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
- 孟和 王和鸣
- 13153字
- 2020-08-28 15:30:10
第五章 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历史
(一)起源
原始人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从而产生了原始的热熨疗法。由于原始人常常要遭受自然灾害及猛兽的侵袭,因此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便产生了最初的理伤按摩手法;在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对伤口裹敷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某些外用药物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的作用,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到了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常患筋骨痹痿之疾,古代人在实践中创造出以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逐渐产生导引术。从大量的考古文物中不难发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已经逐步开展外科手术。
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是最早兴奋剂、麻醉剂和消毒剂,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商代冶炼技术有很大发展,医疗工具出有了改进和提高,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说明“刀”已经作为手术工具出现在骨伤科手术中。商代甲骨文记载的几十种疾病中就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骨伤科疾病。商代出现“汤液”,已开始应用桃仁等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周代出现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周礼》记载,医师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其职责是:“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疡医已能运用“祝”、“劀”、“杀”疗法治疗上述4种外伤疾病。汉代郑玄对此注释:“祝,当为注,谓附著药;劀,刮去脓血;杀,谓以药食其恶肉。”《礼记·曲礼》记载沐浴疗法,谓:“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以上外治法,为后世骨伤科医师所沿用。《礼记·月令》载:“命理瞻伤、察创、视听、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蔡邕注:“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折。”说明当时已把损伤分成4种不同类型,并采用了“瞻”、“察”、“视”、“审”4种诊断方法。
(二)基础理论的形成
战国时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骨伤科基础理论初步形成。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和《帛画导引图》等据专家们考证认为系属战国时代的文献,表明了当时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折骨绝筋”(即闭合性骨折);《阴阳脉死候》记载了“折骨列肤”(即开放性骨折)。《五十二病方》载有“诸伤”、“胻伤”、“骨疽”、“骨瘤”等骨伤病症,同时还描述了“伤痉”的临床表现:“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这是对创伤后严重并发症——破伤风的最早记载。《五十二病方》主张用酒处理伤口,以药煎水洗伤口,还记载伤口包扎方法,对感染伤口用药外敷后,以丝织品或麻絮等包扎。其中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这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载。《帛画导引图》还绘有导引练功图像与治疗骨伤疾患的文字注释。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问世。该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该书对人体解剖及生理功能都有精彩的论述。《灵枢·骨度》对人体头颅、躯干、四肢各部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标记出测量的尺寸。《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内经》对人体的骨、脉、筋、肉及气血的生理功能都有精辟的论述。如《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人体外部皮肉筋骨与体内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内经》阐发的肝主筋、肾主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基础理论,一直指导着骨伤科的临床实践。《内经》还阐述骨病的病因病机,《灵枢·痈疽》曰:“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灵枢·刺节真邪》曰:“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还将痿证分为痿壁、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五痿分别加以论述。
秦汉时期,骨伤科临床医学得到发展。《仓公诊籍》是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其体例内容是为后世病历医案的创始,其中记载了名医淳于意诊疗“破石病”(堕马致伤)、“脊痛”(举重致伤)2例完整伤科病案。东汉早期,《武威汉代医简》载录治疗金疡外伤方10余首,有止痛、逐瘀、止痉的作用,配伍较之《五十二病方》有明显的进步。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刮骨疗毒”术等,还创立了五禽戏,对后世骨伤疾病之康复产生了较大影响。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总结了前人的医疗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他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对骨伤科疾病的诊治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三)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
三国、晋朝至隋唐、五代,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时期,骨伤科疾患更多见,从而积累了临床经验,促进了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中,首创下颌关节脱臼口内手法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书中还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疗腕折、四肢骨破碎及筋伤蹉跌方:烂捣生地黄熬之,以裹折伤处,以竹片夹裹之。令遍病上,急缚,勿令转动。”他论述了开放性创口感染的毒气学说,强调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并指出损伤的四大特征为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疡;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记述了“阴疽”(似髋关节结核)、“筋疽”(似脊柱结核)的证候。北魏太医署已有骨伤专科医师——折伤医。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记载“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还有妇人与小儿金疮、瘀血证候数十论;该书精辟论述了金疮化脓感染的病因病理,提出尽早彻底清创、正确地分层缝合、正确包扎等清创疗法要点,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出破伤风是创伤后的并发症,并对其症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金疮伤筋断骨候”、“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腕折破骨伤筋候”等论述了“伤筋”的证候、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指出筋断“可连续”;“箭簇金刃入肉及骨不山候”、“金疮久不瘥候”对创口不愈合的病因病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强调了去碎骨和清除异物的重要性;“附骨疽候”指出成人的髋关节、膝关节与儿童的脊椎、膝关节是附骨疽的好发部位。
唐代药王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在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骨髓、生肌肉、坚筋骨药物药物治则,介绍了人工呼吸复苏、止血、镇痛、补血、活血化瘀等疗法;采用蜡疗、热敷、针灸、按摩等外治法,丰富了伤科治疗法;并提出以补肾法治疗骨肿瘤。如卷二十五载论“治金疮者,无大小冬夏,及始初伤血出,便以石灰厚敷裹之,既止痛,又速愈。无石灰,灰亦可用。若疮甚深,未宜速合者,内少滑石,令疮不时合也。凡金疮出血,其人必渴,当忍之。啖燥食并肥腻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及浆,犯即血动溢出,杀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多食酸咸,饮酒热羹臛辈,疮瘥后犹尔,出百日半年,乃可复常也。”指出了金创及时止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将养康复的禁忌。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其中收录了折损、金疮、恶刺等骨伤科疾病治疗方药;把损伤分为外损和内损;将伤科分为骨折、脱位、内伤、金疮和创伤危重症等五大类。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如相度损处、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麻醉、清创、整复、固定、练功、用药等骨伤科治疗六大原则;提出了整体观、辨证论治、内外用药、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治疗观;提出无菌要求,如冲洗创口必用“煎水”,皮破必用“绢片包之,不可见风着水”;创立了七步内治伤损法及服药法,奠定了创伤辨证用药的基础;该书首次将髋关节脱臼分前、后脱臼两类,首创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创立近节牵引法和离节牵引法治疗四肢骨折,产生“以子对母”的骨折对位原则,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3期治疗的方案,对后世骨伤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
宋元时期医学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出现了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局面,促进了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宋代“太医局”设立“疮肿兼折疡科”,元代“太医院”设“正骨科”和“金镞兼疮肿科”。宋代解剖学有了显著的进步。《欧希范五脏图》是由医师和画师解剖欧希范等人刑后尸体后画制成图,该书描绘了内脏形态及解剖关系,对心、肝、肾、大网膜等都有较为准确的记载。法医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医学专著,对全身骨骼、关节结构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同时还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方法。解剖学的进步,为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第一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记载“折伤”、“金疮”属伤科范畴;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骨折治疗思想,提出治疗创伤的三大原则:活血化瘀,养血舒筋,培元补肾;推广淋、熨、贴、熁、膏、摩等外治法治疗损伤;并列金创主要合并症:伤筋断骨、肠出、中风痉、烦闷、下血虚竭、久不差、中风水、生肌等。由宋徽宗钦定的《圣济总录》内容丰富,其中折伤门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骨伤医疗经验,强调骨折、脱位复位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四肢的运动功能必须依靠筋肉关节骨骼的“联结缠固”;记载用刀、针、钩、镊等手术器械,对腹破肠出的重伤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创口的早期处理强调“要在血气未寒,急施治法”,采取“淋渫”洗疮法以祛秽解毒,用刀剪清除坏死组织,用活血药物生肌收口。对于骨折脱臼的整复已经认识到恢复原来解剖关系的重要性,当手法正骨不能复位时,采取切开复位法。张杲著《医说》记载了随军医师手术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成功取出死骨的病案,作出切除死骨后骨能再生的结论;该书还介绍了采用脚踏转轴及竹管的搓滚舒筋练功疗法。《夷坚志》记载了邢氏同种异体骨移植颌骨成功病例。宋金元时期出现不少著名医学家,他们从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自己的临证经验,出现了学术上的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内伤的引经药,促进了骨伤理气活血疗法的发展。张从正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发挥了《内经》“肝藏血”的理论,认为:“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强调补肝肾治本的原则,对治疗筋骨痹证、骨疽及伤患都有其独特经验。
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中“伤折风损”卷是中医骨伤科专篇,首创过伸复位治疗腰椎骨折及悬吊复位法治疗颈椎骨折与脱位。该书首次记载指出:“凡捽进颈骨,用手巾一条,绳一茎,系与枋上,垂下来,以手巾兜缚颏下,系于后脑绞绕接绳头却以瓦罂一个五六寸高,看捽入浅深,斟酌高低,令患人端正坐于其罂,令伸脚坐定。医用手采捺平正,说话不觉,以脚踢去罂子。”此兜颈坐罂法是一种牵引快速复位,现代虽不用,但其运用类似四头带牵引复位,却是医学史上首创。书中记载:“凡腰骨损断,先用门扉一片,放斜一头,令患人覆眠,以手捍止,下用三人拽伸,医以手按损处三时久。”此外,还创制曲针用于缝合伤口;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至今仍有临床意义。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按元代十三科分类,其中“金镞正骨科”不仅继承前人治骨伤病经验,而且对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和固定技术有所创新。危亦林在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书中载:“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未直则未归窠,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窠。然后用大桑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安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莫令屈,用药治之。”危亦林主张扩创复位加外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危亦林创制了“草乌散”(又名麻药方)用于手术麻醉,对其组成、功用、剂量及注意事项都有详细记载。另外,危亦林发明梯架法、杵撑坐凳法整复肩关节脱位,并首次将踝关节骨折与脱位分为内翻型和外翻型。元代《回回药方》集中医传统医学与阿拉伯医学之精妙,书中依伤口的形状、深浅、损伤肌肉筋骨的程度把外伤分为十等,提出止血带的止血法,谓:“将伤的一体离伤稍远处拴,此体比别体要放高(抬高伤肢),令血来的力不能到伤处。拴系的方法:从伤的一体稍远处拴,将带子自伤处往后紧缠去,复缠回拴定,则血流可止。”
(五)中医骨伤科的兴盛
明清时代,骨伤科出现了许多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医学家,撰写了大量的骨伤科专著,他们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而且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从而形成不同学派,这是中医骨伤科发展史的兴盛时期。
明初,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其中属骨伤科范畴的有“接骨”、“金镞”两科。隆庆五年(1571)改名为正骨科(又名正体科)。清代建立后太医院设九科,其中有“疮疡科”和“正骨科”,后者又名“伤科”。《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用骨擦音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等。明代朱主持编著《普济方》,其中“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治疗骨伤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在“用药汤使法”中又列出15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法。嘉靖年间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记载全身57个穴位,总结了一套按穴位受伤而施治的方药,其“用药歌”在骨伤界亦广为流传。真人疗伤首先根据其受伤穴位、损伤程度,结合四诊,特别是望诊判断预后吉凶;根据中医五轮所属首创察目验伤法;强调局部及全身检查;根据经络学说和子午流注提出“血头行走穴道”理论,书中记载“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往心窝穴,丑时须向泉井求。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已凤头。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强调因时取穴论治。此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伤科少林派的开山之作。薛己撰《正体类要》共2卷,上卷论正体主治大法及记录治疗伤科内伤验案65则;下卷介绍诸伤方71首。薛己重视整体疗法,如序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强调突出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注重内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其“气血学说”和“平补法”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经历年而逐渐形成薛己平补派。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载述了气管吻合术、头颅、肩胛、胸腹、腰背脊柱外伤等外伤急救术,总结了颅骨闭合与开放性骨折的不同药物疗法;根据损伤早、中、后期病理变化,提出治疗上依次运用攻、和、补等治则;首创非过伸复位法整复胸腰椎骨折;首创局麻药物,以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为末调搽局部。该书对骨伤科的方药还进行了由博而约的归纳整理,深为后世所推崇。
清代吴谦等编《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正骨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既有理论,亦重实践,图文并茂。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强调了整复前用手法检查诊断的重要性,还记载:“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掸,然后依法治之。”书中还介绍了腰腿痛等疾患的手法治疗,及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等。在固定方面,主张“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并改进了多种固定器具,如脊柱中段损伤采用通木固定;下腰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采用竹帘、杉篱固定;髌骨骨折采用抱膝圈固定等。胡廷光著《伤科汇纂》,收集了清代以前有关骨伤科的文献,结合其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是一本价值较高的伤科专著。该书重视手法治疗,记载了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合掌检查法、肩关节脱位复位诊断法等功能检查法;明确提出了肱骨骨折与脱位的区别;提出腰椎骨折首先分突出、隐入两型,再依病情而“治法各异,要相机而行”;提出推膝盖骨归原法治疗髌骨损伤,车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腹部枕缸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挪脚踝骨入臼手法治疗踝关节脱位,牵头踏肩法治疗颈椎伤病等。赵兰亭著《救伤秘旨》,收录少林学派的治伤经验,记载人体36个致命大穴,介绍了损伤各种轻重症的治疗方法,收载“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并增加了“按证加减法”。赵兰亭对于新鲜创口主张早期清创缝合,重视术后观察;对于骨折脱位主张采用手法复位、器具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的4个治疗原则,对四肢骨折脱位主张“单人复位法”。嘉庆年间钱秀昌著《伤科补要》,较详细论述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钱氏重视损伤辨证内治,提倡辅以运、熏、灸等外治法疗伤;重视损伤局部审查,提出“凡视重伤,先解开衣服,遍观伤之轻重”;重视正骨手法,发明了提膝屈髋伸足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介绍骨伤科内伤气闭证急救手法“敲击其背心,使气从口出得苏”。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解剖尤其重视,纠正了前人脏腑记载的某些错误,对气血研究亦较深入,尤善活血化瘀法治伤,某些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至今仍为骨伤医家广为采用。
(六)中医骨伤科的低谷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被冠以伪科学的帽子,受到了歧视,中医骨伤科面临危机。骨伤科医师被视为“走江湖、卖膏药之九流”,中医骨伤科处于花叶凋零、自生自灭的境地。
新中国建立前,中医骨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医疗活动只能以规模极其有限的私人诊所形式开展。中医的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正是以这种方式以流传下来。全国各地的骨伤科诊所,因其学术渊源的差别,出现不少流派,较著名的诸如:河南平乐郭氏正骨世家,天津苏氏正骨世家,上海石筱山、魏指薪、王子平等伤科八大家,广东蔡荣、何竹林等五大伤科名家,武汉武当派李氏正骨,福建少林派林如高、庄子深,四川杜自明、郑怀贤,江苏葛云彬,北京刘寿山,山东梁铁民及辽宁孙华山、海城苏氏正骨,等等,各具特色,在当地影响甚隆。
(七)中医骨伤科的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革,中医骨伤科也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1958年以后,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均相继成立了中医院,中医院多设有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医院。现在规模较大的有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广东佛山中医院、山东文登整骨医院、辽宁海城正骨医院、福建泉州正骨医院、浙江富阳骨伤医院等。在医疗事业发展的基础上,1958年河南成立洛阳正骨学院,上海市成立了伤科研究所,70年代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嗣后其他不少省市也纷纷成立骨伤科研究机构。
除了医疗与科研组织机构外,自50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普遍建立中医医院与中医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伤科人才。1983年国家教委批准了福建中医学院率先开设骨伤专业,1986年北京针灸骨伤学院成立。前后中医学院相继成立中医骨伤系,现如今除了招收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生外,不少院校还培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普遍得到整理与继承,有代表性的著作如:石筱山《正骨疗法》、郭春园《平乐郭氏正骨法》、李国衡《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郑怀贤《伤科疗法》、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梁铁民《正骨学》、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刘寿山正骨经验》、张安桢《林如高正骨经验》等。
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骨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在中医传统的“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基础上,总结出“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的新正骨八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70年代,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治疗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炎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传统的中医骨伤科经验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在外固定方面,各地在总结中西医固定器械的优缺点基础上,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论证,这方面工作较突出的,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孟氏骨折复位固定器”、天津医院“抓髌器”、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尺骨鹰嘴骨折固定器”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泉州正骨医院“跟骨力臂复位固定器”等。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成立,中医骨伤科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一方面推广传统、有效的医疗方法,另一方面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研究骨伤病治疗机制。
近年来,骨伤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发展十分活跃。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孙树椿、朱立国等结合科技部课题提出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及腰椎分步斜扳法,此手法容易掌握,强调了手法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对患者造成副损伤,并且也提高了临床疗效。中日友好医院谭明生率先报道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为骨科的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术技术系统,使这一领域的诊断和治疗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上海研究整理了治疗腰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麻醉下大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骨关节病的“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并形成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综合诊疗方案。广州佛山在“九五”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微创的技术与医疗,如椎间盘镜等。对于四肢骨折,在一些患者不要求手术时,尽量采用闭合手法复位,或应用闭合穿针,该技术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深受患者欢迎。山东文登开展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以及全椎体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脊柱畸形等。在中医药防治颈椎病方面,施杞、王拥军等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动物模型,提出并证明“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颈椎病发病机制,建立了符合中医理论的“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张军建立了符合中医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理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朱立国教授的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与机制;从海波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手部大范围多元组织缺损的研究;温建民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及相关畸形。
随着科技发展,光镜、电镜、电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同位素、电子计算机、磁共振等现代科学技术已在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应用。中医骨伤科已走出国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骨伤科正迎来一个科学的春天,必将更加茁壮成长,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是中医学几千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传承下来的瑰宝,其在骨伤科方面的应用由来已久。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的原则,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并结合了骨科疾病的特点。“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骨科治疗的整体性及特殊性。
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同样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应用方法主要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临床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一)内治法
通过内服药物以达全身性治疗的方法,亦成为药物内治法。诊治过程中,从整体观点出发,辨证论治,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调整纠正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紊乱。内治法主要治法简述如下:
1.攻下逐瘀法
该法适用于术后兼损伤初期皮肉筋骨或脏腑经络受伤而致气滞血瘀,恶血内留,壅塞经络之证。代表方为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等。
2.行气活血法
适用于伤后术后气滞血瘀肿痛并见或瘀血内停,但无严重的实热闭结,不必攻下者,常用活血止痛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淤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3.清热凉血法
适用于术后引起的错经妄行,创伤感染,火毒内攻,邪热内结等证,适应证特点为失血、血热、火毒内盛而无明显瘀血者。常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小蓟饮子等。
4.和营止痛法
适用于术后及伤病中期,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但继用攻消之法又恐伤正气者,特点为瘀、滞、肿、痛均较轻。常用方为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七厘散等。
5.接骨续筋法
适用于术后伤病中期,筋已理顺,骨位已正,瘀肿渐消,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者。常选用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丹、壮筋续骨丹等。
6.舒筋活络法
本法以活血化瘀之剂配伍舒筋活络之品,佐以理气之药,适用于术后瘀血凝滞、筋膜粘连或筋络挛缩、强直,关节屈伸不利者。常用方为舒筋活血汤、宽筋散等。
7.补气养血法
适用于术后内伤气血、外伤筋骨,以及长期卧床日久体虚者,如素体气血虚弱或气血耗损较重,筋骨痿软或延迟愈合者。气虚者常选用四君子汤,血虚者常用四物汤,气血两虚可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
8.补益脾胃法
适用于术后伤病日久,脾胃虚弱,饮食不消、四肢无力、形体虚弱、肌肉萎缩,筋骨损伤修复缓慢者,常用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
9.补益肝肾法
适用于术后伤病后期出现肝肾虚衰之象者,如年老体衰、筋骨痿弱、骨折愈合缓慢、骨质疏松等。常用方为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左归丸、右归丸、健步虎潜丸等。
10.温经通络法
适用于术后损伤后气血运行不畅,或因阳气不足,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或筋骨损伤日久失治,气血瘀滞,风寒湿邪滞留者。如陈旧损伤经久不愈,关节痹痛,遇气候变化则发或加重。常用麻桂温经汤、大红丸、大活络丹等。
(二)外治法
外用药物局部或穴位贴敷、外洗,以达到局部作用或全身调节的治疗目的。骨科外用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剂型可分为敷贴药、搽擦湿敷药、熏洗药、热熨药四大剂型。
1.敷贴药
将药物制剂直接敷贴于局部,使药力经皮肤发挥作用,常用的有药膏、膏药、药散等剂型。临床常用药物为云南白药膏、青鹏软膏、如意金黄散等。
2.搽擦湿敷药
包括搽擦药和湿敷药。搽擦药系直接涂搽于患处或在施行治筋手法时配合作为推拿介质应用的制剂,常用的有活血酒、舒筋药水、正骨水、正红花油、跌打万花油等。湿敷药即用新棉蘸药水浸渍患处,临床常把药物制成水溶液,供创口或感染伤口湿敷洗涤用。常用药为黄柏溶液、鲜蒲公英药汁、野菊花煎汁等。
3.熏洗药
将处方置于锅中煮沸,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候水温稍凉再浸洗患处。此法具有舒利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活血止痛等功效。多用于四肢关节,常用方为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洗方等。
4.热熨药
借助物理热疗促进药物吸收的局部治疗方法,适用于腰背躯干等不易熏洗的部位,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等功效。常用药物有寒痛乐、热敷灵等。
三、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中医药应用于骨科微创治疗前后,能够发挥其调补阴阳、滋养肝肾、固护脾胃、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舒筋活络、去腐生肌等功效,从而提高微创治疗的整体疗效,降低创伤造成的不良影响。
1.中医药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在骨科微创手术前后,运用中医药发挥其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临床多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亦可根据“骨科微创术后伤气耗血”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益气生血之品。王春祯等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服八珍汤加减,观察140例患者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术后辨证运用中医药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阿司匹林及丹参片。林青等观察46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发现服用益气活血中药汤剂能够显著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
2.中医药能够促进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受各种内在因素如局部血供、损伤程度及各种外部因素如创伤严重程度、术中骨折复位情况等影响。微创术、整复术中难免会增加局部软组织受损程度,影响骨折部位血液供应。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可用于整体调节,积极调动促进骨折愈合内因,促进骨折修复,提高骨量及骨生物学性能,缓解或消除症状。骨折初期常选用活血行气舒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法,有利于患者整体康复;后期多选用健脾、补肝、益肾之法,促进骨折的愈合。张广顺等人观察经导管灌注丹参注射液治疗股骨头坏死380例患者,其中148例均见有不同程度的修复(53.8%)。
3.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骨科微创术后疼痛
骨科微创手术对人体组织的破坏,造成人体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根据中医“气行血行,气滞血凝,通则不痛”的理论,运用中医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缓解骨科术后的疼痛。常庚申等人证实电针刺激内麻点用于四肢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常规镇痛药。何伟等人利用微创植骨内固定术配合中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疼痛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中医药能够促进微创术后肢体关节功能恢复
骨折损伤等往往需要长期制动或减少活动,手术本身亦对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导致经络不通、筋脉挛缩、气滞血瘀等症,需要一定时期的恢复。而中医药能够通过舒筋活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方法加速肢体功能的恢复。
5.中医药能够明显减少并治疗其他术后并发症
中医药能够治疗和减少骨科微创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术后感染、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导尿管遗留的尿路感染、尿道疼痛不适、术后消化不良、排气不畅、便秘、盗汗、失眠等症。临床可根据病情的需要,辨证施治。
6.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的优势明显
中医药现已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微创治疗中。有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微循环,降低骨内压,调节性激素水平等作用,且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都非常小,能够利用最小的解剖损伤和生理干扰换取最好的疗效。中医药具有“简、便、易、廉、效”的优势,临床应用中使用仪器较少,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推广,治疗效果确切,医疗费用低廉。而手术切口小、全身炎症反应轻、瘢痕愈合少、医疗效果好、医疗时间短正是微创技术的优势所在。中医药与骨科微创技术的结合,使两方面的优势得到了统一。大量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结合微创技术在骨科疾病的诊治中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疗效。
四、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展望
骨科微创是一项技术、一种理念,近年在国内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骨科微创技术今后的发展应该走中西医结合的骨科微创之路,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有广阔的应有和发展前景,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并发挥起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这符合人民利益的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春祯,李登禄,张红,等.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04,17(9):552-553.
2.林青,唐上德,林苗正,等.益气活血法防治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10,23(3):53-54.
3.张广顺.经导管灌注丹参注射液治疗股骨头坏死3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42-43.
4.常庚申,冯坤,于国军.电针内麻点用于四肢手术后镇痛效应[J].中国针灸,2005,25(10):675-677.
5.贾晓军,何伟.中药加微创手术对NONFH疼痛干预的初步临床研究报告[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6.褚立希,周恩元,赵敏辉.关节Ⅰ号方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1):47-50.
7.唐旭升,杜宁.手法治疗大鼠膝关节炎的超微结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1,9(2):7-10.
(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