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八零年代

十万大山上,巍峨的山峰在雾气缭绕中若隐若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站在山顶上,目光扫视着绵绵不绝的山峰,久久不语。

少年衣服朴素,衣服上几个大补丁特别显眼,脸色黝黑发亮,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珠子不停的转动着,时不时闪烁着光彩。

少年身体结实,四肢发达,强壮,身上的肌肉凸显,一看就是一个经过刻苦锻炼出来的身板子。

少年头发蓬乱,衣服朴实,一看就知道是个农村孩子。

少年站在山顶绝峰上,头顶天,脚踏地,立于天地间,就如一柱擎天之柱。

少年目光扫视着绵绵不绝的山脉突然大声吼道“山山山……为什么除了山还是山啊啊啊!!!山山山,你别想困住我牛亮……我一定要走出山区踏出一条路来!我一定有有出息!我一定要有出息的,哈哈……哈哈!老天爷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听到的话就给点表示吧!”。

少年话一说完,突然雷声“轰隆轰隆轰隆”的响起来。

一阵狂风暴雨瞬间从天而降,一下打湿了少年的衣服,少年随性不衣服脱下,冲下山峰!……

时光回到了八零年代,天地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后,万物初见复苏,人的精神也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

生机一现,阳光自东方冉冉升起……!

战争毁去了过往的繁华,但也把腐朽带走了!

过往繁华落尽,大好河山一片片玻璃破碎!

苦难的人们生活更加苦难起来!

生活虽然苦难,但民众的心却是乐着的,就凭这种乐观的决心,生命就能创作奇迹!

大山深处,茅屋一座两座……三座……等等……两家一户,三家一村的,分布坐落山上,半山上,平地上储立而起。

能有一栋瓦房的人家,就是当时大山区人民心中的大户人家了。

那一家有一栋瓦房,就会招来人们的羡慕,崇拜,就是村里邻居的偶像。

有人偶像就有了目标,百姓们心里就突然蠢蠢欲动了,为什么别人家的是瓦房,自己家的却是毛屋呢?

这一心思在茅屋主人心里产生了怀疑,一旦产生怀疑,就会去比,去想为什么自己只能住茅屋呢?不……我要学习!

一旦找到为什么后就会去学习,去模仿,学习会了,模仿来了,自己就会开始行动起来。

经过一双双手的努力拼搏,经过无数汗水的的浸透,山上茅屋慢慢变少了,平地凹子里,一座座瓦房又储立起来了。

房屋也慢慢由开始的三家一村,变成了十家,二十家,三十家一村不等。

生活一改变,以前靠打猎为生的慢慢不打猎了,靠找草药为生的也改变了想法了,把找草药放在闲暇时候去找了,农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家家户户开荒种地,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都拿着斧头,镰刀,把山上的树木砍了,让山上的土变成地,然后在什么种包谷。

把有水源的平地,杂草铲除,没土的又从有土的地方把土搬来一填上,突然荒芜的地变成了田,种上了稻谷。

农业一改变,人人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天下之事,只要温饱解决了,什么事都不算事了。

百姓们不在吃树根,啃书皮,有饭吃,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大生产开始了,靠一双手是不可以的,得人多啊!

人多力量大,一双手是比不了两双手的,这一观点在老百姓心里生根发芽了。

哈哈……一家人要人多,生孩子是最好的办法了。

所以那几年在农村,一家有七八个兄弟姐妹是很正常的事。

八零年代农村是靠劳力吃饭的年代,谁家劳力多,谁家就会先富起来……。

谁家劳力多,谁家的地就多,田也会多,而田地都是靠一双双手去开垦……

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一把把斧头,一把把镰刀,一把把锄头,开山劈地,让山林变成了土地,让荒草变成了良田……

一家家,一户户,起早贪黑,争先恐后,生怕只要自己慢了一步,本该属于自己的好地,被别人开采了,属于自己的荒草地变成了别人的良田……能不拼吗?

不怕风吹日晒,不怕汗如雨下,更不怕天黑路滑,比别人起早一点,就开始早一点,比别人收工晚一点,要么地多一点,要么就是田多一点,试问?谁又甘心自己的的田少,地少呢?

没有!也会有?

没有上进心的人是会有此想法,有懒惰之心的人也有不怕别人的田多,地多。

可结果就是一个字,比别人穷,别人吃得饱,自己饿得慌……。

一天天是看不出来,而一年年,贫富的差距就会出现了,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当懒人看到这些,曾经懒过的人,慢慢意识到,可惜已经晚了,好地被人家开垦了,好田也被人家开垦了。

劳力多的人,当然就更喜笑颜开了,自己吃饱饭了,能不笑吗?

而劳力少的人就遗憾了,自己也很拼啊!可是自己一双手,两双手,怎么比得过人家的七八双手呢?

结果一想,生孩子才是最最重要的事,也就存在了一家人会有七八个姐妹的人家,实在没有办法生的也只有遗憾了。

落后的山区,当然会有落后的想法,想法虽然落后,却是那个时候的最好办法,生孩子是添加生产力唯一的办法了,不得不承认最原始的办法也就是最实在的办法了。

地开出来,也要去人力去种,去耕耘啊!没有劳力怎么行呢?

人和人比,比来比去那就是比肯干,肯吃苦,比流汗,谁家不怕流汗,谁家不怕吃苦,谁家就可以吃饱饭,比来比去就比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吃不饱饭的看来看去,想来想去,也慢慢的不懒惰了,勤快起来了,而这种传染精神,也让农民,贫苦农民生机盎然了。

在那个时候,农民都会亲帮亲,邻帮邻,八零年代人民更都知道,团结是力量,只有团结别村的人才不会欺负自家村,村里人和村里人团结,自家兄妹和自己兄妹团结,才不会被欺负,这是现实也是很实在的道理。

贫穷的山区,有几个识字的,有的一天学堂没进过,有的进去了,却又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读书没人干活啊!没人干活田地就要荒芜,读书能当饭吃吗?

所以那时候,能去读书的孩子是自家爸妈最最先进头脑的产物了,落后一些的家长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呢?

爹妈的思想就是读书能当饭吃吗?不能,既然不能,还不如多干活呢?

也就存在了那个时候流氓多,文氓更多了,打架,斗殴的事也会很多。

时代是要一步一步来走,演变也要一点一点的来变嘛!

没有文化可以学文化,没有知识也可以学知识啊!

当大家知道打架斗殴不是好事的时候,大家也不在打架了,当知道识字是好事的时候,大家也不开始识字起来了,本书的主人公也就在此刻要诞生了,要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诞生,吃尽苦头的人也有吃尽苦头的好处嘛!诞生就诞生呗!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难道还不能靠自己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