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生儿二便不通

(一)大便不通
小儿出生后,一般应在24小时以内排出胎便,每日3~4次,便色初为黯绿色,黏稠无臭味。3~4天后逐渐为褐色并带酸臭味,为正常婴儿胎便。如小儿在2天内无大便,称“出生儿大便不通”,古人称“锁肚”。
本病常与禀赋不足,胎热内蕴有关,此外,还有先天畸形所致者。治疗原则:属禀赋不足的,应温元导下;病属热的,应清热通便;先天畸形的,应小儿外科治疗,如出生后大便通畅,以后不论何原因致无大便,不属本节讨论的范畴。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
由于母体素虚或早产致婴儿先天不足,元气虚惫,形体怯弱,气机不运,因而便秘不通。
2.胎热壅结
由于孕母过食辛、热、炙煿之物,致热邪蕴结,胎热内盛,壅结肠胃,气滞不行,传导失职,或出生时吞入羊水、秽物,壅结胃肠,凝滞气机,肠失传导,以致大便秘结不通。
3.先天畸形
由于先天畸形,肛门狭窄,排便受阻或肛门闭锁无孔,不能排便。古人称“无谷道”。
【辨证论治】
1.胎禀不足
症状:生后大便不通,面色苍白,唇色淡,神疲气怯,啼哭声低,手足不温,口舌润滑,肚腹胀满等。
症状分析:由于胎禀不足,元气衰微,气机运行差,肠道无所濡养,大肠传导无力,故肚腹胀满,大便不通。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虚则面色不华,故面白唇淡,口舌润滑。元气不足,形体怯弱,四肢不温,神疲气怯,啼哭声低。
治则:培补元气为先,温通导下。
处方:(主)补肾2分钟,揉二马1分钟,补脾2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清四横纹1分钟,清肺2分钟,退六腑1分钟。
(配)揉小天心2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效果差的可加分腹阴阳1分钟,点中脘1分钟,点天枢1分钟,摩腹顺逆各1分钟。
方义:补肾、揉二马大补元气,补先天不足,益气助神、温下元,滋肾阴肾阳,清虚热;补脾、推上三关补虚扶弱,补血生肌,改善面色、四肢不温及全身营养状况,有利于通便;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加之补脾的作用,可调中助消化吸收,又能消积滞,消胀,通上下焦之气,改善全身一般情况;清肺、退六腑可润肠通便、导积;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可安神镇静,通利小便;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摩腹可调节脾胃、大肠,加强温通导下,促进排便。
2.胎热壅结
症状:大便不通,肚腹胀满,甚至呕吐、烦躁多啼,哭声粗亮,面赤唇红,口舌干燥,小便短赤。
症状分析:由于胎热内盛,壅结胃肠,气滞不行,大便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热为阳邪,熏蒸于上,灼伤津液,故见面赤唇红,口舌干燥;热邪内扰,则烦躁多啼,哭声粗亮;腑气不通,壅结于里,故见肚腹胀满;腑气不降,胃气上逆,则发为呕吐;热移于膀胱,则小便赤,为热邪入里之证。
治则:清热散结,行气通便。
处方:(主)揉小天心3分钟,清补脾3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清四横纹2分钟,清肺2分钟,退六腑1分钟,揉膊阳池1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补肾3分钟,揉二马2分钟。
(配)分阴阳1分钟,点中脘1分钟,点天枢1分钟,分腹阴阳1分钟,摩腹顺逆各1分钟。
方义:揉小天心、分阴阳通经活络,安神镇静,平衡阴阳,清热利尿;清补脾、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可调中行气,调上下焦之气,行气消滞、消胀,促进胃蠕动而降浊止呕,又能促进胃液酸度增高及胃蛋白酶增加而促进消化吸收,有利改善机体营养代谢;清肺、退六腑可消营卫之热,凉营通便,退热除烦,消积滞,通腑气,又能降逆止呕,消肚腹胀满通便;清天河水可清心经之热,安神镇静,清热利尿;补肾、揉二马可大补元气,滋阴清热,调节水液代谢;点中脘、点天枢、分腹阴阳、摩腹可清中下腹气热,通腑泻便。
3.先天肛门畸形
症状:大便不通,腹部膨胀、呕吐频作,吐物伴有胆汁及粪便,哭闹烦躁不安,时久可中毒而亡。
症状分析:因肛门闭锁或狭窄而引起腑气不通,可见肚腹膨胀,呕吐频作,吐物内伴有胆汁及粪便,精神烦躁,哭闹不安。
治则:转小儿外科治疗。
(二)小便不通
生后48小时无小便,称为初生儿小便不通。本证除胎儿虚弱、热蕴膀胱等因素外,亦应注意尿道有无畸形。其治疗原则属元气虚弱的,应培补元气;属热蕴膀胱的,应清热利尿;无尿道孔等先天畸形的,应手术治疗。小便不通未经治疗的,可出现危证,故应抓紧时机治疗。
婴儿出生后有小便,因其他原因致癃闭或其他疾病所致者,则不属本病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
1.元气虚弱
由于母体虚弱或早产致婴儿胎禀不足,元气虚弱,气化功能失调则水道不利而致小便不通。
2.热蕴膀胱
由于感受胎中热毒,壅结膀胱影响气化,膀胱不得宣通,则水道受阻,以致小便不通。
3.先天畸形
小儿出生后尿道无孔等先天畸形,致使小便不通。
【辨证论治】
1.元气虚弱
症状:小便不通,面白唇淡,形神怯弱,啼哭声低,四肢欠温,腹部胀硬,口舌润滑。
症状分析: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虚弱,气化失调,水道不利,故小便不通;小腹胀硬,形气俱虚,故神疲声低;气血虚,则面无光泽,故面白唇淡;四肢欠温,口舌润滑,均为元气虚弱之证。
治则:培补元气,温化利水。
处方:(主)揉小天心2分钟,补肾3分钟,揉二马3分钟,补脾3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利小肠2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推箕门2分钟。
(配)揉三焦俞1分钟、脾俞1分钟、肾俞1分钟、小肠俞1分钟等,掐揉三阴交、曲骨5~7次。
方义:揉小天心可通经活络,清热利尿,镇静安神;补肾、揉二马可大补元气,滋阴清热利尿;补脾、推上三关补虚扶弱,补血生肌,改善机体的虚象,还有助肾阳的作用,改善形神怯弱,四肢欠温,面白唇淡;利小肠、清天河水可泻心火,利小便,分别清浊;揉三焦俞、脾俞、肾俞、小肠俞可促进诸脏腑的功能,有利于排便;曲骨在任脉上又在膀胱区,重刺激可提高本经及局部的兴奋作用,有利于排尿;掐揉三阴交可兴奋肝、肾、脾三经,促进排尿作用;箕门为脾经穴,推之能促排尿。
2.热蕴膀胱
症状: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唇赤口干,烦躁多啼,哭声粗亮,重者可有胸腹胀满、喘促烦忧、抽搐昏迷等危急症。
症状分析:由于胎热蕴结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宣,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热邪在里,灼伤津液,内动心火,故见唇红口干,烦躁多啼,哭声粗亮,乃热邪入里之证;严重的,则毒壅中宫,形成胸腹胀满,喘促烦忧;热陷厥阴,则引起抽搐昏迷等危象。
治则:清热利尿、解毒。
处方:(主)揉小天心2分钟,分阴阳2分钟,清补脾3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利小肠2分钟,补肾3分钟,揉二马2分钟,退六腑1分钟,按揉三阴交3~4次、推箕门2分钟,拨龙头适量。
症状加减:毒壅中宫,加直推膻中到脐上、按弦走搓摩各1分钟。
方义:揉小天心、分阴阳通瘀散结,通经活络,清热利尿,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镇惊止抽;清补脾、清天河水、利小肠可清热泻心火,利尿解毒;补肾、揉二马能大补元气,滋阴清热利尿,加强水液代谢;退六腑可清营凉血,解毒;按揉三阴交、推箕门为脾经穴,都有利尿作用。拨龙头:如膀胱有尿,经拨龙头即可排尿,如无尿速请西医治疗。邪热蕴结入里,灼伤津液,内动心火,见唇红口干,烦躁多啼,啼声粗亮,故利尿泻热,以上症状好转,即可转危为安。
3.先天畸形
症状:生后小便不通,尿道无孔或中端不通。
治则:外科治疗。
此外,出生儿有的大、小便均不通,称“出生儿二便不通”。这类小儿应速请西医治疗,以免误诊。
【预防护理】
1.孕母要按时检查胎儿情况,避免早产因素。
2.生后低温儿一定要保温。这类患儿一定要精心护理,方能转危为安。
【体会】
1.这类患儿先要排除畸形,再查找原因,有条件的转院治疗,无条件的按上方治疗。
2.决定推拿治疗,医者要在患儿周围观察治疗,随证加减穴位,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