清热利尿,消口疮,治口舌生疮、小便短少黄赤、水泻等。
(6)肾、补脾可助脾阳,治疗脾肾阳虚证,如形体消瘦、少食懒言、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无力等。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推肾水……里推为补,外推为清。清者,因小儿小水赤黄;补者,因肾水虚弱。清退脏腑热,补因小便短少。”
《按摩经》:“掐肾经,二掐小横纹,退六腑。治大便不通,小便赤色涩滞,肚作膨胀,气急,人事昏迷,粪黄者,退凉用之。”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肾水,推之退脏腑之热,清小便之赤,如小便短又宜补之。”
《小儿推拿学》:“……临床上肾经一般多用补法,需要清时,也多宜清小肠代之。”
《幼科铁镜》:“肾水小指与后溪,推上为清下补之,小便闭赤清之妙,肾虚便少补为宜,小指正面属肾水。”
22.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解剖部位:在腕骨头状骨部的掌侧;神经分布:正中神经掌侧皮支)
操作:掐、揉、捣。
(1)掐揉:
用拇指指甲掐,继而揉之,或单用揉法(多用揉法)。
揉小天心
(2)捣法:
食指或中指屈曲,用指尖或指间关节捣,多用指间关节捣。
时 间:揉 之 可1~10分 钟,捣20~50次,掐3~5次。
功用:通窍散瘀,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明目,利尿,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主治: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失眠,一切眼疾,小便短赤或不利,疮疖,疹痘欲出不透,解颅,矫正畸形,夜游症等。
临床应用:该穴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之一(在本派系用穴频次中排第3位),且治疗范围、作用广并可独穴使用,如通窍散瘀结,畅通全身经络,安神定惊、镇静,清热明目、利尿,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独穴用10~15分钟可以入睡。本穴性寒,为清心安神要穴,用于心经热,可清热利尿,与天河水、利小肠合用;用于惊风、镇静、夜寐不安,与分阴阳、清天河水、补肾、二马合用。若惊风出现视力不正或本有视力不正,宜用捣法,向矫正方向捣。若治外感,与解表清热术组配用。
临床配穴:
(1)小天心配分阴阳、补肾、大清天河水,可镇静定惊,治疗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夜眠不宁、惊哭惊叫、夜游症等效果显著。
(2)小天心、乙窝风可透表发汗,治疗感冒、小儿硬皮症等。
(3)小天心、二马、大清天河水可清热泻火,引火归原,醒神行气,散结,利尿,治疗尿频、尿急、尿痛等。
(4)小天心、补脾、三关可助气和血,治疗疹痘不出,或欲出不透,或随出随落,四肢发冷,面色不正。
(5)小天心、肾顶可镇静收敛,固表止汗,治疗自汗、盗汗,对解颅有一定疗效。
(6)小天心、六腑对恶疮、毒疖初起,推1~3次可消落;如疮疖出头、已化脓、待溃破,加补脾、三关可加速溃破。
(7)小天心加补肾、补脾,治疗下肢痿软无力及下肢畸形等。
(8)小天心用捣法可治视物不正或面瘫,向矫正方向捣之。
(9)小天心、补脾、三关、补肾等穴可根据病情矫正机体的偏胜或拘急,加搓、摇、擦等手法在肢体的内外侧下功夫。
体会:小天心穴在临床上一般用揉法。揉法胜于捣法,但用于视物不正或面瘫时捣法优于揉法。
引文:《按摩经》:“掐小天心,天吊惊风,眼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用之。”“小天心能生肾水,肾水虚少须用意。”
《幼科铁镜》:“儿眼翻上者,将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掌心下掐即平;儿眼翻下者,将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总筋上掐即平。”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掐大横纹,大横纹即总心经,小天心在掌根处,为诸经之祖。按摩经又称总位。”
23.分阴阳
位置:在掌根小天心的两侧大小鱼际上,拇指侧(大鱼际)为阳池,小指侧(小鱼际)为阴池。(解剖部位:阳池在第1掌骨根处,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阴池在第5掌骨近根处豆骨附近,神经分布为尺神经)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医者用双手握小儿大小鱼际,从小天心向两侧分推称分阴阳,一般阴阳症不是很明显可平分;如阳证、实证即分阴池重,反之阳池重,以调之。
时间:1~2分钟。
功用:分利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
主治:寒热往来,腹泻,呕吐,食积不化,身热不退,烦躁不安,惊风抽搐,痰涎壅盛,痢疾等。
临床应用: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积化滞;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所致寒热往来、烦躁不安、腹胀、泄泻、赤白痢等,均以分阴阳为主。阳证分阴重,阴证分阳重,至于是否首选则取决定于病情,如赤白痢即大便内红多白少,为阳证,应首选分阴阳且要阴重,反之,白多红少为阴证,应调阳,即阳重,方能达到阴阳平衡。如阴阳症状不是太明显,平分即可。
分(合)阴阳
临床配穴:
(1)分阴阳配小天心、乙窝风、补肾、板门、清天河水或水底捞明月,可解表退热治疗感冒。
(2)分阴阳、小天心、补肾、大清天河水可镇静镇惊。
(3)分阴阳、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外劳宫、清大肠、利小肠治疗腹泻,腹胀;大便干结,上穴去外劳宫,加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摩腹。
(4)分阴阳(阳重)、清补脾、清板门、中指揉乙窝风、揉外劳、逆运内八卦、清大肠、清天河水可治疗肠炎,如寒痢(白痢)加推上三关。
分阴阳(阴重)、小天心、补肾、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泻大肠、清天河水治赤痢。(第1、2天要泻大肠,以后改为清大肠,逐渐改为清补大肠,补大肠巩固几次即愈)
总之,疾病过程中有发热及高热者,应退热为先。治疗过程中要经常查大便常规以观疗效。
引文:《按摩经》:“分阴阳,止泻泄痢疾,遍身寒热往来,肚膨呕逆用之。”“……分利气血。和阴阳: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推拿妙诀》:“肚响是虚气,分阴阳、推脾土为主……四肢掣跳,寒热不均,掐五指节、分阴阳为主……头偏左右有风,分阴阳、擦五指节为主。”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阴阳者,手掌下,右阴池穴,左阳池穴也。其穴曲小儿四指拳过处,即坎宫小天心处。以我两大拇指,从小天心处两分推之……推此穴不特能和气血。凡一切膨胀泄泻,如五脏六腑有虚,或大小便不通,或惊风痰喘等疾,皆可治之。至于乍寒乍热尤为对症。”“手法同异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阴阳各别见天工,除此俱该同用,急惊推拿宜泻……”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分阴阳,除寒热泄泻。”
24.合阴阳
位置:同分阴阳。
操作:医者用两手拇指从阳池、阴池两侧向小天心方向合推,称为合阴阳。
时间:1~3分钟。
功用:理气血,行痰散结。
主治:痰涎壅盛,痰结咳喘。
临床应用:合阴阳的主要功能是行痰散结;多用于痰涎壅盛、胸闷气喘等,多以合阴阳为主。
临床配穴:合阴阳配补肾(或掐小指正面第1节横纹)、清天河水、清肺、清补脾经、揉小横纹、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掐揉丰隆,治疗痰涎壅盛、痰结咳喘。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合者,以我两大指从阴阳处合来。盖因痰涎涌甚,先掐肾经取热(当作凉),然后合阴阳,照天河极力推去,而痰即散也。”
25.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桡侧赤白肉际。(解剖部位:在第1掌骨中点的桡侧手掌侧皮肤及手背侧皮肤交界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
操作:推法(来回推)。医者左手拿小儿左手使大鱼际暴露,用右拇指桡侧缘由拇指根横纹推至掌横纹处,有止吐的作用;由掌根横纹处,推至拇指根横纹处,有催吐、止泻作用,临床多用清法。另用大拇指在板门穴上做揉法称揉板门(揉之位置为艮宫),其作用主要是健脾和胃,除胀满,通上下之气,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嗳气腹胀等。
时间:2~15分钟。
功用:清热凉膈,止血除烦,又能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主治:清胃热,除口臭,止呕吐、泄泻,退热除烦,疹痘潮热不退,鼻衄,鼻腔炎等。
临床应用: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凉膈热(大小热、虚实热),清胃热除口臭,止吐止泻,多与消化系统穴配用;疹痘不出、疹出不顺,与补脾、三关配用;鼻衄、鼻腔炎,与合谷、少商、大椎等合用;齿龈红肿,与六腑等配用;地图舌,光面舌,总之有苔、无苔(反映有无胃气),与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等配用;阴亏,多与补肾、二马、分阴阳等配用。本穴临床上绝大多数用清法。
临床配穴:
(1)板门配六腑,治牙龈红肿、溃烂。
(2)板门配逆运内八卦、补脾,可调节脾胃的功能状态,治呕吐、食欲下降。
(3)板门配小天心、乙窝风、补肾、分阴阳、大清天河水,可治感冒。
(4)板门配补脾,可调节脾胃功能,增进饮食。
(5)板门配补肾,滋阴清热,治阴虚内热、手足心热、下午低热等。
引文:《按摩经》:“揉板门,除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用之。”“推横门向板门,止呕吐;板门推向横门,止泻。如喉中响,大指掐之。”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板门穴,揉之除气吼肚胀。”“板门专治气促攻,小肠诸气快如风。”
清板门
26.内劳宫(内劳)
位置:在掌心中央。(解剖部位:在手掌中央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
操作:点法,运法。
(1)以中指端点在患儿掌中央处,微用力后迅速拂起,称点内劳宫。
(2)在内劳处滴1~2滴水,医者用拇指面运之称运内劳宫,或将水(1~2滴)滴入内劳宫,用口吹向曲泽,称引水上天河。
次数:点5~10次,运50~100次。
功用:泻心火,除烦躁,息风凉血。
主治:一切实热证皆可用之,如高热、口渴、惊抽、口疮、小便短赤等。
临床应用:本穴属心包经,为清热除烦的要穴。适用于高热、烦躁、口舌生疮等,多与小天心、利小肠、清天河水等配用。如前人在手心滴1~2滴水,用口吹至曲泽,则清热力更强。
引文:《按摩经》:“揉劳宫,动心中之火热,发汗用之,不可轻动。”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内劳宫,属火,揉之发汗。”
27.内八卦(手掌八卦、内八方、八卦)
八卦是环绕掌心周围8个穴位的总称。
位置:在掌心内。取法:以内劳宫作圆心,从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与1/3交界处,为半径画圆,八卦就在此圆上。中指根下为“离”,北为“坎”,东为“震”,西为“兑”,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称为八方,又称八宫。
操作:
(1)医者以左手托小儿左手,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推运,运法中有顺逆之分。顺时针方向为顺运,由乾宫起,经坎、艮、震、巽、离、坤、兑为止,有提升作用,为补法,能促儿呕吐;逆时针方向为逆运,由兑宫起,经坤、离、巽、震、艮、坎、乾止,使气下降,为泻法,以治恶心、呕吐等症。运到离宫时,要轻浮而过或左拇指盖浮离宫,因离宫属心,恐动心火无益。
(2)食、中二指并拢用指面或用拇指面推运。
时间:1~4分钟。
功用:开胸化痰、理气利膈,行滞消食,降逆平喘、止咳化痰、止吐止泻,平衡阴阳、清热发汗。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呕吐,泄泻,腹胀,食欲不振,恶寒,发热,惊悸不安等。
顺(逆)运内八卦
临床应用:
(1)顺运内八卦,性平和,使气上逆,能促使呕吐。患儿误食不洁的饮食或有毒物品须催吐的,新生儿吞咽羊水、秽物或多乳,与小天心、清板门、清四横纹、勾天突合用;中气下陷脱肛,顺运以敛中气,与补脾、补肾、外劳、推大肠、按揉百会、推龟尾、点刺神阙等合用。
(2)逆运内八卦能降逆平喘,止咳化痰、利气利膈,多与清肺、清补脾、揉小横纹、清四横纹、合阴阳、揉丰隆、分推膻中、按弦走搓摩等合用;消化系统疾患,如食欲下降、呕吐、泄泻、腹痛、腹胀,多与清补脾、清板门、清四横纹、掐揉足三里、分腹阴阳、点中脘、天枢、摩腹、背部俞穴配用,效显。
(3)分运八卦多用顺运、逆运、掐等。临床本派用得不多,古人介绍不少(但3种做法绝大多数均推左手),可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
临床配穴:
(1)逆运内八卦配清四横纹、合谷,可和中健胃、消食化积,治呕吐、食欲不振。
(2)逆运内八卦配补脾、乙窝风(中指揉),可温中助消化,治全身痹痛、脾胃虚寒证。
(3)逆运内八卦配小天心、小横纹、清四横纹、清肺、清补脾、膻中、按弦走搓摩,可开胸化痰,治咳喘、张口抬肩、腹胀、便秘等。
(4)顺运内八卦配勾天突、清四横纹、剑突推向天突,可催吐,如新生儿吞噬羊水或多食或误食不洁、有毒食物(在胃中时)用之。
引文:《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八卦……因为离宫属心火,推运离宫恐动心火。自乾宫起顺时针方向推运至震宫,重运一次,轻运七次为定魄。自巽宫起,顺时针推运至兑宫,重运一次,轻运七次为安魂。自坤宫起,顺时针方向推运至坎宫,重运一次,轻运七次,能退热。自艮宫起,顺时针方向推运至离宫,重运一次,轻运七次,能发汗。自离宫起,顺时针方向推运至乾宫,重运一次,轻运七次,治咳嗽。若用食指尖自患者的乾宫起,逆时针方向推运,经兑、坤而到坎宫,再复至乾宫,能开胸化痰,除气闷胀满。自坎宫起,逆时针方向推运至艮宫,能治热症,并有止吐作用。自艮宫起,顺时针方向推运至坎宫,可治寒症,且有止泻作用。自离宫掐至乾宫,中间用轻掐法,两头重掐,能化痰,治咳嗽、昏迷、呕吐等症。自乾宫推至兑宫,有开胸化痰的作用;重揉艮宫,治疗患者饮食不入。坎与离之间直推为水火相济之法……”
《实用小儿推拿》(参考资料):“推拿逆运内八卦,对正常人体胃运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观察,根据生理实验结果:逆运内八卦55次中,使胃运动兴奋的与抑制的各占25次,即在胃兴奋时推逆运内八卦,多有趋向抑制现象;相反的,在胃进入抑制或平稳状态时,推逆运内八卦可促进其转入兴奋状态。可以认为,推运逆八卦有调节胃运动的功能。其反应如何,须看当时胃的机能状态而定。”
《中医儿科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现代研究:青岛医学院生理教研组实验发现,推补脾穴对胃运动有促进作用……还发现,逆运内八卦对胃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按摩经》:“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
28.小横纹(掌小横纹)
位置:在小指根横纹下,掌横纹上稍高起部。(解剖部位:在第5掌骨小头的掌面;神经分布:尺神经)
操作:揉法。左手掌扶托小儿左手背,掌心向上,指微背屈,右手中指或拇指揉之。
时间:1~2分钟。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消肺部炎症,并有疏肝郁的作用。
主治:咳嗽,顿咳,喘息,肺炎,痰壅喘咳,口腔炎,鹅口疮等。
临床应用:小横纹能宣肃肺气(消肺部的炎症),即能退热散结;故临床治疗气管、肺部炎症,常与四横纹、逆运内八卦等配用。善清心、肺之郁热,治肺、气管的炎症引起的喘咳、发热等症。尤其能消湿性啰音,常与揉小天心、清补脾、清肺、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等配用;口舌生疮,与小天心、总筋、清四横纹、大清天河水配用。小横纹还有疏肝郁作用,因此用后可缓解肝区疼痛。
临床配穴:
(1)小横纹配小天心、补脾、清肺、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治感冒后咳嗽或炎性咳喘症等。
(2)小横纹配小天心、清补脾、四横纹、总筋、大清天河水,可治口腔疾患。
(3)小横纹配小天心、清肺、清补脾、补肾、二马、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可治疗咳喘及气管炎的湿性啰音。
(4)小横纹配小天心多揉,可缓解肝区疼痛。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本穴为治疗喘咳主穴,又如患儿口疮疼痛不能吮乳、进食,先揉小天心5分钟,次揉本穴5分钟,可散结热,止口疮痛有效。如肝区痛,揉本穴可见缓解。”
揉小横纹
清四横纹
29.四横纹
位置:在掌面第2~5指根部横纹处,即指与掌的交界处。(解剖部位:掌面第2~5指根部横纹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
操作:推法、掐法、挑四缝。
(1)医者用左手拿小儿左手掌心向上,用右拇指桡侧逐个上下(来回)推之或掐之。次数为50次的倍数,根据患儿大小轻重用,每个最多不超800次(独穴用)。
(2)左手托扶小儿左手背暴露穴位,右拇指在4个指根横纹处来回推,为1次。
次数:推,一般每个穴50的倍数;掐,每个3~5次。
功用:调中行气,消积消胀,消脏腑热,散瘀结,通调上下焦之气。
主治:腹胀,腹满,消化不良,气血不和,疳积,气喘,口唇破裂,口舌生疮等。
(3)刺挑四缝法:四缝在两手食、中、无名、小指掌面,第1指间关节横纹中央,是经外奇穴。拿法同四横纹,局部消毒后,用右手持采血针对准穴位自食指向小指逐个浅刺即出,即急刺急出。针尖退出后,一般可见黄白黏液从针孔溢出,未见溢出者,可在四缝穴上下轻轻挤压,然后用消毒干棉棒擦出黏液即可。每周刺1~2次,重症患儿可隔日1次,病情好转后每周1次或2周1次,总共最多不超过10次。
注意事项:注意刺时避开小静脉,以防出血。24小时内避免手部接触污物,防止感染。治疗期间,患儿饮食不宜太甜、太咸,以免影响疗效。
现代研究:对营养不良小儿挑四缝后发现,胃液分泌有明显改善。如针前胃蛋白酶都是降低状态,刺后全部升高。在胃酸方面,刺前水平较高者,针后下降;较低者,针后均升高,这说明针刺对胃液的分秘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这也是针刺能促进消化吸收的机制所在。对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刺四缝,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说明刺四缝能促进小儿钙、磷的吸收,从而促进患儿骨骼的生长发育。
本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厌食、咳嗽、百日咳、咳喘等(5岁以下小儿),特别是对婴幼儿,效果更佳。(参考《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
临床应用:掐四横纹能退热除烦,散郁结;推四横纹能调中行气,消胀和气血。用于痰盛,可与逆运内八卦、清补脾、合阴阳合用;如消化不良、伤乳食、腹胀,可与逆运内八卦、清补脾、清板门、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摩腹合用;若各型腹胀满,独穴用,可每个横纹推800次;如见营养不良、疳积者,可用采血针或三菱针挑四缝,每周1次,重者2次,症状好转后逐渐减少次数而渐停止,若能配合捏脊则效果更佳。
临床配穴:
(1)四横纹配补脾、逆运内八卦,可助消化,通上下焦之气血,止呕吐、腹泻,引热下行。
(2)四横纹配掐揉足三里,能消腹胀,助运化。
(3)推或掐四横纹配总筋、小天心、清脾、清天河水等,可治口腔疾患。
引文:《按摩经》:“推四横纹,和上下之气血,人事瘦弱,奶乳不思,手足常掣,头偏左右,肠胃湿热,眼目翻白者用之。”“推四横纹,以大指往来推四横纹,能和上下之气。气喘腹痛可用。”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四横纹,掐之退五脏之热,止肚痛,退口眼歪斜。”
《中医儿科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主编汪受传):“刺四缝疗法,是用针点刺四缝穴。四缝穴是经外奇穴,在两手食、中、无名、小指四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中央。具有健脾开胃、解热除烦、止咳化痰、通调百脉的作用,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30.肾顶
位置:在小指末端处。(解剖部位:在小指第3节掌面的末端;神经分布:尺神经的指掌侧神经)
操作:用揉法。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端,右手中或食指端揉之。
时间:2~10分钟。
功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水疝。
临床应用:本穴为止汗要穴。对自汗、盗汗及汗出不止有良效。
临床配穴:
(1)肾顶配小天心、补脾、推上三关(阳虚),治汗证及水疝。
(2)肾顶、小天心、补肾、二马(阴虚),治自汗及解颅。
揉肾顶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在小指末端处,收敛元气,固表止汗。本穴用于自汗、盗汗、汗出不止,疗效显著。”
揉肾纹
31.肾纹
位置:在小指掌面第3节横纹处。(解剖部位:在小指第3节指掌面的横纹处;神经分布:尺神经的掌侧神经)
操作:揉法。医者左手虎口夹住患儿小指使掌面向上,右手中或食指端揉之。
时间:2~3分钟。
功用:散瘀结,善能引内热外散。
主治:目赤,鹅口疮,内热外寒,高热手足凉。
临床应用:本穴可散瘀,善引内热、余热外散,主要用于目赤肿痛,余热未尽所致的身热手足凉,常与小天心、分阴阳、补脾、上三关、退六腑、水底捞明月等合用。
临床配穴:
(1)肾纹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脾、上三关、补肾、总筋、小横纹、四横纹、清天河水或水底捞明月,可治疗体虚余热未尽所致的手足冷凉。
(2)肾纹配小天心、小横纹、总筋、清补脾、大清天河水,治口腔疾患。
(3)肾纹配小天心、小横纹、补肾、二马、平肝、大清天河水,可治眼疾。
(4)肾纹配小天心、补脾、上三关、天河水,可通阳解表;疹痘不出或欲出不透、内陷,颜色不正等均可发散,引邪毒外行,手法用泻法。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在小指第三节横纹处……散瘀,善能引内热外散。”
清大肠
32.大肠
位置:在食指外侧缘,自指尖到指根,有的书推指尖到虎口。(解剖部位:在食指桡侧缘;神经分布: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
操作:推法。
(1)医者将小儿食指固定于医者左虎口处(使外侧缘向上),以右拇指外侧缘推之。
(2)医者用拇指与其余四指握小指侧使食指侧暴露,右拇指推之,向指尖方向推为泻,向指根方向推为补,来回推为清或称平补平泻。
(3)由虎口推至指端,可泻肝胆之热。
时间:一般2~3分钟。
功用:调理肠道功能,泻肝胆之火。补之则气上升而固肠涩便;清泻使气下降则清理肠腑之湿热;清法又称平补平泻,可和气血,消食导滞。
主治:口糜,赤白痢,泄泻,脱肛,翻肛,肛门红肿,便秘。
临床应用:大肠有调理肠道之功能,临床上水泻或泄泻重者,应先利尿为主,待尿多症状好转后,再改为清补;水泻应与小天心、利小肠、清大肠、天河水、清补脾配用,症状缓解后改为固肠涩便,与补脾、外劳、清补大肠配用,逐渐改为补大肠为主。
痢疾、发热、里急后重、邪毒壅盛时应用泻法,与分阴阳(阴重)、泻大肠配用;红痢配补肾、清天河水;白痢配上三关。待症状缓解后,改为清补大肠,逐渐改至补大肠,继用之以扶正。
大肠可独穴用,但一定要掌握对症,如虚寒泻或痢疾后期(恢复期)可独穴用,但热泻应慎重。
临床上,大肠的3种不同用法如下:
(1)补法:使气上升,可固肠涩便,用于虚寒泻、脱肛等,常与补脾、上三关、补肾、分阴阳、外劳、补大肠或清补大肠合用;寒性肠炎、白痢,用分阴阳(阳重)、推上三关、补大肠等。
(2)泻法:使气下降,清热、利湿、导滞,退肝胆之火,用于湿热滞留肠道,身热、腹痛、赤白痢。赤痢第1天以清泻大肠、清天河水、分阴阳(阴重)、补肾、清脾、清肺、退六腑、水底捞明月等;第2天将邪毒排出,症状轻后改为清或清补,过几天症状改善后改为补大肠继以扶正。
(3)清补大肠或补大肠:泻痢将愈,但机体虚实相兼,泻痢好转,多与清补大肠或补大肠、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清板门、清补脾合用。
临床配穴:
(1)补大肠配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外劳宫,治脾虚泻。
(2)清补大肠配小天心、清补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利小肠、清天河水,治水泻。
(3)泄大肠配清肺、退六腑、分阴阳(阴重)、清补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清天河水,治疗高热、泄泻、便秘、赤痢等。
(4)泻大肠配分阴阳、补肾、清补脾、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清天河水,治疗痢疾[红痢加补肾、分阴阳(阴重);白痢加推三关、分阴阳(阳重)]。
(5)泻大肠配小天心、小横纹、清肺、逆运内八卦、清补脾,治疗气管炎。
(6)泻大肠配分阴阳(阴重)、小天心、清补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治疗肠炎、热泻。
引文:《按摩经》:“掐大肠侧,倒推入虎口,止水泻痢疾,肚膨胀用之。红痢补肾水,白多推三关。”
《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大肠侧推到虎口,止泻止痢断根源。”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大肠筋在食指外边,络联于虎口,直到食指侧巅。”“向外正推泻肝火,左向里推补大肠。”“大肠侧推到虎口,止吐止泻断根源。”
33.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由指尖到指根。(解剖部位:小指第1~3节的尺侧缘;神经分布:尺神经的手背支)
操作:推法。
(1)令小儿指稍向上,医者用左拇指和食、中、无名指捏住小儿小指,右拇指由指根推向指稍,称利小肠。
(2)令小儿拇指在上、小指在下立掌,医者左拇指及余四指捏拿住小指,使小指外侧暴露,右拇指或余四指指面推之,称利小肠。
时间:1~5分钟。
功用:分别清浊,利尿等。
主治:水泻、小便少及小便不利等。
临床应用:小肠有分别清浊,利尿的功能。临床常用来治疗小便短少或赤热、不利、泄泻,若心经有热移于小肠,可配天河水、小天心用之;若单纯小便短少、赤,可独穴10~20分钟泻小肠。本穴主要治疗小便短少尤其水泻,利小肠后,小便多,泄泻自愈。临床一般配揉小天心、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等。
临床配穴:
(1)利小肠配小天心、清天河水、补肾、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清大肠,可治疗水泻、热泻。
(2)利小肠配小天心、总筋、大清天河水、清补脾、清四横纹、小横纹,可治疗口舌生疮。
(3)利小肠配小天心、补肾、分阴阳、清天河水、总筋,可清心热,治惊悸不安、口干小便少、大便干结。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本穴治小儿泄泻或中毒性消化不良症最效,不但有通利小便之功,同时尚能分别清浊之能。”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小肠筋在小拇指外边,络联于神门,直至小指侧巅。”
利小肠
34.中冲
位置:在中指尖端近甲缘处。(解剖部位:中指尖近甲缘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操作:掐法。
次数:3~5次。
功用:通窍散结、醒神,主要作用于心经。
主治:用于急救。若掐之能出声,可救;若掐后患儿面色虽微红,但不能出声,其症多凶。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醒神开窍,通瘀散结,常与掐人中、十宣、老龙等配用。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本穴为急救时常用穴之一。如掐时患儿能啼哭出声的,面色虽苍白,可救;若掐后患儿面色虽微红,但无啼声的,其证多险。”
35.乙窝风
位置:手背掌根凹陷处。(解剖部位:在腕关节月骨背侧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
操作:揉。以揉为主,但分拇指揉、中指揉。拇指揉:医者用左手扶托小儿左掌,右手拇指螺纹面在穴上左右揉之,常用于解表发汗。中指端揉为利关节,止痹痛、腹痛。
时间:3~5分钟,可根据病情加减。
功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一切腹痛。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等。
临床应用:
(1)常用于伤风感冒(至于选穴见二扇门穴),有关痹痛多与补脾合用,有健脾温中和胃,进饮食,除湿痰、湿泻等作用。
(2)本穴的主要功用是发散、温通表里,又通经络而散寒,故能治风湿性关节炎。
(3)本穴为治疗一切腹痛的要穴,尤其寒性腹痛。治疗腹泻多与外劳宫合用,效果更佳。
临床配穴:
(1)乙窝风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肾、清板门、清天河水,可解表清热。
(2)乙窝风(中指揉)配外劳、点中脘、拿肚角、足三里,治腹痛,尤其寒性腹痛。
引文:《按摩经》:“掐一窝风,治肚痛,唇白眼白一哭一死者,除风去热。”《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一窝风,在大陵下些。掐此能止肚痛,或久病慢惊皆可。”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秘旨》:“一窝风:在掌根尽处腕中。治肚痛极效,急慢惊风。又,一窝风掐住中指尖,主泻。”
《推拿妙诀》“汗法:遇小儿作寒作热,或鼻流清涕,或昏闷,一应急慢惊风等症,用葱姜汤,医以右大指面醮汤,于鼻两孔著实擦洗数十次,谓之洗井灶,以通其脏腑之气。随用两大指俱醮汤,擦鼻两边数十下。随由鼻梁、山根推上印堂数十下。推法……又有揉一窝风,揉内劳宫,掐二人上马……照病症推拿时用之,皆取汗之法也,风寒之症得出汗即减大半矣,盖面部气通脏腑。此取汗诸法,不拘何症,但有病俱须用之,真除病之通术也……”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一窝风,掐之止肚疼,发汗祛风热。”
拇、中指揉乙窝风
36.外劳宫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解剖部位:在手背正中,第3掌骨中部;神经分布: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
操作:掐或揉。以拇指指甲掐或用中指端揉之。
时间:掐3~5次,揉2~3分钟。
功用:温阳散寒,温固下元,升阳举陷。
主治:完谷不化,肠鸣作泻,寒痢腹痛,大便色青绿或黏、色白,泄泻(尤其寒泻效显),疝气,脱肛等。
临床应用:
(1)本穴为补元阳的主穴,穴性温热,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的佳穴,并能内达外散,揉之可发汗。凡脏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温通作用,温通中又有收敛作用而不致温通太过。
(2)临床常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寒泻、五更泄等大便谷物不化,便物与水分离,色青绿或黏液便,多与补脾、板门、逆运内八卦、乙窝风、清四横纹、大肠配用。除能治消化不良、腹痛、止泻外,尤其对改变大便的颜色及不消化物是其他穴不能比拟的。
(3)治痹痛,与乙窝风(中指揉)配合,揉之可发汗,以热攻热。
临床配穴:
(1)外劳宫配逆运内八卦、四横纹,能温阳散寒,通上下焦之气,治寒性腹痛、腹泻。
(2)外劳配乙窝风,治痹痛,又解表发汗治腹痛,改变大便的不正之色,助消化。
(3)外劳配补脾、逆运内八卦、大肠、分阴阳,可助消化,止泻,止腹痛,改变大便的质与量。
(4)外劳配补脾,可加强脾的运化作用,以助消化吸收,又固后天之本。
(5)外劳配补肾,治五更泻、腹痛,改变大便色绿、黏效显。
引文:《按摩经》:“揉劳宫,动心中之火热,发汗用之,不可轻动。”“掐外劳宫,和脏腑之热气,遍身潮热,肚起青筋,揉之效”。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外劳在手背居中,紧与内劳对,故亦名劳宫也。属热,揉之取汗,能治粪白不变,五谷不化,肚腹泄泻诸病,又大热不退,揉此退之,是以火攻火之道也。一云左转生凉,右转生热。”
揉外劳宫
37.威灵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2、3掌骨交缝处。(解剖部位:在第2、3掌骨中点之间凹陷处;神经分布:桡神经浅支)
操作:掐,继揉之。掐5~6次,揉30~50次。
功用:开窍醒神,镇惊。
主治:急悸暴死,昏迷不醒,头痛,耳鸣。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掐之有声可治,掐之无声难治。常与精宁配用,临床多与人中、老龙、仆参等配用。
掐精宁、威灵
引文:《按摩经》:“掐威灵穴,治急惊暴死……”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威宁,掐之能救急惊卒死,揉之即能苏醒。”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双手掐威灵,威灵穴在外劳右边,与一扇门相对。双手以我两大指甲与甲合,一齐着力,如小儿手嫩,以绸绢隔之,掐虽重而不伤儿手。此治小儿急惊,一搐一死,有声治,无声不治。”
38.精宁(精灵)
位置: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本节后第4、5掌骨之间。(解剖部位:在第4、5指的指蹼背侧处;神经分布:尺神经手背支)
操作:掐、揉法。以拇指指甲掐之。用中指端或拇指面揉之,或掐继揉之。
时间:掐3~5次,揉1~2分钟。
功用:行气,破积(结),化痰。
主治:积聚,眼已状胬肉,疳积,痰喘,气吼,干呕等。
临床配穴:
(1)精宁与威灵配用,可治疗惊风、抽搐,或昏迷不醒、脑瘫等,可加强疗效。
(2)精宁穴与揉小天心、补肾、揉肾纹配用,可解郁散结,治疗眼生胬肉。
引文:《按摩经》:“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小肠有病气来攻,横纹板门推可通。用心记取精宁穴,管教却病快如风。”“精宁,掐之能治风哮,消痰食痞积。”
39.二人上马(二马、上马)
位置:手掌背面,第4、5掌骨小头后陷中。(解剖部位:在第4、5掌骨小头之间背侧;神经分布:尺神经背支)
操作:揉法,掐法。使小儿掌心向下,医者用左手扶小儿左手使中或食指面垫入小儿掌侧二马穴下,使穴垫起,右手拇或中指面揉之(稍偏无名指侧),或用拇指指甲掐之。
时间:揉2~10分钟,掐3~5次。
功用:补肾潜阳,引火归原,大补元气,补肾清神,行气散结,利尿,通淋漓,止尿道疼痛,有八味地黄丸的作用。
主治:小便闭塞,淋证,牙痛,痰湿,睡语,咬牙,消气管炎干性啰音等。
临床应用:二马有补肾的作用,又大补元气,多与补肾合用,可补肾生髓,健脑益气、益神,强筋壮骨,为补肾要穴。与补肾、补脾合用,能补虚扶正,常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不安、久病体虚、面色青灰。消化不良尤其肾虚泻,与补脾、补肾、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揉外劳、大肠配用。对于气管炎的干性啰音,配小横纹多揉,可消之。
揉二马
临床配穴:
(1)二马配补肾、小天心、小横纹、清肺、补脾、逆运内八卦,可治气管炎、肺炎、湿痰等。
(2)二马配小天心、补肾、小肠,可通利小便,治疗淋证、尿道炎等。
(3)二马配补肾,可加强补肾的作用,尤其对先天不足小儿,长期用效果显著。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二人上马,掐之苏胃气,起沉疴,左转生凉,右转生热。”
《实用小儿推拿》:“本穴为畅通尿道并止尿道疼痛的效穴,另外对肺部干性啰音久不消失的,用之有效……”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二人者,我之大食二指也,上马者,以我大指尖,按儿神门外旁,又以我食指尖,按儿小指根横纹旁,掐之,清补肾水,治小肠诸气,最效。若单掐肾水一节横纹,退潮热立效,又苏胃气,起沉疴。左转生凉,右转生热。”
40.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一扇门在食、中两指间的夹缝中(解剖部位:在食、中指指蹼处的背侧;神经分布:桡神经浅支);二扇门在中指及无名指间的夹缝中(解剖部位:在中指、无名指指蹼处的背侧;神经分布:尺神经手背支)。
操作:掐揉法。医者用左手托扶小儿左手,使掌背向上,并将其食、中、无名指分开,右食、中指尖插入两穴之间上下揉动,称揉二扇门,或用两拇指插入一、二扇门之中,先掐继做上下揉动,称掐揉二扇门。
时间:揉1~3分钟,掐3~5次。
功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主治:伤风感冒,痰喘气粗,呼吸不畅,疹痘高热,无汗或欲出不透等。
临床应用:二扇门与乙窝风两穴为透表发汗的要穴,但二穴出汗不一,所以用时要有选择。二扇门出汗是珠形、量多,故在临床选穴上,二扇门一般多用于身体好的、实热、新病,发热39℃以上无汗的患儿,常与揉小天心、二扇门、补肾、清板门、清肺、分阴阳(阴重)、清天河水或水底捞明月或退六腑等穴合用。乙窝风出汗为微汗,一般形容为毛毛细雨样,汗量不多,用拇指揉,故汗出感觉到手稍有黏腻感即收,表示表已解,故损津不多。如发热38℃左右、久病或体虚,还是用乙窝风适宜,免得汗多伤阴。因小儿一般为稚阴稚阳之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在治疗之前先予以助气滋阴益阳,如乙窝风配小天心、补肾、二马、清补脾等,再解表,好解。如患儿身体好,又是新患儿,开始即用汗法解表,表解后继用滋阴清热穴即愈,常用二扇门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肾、板门、水底捞明月或大清天河水或退六腑等。如患儿身热有汗,体温高,头上无汗且滑,可在上穴的基础上加按天门、拿风池等,汗出即收,如汗多可加揉肾顶以固表止汗、收敛元气。
临床配穴:
(1)二扇门配小天心、补肾、清板门、分阴阳、清天河水,可治感冒。
(2)二扇门配补脾、三关(因阳气不畅,四肢冷凉)推至手足温热后加解表穴,即通阳后解表;如汗出过多,加揉肾顶。
引文:《按摩经》:“掐二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揉二扇门,一扇门在食将两指根夹缝中。二扇门穴,在无名小指夹缝处。以我两大指肉掐揉之,治小儿汗不出,热不退。”
《实用小儿推拿》:“二扇门、乙窝风两穴发汗解表作用最好。两穴均可透汗……如患儿发烧无汗,体温40度左右时采用二扇门较好,若体温38度左右时可用乙窝风穴……本穴与小天心穴配用……在身上有汗而头上无汗或发热汗出不畅的,可加按天门穴3~5次,通阳透汗最快;如患儿素有多汗症的,除少按本穴外,再加揉肾顶一穴,以固其表,可制汗出过多。汗出后,注意避风。”
揉二扇门
41.合谷
位置:在拇、食两指肌间陷中。(解剖部位:在第2掌骨与第1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神经分布:桡神经浅支)
操作:掐揉。
时间:掐3~5次,揉1~2分钟。
功用:通郁散结,降胃气,清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等。
临床应用:本穴为治疗咽喉肿痛及牙痛的效穴,一般先掐继揉,也可单用掐法。常与掐少商、拿列缺、掐揉曲池、捏挤大椎合用,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捏挤天突、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清补脾、清板门、掐揉足三里,或配合分腹阴阳、点中脘、摩腹,治疗胃气上逆所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症。
引文:《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虎口:①即合谷穴,见《甲乙经》。②位于大指与食指交叉处,见《幼科推拿秘书》。用揉法,自八卦穴之乾宫,经过坎宫、艮宫至虎口穴,能去食积。”
《推拿妙诀》:“九拿合骨穴(即总位),通十二经,能开关。”
掐合谷
42.少商
位置:在拇指指甲外侧缘,离指甲1分处。(解剖部位:在拇指末节外侧近指甲根部稍上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掐少商
操作:掐法继而揉之。左手固定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指甲掐之、揉之,或用采血针点刺出血。
次数:掐3~5次,揉20~30次。
功用:通窍散结热。
主治:喉痛,喉痹,惊厥。
临床应用:少商主要对上呼吸道炎症有效,如咽部疾患,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扁桃体炎,声带水肿、咽炎等所致局部充血、水肿、疼痛、高热等,常用掐法或针刺出血,常与合谷、大椎配用。对咽部疾患如嗓子痛、急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惊厥及上呼吸道感染,用之显效。轻者用掐法;高热咽部充血、水肿疼痛,点刺出血效果显著。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拇指甲外侧离指甲角一分处……本穴对嗓子痛,急慢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等以及惊厥等症,用之有效。一般轻症用掐法,重症可用针刺出血。”
43.十王(十宣)
位置:在两手十指尖,近甲处。(解剖位置:两手指粗隆近指甲处;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皮支和尺神经浅支)
操作:掐法,用拇指指甲依次掐之。
次数:每个掐3~5次。
功用:开窍醒神,清热,镇静,镇惊。
主治:高热惊厥,抽搐,烦躁不安,神呆,精神恍惚等。
临床应用:多用于急救,与人中、少商、老虎吞食等合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十王穴,掐之则能退热。”
44.左端正
位置:在中指末节桡侧缘中部。(解剖部位:中指第3节桡侧;神经分布:正中神经的掌固有神经)
操作:左手固定患儿中指掌面,右拇指掐之,继而揉之。
次数:3~5次,揉10~20次。
功用:有提升之功,止泻等。
主治:泄泻,慢性痢疾。
临床应用:本穴可提升中气,止泻痢。用于止泻,多与补脾、外劳、大肠等合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掐端正。端正在左者,中指端左侧,掐之止泻。端正在右者,中指端右侧,掐之止吐。”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眼左视掐右端正穴,右视掐左端正穴,中指中节外边是。”
掐左右端正
45.右端正
位置:中指末节尺侧缘中部。(解剖部位:中指末节尺侧缘;神经分布:同左端正)
操作:同左端正。
功用:降逆,止吐。
主治:鼻衄,呕吐。
临床应用: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多与逆运内八卦、清补脾、清板门合用;对鼻腔出血、鼻黏膜干燥等有效(用细绳由中指末节横纹起环形扎至指端,不可过紧,不能影响血运,以免坏死。扎好令小儿平卧休息10~15分钟即可解除指绳)。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中指左右为两端正。”
《实用小儿推拿》:“本穴有降逆作用,止鼻出血有良效。除掐压本穴外,还可用绳子由中指第三节横纹起,拴至指端,扎好后患儿静卧,一般可止鼻出血。”
46.老龙
位置:在中指背部,第1节指甲根正中,离甲根1分许。(解剖位置:在中指远节指骨背面中点,离甲根约0.2cm;神经分布:正中神经)
操作:掐法。
次数:3~5次
功用:醒神开窍,镇静镇惊。
主治:急性暴死,昏迷不醒,高热抽搐,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用于急救,急惊暴死、抽搐,掐之有声者可救。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慢惊风,面青唇白……先掐老龙穴,有声可治,无声不可治。”
47.外八卦
位置: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解剖部位:手背,与内八卦相对;神经分布:尺神经手背支及桡神经浅支)
操作:运法。有顺逆运之分,以顺运为主(由乾宫起,经坎、艮、震、巽、离、坤至兑为一运,可使气下降;逆运由兑宫起,经坤、离、巽、震、艮至乾为一运,可使气升提)。
时间:2~3分钟。
功用:行气和血,通滞散结。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肠麻痹。
临床应用:顺运外八卦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因此对肠胀、几日不便或肠麻痹、早期巨结肠有良效。多与内八卦的逆运及清四横纹、清大肠、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摩腹合用,有显效。(注:顺运外八卦与逆运内八卦的作用相似,都有加强肠蠕动的作用,使气降逆,故临床上治疗便秘、肠胀、巨结肠等,两穴同用可加强疗效)
临床配穴:顺运外八卦配逆运内八卦、小天心、四横纹、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摩腹、按弦走搓摩、足三里,治巨结肠、胸腹胀满及胸闷喘促、便结等。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顺运本穴能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对肠麻痹有效。除运本穴3分钟外,配四横纹4分钟,行气消滞作用更为显著。”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秘旨》:“外运八卦,能令浑身酥通。”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法主通气血,开秘结。将儿手背向上,医以右大指从乾运起,至离宫略轻,过离如余宫运法。”
48.五指节
位置:在掌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窝纹上。(解剖部位:拇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神经分布:尺神经手背支和桡神经浅支)
操作:各用拇指指甲掐之,称掐五指节。掐后继揉之,掐3~5次,揉10~20次。功用:通窍,安神镇静,祛风痰。
主治:惊风抽搐,惊惕不安,风寒咳嗽。
临床应用:五指节能安神镇静,多与小天心、分阴阳、补肾、天河水配用;昏迷不醒、烦躁不安,多与人中、仆参等开窍醒神穴配用;风寒咳嗽、伤风感冒,五指节与上感穴配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五指节,掐之祛风化痰,苏醒人事,通关膈闭塞。”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掐五指节。五指节在手背指节高纹处……掐后以揉法继之。治口眼歪斜,咳嗽风痰。”
49.膊阳池
位置:手背横纹后3寸许。(解剖部位:在尺骨远端缝间背侧,腕横纹上3寸的凹陷处;神经分布:桡神经浅支)
操作:掐继揉之,称掐揉膊阳池。掐3~5次,揉100~200次。
功用:降逆清脑,止头痛,引上焦热下行。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所致),惊风,癫痫,大便干结,下肢冷凉,肌肉消瘦无力。
临床应用: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掐之,与四大手法配用;如便结、抽搐,常与补肾、小天心、分阴阳、天河水及清肺、退六腑、逆运内八卦等配用;下肢冷凉,多与拿列缺、补脾、上三关配用。
揉膊阳池
临床配穴:
(1)膊阳池配桥弓加涌泉,治疗高血压。
(2)膊阳池、拿精宁、威灵,急救惊风、高血压、癫痫、惊厥。
(3)膊阳池、六腑、清肺,治便秘。
(4)膊阳池、补脾、上三关,引上焦热下行,治下肢冷凉、肌瘦无力。
引文:《按摩经》:“掐阳池、止头痛、清补肾水,大小便闭塞,或赤黄,眼翻白,又能发汗。”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前臂(上臂)阳池,位于前臂伸侧,离掌根3寸处。”
《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用掐法、揉法,治风痰、头痛。”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掐揉阳池。阳池穴,在一窝风之下,掐此治头痛。”
50.总筋
位置:在手腕掌侧横纹中部。(解剖部位:在月骨掌侧,腕横纹韧带上方;神经分布:正中神经)
操作:掐、揉、拿。用拇指掐,称掐总筋;拇、食、中、无名指对拿,称拿总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
时间:掐3~5次,拿3~5次,揉1~2分钟。
功用:清心热,退潮热,通调周身之气机。
主治:心经实热证,口舌生疮,流涎,潮热,肠鸣吐泻,惊风抽搐,小便短赤等。
临床应用:总筋为治心经的要穴,如治疗惊抽,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肾、大清天河水。
临床配穴:
(1)总筋配小天心、四横纹、大清天河水、清补脾等,可治疗口舌生疮、口糜、伸舌弄舌、重舌等。
(2)总筋配上感穴,加退六腑或水底捞明月,可治疗高热(用泻法)。
引文:《按摩经》:“掐总筋,过天河,能清心经,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常掣,去三焦六腑五心潮热病。”“总筋天河水除热,口中热气并拉舌,心经积热火眼攻,推之方知真妙诀。”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总筋穴在大横纹下,指之脉络皆总于此,中四指脉总于此。”
揉总筋
51.列缺
位置:
(1)在手腕两侧凹陷处,为推拿位置。(解剖部位:在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下方腕骨的两侧;神经分布:桡、尺神经)
(2)两手在合谷交叉,右手在上,手食指尖的位置即列缺,为针灸用之。掐、针刺的部位。(解剖部位:自桡骨肌腱的外侧,拇长屈肌的外缘回前方肌中;神经分布:外膊皮下神经和桡骨神经)
操作:拿、揉;通常以拿法为主。
时间:拿3~5次,针每日1次。
功用:发散风寒,发汗解表,清脑降逆,开窍醒神,引上焦热下行。
主治:拿列缺,治感冒、惊风、昏迷不省人事,近几年来有人用来预防感冒有效。拿列缺,治头痛、头胀、牙痛、半身不遂,下肢皮温低及肌肉消瘦无力等。
拿列缺
临床应用:
(1)拿列缺用于感冒高热无汗,可与按天门、拿风池配用。
(2)拿列缺可引上焦之热下行,治疗下肢肌肉无力及皮温低,可与补脾、三关、掐揉膊阳池、拿列缺合用,以改善肌肉消瘦及下肢冷凉。
(3)近年来,有人将拿列缺用于预防感冒,若有遇寒、喷嚏流涕,马上拿住列缺穴揉10分钟左右,感冒即愈。
(4)治疗成人头痛、头胀效果显著。
引文:《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列缺在掌根连腕处两侧凹内,非针灸之列缺。”“主治:此为出汗、发表、通窍之穴。拿之汗出为止。治中恶不省人事,目闭口噤而阴脉不绝的,拿之可苏。伤风、感冒、伤寒、风寒头痛,久拿可以得汗,又可助疹痘发表,得汗后则须避风。歌哭无端,胡言乱语,俗所谓邪祟,拿列缺出汗,痰开神清,即可得愈。”
52.上三关穴
位置:在大鱼际至曲池的连线上。(解剖部位:在桡骨外侧缘,自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上;神经分布: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
推上三关
操作:直推法。医者用左手握住小儿手腕,使中、食指在小儿前臂扶托住腕关节(拇指侧在上),然后医者右拇指面或食、中指并拢,用指面由大鱼际侧推向曲池,向心推,称推上三关。
时间:1~3分钟。
功用:助气活血,通阳,培补元气,熏蒸取汗,温阳散寒。
主治:营养不良,贫血,黄疸,肢瘫,疹痘,白 欲出不透,面色无华,四肢软弱无力、皮温低,阴疽、毒疖晚期(已化脓时,用之溃破快)。
临床应用:
(1)三关穴性温热,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温补下元,用于助气和血、命门火衰、下元虚冷、体虚、四肢冷凉、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常与补脾、补肾、二马、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合用。
(2)此穴有助气和血、温中散寒、熏蒸取汗之功,用于疹毒内陷、隐疹不出、感冒手足凉,多与补脾、揉小天心、逆运内八卦等合用;实证若需此穴,手法宜重,速度快,时间短,取补中有泻之意。用于改变面色 白无华,配补脾、上三关;面色青灰无泽,配补肾等。
临床配穴:
(1)上三关配补脾,有助气和血、补虚扶弱之功,用于大病后扶正,使变黄面色逐渐发红。
(2)上三关配补脾、乙窝风,可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下降,加外劳宫治虚寒泄泻。
(3)上三关配补脾、补肾、拿列缺、膊阳池、涌泉,可引上焦热下行,治下肢冷凉、消瘦或肢软无力、皮温低。
(4)上三关配补脾、乙窝风、外劳宫、利小肠、大肠,可治久泻、脾虚泻、寒泻。
(5)上三关配补脾、小天心、乙窝风或二扇门,可先通阳,治疗感冒发热重、四肢冷凉。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大三关者,对风、气、命食指上小三关而言也,属真火元气也。其穴从鱼际穴往膀上边,到手弯曲池,故曰侧。其推法,以我二指或三指,从容用力,自鱼际推到曲池,培补元气,第一有功。熏蒸取汗,此为要着……皆大补之剂,大热之药也。”
《幼科铁镜》“:男左手直骨背面为三关,属气分,推上行气阳动,故为热为补。”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三关,男左三关推发汗,退下六腑谓之凉;女右六腑推上凉,退下三关谓之热。”
53.天河水
位置:前臂掌侧正中由腕横纹至曲泽为一直线。(解剖部位:在前臂掌侧由腕部至肘弯曲泽穴处;神经分布:前臂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
操作:直推法。有5种方法:
(1)清天河水:医者左手托小儿左手背使掌心向上,右拇指面或食中二指并拢,用指面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
(2)大清天河水:位置、拿法同上,从内劳宫推到肘横纹曲泽。
(3)打马过天河:位置、拿法同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端从腕横纹到曲泽,其中在总筋、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各穴弹打3~5次为1遍。弹打3~5遍为1次治疗。
(4)引水上天河:拿法位置同上。右手将1~2滴水,滴在内劳宫上,由内劳宫吹向前臂直到曲泽。
(5)取天河:右手食中指并拢,用指面或掌尺侧由曲泽推向腕横纹中点。
以上诸法的操作方法虽不同,但作用相同,从清天河水至取天河一个比一个作用强。取天河特强,引水上天河较取天河次之,打马过天河再次之,大清天河水比打马过天河又次之,清天河水作用最平稳、最常用。
时间:清天河、大清天河水1~3分钟;引水上天河、打马过天河3~5次;取天河0.5~1分钟。
功用:清热除烦(主要是清心经之热),利小便,安神镇惊、止抽搐。
主治:一切湿热证,内热,潮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口渴,口疮,伸舌弄舌,重舌木舌,惊风,痰喘,咳嗽,小便短赤。总之,心经热皆可用之。
临床应用:
(1)本穴性较凉,属心包经,与心经为表里关系,故有清心热的作用,可清心除烦、清心火利尿,故大小热、虚实热、口内疾患、镇静、镇惊均可用之。本穴性平和,尤其清天河水,清热而不伤阴,故临床上常用来作结束手法,是唯一向心推为清法的穴位(本派向心为补)。
清天河水
(2)本穴多种做法,但作用一致,都均较安全,如大小热均用清天河水,就是用取天河,只要掌握好时间也比较安全。
临床配穴:
(1)清天河水配小天心、乙窝风、分阴阳、补肾、清板门,治疗一般性感冒。
(2)大清天河水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肾,可镇静、止抽,治小儿夜游症、惊风、烦躁不安、夜卧不宁等。
(3)天河水配小天心、小横纹、四横纹、清肺、清补脾、总筋、逆运内八卦,可治口疮疾患、口舌生疮、口糜、伸舌弄舌、木舌重舌、食欲不振、咳喘等症。
(4)清天河水配清补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可除痰湿、利尿、止呕吐。
(5)清天河水配补脾、小肠,可利尿。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清者,以我手三指或二指,自大指横纹推到曲池,以取凉退热,并治淋疴昏睡,一切火症俱妙。”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推天河水,推之清心经烦热,如吐宜多运。”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天河水。天河水在总经之上,曲池之下。蘸水,由横纹推至天河,为清天河。蘸水由内劳宫推至曲池为大推清天河水,蘸水由曲池推下至内劳宫为取天河水,均是以水济火,取清凉退热之义。”
退六腑
54.六腑
位置:由尺侧肘尖起至腕横纹处。(解剖部位:在前臂尺侧缘,从肘关节至腕关节;神经分布:前臂内侧皮神经)
操作:推(退)法。由肘尖向腕部推之。做法:
(1)令小儿掌心向内,医者用左手托握桡侧腕关节,食中二指伸直,扶小儿前臂桡侧面(以免小儿不合作,拉伤关节)固定关节,右手拇指桡侧或食中指并拢由肘尖推向腕横纹尺侧,称退六腑。
(2)令小儿屈前臂,指稍向上,医者用左手扶小儿桡侧手腕部,右手拇指自尺侧肘尖推向腕横纹。
时间:1~3分钟。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润燥通便。
主治:一切实热证,如高热、惊厥、口舌生疮、木舌重舌、伸舌弄舌、牙龈红肿、溃疡、咽喉肿痛,痄腮、无名肿痛、里急后重、便秘等。
临床应用:
(1)本穴性寒大凉,专清热凉血、解毒,对脏腑郁热、积滞、壮热苔黄、口渴、咽干、无名肿毒等实热证均有效。故临床上常用于感冒、高热不退、痢疾等症。
(2)本穴与上三关为大凉大热要穴,可两穴同用,也可单用。如体虚、病后失调,需培补元气或助阳者,可单用三关。如高热、抽搐、烦躁不安,可单用六腑。两穴配用能平衡阴阳,又称大分阴阳,有调和脏腑平衡阴阳之意。为防止大凉、大热损伤正气,或寒热夹杂证,须两穴同用;如以热证为主,六腑与三关之比为3∶1,即六腑为300次、三关为100次;如寒证为主即反之,以防止偏胜或偏衰。
(3)单用六腑应注意,身体素虚、病后未愈者不能先用六腑,可先用三关补之或三关、六腑同用(选3∶1方法)。对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可先用六腑退热,但如连用7~8天,高热虽退但伤阴重,患儿虚弱,解决方法有二:一为在治疗中取二穴同用(3∶1);二是一定用补穴标之,如用补肾、二马、补脾等(起码用2~3天)。
临床配穴:
(1)六腑配感冒穴,有解表退高热作用,可治疗感冒、高热、惊厥、内热、大便秘结等。
(2)六腑配清补脾、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推下七节骨或清肺、清大肠,可降逆泻实热、壮热,治疗肚腹胀满、便秘等。
(3)六腑配小天心、分阴阳、清天河水,可治一切实证,但热退后一定要扶正。
引文:《按摩经》:“六腑凡做此法,先掐心经、点劳宫。”
《幼科铁镜》:“男左手直骨正面为六腑,属血分,退下则血行阴动,故为寒为凉……”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六腑穴在膀之下,上对三关。退者,从斗肘穴向外推至大横纹头,属凉,专治脏腑热,大便秘结,遍身潮热,人事昏沉,三焦火病,此为要着……”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六腑。蘸沸汤,由曲池推至阴池,主凉性,病热者多推之……(周于蕃)”
55.曲泽(洪池)
位置:在肘横纹中点。(解剖部位:在肘窝正中,上臂骨和前臂骨的关节部;神经分布:中膊皮下神经及正中神经)
操作:捏挤法,点刺出血。
功用:通调经络,和气血,利关节,止痹痛。
主治:上肢麻木,不能上举或瘫痪,手指伸屈不灵或疼痛,中暑昏迷等。
临床应用:
(1)用于急救,尤其中暑,配曲池、大椎捏挤或点刺出血。
(2)肘关节痹痛等配揉外劳、乙窝风(中指揉),上肢不能高举、瘫痪加重揉大椎及肩井等。
引文:《幼科铁镜》:“心络热甚作痴迷,天河引水过洪池……”
56.曲池
位置:屈肘时,肘横纹外端凹陷处。(解剖部位:在肱骨上髁与桡骨的关节部;神经分布:桡骨神经的分歧部及膊皮下神经。)
操作:掐法,点刺法。
功用:通瘀散结,活血,止痹痛。
主治:上肢麻木、不能高举或瘫痪,手指伸屈不灵或疼痛,中暑,昏迷等。
临床应用:
(1)夏秋中暑用采血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出血或出不多、血色黑浓的用捏挤法,多配尺泽和大椎、合谷。
(2)上肢瘫、麻木及上臂不能高举,或手指伸屈不灵或疼痛的,均可按摩、点刺、针灸曲池。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屈肘时,肘横纹外端凹陷处。”“功用:通瘀散结,活血脉,止痹痛。主治:上肢瘫痪、麻木、胳膊不能抬举,手指伸屈不灵活和疼痛等。”
掐曲池
57.抖肘穴
位置:在肘关节鹰嘴突处。(解剖部位:在肘关节后方的尺骨鹰嘴;神经分布:桡神经)
操作:摇抖肘。以医者左手拇、食、中三指托患儿抖肘处,以右手拇、食二指叉入虎口,同时用中指按天门(小鱼际中点即乾宫位),然后屈小儿之手,上下摇之。
次数:20~30次。
功用:通经活络,顺气生血,化痰。
主治:气血不和,痹痛,痞块,咳嗽,惊等。
临床应用:本穴多与其他穴配用。
临床配穴:抖肘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肾、大清天河水,可治疗惊风抽搐;配补脾、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治疳积及慢性消化不良等。
引文:《按摩经》:“斗肘走气:以一手托儿斗肘运转,男左女右,一手捉儿手摇动。治痞。”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斗肘,膀臂下肘后一团骨也。”“……斗肘重揉又生血。”
(三)胸腹部
58.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陷中。(解剖部位:在胸骨颈截痕上际之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神经分布:下颈皮下神经)
操作:点法、捏挤法、按揉法。
(1)按揉天突:
用中指或拇指端按,称按天突,或按后继而揉,称按揉天突。按3~5次,按揉10~20次,能泻火。
(2)点天突:
用中指或拇指微屈,向下用力点3~5次,称点天突,又称勾天突。动作宜快,能催痰、催吐。
(3)捏挤天突:
用两手拇指、食指捏挤天突,至皮下红紫为度,称捏挤天突。能降气,泻热,止咳止吐,清咽利喉等。
点天突
捏挤天突
功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
主治:痰壅气急,咳喘胸闷,咳痰不畅,恶心呕吐,咽痛等。
临床应用:天突能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泻热,利咽利膈,降逆止呕。临床咽痛声哑、发热、咳喘等常揉天突,配小天心、小横纹、四横纹、逆运内八卦、清补脾、清肺、水底捞明月,可降体温,治咽喉、气管、肺部的炎症。如痰多,可加补脾、揉丰隆、合阴阳、补肾、清天河水;如见痰涎壅盛,勾天突配鸠尾上推至胸骨切迹,可致吐痰及胃内容物。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点法,可催吐;捏挤法,可降气、止喘咳及恶心等,又可抑制痉挛性咳嗽。”
59.膻中(心演、演心)
位置:在胸骨上,平第4肋间,两乳之间,属任脉。(解剖部位:在胸前第4肋间与前正中线的交点;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前皮支)
操作:
(1)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膻中。
(2)用中、食指指面从天突向下推至鸠尾,称直推膻中。
(3)用双手拇指或四指掌面从膻中向两边左右分推,称分推膻中。
时间:0.5~1分钟。
功用:宽胸理气,宣肺止咳。
主治:胸闷喉鸣,气喘,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临床应用: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背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胸闷、吐逆、咳喘均有效。常与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推板门、分腹阴阳合用。
临床配穴:
(1)膻中配补脾、清肺、小天心、逆运内八卦、分推肩胛骨、揉肺俞,治疗咳喘。
(2)膻中配清补脾、逆运内八卦、揉小横纹、合阴阳、揉丰隆、气海、按弦走搓摩,治疗痰多。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揉膻中风门:膻中,在胸前堂骨洼处;风门,在脊背上,与膻中相对。揉者,以我两手按小儿前后两穴,齐揉之,以除肺家风寒邪热,气喘咳嗽之症。”“膻中穴在人迎下正中,与背后风门相对,皆肺家华盖之系。”
60.腹
位置:腹部,自胸骨下端剑突起,沿肋弓下向两侧至腋中线。(解剖部位:胸骨剑突下沿肋弓下方向两侧至腋中线;神经分布:肋下神经)
操作:医者两手拇指或食、中、无名、小指并拢,用指腹同时自剑突沿游离肋斜下分推至腹两侧,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逆时针为补,顺时针为泻,往返摩为平补平泻。
分腹阴阳
时间:分推、摩为1~2分钟。
功用:消食化积,降逆止呕,健脾止泻,通便。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厌食,疳积,便秘。
临床应用:
(1)分腹阴阳:
能降气,理气、消食,善治乳食积滞。如治疗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满等症,常与清补脾、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掐揉足三里合用。治疗厌食,与小天心、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点中脘、捏脊合用。但对脾虚泻等慎用。
分腹阴阳与按弦走搓摩均有理气降逆之功,但分腹阴阳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调理脾胃,而按弦走搓摩同用于消化系统的肝胆和呼吸系统,如疏肝利胆和治疗胸胁满闷、喘咳、呼吸不畅等。
(2)摩腹:
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补法:能健脾助消化吸收,强壮身体,治疗泄泻。
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伤乳食泻等,多与分腹阴阳合用。
清法:能和胃进饮食,强壮身体,一般作保健用,常与补脾、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捏脊合用,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摩腹。用掌心团摩满腹上,治伤乳食。”
《推拿妙诀》:“下法(即泻也),凡遇小儿不能言,若偶然恶哭不止,既是肚疼。即将一人抱小儿置膝间,医人对面将两手搂抱其肚腹,着力久久揉之,如搓揉衣服状。又用手掌摩揉其脐,左右旋转数百余回(每转三十六),愈多愈效。随用两手于肚两边推下两膀胱数十或百下,并从心口推下小肚,此下泻之法也(又有横纹推向板门则泻之法,可并用之)。大约揉肚并脐,若久自然消化,但要揉之如法耳。”
61.中脘(胃脘、太仓,又称分推腹阴阳)
位置:脐上4寸,剑突到脐连线之中点,属任脉,又称中脘部。(解剖部位:在剑突至脐连线的中点,属任脉;神经分布:第8肋间神经)
操作:医者用拇、食、中指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四指或全掌摩,称摩中脘;自中脘向上直推到天突或自天突下推至中脘,称推中脘(亦称推胃脘);自中脘推至剑突处,称“推三焦”,若从剑突沿季肋处向两侧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如用中指端在中脘点,称点中脘。
时间:揉、推1~2分钟,摩2分钟,点0.5分钟。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积滞,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嗳气等。
临床应用:中脘为胃之募穴,专治消化系统疾病。
(1)点中脘,因在胃区能促进胃蠕动,多与脾、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合用,治疗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等显效。
(2)推胃脘:自上而下主治胃气上逆,嗳气呕恶;自下而上,使胃气上逆,能催吐。
(3)分推可理气平喘。
(4)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中脘,在心窝下,胃腑也,积食滞在此。揉者,放小儿卧倒仰睡,以我手掌按而揉之,左右揉,则积滞食闷即消化矣。”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则吐。均须蘸汤。”
点神阙四点
62.神阙(脐中、脐)
位置:在脐窝中央,属任脉,又指脐周围腹部。(解剖部位:在脐中央,有腹壁下动脉、静脉;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前穿行支)
操作:掐法、捏挤法、针刺出血继捏挤、点脐法亦称抖脐法、揉脐法。拇指掐:在离脐边0.5寸许四周上下左右四边掐之,每个掐3~5次。捏挤法:在4个点捏挤出紫红或淡红为度。点刺法:用采血针在四点刺出少量体液后,继而用捏挤法,取少量血为止。点或抖脐法:即用中指端或长棉棒在4个点上用抖法,以止痛、消胀,时间每个0.5分钟。揉脐:用中指端或掌根摩,称摩神阙,又称摩脐,逆时针为补,顺时针为泻。
功用:散结气,消瘀滞,除膨胀,散凝寒,止腹痛,消食导积滞。
主治:一切腹痛(实、寒、虫、积),腹泻,腹鸣,腹胀。
临床应用:
(1)本穴为治疗腹痛的要穴之一。
(2)此穴能补能泻,补之能温阳补虚,治疗脾、肾虚泻及寒湿泻,对慢性消化不良、痢疾等有效。补之,多与补脾、上三关、逆运内八卦、清补大肠等合用;泻之能消能下,治疗痢疾、湿热泻、便秘、腹胀等,多与清补脾、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利小肠等合用;平补平泻为和法,治疗乳食停积,厌食、食积、后天喂养失调等,多与清补脾、板门、补肾、小天心、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合用。
(3)神阙与天枢常配伍,治疗腹痛、腹泻、腹胀有显效。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如症重则周回用灯火四燋。”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泄;由小腹往肚脐上推,则补。”“摩神阙:神阙即肚脐,以掌心按脐并小腹,或往上,或往下,或而左,或而右,按而摩之,或数十次、数百次,治腹痛,并治便结。”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揉脐及鸠尾,鸠尾在心窝上,掩心骨是也;脐乃肚脐,一名神阙。揉者,以我右掌,从小儿关元,右拂上至鸠尾,左旋而下,如数周回。盖小儿天一真水在此,取水来克火之故也。身热重者,必用此法,须用三指方着力,若手心则不着力矣。寒掌热指,乃搓热手心揉脐也。”“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此治痢疾水泻神效。此治泄痢之良法也。龟尾者,脊骨尽头闾尾穴也……其法以我一手,用三指揉脐,又以我一手,托揉龟尾,揉讫,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水泻专用补,若赤白痢,必自上七节骨擦下龟尾为泻,推第二次,再用补。盖先去大肠热毒,然后可补也。若伤寒后,骨节痛,专擦七节骨至龟尾。”
63.天枢
位置:平脐左右各旁开2寸,属足阳明胃经。(解剖部位:在上层有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外缘,循下腹壁动脉;神经分布:肋间神经侧穿支)
操作:捏挤或点揉,捏挤至局部红紫为度;点天枢用食、中指端分开或用长棉棒在两侧穴上抖点,根据小儿大小点1~2分钟。一般用点法。
功用:理气消滞,疏调大肠,助消化。
主治: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痢疾,便秘,食积不化,肠麻痹。
临床应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通调大肠,理气消滞,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痢疾及消化功能紊乱所致呕吐、腹泻、食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多与神阙、清补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拿肚角配用;肠功能紊乱,常与脐、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四横纹配伍;天枢加清肺、六腑,可治大便结。
临床配穴:
(1)天枢配中脘、分腹阴阳、摩腹、清补脾、大肠、逆运内八卦,治疗胃肠炎、肠功能紊乱所致的呕吐。
(2)天枢配点中脘、分腹阴阳、摩腹、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清补脾,治腹胀、食欲不振、积滞。
(3)天枢配六腑、摩腹,治便结。
(4)天枢配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分腹阴阳、清大肠,治肠炎、细菌性痢疾(赤痢加补肾,白痢加上三关);配清肺、退六腑可治疗腹胀、便秘。
(5)天枢配乙窝风、外劳、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拿肚角、点神阙、摩腹,治一切腹痛。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揉天枢:天枢穴,在膻中两旁两乳之下。揉此以化痰止咳,其揉法以我大食两指,八字分开,按而揉之。”
64.肚角
位置:脐旁开2寸两大筋处及腰下两旁,胁骨直下。(解剖位置:腹直肌外缘;神经分布:第11~12胸神经前支)
操作:
(1)捏拿:脐两旁两大筋处,用双手拇、食、中三指向深处对捏拿之,一紧一松为1次。共3~5次。
(2)二法:医用两手拇、食、中三指,再向两胁骨直下方拿捏,同时向偏内上方,做一推一拉一紧一松的轻微动作。
次数:3~5次。
功用:止腹痛,健脾和胃,理气消积,消胀。
主治:腹胀,腹泻,痢疾等所致腹痛。
临床应用:本穴为止腹痛之要穴,对各类腹痛均有效,尤其寒性常配揉乙窝风、揉外劳诸穴推后再拿肚角,以免小儿哭闹。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肚角穴,腰下两旁往丹田处也。”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按肚角。肚角在脐之旁,用右手掌心按之,治腹痛,亦止泄泻。”
《小儿推拿疗效简编》:“……医者两手拇食中三指,向深处拿捏之,同时向偏内上方作一推一拉一紧一松的轻微动作。”
《小儿推拿学》:“脐中旁开二寸大筋。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拿肚角
65.气海
位置:在脐下正中1.5寸许。(解剖部位:在脐下腹白线中,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前穿行支)
操作:点法,用拇或中指端点之。
时间:0.5~1分钟。
功用:引痰下行。
主治:痰涎壅盛,胸膈不利。
临床应用:本穴有降痰的作用,故临床治疗小儿咳喘、痰鸣,可配清补脾、清肺、逆运内八卦、丰隆、补肾、合阴阳。若腹泻者,少用或不用本穴。
点气海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再如痰多喉有痰鸣音的,逆运内八卦3分钟,再配点气海10~15次,两穴配用有宽胸利膈,降痰作用……”
66.关元
位置:在脐下3寸。(解剖部位:肚脐下缘和耻骨上缘连线的中点;神经分布:髂腹下神经)
操作:按、揉、点。用拇、中指端点、按,称点或按关元;用拇、中指面、掌心按,称按关元。
次数:揉100~300次;点按3~5次。
功用:小儿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培肾固本,调节尿液。
主治:遗尿,小便不通及频数,淋证,下腹痛。
临床应用:本穴多用于泌尿系统,为小肠募穴,治疗遗尿、尿频、癃闭、脱肛,可培肾固本,常与补肾、二马合用(温补)。尿少、尿赤,多与利小肠、推箕门合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关元穴:脐下宽平处,与下气海相连。”
67.曲骨
位置:脐正中直下5寸,耻骨上方正中线上。(解剖部位:在耻骨联合上,左右椎体肌停止部;神经分布:髂腹下神经)
操作:掐5~7次,针每日1次。
功用:有调节泌尿系统的作用。
主治:遗尿,尿潴留,膀胱炎。
临床应用:主要调节泌尿系统功能,常用掐、针刺,取穴在任脉,又在膀胱下,故刺激可兴奋任脉和膀胱而产生作用。
临床配穴:
(1)曲骨配小天心、补肾、二马、外劳、关元、三阴交、百会,可治疗遗尿。
(2)曲骨配补脾肺、补肾、关元、百会、外劳、三阴交,可治脾肺气虚引起的遗尿。
(3)曲骨配小天心、分阴阳、补肾、清天河水、中极、三阴交,可治疗神经性尿频。
临床体会:推拿治疗泌尿系统不如针刺效快,故临床大龄小儿用针刺,快速进针,不留针,快速取针;成人须针,效显;如小儿不能针刺再用推拿治疗。
引文:《幼科条辨》:“针刺法对小儿遗尿、尿频疗效可靠,简单易行……”
(四)腰背部
68.新建
位置:后发际哑门下,在第2、3颈椎之间,以指按压本穴处,咽部立感闷塞不畅即是本穴。(解剖部位:在第2、3颈椎棘突之间;神经分布:颈神经后支)
操作:捏挤法。先点刺出血,继用捏挤法捏至局部紫红为止。每日1~2次。
功用:散结热、清咽喉,消嗓子肿痛。
主治:咽痛,急性喉痹,乳蛾,声音嘶哑等。
临床应用:咽部充血,水肿不适、疼痛,与少商、大椎、合谷配用。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在后发际哑门下,第二、三颈椎之间,以指按压本穴处,咽部立觉闷塞不畅……”
69.大椎
位置:在颈后,第1胸椎与第7颈椎棘突之间高起处,低头取之。(解剖部位: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神经分布:副神经,胸神经)
操作:捏挤、揉、提拧大椎(用屈曲的食中指蘸水或肥皂水在穴位上提拧,使局部出现瘀斑为度,称扯、拧大椎或刮痧疗法)。
功用:清热解表,通经活络,止痹痛,降逆止呕
主治:发热,感冒,咳嗽,百日咳,项强,呕吐等。
临床应用:
(1)有清热解表的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项强、呕吐等。
(2)对婴儿瘫、脑瘫、臂丛神经损伤,上肢不能高举,用揉法有效;对于不能抬头,按揉有显效。一般揉1~2分钟。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本穴治伤风感冒发烧及头昏、呕吐等……先用三棱针刺微出血,继用捏挤法,疗效满意……”“大椎在第一胸椎之上,坐正平肩,低头取之。”“功用:解表,清上焦热。”
捏挤大椎
《中国小儿推拿学》:“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属督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70.肩井(膊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解剖部位:第7颈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用拇、食二指对拿肩井,或用拇指和食、中指提拿穴位,一松一紧称拿肩井。
操作时间:拿3~5次,按揉10~20次。
功用:解表发汗,通窍行气。
主治:感冒,惊厥,上肢不能抬举,有治疗后总收法之说。
临床应用:拿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临床用于发汗,常与解表穴合用。提拿肩井多用于治疗肩臂疼痛、颈项强直等。本穴为诸法推毕的结束动作,称总收法。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按肩井。肩井在缺盆上,大骨前寸半。以三指按,当中指下陷中是。用右手大指按之,治呕吐,发汗。”
《幼科铁镜》“肩井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血气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血气不周身。”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总收法,诸症推毕,以此法收之,久病更宜用此,永不犯。”“其法以我左手食指掐儿肩井陷中,乃肩膊眼也,又以我右手紧拿小儿食指无名指伸摇如数,病不复发矣。”
71.风门
位置:在第2胸椎棘突下(第2、3胸椎之间)旁开1.5寸。(解剖部位: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用食中指端分开揉,称揉风门。
时间:0.5~1分钟。
功用:解表通络。
主治:感冒,咳嗽,气喘,鼻塞,骨蒸潮热。
临床应用:揉风门主要用于感冒咳嗽,多与肺经、肺俞、逆运内八卦、小横纹、四横纹配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风门穴在脊骨二节下。”“咳嗽揉之取热。”
72.肺俞
位置:在第3胸椎下,即脊柱旁开1.5寸。(解剖部位:在第3胸椎棘突外侧1.5寸;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按揉、分推。用双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按揉,称按揉肺俞;用双拇指分别从肩胛骨内缘,由上向下分推,称分推肺俞或分推肩胛骨。
时间:揉0.5~1分钟,分推1~2分钟。
功用:止咳化痰,益气补肺,润燥通便。
主治:咳嗽,痰鸣,胸闷,胸痛,感冒,大便干结等。
分推肩胛骨
临床应用:揉肺俞或分推肩胛骨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久咳,肺虚用补肺或用培土生金法加逆运内八卦、揉小横纹;如大便干结,可用清肺配清大肠、退六腑泻之。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肺俞。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对乳引绳取之。须蘸葱姜汤,左旋推属补,右旋推属泻,但补泻须分四六数用之,治风寒。”
73.脾俞
位置:第11椎旁开1.5寸。(解剖部位: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揉法。
时间:0.5~1分钟。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祛湿。
主治:呕吐,泄泻,疳积,食欲不振,黄疸,水肿,慢惊,四肢乏力等。
临床应用:脾俞能健脾和胃,助消化吸收,祛水湿,常与脾经、足三里、逆运内八卦、四横纹等合用,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停、消化不良等。
74.肾俞
位置:在14椎下,旁开1.5寸。(解剖部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揉法。双手拇指或食、中二指分开用指端揉之,称揉肾俞。
时间:0.5~1分钟。
功用:滋阴壮阳,补益肾元。
主治:腹泻,便秘,小腹痛,下肢乏力,慢性腰背痛,肾虚气喘等。
临床应用:揉肾俞滋阴壮阳,补益肾元,常用于肾虚泻或阴虚便秘及下肢瘫等,多与揉二马、补脾、三关合用;治腰背痛,常与委中、腰俞合用;治肾虚不纳气、喘,与肺俞、补脾、逆运内八卦、小横纹、二马合用。
推七节骨
75.七节骨
位置:第4腰椎至尾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解剖部位:在第4腰椎至尾椎端的连线;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或推下七节骨。
时间:1~2分钟。
功用:调节大肠,温阳止泻,泻热通便。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等。
临床应用: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泻、脾虚泻、久泻久痢等,常与按揉百会、揉龟尾、足三里、外劳宫、大肠、小肠合用。
(2)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多与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清肺、清大肠合用;虚寒泻或慢痢久泻者,慎用推下七节骨,以免加重病情。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水泻,从龟尾向上擦如数,立刻即止;若痢疾,必先从七节骨往下擦之龟尾,以去肠中热毒,次日方自下而上也。”
76.龟尾
位置:在尾椎骨端,属督脉。(解剖部位: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神经分布:尾神经后支与肛神经浅支)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左揉为补,右揉为泻。
时间:1~3分钟。
功用:龟尾即督脉之长强,揉之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节大肠功能。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临床应用:龟尾属督脉,有通调大肠的功能,性温能止能泻,多与揉脐、七节骨配用,以治泄泻、痢疾等。若便秘,常与清肺、退六腑、点天枢、摩腹、下擦后承山合用。
引文:《按摩经》:“掐龟尾:掐龟尾并揉脐,治儿水泻、乌痧、膨胀、脐风、月家盘肠等惊。”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龟尾穴揉止泻痢。”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揉龟尾。龟尾在臀尖,揉之,治赤白痢泄泻。”
揉龟尾
77.脊(捏脊、推脊)
位置: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解剖部位:沿第7颈椎棘突至尾骨端成一直线;神经分布:脊神经后支)
操作:
(1)在做之前先将背两侧(膀胱经)按揉几遍,以使肌肉放松,能减轻不适。用食中二指从上(大椎)而下(长强)直推,称推脊法。
(2)自下而上称捏脊法。每次捏三提一,称捏三提一法或捏三提三法。
次数:推1~2分钟,捏3遍提1遍,共4~5遍,或捏三提三(在脊上先用右手食中指揉,再用双手提之),共6遍。
功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退热。
主治:惊证,夜啼,烦躁不安,疳积,腹泻,呕吐,便秘等。
临床应用:脊属督脉,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率阳气,统摄真元。
捏脊(拇指在前)
捏脊(食中指在前)
(1)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能强健身体,是小儿保健常用方法之一。临床多与补脾、补肾、上三关、摩腹、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慢性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症。因操作时亦能旁及膀胱经脉,可根据患儿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腧穴,可加强疗效。并可用于成人失眠、胃肠炎、月经不调等。
(2)推脊:自上而下为泻法,能清热泻火,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揉涌泉合用,并能治疗成人的腰背强痛、角弓反张等症(推脊多用掌根或掌尺侧推之)。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推骨节。由项下大椎,直推至龟尾,须蘸葱姜汤推之,治伤寒骨节疼痛。”
(五)下肢部
78.箕门
推箕门
位置:在大腿内侧,膝盖上缘直至腹股沟成一直线。(解剖部位:在髌骨内侧至腹股沟韧带内中1/3交界处的连线;神经分布:股神经)
操作:推法。用食中二指指面或拇指从膝上血海穴开始直推到腹股沟,称推箕门。
时间:2~5分钟。
功用:清热利尿。
主治:小便短赤、不利,尿潴留。
临床应用:箕门穴性平和,近几年我们只用来治疗尿潴留,只要小儿有无尿史,检查有膀胱充盈(能触到膀胱底),肯定膀胱有尿,即用推箕门、压膀胱(拨龙头),尿即排出,可代替导尿术。
引文:《小儿推拿疗效简编》:“揉运膀胱部位:尿闭时,小腹高起处。手法:令儿仰卧,两腿伸直,医者于儿左侧,左手扶儿之膝;右手食、中、无名三指末端,按于穴上,慢慢地向左向右揉之运之,各二百至三百次。揉运时手法宜轻、宜缓,以患儿能忍受为度。主治:小便不利,尿闭。临床上应用此法配合推箕门,治疗小儿尿闭或小儿麻痹症尿闭,均有良好效果。”
79.百虫
位置:位于膝上内侧高起处,即血海穴。有的书上记载在大腿前侧正中肌肉丰满处(前腿之中点)。(解剖部位:在髌骨中点与腹股沟中点的连线;神经分布:股神经)
操作:拇、食、中三指对拿左右两腿两穴,称拿百虫;拇指按揉,称揉百虫。
时间:拿3~5次,按揉30~50次。
功用:通经活络,平肝息风。
主治:四肢抽动,下肢痿软无力
临床应用:按拿百虫能通经活络,止抽,多用于下肢痿软无力及痹痛,常与按揉足三里、拿委中合用;消瘦、四肢冷凉的,加拿列缺及膊阳池、补脾、上三关;如惊风、抽搐,与开窍醒神穴合用。
拿百虫
引文:《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百虫穴:在大腿之上外边。”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按百虫。百虫在膝上,以大指背屈按之,止抽搐。”
《小儿推拿疗法简编》:“百虫在胯骨与膝盖骨之中间。”“医者以两手拇、中二指合拿患儿左右两穴。主治惊风、抽搐、昏迷不醒人事。”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拿法:下部四肢百虫穴,调和手足止诸惊。”
80.委中
位置:腘窝中央。(解剖部位:在股骨与胫骨的关节部,腓肠肌的两头间,循膝腘动脉;神经分布:腓骨神经)
操作:局部消毒,用采血针点刺出血,继而捏挤微出血。或捏挤至紫红为度。
功用:顺气降逆,消腹胀,舒筋和血,止痛(尤其腰背痛)。
主治:呕吐,腹胀,腰背痛。
临床应用:本穴为止呕吐的要穴,尤其中暑的吐,如有腹泻者慎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小儿往前仆者,委中掐之,亦能止大人腰背疼。”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掐委中。委中在膝后弯中有纹处,治往前跌闷。”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委中穴,在腿弯处。小儿脚不缩,重拿之,向前蹼掐之。”
《实用小儿推拿》:“委中在腘窝中央,能顺气降逆,消腹胀。”
《按摩经》:“委中穴:治望前仆,掐之。”
81.足三里
位置:小腿膝眼下3寸胫骨外廉,大筋内一横指处。(解剖部位:在髌骨下4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神经分布:腓前神经)
操作:按、揉、拿。
时间:按5~10次,继而揉20次。
功用:健脾和胃,强壮身体。(有人说:“掐揉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为保健穴之一)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下肢痿软,痹痛;健脾胃保健用之。
临床应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穴,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经导滞,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气上逆,常与天柱骨、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四横纹等合用;泄泻,与七节骨、大肠、小肠合用,如脾虚泻加补脾、外劳或捏脊;用于小儿保健推拿,与补脾、逆运内八卦、捏脊、摩腹等合用;开胃进饮食,与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合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三里,揉之治麻木顽痹(行间穴同功)。”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揉三里。三里在膝头下三寸,揉之,治麻木。”
82.前承山(中臁、子母、条口)
位置:小腿胫骨旁,与后承山相对。(解剖位置:小腿中点胫骨外侧缘;神经分布:腓深神经)
操作:掐、揉;拇指掐,称掐揉前承山或揉前承山。
时间:掐5~10次,揉30~50次。
功用:息风定惊,行气通络。
主治:惊风,下肢抽搐,足下垂等。
临床应用:掐揉本穴主要用于止抽搐,常与拿委中、按百虫、掐解溪、摇解溪等合用;揉前承山能通经络,活气血,纠正畸形,治疗肌肉萎缩、足下垂等。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前承山,掐之治惊来急速者(子母穴同功)。”“小儿往后跌,承山掐之。”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前承山穴:小儿望后跌,将此穴久掐、久揉,有效。”
83.后承山(鱼肚)
位置:在小腿后,腓肠肌腹下陷中。[解剖部位:在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近小腿中点凹陷处;神经分布:胫神经(深支),腓肠内侧皮神经(浅支)]
操作:拿后承山,擦后承山。
时间:拿3~10次,擦30~50次。
功用:通经活络,止痉息风、止泻。
主治:腿转筋,下肢痿软无力,腹泻,腹痛。
拿后承山
临床应用:常用于腹痛、腹泻,用掌搓,一般向上搓效果显著。止抽,配合掐人中、老龙、十宣等;腿转筋,常与委中配用;止泻,与补脾、外劳宫、大肠配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秘旨》:“后承山穴:小儿手足掣跳,惊风紧急,人将口咬之,要久,令大哭方止。”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后承山,揉之治气吼发汗。”
《按摩经》:“承山穴:治气吼发热,掐之又揉。”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秘书》:“拿承山:承山穴,在腿肚中,一名鱼肚穴。一把拿之,拿此穴,小儿即睡,又治喘,掐之即揉,男右女左。”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掐后承山。后承山在足后跟去地一尺。掐之治气吼,发汗,消痰食痞积。”
揉丰隆
84.丰隆
位置: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解剖部位:在胫腓骨之间,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神经分布:腓浅神经)
操作: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时间:30~50次。
功用:化痰平喘。
主治:痰鸣气喘,痰涎壅盛。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痰涎壅盛,咳嗽、痰多,常与合阴阳、小横纹、四横纹、逆运内八卦、清补脾、清肺、补肾、清天河水、揉膻中、开璇玑配用。
引文:《中国小儿推拿学》:“丰隆: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化痰平喘。主要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常与揉膻中、运内八卦等配合用。”
85.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3寸。(解剖部位:在内踝尖上3寸;神经分布:股神经之隐神经分支)
操作:按揉。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时间:按3~5次、揉1~2分钟。
功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清利下焦湿热,主要作用于三阴证。
主治:常用于遗尿、癃闭、小便频数、涩痛不利,下肢痹痛、惊风、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三阴交能通血脉,活经络,疏下焦,利湿热,通调水道,健脾胃,助运化。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如遗尿、癃闭等,常与小天心、关元、推箕门等配用;下肢痹痛、瘫痪及下肢无力等,与补肾、二马、补脾、上三关、列缺、中指揉乙窝风配用。
引文:《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按三阴交。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以右手大指按之,能通血脉,治惊风。”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十二三阴交穴尽,流通血脉自均匀。”
86.解溪(鞋带穴)
位置: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之间凹陷中。(解剖部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 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神经分布:腓浅神经)
操作:拇指指甲掐或拇指端揉,称掐揉解溪或揉解溪、摇解溪。
次数:掐摇3~5次,揉20~30次。
功用:解痉,止吐,止泻,矫正畸形。
主治:惊风,吐泻,关节畸形及屈伸不利。
临床应用:本穴用掐法治惊风,醒神;揉法止吐止泻;摇法矫正踝关节畸形。开窍醒神,与掐人中、十宣、老龙、仆参合用;止吐止泻,与补脾、板门、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天柱骨、大小肠合用;矫正畸形,向矫正方向摇之,配用揉小天心。
引文:《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小儿推拿秘旨》:“又惊、又吐、又泻,掐此即止。”“按:解溪穴在外踝尖之前,第二足趾直上之陷中(即系鞋带之处)。鞋带穴:小儿望后仰,掐此,效。”
《按摩经》:“解溪穴:治内吊惊,往后仰,本穴掐之就揉,一名鞋带穴。”
87.仆参
位置:足跟外踝下凹陷中,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解剖部位:外踝后下方,跟骨外侧足底皮肤与足背皮肤交界处;神经分布:腓肠神经)
操作:拿、掐、口咬,称拿仆参、掐仆参、咬仆参(又称老虎吞食)。
时间:根据病情,一般拿、掐3~5次醒即可。否则即用纱布垫之口咬1~2次,一般即醒。
功用:益肾健骨,舒筋活络,安神定志。
掐仆参
主治:腰、足跟痛,转筋,癫狂厥,昏厥,足痿不收(俗称老牛大憋气)。
临床应用:仆参在膀胱经,拿之能益肾、舒筋,常与委中合用治腰背痛;与按揉后承山配治转筋、足痿不收;拿或咬治昏厥(老牛大憋气)效显。
引文:《按摩经》:“仆参穴:治脚掣跳,口咬,左转揉之补吐,右转补泻。又惊又泻又吐。掐此穴及脚中指效。”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及《小儿推拿秘旨》:“仆参穴:治小儿吼喘,将此上推下掐,必然苏醒。如小儿急死,将口咬之则回生,名曰老虎吞食。”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拿仆参穴……在脚后跟上,惊死重拿即醒,久拿必活。”
88.大墩
位置:足大趾外侧爪甲根与趾关节之间。[解剖部位:为 趾趾间关节腓侧(外侧)近 趾趾甲后外侧缘;神经分布:足底内侧深神经,趾背神经(浅)]
操作:掐、揉。拇指指甲掐,称掐大敦,继而揉之。
时间:掐3~5次,揉20~30次。
功用:解痉息风。
主治:惊风,四肢抽搐等。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掐法、揉法,对惊风、抽搐有效,常与人中、十宣、老龙等配用。
引文:《按摩经》:“大敦穴:治鹰爪惊,本穴掐之就揉。”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大敦,掐之爪惊不止,将大指屈而掐之。”
《推拿按摩卷·厘正按摩要术》:“掐大敦。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韭叶许,毛中。屈大指掐之,治鹰爪惊握拳咬牙者。”
89.新设
位置:在第3、4趾缝间,趾蹼缘之上方。(解剖部位:在趾蹼缘上方;神经分布:趾神经)
操作:掐法。
时间:3~5次。
功用:引腹部气下行。
主治:一切腹胀。
临床应用:本穴能引腹部气下行,故治各种腹胀。
引文:《实用小儿推拿》:“在第三四趾蹼缝间,趾蹼缘之上方,引腹部气下行,主治一切腹胀。”
掐新设
90.涌泉
位置:在足底前、中1/3交界处,即掌心前正中凹陷处。(解剖部位:在 趾根膨隆部的后外侧,长屈 趾的外侧,总趾骨肌内侧;神经分布:胫骨神经的末支内足跖神经)
操作:揉法、推法。
(1)拇指面自穴下向趾尖方向推之,称推涌泉。
(2)拇指端揉之,称揉涌泉。
时间:推揉2~3分钟,揉掐3~5次。
功用:清脑降逆,引上焦热下移,滋阴退热,止吐泻。
主治:发热,头痛,呕吐,腹泻,面赤,视物不清及痰涎壅盛,五心烦热,下肢皮温低及高血压。
临床应用:推涌泉能引火归原,退虚热,常与补肾、二马、板门、小天心合用;治疗湿热证,常与清补脾、小天心、六腑、天河水配用;揉涌泉,可止吐止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引热下行,可与膊阳池、拿列缺合用;治下肢痿软无力,消瘦及皮温低,与补肾、二马、补脾、上三关合用。
引文:《按摩经》:“涌泉穴,治吐泻,男左转揉之,止吐;右转揉之,止泻。女反之。”
《推拿按摩卷·小儿推拿广意》:“涌泉,揉之左转止吐,右转止泻。”
《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揉涌泉(久揉亦能治眼病),涌泉穴在脚心不着地处。左揉止吐,右揉止泻,男依此,女反之。男右脚,女左脚。退烦热,亦妙,引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