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起阿逾陀国终伊烂拏国

自此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殑伽河,南至阿逾陀国(中印度),寺百余所,僧徒数千人,大小乘兼学。大城中有故伽蓝,是伐苏槃度菩萨(唐言世亲)于此制大、小乘论及为众讲处。

城西北四五里,临殑伽河岸大伽蓝中,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建,佛昔三月说法处。其傍又有过去四佛经行处。

城西南五六里有故伽蓝,是阿僧伽菩萨说法处。菩萨夜升睹史多天,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论》、《庄严大乘论》、《中边分别论》,昼则下天为众说法。

阿僧伽亦名无著,即健陀逻国人也。佛灭度后一千年中出现于世,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弟世亲菩萨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后信大乘。

兄弟皆禀明圣之器,含著述之才,广造诸论,解释大乘,为印度宗匠。如《摄大乘论》、《显扬圣教》、《对法》、《唯识》、《俱舍论》等,皆其笔也。

法师自阿逾陀国礼圣迹,顺殑伽河与八十余人同船东下,欲向阿耶穆佉国。行可百余里,其河两岸皆是阿输迦林,非常深茂。于林中两岸各有十余船贼,鼓棹迎流,一时而出。船中惊扰,投河者数人,贼遂拥船向岸,令诸人解脱衣服,搜求珍宝。

然彼群贼素事突伽天神,每于秋中觅一人质状端美,杀取肉血,用以祠之,以祈嘉福。见法师仪容伟丽,体骨当之,相顾而喜曰:“我等祭神时欲将过,不能得人,今此沙门形貌淑美,杀用祠之,岂非吉也!”

法师报:“以奘秽陋之身,得充祠祭,实非敢惜。但以远来,意者欲礼菩提树像耆阇崛山,并请问经法,此心未遂,檀越杀之,恐非吉也。”

船上诸人皆共同请,亦有愿以身代,贼皆不许。于是贼帅遣人取水,于花林中除地设坛,和泥涂扫,令两人拔刀牵法师上坛,欲即挥刃。

法师颜无有惧,贼皆惊异。既知不免,语贼:“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欢喜取灭。”

法师乃专心睹史多宫念慈氏菩萨,愿得生彼恭敬供养,受《瑜伽师地论》,听闻妙法,成就通慧,还来下生,教化此人,令修胜行,舍诸恶业,及广宣诸法,利安一切。

于是礼十方佛,正念而坐,注心慈氏,无复异缘。于心想中,若似登苏迷卢山,越一二三天,见睹史多宫慈氏菩萨处妙宝台,天众围绕。此时身心欢喜,亦不知在坛,不忆有贼。

同伴诸人发声号哭。

须臾之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船舫漂覆,贼徒大骇,问同伴曰:“沙门从何处来?名字何等?”

报曰:“从支那国来求法者此也。诸君若杀,得无量罪。且观风波之状,天神已瞋,宜急忏悔。”

贼惧,相率忏谢,稽首归依。

时亦不觉,贼以手触,尔乃开目,谓贼曰:“时至耶?”

贼曰:“不敢害师,愿受忏悔。”

法师受其礼谢,为说杀盗邪祠诸不善业,未来当受无间之苦。何为电光朝露少时之身,作阿僧企耶长时苦种!

贼等叩头谢曰:“某等妄想颠倒,为所不应为,事所不应事。若不逢师福德感动冥祇,何以得闻启诲。请从今日以去即断此业,愿师证明。”

于是递相劝告,收诸劫具总投河流,所夺衣资各还本主,并受五戒,风波还静。贼众欢喜,顶礼辞别。同伴敬叹,转异于常;远近闻者,莫不嗟怪。非求法殷重,何以致兹。

从此东行三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阿耶穆佉(qū,通“祛”,驱逐)国(中印度)。

从此东南行七百余里,渡殑伽河南、阎牟那河北,至钵罗耶伽国(中印度)。城西南瞻博迦花林中有窣堵波,无忧王所造,是佛昔降外道处。其侧有伽蓝,是提婆菩萨作《广百论》挫小乘外道处。

大城东两河交处,其西有墠(shàn,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周十四五里,土地平正,自古以来诸王豪族仁慈惠施,皆至于此,因号其处为“大施场”。

今戒日王亦继斯轨,五年积财,七十五日散施,上从三宝,下至孤穷,无不悉施。

从此西南入大林,多逢恶兽、野象。经五百余里,至憍(jiāo)赏弥国(中印度)。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

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之所造也。

昔如来在忉利天经夏为母说法,王思慕,乃请目连将巧工升天观佛尊颜容止,还以紫檀雕刻以像真容,世尊下来时,像迎佛,即此也。

城南有故宅,是瞿史罗长者故居也。城南不远有故伽蓝,即长者之园地。中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造。

次东南重阁是世亲造《唯识论》处。

次东庵没罗林有故基,是无著菩萨作《显扬论》处。

从此东行五百余里,至鞞索迦国。伽蓝二十余所,僧三千许人,学小乘正量部。东南道左有大伽蓝,是昔提婆设摩阿罗汉造《识身足论》,说无我人,瞿波阿罗汉作《圣教要实论》,说有我人,因此法执,遂深诤论。又是护法菩萨七日中摧伏小乘一百论师处。

其侧又有如来六年说法处。有一树高七十余尺,昔佛因净齿,弃其余枝,遂植根繁茂至今。邪见之徒数来残伐,随伐随生,荣茂如本。

从此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余里,伽蓝数百,僧徒数千,并学正量部。佛在时,钵罗斯那恃多(唐言胜军)王所居都也。

城内有王殿故基,次东不远有故基,上建窣堵波,胜军王为佛造大讲堂处。次复有塔,是佛姨母钵罗阇钵底(唐言生主)比丘尼精舍。

次东有塔,是苏达多(唐言乐施)故宅。宅侧有大窣堵波,是鸯窭利摩罗舍邪之处。

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唐曰言胜林),即给孤独园也。昔为伽蓝,今已颓毁。东门左右各建石柱,高七十余尺,无忧王所立。诸屋并尽,独一砖室在,中有金像。昔佛升天为母说法,胜军王心生恋慕,闻出爱王刻檀为像,因造此也。

伽蓝后不远是外道梵志杀妇谤佛处。

伽蓝东百余步有大深坑,是提婆达多以毒药害佛生身入地狱处。

其南复有大坑,瞿伽梨比丘谤佛生身入地狱处。

坑南八百余步,是战遮婆罗门女谤佛生身入地狱处。

凡此三坑,窥不见底。

伽蓝东七十余步,有精舍高大。中有佛像东面坐,如来昔共外道论议处。

次东有天祠,量等精舍,日光移转,天祠影不及精舍,精舍影常覆天祠。

次东三四里有窣堵波,是舍利子与外道论议处。

大城西北六十余里有故城,是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波佛父城也。

城南是佛成正觉已初见父处。城北有塔,塔有迦叶波佛全身舍利,并无忧王所立。

从此东南行八百余里,至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毗罗卫国)。国周四千余里,都城十余里,并皆颓毁,宫城周十五里,垒砖而成,极牢固。内有故基,净饭王之正殿,上建精舍,中作王像。

次北有故基,是摩耶夫人之寝殿,上建精舍,中作夫人之像。其侧有精舍,是释迦菩萨降神母胎处,中作菩萨降生之像。

《上坐部》云,菩萨以嗢(wà)怛(dá)罗頞(è)娑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十五日。诸部则以此二十三日,当此五月八日。

东北有窣堵波,阿私陀仙相太子处。于城左右有太子共诸释种捔力处。又有太子乘马逾城处,及先于四门见老、病、死及沙门,厌离世间回驾处。

从此东行荒林五百余里,至蓝摩国(中印度)。居人稀少。故城东南有砖窣堵波,高五十余尺,如来涅槃后,此国先王分得舍利,还而造也,每放光明。

其侧有龙池,龙数变身为人,绕塔行道,野象衔花,常来供养。其侧不远有伽蓝,以沙弥知寺任。相传昔有比丘招命同学,远来礼拜,见野象衔花,安置塔前,复以牙芟草,以鼻洒水,众见无不感叹。

有一比丘便舍大戒,愿留供养,谓众人曰:“象是畜生,犹知敬塔献花洒扫,我居人类,依佛出家,岂可目睹荒残,不供事也?”

即辞众住,结宇疏池,种花殖果,虽涉寒暑,不以劳惓。邻国闻之,各舍财宝,共建伽蓝,仍即屈知僧务,自此相承,遂为故事矣。

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余里,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是太子逾城至此,解宝衣、天冠、髻珠付阐铎迦还处也。及剃发,皆有塔记。

出此林已,至拘尸那揭罗国。处极荒梗。城内东北隅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准陀故宅。宅中有井,将营献供时凿也,水犹澄映。

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河侧不远至娑罗林,其树似槲(hú),而皮青叶白,甚光润,四双齐高,即如来涅槃处也。有大砖精舍,中有如来涅槃之像,北首而卧。

傍有大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造。又立石柱记佛涅槃事,不书年月,相传云:佛处世八十年,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涅槃,当此二月十五日。《说一切有部》复云:佛以迦剌底迦月后半入涅槃,当此九月八日。自涅槃以来,或云千二百岁,或千三百,或千五百,或云过九百未满千年。

又如来坐金棺为母说法,出臂问阿难,现足示迦叶,香木焚身,八王分骨,皆有塔记。

从此复大林中经五百余里,至婆罗痆(niè)斯国。国周四千余里,都城西临殑伽河,长十余里,广五六里。伽蓝三十余所,僧二千余人,学小乘一切有部。

渡婆罗痆斯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台观连云,长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学小乘正量部。大院内有精舍,高百余尺,石阶砖龛,层级百数,皆隐起黄金佛像。室中有鍮(tōu,黄铜矿石)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状。

精舍东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是佛初转法轮处。其侧有梅怛丽(唐言慈氏)菩萨受记处。

次西有窣堵波,是佛昔为护明菩萨,于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波佛所受记处。

释迦受记南,有过去四佛经行处,长五十余步,高七尺,以青石积成,上有四佛经行之像。

伽蓝西有如来澡浴池,又有涤器池,又有浣衣池,并神龙守护,无人秽触。池侧有窣堵波,佛修菩萨行时,为六牙白象施猎师牙处。又为鸟时,与猕猴、白象约尼拘律树,定长幼巡行化人处。又作鹿王,又度憍陈如等五人处。

从此顺殑伽河流东行三百余里,至战主国。

从此东北渡殑伽河行百四五十里,至吠舍厘国。国周五千余里,土壤良沃,多庵没罗果茂遮果。都城荒毁。故基周六七十里,居人甚少。宫城西北五六里有一伽蓝,旁有窣堵波,是佛昔说《毗摩罗诘经》处。

次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罗诘故宅,其宅尚多灵异。去此不远有一室,积石所作,是无垢称现疾说法处。其侧亦有宝积故宅、庵摩罗女故宅。

次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佛将往拘尸那国般涅槃,天、人随从伫立处。

次西复有佛最后观吠舍厘处,次南又有庵摩罗女持园施佛处,又有佛许魔王涅槃处。

从吠舍厘南境去殑伽河百余里,到吠多补罗城,得《菩萨藏经》。

又南渡殑伽河,至摩揭陀国,周五千余里,俗土崇学重贤,伽蓝五十余所,僧万余人,多大乘学。

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虽复荒颓,犹有雉堞。昔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多花,故致此号。复至人寿数千岁时,更名波吒厘子城,复约波吒厘树为名。至佛涅槃后第一百年,有阿输迦王(唐言无忧王),即频毗娑罗王(唐言影坚)之曾孙也,自王舍城迁都来此。年代远,今唯故基。伽蓝数百,存者二三。

故宫北临殑伽河为小城,城有千余家。宫北有石柱,高数十尺,无忧王作地狱处。

法师在小城停七日,巡礼圣迹。地狱南有窣堵波,即八万四千之一也。王以人功建立,中有如来舍利一斗,每放神光。次有精舍,舍中有如来所履石,石上有佛双迹,长一尺八寸,广六寸,两足下有千辐轮相,十指端有卍字花纹及瓶鱼等,皎然明著,是如来将入涅槃,发吠舍厘至此,于河南岸大方石上立,顾谓阿难:“此是吾最后望金刚座及王舍城所留之迹也。”

精舍北有石柱,高三十余尺,书记无忧王三以赡部洲施佛、法、僧,三以珍宝赎嗣也。故城东南有屈吒阿滥摩(唐言鸡园)僧伽蓝故基,无忧王所造,是召千僧四事供养处。是等圣迹,凡停七日,礼拜方遍。

又西南行六七由旬,至低罗磔迦寺。寺有三藏数十人,闻法师至,皆出迎引。

从此又南行百余里,到菩提树。树垣垒砖,高峻极固。东西长,南北稍狭。正门东对尼连禅河,南门接大花池,西带险固,北门通大伽蓝,其内圣迹连接,或精舍,或窣堵波,并诸王、大臣、豪富、长者慕圣营造,用为旌记。正中有金刚座。贤劫初成,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之中,下极金轮,上齐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

言金刚者,取其坚固难坏,能沮万物。若不依本际则地不能停,若不以金刚为座,则无地堪发金刚定。今欲降魔成道,必居于此,若于余地,地便倾昃,故贤劫千佛皆就此焉。又成道之处亦曰“道场”,世界倾摇,独此不动。

一二百年来众生薄福,往菩提树不见金刚座。佛涅槃后,诸国王以两躯观自在菩萨像南北标界,东向而坐。相传此菩萨身没不现,佛法当尽,今南边菩萨已没至胸。

其菩提树即毕钵罗树也,佛在时高数百尺,比频为恶王诛伐,今可五丈余,佛坐其下,成无上等觉,因谓菩提树。树茎黄白,枝叶青润,秋冬不凋,唯至如来涅槃日,其叶顿落,经宿还生如本。每至是日,诸国王与臣僚共集树下,以乳灌洗,燃灯散花,收叶而去。

法师至,礼菩提树及慈氏菩萨所作成道时像,至诚瞻仰讫,五体投地,悲哀懊恼,自伤叹言:“佛成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悲泪盈目。

时逢众僧解夏,远近辐凑数千人,观者无不鸣噎。其处一逾缮那圣迹充满,停八九日,礼拜方遍。

至第十日,那烂陀寺众差四大德来迎,即与同去。行可七逾缮那至寺庄。庄是尊者目连本生之村。至庄食,须臾,更有二百余僧与千余檀越将幢盖、花香复来迎引,赞叹围绕入那烂陀。

既至,合众都集。法师共相见讫,于上座头别安床,命法师坐,徒众亦坐。坐讫,遣维那击犍稚唱。法师住寺,寺中一切僧所畜用法物道具咸皆共同。仍差二十人非老非少、闲解经律、威仪齐整者,将法师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众共尊重,不斥其名,号为正法藏。

于是随众入谒。既见,方事师资,务尽其敬,依彼仪式,膝行肘步,呜足顶礼,问讯赞叹讫。法藏令广敷床座,命法师及诸僧坐。坐讫,问法师:“从何处来?”报曰:“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瑜伽论》。”闻已啼泣,唤弟子佛陀跋陀罗(唐言觉贤),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余,博通经论,善于言谈。法藏语曰:“汝可为众说我三年前病恼因缘。”

觉贤闻已,啼泣扪泪而说昔缘,云:

和尚昔患风病,每发,手足拘急,如火烧刀刺之痛,乍发乍息,凡二十余载。

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厌恶此身,欲不食取尽。于夜中梦三天人,一黄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银色,形貌端正,仪服轻明,来问和尚曰:“汝欲弃此身耶?经云:‘说身有苦,不说厌离于身。’汝于过去曾作国王,多惚众生,故招此报。今宜观省宿愆,至诚忏悔,于苦安忍,勤宣经论,自当销灭。直尔厌身,苦终不尽。”

和尚闻已,至诚礼拜。

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语和尚曰:“汝识不?此是观自在菩萨。”又指银色曰:“此是慈氏菩萨。”

和尚即礼拜慈氏,问曰:“戒贤常愿生于尊处,不知得不?”报曰:“汝广传正法,后当得生。”

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萨。我等见汝空欲舍身,不为利益,故来劝汝。当依我语,显扬正法《瑜伽论》等,遍及未闻,汝身即渐安隐,勿忧不差。有支那国僧乐通大法,欲就汝学,汝可待教之。”

法藏闻已,礼拜报曰:“敬依尊教。”

言已不见。

自尔以来,和尚所苦瘳除。

僧众闻者,莫不称叹希有。

法师得亲承斯记,悲喜不能自胜,更礼谢曰:“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听习,愿尊慈悲摄受教诲。”

法藏又问:“法师,汝在路几年?”

答:“三年。”

既与昔梦符同,种种诲喻令法师欢喜,以申师弟之情。

言讫辞出,向幼日王院安置于觉贤房第四重阁。七日供养已,更安置上房在护法菩萨房北,加诸供给。日得赡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一升。其米大于乌豆,作饭香鲜,余米不及,唯摩揭陀国有此粳米,余处更无,独供国王及多闻大德,故号为供大人米。月给油三升,酥乳等随日取足。净人一人、婆罗门一人,免诸僧事,行乘象舆。那烂陀寺主客万,僧预此供给添法师合有十人。其游践殊方,见礼如此。

那烂陀寺者,此云施无厌寺。耆旧相传,此伽蓝南庵没罗园中有池,池有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故以为号。又云是如来昔行菩萨道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怜愍孤穷,常行惠舍,物念其恩,故号其处为“施无厌”也。

地本庵没罗长者园,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以施佛,佛于此处三月说法,商人多有证果。佛涅槃后,此国先王铄迦罗阿迭多(唐言帝日)敬恋佛故,造此伽蓝。王崩后,其子佛陀鞠多王(唐言觉护)纂承鸿业,次南又造伽蓝。至子怛他揭多王(唐言如来),次东又造伽蓝。至子婆罗阿迭多(唐言幼日),次东北又建伽蓝。后见圣僧从此支那国往赴其供,心生欢喜,舍位出家。其子伐阇罗(唐言金刚)嗣位,次北又建伽蓝。其后中印度王于侧又造伽蓝。

如是六帝相承,各加营造,又以砖垒其外,合为一寺,都建一门。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加以渌水逶迤,青莲菡萏,羯尼花树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诸院僧室皆四重重阁,虬栋虹梁,绣栌朱柱,雕楹镂槛,玉础文絛妳,甍(méng,屋脊)接瑶晖,榱(cuī,椽子)连绳彩。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

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并学大乘兼十八部,爰至俗典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研习。凡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余人;三十部者,五百余人;五十部者,并法师十人。唯戒贤法师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寺内讲座日百余所,学徒修习无弃寸阴。德众所居,自然严肃,建立以来七百余载,未有一人犯讥过者。

国王钦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邑二百户,日进粳米酥乳数百石。由是学人端拱无求而四事自足,艺业成就,斯其力焉。

法师于那烂陀寺安置已,向王舍城观礼圣迹。王舍旧城,彼云矩奢揭罗补罗城(唐言上茅宫城),城处摩揭陀国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内。其地又生好香茅,故取为称。四面皆山,峻峭如削,西通小径,北有大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其内更有小城,基周三十余里,羯尼迦树处处成林,发萼开荣,四时无间,叶如金色。宫城北门外有窣堵波,是提婆达多与未生怨王放护财醉象欲害佛处。

此东北有窣堵波,是舍利子闻阿湿婆恃比丘说法证果处。次北不远有大深坑,是室利鞠多(唐言胜密)受外道邪言,以火坑、毒饭欲害佛处。次火坑东北山城之曲有窣堵波,是时缚迦大医于此为佛造说法堂处。其侧现有时缚迦故宅。

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罗矩吒山(唐言鹫峰,亦云鹫台)。其山连岗北岭,隆崛特高,形如鹫鸟,又状高台,故取为称。泉石清奇,林树森郁,如来在世多居此山说《法华》、《大般若》等无量众经。

山城北门行一里余,至迦兰陀竹园,今现有砖室,如来在昔,多居其中,制诸戒律。园主名迦兰陀,先以此园施诸外道。后见佛,又闻深法,恨不以园得施如来。时地神知其意,为现灾怪怖诸外道,逐之令出,告曰:“长者欲以园施佛,汝宜速去。”外道含怒而出。长者欢喜,建立精舍讫,躬往请佛,佛为受之。

竹园东有窣堵波,阿阇多设咄路王(唐言未生怨)之所建。如来涅槃后,诸王共分舍利,未生怨王得已将归,立塔供养。无忧王发心欲遍造诸塔,开取舍利,尚留少许,今每放光明。

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山侧有别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诃迦叶波于此与九百九十九大阿罗汉,如来涅槃后结集三藏处。当结集时,无量圣众云集,迦叶告曰:“众中自知具三明、六通,总持如来一切法藏无错谬者住,余各随所安。”

时简得九百九十九人。

阿难在于学地,迦叶语阿难:“汝漏未尽,勿污清众。”

阿难惭愧而出。一夜勤修,断三界结,成阿罗汉,还来叩门。迦叶问曰:“汝结尽耶?”

答曰:“然!”

复曰:“若结尽者,不劳开门,随意所入。”

阿难乃从户隙而入,礼拜僧足。

迦叶执其手,曰:“我欲汝除断诸漏证圣果,故驱逐汝出,汝当知之。勿以为恨。”

阿难曰:“若怀恨者,岂名结尽?”

于是礼谢而坐。即初安居十五日时也。迦叶语阿难曰:“如来常于众中称汝多闻,总持诸法,汝可升座为众诵《素呾缆藏》,即一切经也。”

阿难承命而起,向佛般涅槃山方作礼讫,升坐诵经,诸众随口而录。录讫,又命优波离诵《毗柰耶藏》,即一切戒律也。诵讫,迦叶波自诵《阿毗达磨藏》,即一切论议。经两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诸圣相谓曰:“我等集此,名报佛恩,今日得闻,斯其力也。”以大迦叶僧中上座,因名“上座部”。

又此西二十里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即大众部共集之处。诸学、无学数千人,大迦叶结集时不预者,共集此中,更相谓曰:“如来在日,同一师学。世尊灭度,驱简我等,我等岂不能结集法藏报佛恩耶?”复集《素怛缆藏》、《毗柰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此中凡、圣同会,因谓之“大众部”。

次东北三四里至曷罗阇姞利呬多城(唐言王舍城)。外廓已坏,内城犹峻,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初频毗娑罗王居上茅宫时,百姓殷稠,居家鳞接。数遭火灾,乃立严制,有不谨慎,先失火者,徙之寒林。寒林即彼国弃尸恶处也。

顷之,王宫忽复失火。王曰:“我为人主,自犯不行,无以惩下。”命太子留抚,王徙居寒林。时吠舍厘王闻频婆娑罗野居于外,欲简兵袭之。候望者知而奏,王乃筑邑。以王先舍于此,故名王舍城,即新城也。后阇王嗣位,因都之。至无忧王迁都波吒厘,以城施婆罗门。今城中无杂人,唯婆罗门千余家耳。

宫城内西南隅有窣堵波,是殊底色迦长者故宅(唐言星历),傍又有度罗怙罗处(即佛子也)。

那烂陀寺西北有大精舍,高三百余尺,婆罗阿迭多王之所建也。庄严甚丽,其中佛像同菩提树像。精舍东北有窣堵波,如来昔于此七日说法处。西北又有过去四佛坐处。其南鍮石精舍,戒日王之所建,功虽未毕,详其图量,限高十余丈。

城次东二百余步有铜立佛像,高八十余尺,重阁六层方得覆及,昔满胄王之所作也。又东行数里有窣堵波,佛初成道向王舍城至此,频毗娑罗王与国人百千万众迎见佛处。又东行三十余里,至因陀罗势罗窭诃山。东峰伽蓝前有窣堵波,谓僧娑(唐言雁也)。

昔此伽蓝依小乘渐教,食三净肉,于一时中买赎不得,其检校人彷徨无措,乃见群雁翔飞,仰而戏言曰:“今日僧供有阙,摩诃萨埵宜知是时。”

言讫,其引前者应声而回,铩翮(hé,翅膀)高云,投身自坠。

比丘见已,惭惧,遍告众僧,闻者惊嗟,无不对之叹泣。各相谓曰:“此菩萨也。我曹何人,敢欲啖(dàn)食?又如来设教,渐次而防,我等执彼初诱之言,便为究竟之说,守愚无改,致此损伤。自今以后,宜依大乘,不得更食三净。”

仍建灵塔,以死雁埋中,题表其心,使永传芳烈,以故有兹塔也。

如是等圣迹,法师皆周遍观礼讫。还归那烂陀寺,方请戒贤法师讲《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开题讫,少时,有一婆罗门于众外悲(yì)而复言笑。遣人问其所以。答言:

我是东印度人,曾于布磔(zhé)迦山观自在菩萨像所发愿为王,菩萨为我现身,诃责我言:“汝勿作此愿!后某年月日那烂陀寺戒贤法师为支那国僧讲《瑜伽论》,汝当往听。因此闻法后得见佛,何用王为!”今见支那僧来,师复为讲,与昔言同,所以悲喜。

戒贤法师因令住听。

经十五月讲彻,遣人将婆罗门送与戒日王,王封以三邑。

法师在寺听《瑜伽》三遍,《顺正理》一遍,《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百》二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以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寻读决疑而已。兼学婆罗门书。

印度《梵书》名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于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毗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若正应云“毗耶羯剌諵(nán)”,此翻名为“声明记论”,以其广记诸法能诠,故名“声明记论”。

昔成劫之初,梵王先说具百万颂。后至住劫之初,帝释又略为十万颂。其后北印度健驮罗国婆罗门睹罗邑波腻尼仙又略为八千颂,即今印度现行者是。近又南印度婆罗门为南印度王,复略为二千五百颂,边鄙诸国多盛流行,印度博学之人所不遵习。此并西域音字之本。

其支分相助者,复有《记论略经》,有一千颂。又有字体三百颂,又有字缘两种,一名《间择迦》,三千颂,二名《温那地》,二千五百颂,此别辩字缘、字体。又有《八界论》八百颂,此中略合字之缘、体。

此诸记论辩能诠所诠,有其两例。一名底彦多声,有十八啭(zhuàn,鸟宛转地鸣叫),二名苏漫多声,有二十四啭,其底彦多声于文章壮丽处用,于诸泛文亦少用。其二十四啭者于一切诸文同用。其底彦多声十八啭者,有两:一、般罗飒迷,二、阿答末泥,各有九啭,故合有十八。初九啭者,如泛论一事即一事有三。说他有三,自说有三,一一三中,说一,说二,说多,故有三也。两句皆然,但其声别,故分二九耳。依般罗飒迷声说,有无等诸法。且如说有,有即三名,一名婆底,二名婆矺,三名婆饭底。说他三者,一名婆斯,二名婆矺,三名婆他。自说三者,一婆弥,二婆靴,三婆摩(此第三依四吠陀论中说,多言婆末斯)。依阿答末泥九啭者,于前九啭下各置毗耶底言,余同上。安此者令文巧妙无别义,亦表极美义也。

苏漫多声二十四啭者,谓总有八啭,于八啭中一一各三。谓说一,说二,说多,故开为二十四。于二十四中一一皆三:谓男声、女声、非男非女声。言八啭者:一、诠诸法体,二、诠所作业,三、诠作具及能作者,四、诠所为事,五、诠所因事,六、诠所属事,七、诠所依事,八、诠呼召事。且以男声寄丈夫上作八啭者,丈夫,印度语,名布路沙。体三啭者,一、布路杀,二、布路筲,三、布路沙(去声)。所作业三者,一、布路芟,二、布路筲,三、布路霜。作具作者三者,一、布路铩拏,二、布路诧(音鞞僣反),三布路铩鞞,或言布铩呬。所为事三者,一布路厦(沙诈反耶),二布路沙诧(鞞僣反),三布路铩韵(鞞约反)。所因三者,一布路沙哆(他我反),二布路铩诧(同上),三布路铩韵(鞞约反)。所属三者,一布路铩诅(子耶反),二布路铩诧,三布路铩諵(安咸反)。所依三者,一布路裡差(所齐反),二布路杀谕,三布路铩绉(所刍反)。呼召三者,一系布路杀,二系布路稍,三系布路沙。略举一二如此,余例可知,难为具述。法师皆洞达其词,与彼人言清典逾妙,如是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岁。

从此复往伊烂拏钵伐多国,在路至迦布德伽蓝。伽蓝南二三里有孤山,岩巘崇崒,灌木萧森,泉沼澄,鲜花卉芬馥。既为胜地,灵庙寔(shí,通“实”。确实;实在)繁,感变之奇,神异多种。最中精舍有刻檀观自在菩萨像,威神特尊,常有数十人,或七日、二七日绝粒断浆,请祈诸愿,心殷至者,即见菩萨具相庄严,威光朗曜,从檀像中出,慰喻其人,与其所愿。如是感见,数数有人,以故归者逾众。其供养人恐诸来者坌污尊仪,去像四面各七步许,竖木构栏,人来礼拜,皆于栏外,不得近像。所奉香花,亦并遥散。其得花住菩萨手及挂臂者,以为吉祥,以为得愿。

法师欲往求请,乃买种种花,穿之为鬘,将到像所,至诚礼赞讫,向菩萨跪发三愿:

一者于此学已还归本国,得平安无难者,愿花住尊手;二者所修福慧,愿生睹史多宫事慈氏菩萨,若如意者,愿花贯挂尊两臂;三者圣教称众生界中有一分无佛性者,玄奘今自疑不知有不,若有佛性,修行可成佛者,愿花贯挂尊颈项。

语讫,以花遥散,咸得如言。既满所求,欢喜无量。其傍同礼及守精舍人见已,弹指呜足,言:“未曾有也。当来若成道者,愿忆今日因缘,先相度耳。”

自此渐去至伊烂拏国。伽蓝十所,僧徒四千余人,多学小乘,说一切有部义。近有邻王废其国君,以都城施僧,于中并建二寺,各有千僧。有二大德,一名怛他揭多鞠多(此云如来密),二名羼底僧诃(此云师子忍也),俱善萨婆多部。又停一年,就读《毗婆沙》、《顺正理》等。

大城南有窣堵波,佛昔于此三月为天、人说法,其傍又有过去四佛遗迹。国西界殑伽河,南至小孤山,佛昔于此三月安居,降薄句罗药叉。

山东南岩下大石上有佛坐迹,入石寸余,长五尺二寸,广四尺一寸。又有佛置桾稚迦(即澡罐也)迹。深寸余,作八出花纹。国南界荒林,多有大象,壮而高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