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凝血杀鼠剂中毒

(一)概述
抗凝血类杀鼠剂是国家批准使用的慢性杀鼠剂,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合法鼠药。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有杀鼠灵(warfarin,华法林)、杀鼠醚(coumatetralyl,克鼠立)、敌鼠(diphacinone,野鼠净)、敌鼠钠(sodium diphacinone)、氯鼠酮(chlorophacinone,氯鼠敌)等,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有溴鼠灵(brodifacoum,大隆、溴鼠隆、溴敌拿鼠)、溴敌隆(bromadiolone,灭鼠酮)、氟鼠灵(flocoumafen,氟鼠酮)等。
知识延展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比第一代作用更强,体内半衰期更长,其中,杀鼠灵、杀鼠醚、溴鼠灵、溴敌隆和氟鼠灵等属于双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敌鼠与敌鼠钠、氯鼠酮等属于茚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第二代抗凝血鼠药可引起二次、甚至三次中毒,即狗、猫食中毒死鼠发生中毒,人再食畜肉也可引起中毒。
(二)发病机制
此类杀鼠剂可经胃肠道、呼吸道(粉尘)及皮肤吸收,胃肠道吸收完全,所见中毒多为误服或自服。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鼠灵抗凝血作用可持续2年以上。抗凝血类杀鼠剂的中毒机制为:干扰肝脏对维生素K的作用,使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的合成受阻,导致凝血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代谢产物亚苄基丙酮还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使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强而加重出血。
(三)临床表现
以全身出血倾向为主要表现,口服中毒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中毒剂量小者可无不适及无出血现象,不治自愈。潜伏期长短与中毒量有关,一般2~3天后出现出血症状,轻者往往在损伤处如创口、刷牙后渗血等,重者可自发性全身性出血如皮肤出血点、瘀斑、鼻出血、咯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等,甚至可以因内脏大出血出现休克,也有颅内出血致死者。少数有关节疼痛、低热等。
(四)辅助检查
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活动度下降。可疑食物、胃内容物、血中检出有关毒物。
(五)临床思辨
明确的鼠药接触史及临床出血表现,加以凝血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临床诊断通常不难,临床确诊需要胃内容物或血液检出抗凝血鼠药,但不同鼠药血液半衰期或检测方法灵敏度差异,可以出现假阴性结果。毒物接触史不明,漏诊、误诊常见。由于个体差异,首发出血部位和器官或出血突出表现不同,甚至有单纯表现腹腔出血者。不明原因家庭或集体发生出血倾向者要高度怀疑抗凝血鼠药中毒可能;周围血象血小板计数正常的不明原因出血即应想到抗凝血鼠药中毒的可能;临床无法解释的出血也应疑及抗凝血鼠药中毒,应及时血液毒物分析帮助确诊。注意和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减低的其他疾病如血友病、肝病等相鉴别。其他出血性疾病如血液病、DIC、原发或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紫癜,经血常规、周围血象涂片、凝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通常不难。当高度怀疑抗凝血鼠药中毒时,可应用维生素K 1试验性治疗,如明显好转支持抗凝血鼠药中毒;无明确抗凝血鼠药接触史的出血倾向,血液中检出抗凝血鼠药,可以确诊抗凝血鼠药中毒。注意询问有无情绪、生活事件或被投毒可能。第二代抗凝血鼠药引起的二次、甚至三次中毒常使中毒史隐匿复杂,影响诊断。
(六)病情评估
患者初始临床表现轻微,如不及时处理,出现出血倾向,可引起致命性出血。如在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现延长而未出现出血的临床表现给予维生素K 1治疗可阻止出血表现发生。
注意事项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停用维生素K 1过早,可再次出现出血,甚至严重出血。
(七)应急处理
1.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者催吐、洗胃、导泻,皮肤污染者用清水彻底冲洗。
2.特效解毒剂维生素K 1
无出血倾向、凝血酶时间与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者,可不用维生素K 1治疗。
如何使用维生素K 1
应密切观察;轻度出血者,用10~20mg肌注,每日3~4次;严重出血者,首剂10~20mg静注,续以160~80mg静滴,每日用量可达200mg甚至更高,出血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一般连用10~14天,出血现象消失,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动度正常后停药,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疗程要长,要监测血液毒物,直到不能检出,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有用药长达1年以上者。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以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促进止血、抗过敏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可酌情应用,并同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
4.输新鲜血及血浆
对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血液、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或凝血酶原复合物,以迅速止血。
5.对症支持治疗
中毒后要卧床休息、防止磕碰加重出血或出现颅内出血,防治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应注意维生素K 3、维生素K 4、卡巴克洛(安络血)、氨苯甲酸等药物对此类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所致出血无效。
(八)诊治新进展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人体半衰期及抗凝血持续作用时间有待探讨,维生素K 1的应用疗程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