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脏气化特点

一、心系气化特点

心位居胸中,心主神明,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之液为汗,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属手少阴经,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为受盛之官,化物所出。
心脏具有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心主血脉,反映了气机活动的向外推动的特性。心藏神的功能,反映了气机活动的内敛与收藏特性。心脏阳化具体表现在心神(气)和心火两方面,阳化正常,心脏推动有力,维持了正常的搏动,从而把血液,输注于全身各个部分,发挥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血液的涵养,功能得以正常地发挥,生命活动有序而协调地开展。同时心脏阳化正常,还能振奋心神,使心神能通达于外,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心脏阴化主要体现在心血和津液代谢方面,阴化正常,津液得以正常代谢,脉内之血与脉外之津互渗互化,血行津畅,同时随着心气阳化蒸腾,津液气化为汗,排出体外。从气机角度来看,心气通达,升降有序,气血津精的畅通无阻,使心火下降于肾,以温润肾水,助肾水的上腾濡养,心肾得以相交,从而维持了心肾间功能的平衡。心气调达,血运通畅,肝有所藏,调节血量,又有助心血的运行。总之,心气的气化有度,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是心完成其功能活动的基础,是心与其他脏腑协调的条件。
心气阳化不及,心气推动无力,则血液运行不畅,出现气虚无力,导致血瘀,表现出气血瘀滞,进而发为心脉痹阻证。临床上以面色黯滞或晦黯,心前区憋闷疼痛,甚至剧烈刺痛,舌质紫黯,脉象结代或涩等为特点。若阳化不及,失于温煦、心气不得发散通达,可见畏寒肢冷等症。正如《灵枢·天年》所云:“血气虚,脉不通”。反之,若阴化太过不仅可致血凝,还可致水停;瘀血内阻可致心胸憋闷疼痛,或水液停聚、泛溢肌肤而出现水肿症状,进而血瘀、水停、气滞互结难解。若心的阴化不及,则营血化生不足,血脉空虚;若津液亏虚则不能载气濡血,同样也可以导致心血不足,而使心脉不通。若因热毒、邪气、痰火等相合导致阳化太过,则热扰神窍,神明不主,出现精神狂乱、意识模糊、思维迟钝,或表现为精神抑郁、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