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肝系气化特点
肝位于右胁,其主要功能为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主筋,主风,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在声为呼,在志为怒,属足厥阴经,与胆互为表里。胆为“中精之府”,十一经皆取决于胆,属足少阳经,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张锡纯明确提出:“肝主气化”,他认为肝为“气化之始”,指出:“人之元气自肾达肝,且肝达于胸中,为大气之根本”,其次“肝气能上达,故能助心气之宣通;肝气能下达,故能助肾气之疏泄”,三是“肝胆之用,实能与脾胃相助为理”。这些理论讨论对于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肝的气化作用主要体现在肝具有主疏泄的功能上,其气化运动的特征是升发、条达。与气机调畅、脾散精微、血液运行和人的情志活动息息相关,中医认为“肝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王于春”,说明了肝脏的生理特点,肝象风,在五行中属木,禀春天生升运动不息之气。
肝通过阳化作用,起到了木之喜升发、条达,风之轻扬、升散,春之孕育万物的生理特点。肝的疏泄作用还表现为与情志关系密切,人是社会的人,情志受抑,郁久会伤肝;同样肝病日久,亦可影响情志。所以我们在疾病的治疗中需注意“肝阳不足不舒,风药疏补之”,以鼓荡肝脏阳化作用,使肝阳升举舒达,而五脏和。肝阳化不及,升发乏源则肝气不舒,就会出现肝失温养、疏泄条达的病变。
唐容川指出:“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肝气的升散、条达可促使全身之气机流通畅达,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协调,推动气血、津液的正常循行,调畅情志以保持心情舒畅,疏泄胆汁,促进消化;通达冲任,月经排泄有时。
李杲在《脾胃论》中提出了胆在气机升降出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物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另外,《黄帝素问直解》也指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都明确强调了胆主少阳升发之气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少阳清气壅郁不疏或因虚而陷时,应及时疏达升发以复其常。取肝胆之用,鼓荡春生之气,清气升腾,气运有序,而无郁闭气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