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永远别让你的脾气大于你的本事

1 发脾气,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杜月笙也曾说过相同含义的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这两位名人都向我们说出了一个道理:脾气越大的人越没本事,本事越大的人越没脾气。

在职场里,那些喜欢对下属百般苛责和各种为难,把自己的压力化作怒火撒在下属身上的人,往往是一些郁郁不得志、长久停留在某一岗位没有得到晋升的领导。在生活中,越是无能的男人越喜欢对妻子孩子大吼大叫、拳打脚踢,试图通过这种原始而又野蛮粗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脆弱的尊严和所谓的“家庭地位”。

在这个世界上,容易情绪化的人往往都是精神和能力层次较低的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有可能让他们陷入愤怒中不能自拔。那些越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就越能明白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靠的是智慧,而不是发脾气和愤怒。

周末,到朋友家小坐,隔壁传来吵架的声音,还有摔东西的声音。

原来隔壁的这位男主人原先在一家公司上班,不知什么原因被辞退了,从那以后就整天待在家,不去找工作也不管家里的事,每天就是打游戏,游戏打累了就拿老婆孩子撒气。平日里他跟小区里的邻居也处得不是很好,就像身上带刺似的,跟谁都发脾气,从门口的老大爷,到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几乎全被他得罪了个遍。

生活中这样的人处处都是,那些没什么本事的人,每当与别人发生摩擦,总会把一切原因都扔给对方,习惯性地把自己当成那个被侵犯的人。然后用愤怒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在与人打交道事与愿违时、当烦躁郁闷时、当希望落空或被人误解指责时,我们难免会心态失衡,会冲着身边的人大发脾气,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一定要发脾气?发脾气有用吗?

发脾气实际上是用暴躁的语言告诉对方:我生气了,你必须听我的!因为自己的无能和自卑,没有办法让对方听从自己,为了不让自己表现得懦弱,于是就会用发脾气,用愤怒和唇枪舌剑吓住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我们知道了发脾气的实质是面对问题无力、无奈和无能时,就可以理解自己和对方的内心了。这时候就能够开始着手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去思考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慢慢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用智慧和柔和的语言来代替脾气,变得更有格局更加厉害,从而离成功更近。

林涛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人很好,待人也十分和善。一次,他的朋友应邀前来参观他的公司,就在聊天的时候林涛接到一个电话,朋友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应该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很快,他的一个员工走了进来,林涛告诉这位员工,因为他的失误把型号弄错了,导致一笔十几万的订单就这样没了。员工当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他害怕被炒鱿鱼,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

这时的林涛并不像其他老总一样大发雷霆、大吼大骂,而是承认自己对这次失误也有责任,接着又理智地叮嘱员工仔细处理好后续工作,最后林涛对这位员工的处罚也只是扣除这个月的奖金。面对朋友的愕然,林涛解释道:“以前能力不够的时候,面对突发情况自己也会大发雷霆,把员工痛骂一顿然后炒掉。这样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后来能力越来越大也逐渐想明白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应该理智地去解决,发脾气只会显得自己更加无能而已。”

一个人的脾气是本事的外在表现,就像林涛在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愤怒发脾气,越厉害反而越默默努力。发脾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徒增烦恼,只会伤害身边的人,可是有的人永远改不掉这个毛病。

爱发脾气的人,总想着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内心境界和自身能力又不够,一旦遭遇重重的打击,便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作对,却从未想过自己的问题,只是随意宣泄着无用的情感和负能量,宣泄完后自我身心是舒爽了,却没有任何改变,能力一点也没有提高,得到的是越来越差的评价。

所以,如果你有发脾气的时间,不如一个人冲着天空大吼一声,然后平复心情继续回来默默做自己的工作。你需要的永远不是内心情感的宣泄,而是自身实力的提升。只会嗡嗡乱叫的无头苍蝇和默默蹲守猎物的豹子,你愿意做哪一类呢?

2 暴躁只能加速你的出局

很多人一遇突发事件和烦心事,或是别人做事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控制不住自己暴躁的脾气,不仅影响大脑思考,还不能当机立断地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的人常常前一秒钟还在欢笑,下一秒就能因为一个微小的动作,一句不值得放在心上的话而大发雷霆,破坏场面和气氛,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际上这会不利于一个人对局势的掌控。

曼青在一家教育机构做文员,她与教育顾问翠梅是工作搭档。翠梅比她早几年出来工作,经验要丰富得多,懂得为人处世的技巧,平时就负责跟客户的沟通,而曼青则是做一些资料的收发和归档。有时候翠梅还会像领导一样批评曼青,比如曼青的资料准备得慢了,就会被批评,还时不时地会塞给她另一份资料,要求加快速度整理。渐渐地,曼青就有些不开心了,因为她总觉得翠梅好像在以前辈的姿态跟自己说话,而非她自我定位的搭档关系。

有一次,翠梅随意说了曼青一句,曼青本来心情还好好的,但当时噌的一下情绪就上来了,暴躁地把手里的键盘往地上一摔,对翠梅喊道:“别真以为自己是领导,我也不是好欺负的,谁愿意每天受你气,今天我就不干了,谁爱干,拿走,不谢!”曼青不听其他同事的劝导因为一点小事果断辞了职,又踏上了找工作的路。

佛家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寒山曰:“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暴躁急躁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对当下事实的无能和无奈,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都是源于一时的暴躁。平复下来后,却对暴躁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后悔不已。

苏轼在《留侯论》讲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被同事欺负一下、被路人踩了一下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在这些事上暴躁,只能说明自己的心智还不够成熟。

富兰克林说得好,愤怒是“起于愚昧,终于悔恨”,要懂得用忍耐来抑制住暴躁的脾气。王安石也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心绪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暴躁的反面就是忍耐,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比起暴躁,忍耐更能让我们在局中制胜。

楚汉相争中,刘邦由于势力较弱,经常吃败仗。汉四年,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他的大将韩信自领一军,北上作战,捷报频传,连下魏、代、赵、燕诸王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韩信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威慑,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刘邦听后勃然大怒,暴躁的脾气让他破口大骂:“我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这时候,张良示意了一下,靠近刘邦说道:“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我们对他的要求要慎重考虑。现在我们正当危急时刻,弄翻了关系,他自立为王,我们也毫无办法。逼急了他,他一旦与项羽联手,大王的大事危矣!不如趁势正式立他为王,调动他的军队击楚。如果不迅速决断,迟则生变!”

为了让楚汉对峙的局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刘邦把自己暴躁的情绪忍耐了下来,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局势很快发生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形成了包围之势。后来刘邦终于在垓下全歼楚军,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刘邦克制住了自己暴躁的脾气,正是这种“忍耐”成就了他,为他打开了美好的局面。每一个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在为人处世上,暴躁能避则避之,因为一个人被情绪所掌控后,极易冲昏头脑做出一系列冲动举动。

3 唯我独尊,让人避之不及

你在人际交往中遇到过唯我独尊的人吗?他们总是自以为是,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随意对别人品头论足。还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完全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甚至还会勒令别人按照自己的规则去行事。

人与人是平等的,谁都不愿自己低人一等,那些唯我独尊的人却偏偏要去压过别人一头,这就不能责怪别人总是排斥他们了。

李韬自幼聪慧过人,被街坊邻居称为“神童”,上了学后李韬的聪明让他一直有“天才”的称号。他从某知名大学毕业,又顺利被某大型企业签下。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很快就在岗位上做出了成绩,一路被提拔,最后做到了某部门的经理。

他成了企业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部门经理,但好景不长,他因两次重大过错被辞退了。工作方面,李韬毫无疑问是优秀的,脑子清楚,业务能力突出。但也正因为他的优秀,他目空一切,既听不进同事的建议,也不接受领导的批评。

早在李韬犯下第一次错误之前就有下属提醒他有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但刚愎自用的李韬把下属的建议当作了耳旁风,还出言讽刺道:“你才来几天就胡乱猜测,我的决定从来没出过错!”

后来这位下属越级向更高层的领导作了汇报,公司及时作出调整才避免了重大损失。事情过后公司高层找李韬谈话,劝说李韬要听取同事们的建议,李韬却说:“一个刚来的菜鸟能有多大能耐,瞎猫撞见死耗子罢了,我还要问问他,谁给他的权利越级上报呢!”

高层对李韬的态度很不满意,念在他年轻气盛,又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失,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没过多久,李韬又一次决策失误,这次没人再提醒他,李韬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

同一位高层领导找到李韬,希望他能谦卑地认个错,哪知李韬竟然怪罪下属执行不力,发现问题不知道及时汇报纠正。领导大怒:“你的问题呢?你就没一点问题?”李韬却说:“我知道我也有问题,但我曾经给公司带来那么多的效益,你就为这点损失跟我生气?我知道你是在为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故意跟我过不去!”

领导无法再容忍这样不仅从不吸取教训反倒自以为是的人在公司里任职,经过讨论,李韬终于被辞退了。

别让坏脾气拖累了你第一章永远别让你的脾气大于你的本事。自信固然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但当自信过了度,成了刚愎自用便是一种人格缺陷。刚愎自用的人向来都是唯我独尊,这样的人容不下别人的优点,见不得别人好,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遭到排斥。

工作中的刚愎自用往往会导致重大失误的发生。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再杰出的人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别人的提醒能很好地弥补一个人的疏漏,这就是古代圣明的皇帝都要广开言路的原因。

但那些唯我独尊的人往往把别人的提醒当成一种阻力,不仅不虚心接纳,反倒会用一种厌烦的心理去对待。久而久之,那些原本一片赤诚之心的劝诫都一去不回了,重大的失误往往就在这时发生。

这只能说明那些唯我独尊的人并非真正的强大,他们总是急着去证明自己,需要通过“独自完成”来表明自己高人一等。而真正杰出的人向来都是虚怀若谷的,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包容一切的胸襟。

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是一种格局,更是强大人格无言的证明。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来北京演出,期间参观了一所音乐学院,校方为他的到来准备了表演,一位女学生为他演奏了他最爱的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二胡凄美的声音在整个大堂回荡,听着听着,小泽征尔突然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场的举动,他从座位上慢慢站起,缓缓跪在了地上。

在场的人都被惊呆了,还在表演的那位女学生也不知所措地停止了演奏。但是小泽征尔却恳切地说:“请继续演奏吧,听这样伟大的音乐,只能跪着听。”一曲完毕后,他泪流满面地站起来,对女学生鞠了一躬,说:“谢谢你的演奏,要是早一点听到你用二胡演奏它,我是根本不敢指挥乐器再演奏它的。”

真正的大师总是让人如沐春风,所谓“大智若愚”,真正满腹经纶的人绝不会四处炫耀自己的才华,更不会因自己的学识而目空一切。他们能容纳不同的,也能接受更加优秀的,对于那些错误的,他们也不会咄咄逼人,把自己的观点强塞过去,反而是像春风化雨一般,或是言语柔和,或是身体力行,让人心悦诚服地发现错误,走向正途。

那些足够优秀的人总是拥有伟大的人格,他们自身出众的才华能让众人心生敬畏,而谦卑的处事风格又让与他有过交往的人感到舒适随和,他并不因为杰出而孤独,反倒因为“没有架子”而受到众人的追捧。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台词说“功夫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唯我独尊,刚愎自用都是弱小的象征。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容得下别人的人,允许别人在自己的生命里绽放才能拥有五彩缤纷的人生。

4 与其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抱怨世界,毫无作用,改变自己,有的时候反倒能创造奇迹。

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都会用抹布将木桶一个个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但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过后,风就会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并没有哭鼻子,也没有抱怨,而是坐在一边一直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从水龙头装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清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而后忐忑不安地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仍然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或吹歪。

我们改变不了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给木桶不断加重,这样我们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了。与其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只不过是守株待兔罢了。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最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我在临终之际,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年少轻狂的时候,遇到阻碍,我们总会想着去改变一些东西。年龄渐长,我们发现有的东西无论你怎样去努力,它终究还会以原来的样子保持下去。在这种“无能为力”的状态里,久而久之,人也就渐渐学会了适应这个世界。

但适应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西并非完全不会改变,只是它们的改变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相信渺小的力量,无数个渺小汇集起来也会变成一股足以撼动天地的巨大能量。

想要把这股力量汇聚起来,靠的不是抱怨和胁迫,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

美国某高校的一位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中国某高校做外语讲师。中国的这所高校建在城市的郊区,邻近都是乡村,环境十分糟糕,垃圾随处乱倒,塑料袋四处横飞。

这位美国毕业生有晨跑的习惯,并且不喜欢在固定的跑道上跑,他更喜欢到街上,随心所欲,没有限制地跑。他到中国后正值初春,学校所在地区春天总是多风,每次晨跑他总能看到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四处乱飞,这让他心生厌恶。

后来每次出来晨跑他总会带着一个大大的袋子,路上遇到塑料袋就会一一收纳到袋子里。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附近村民的兴趣,纷纷对这位国际友人的做法表示不解,有的甚至说:“这个老外有点傻!”

日久天长,村民们发现这个外国人只是在帮着处理垃圾。渐渐地,议论的人少了,嘲笑的人不见了,一些村民自发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看着一部分人为了环境在出力,另一部分人也坐不住了,不久这件事情又影响到了外国人执教的高校,有几个学生组织也加入了清理垃圾的行列。

后来,在这个外国人的影响下,保护环境成了当地的一种风尚,学校以及周边村庄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晨跑时不再有乱飞的塑料袋了,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也消失了。

《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改变世界最好的方法不是抱怨和命令,是身体力行。行动是一种有感染力的行为,当一个人在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好而行动时,见到这一切的人就会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而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现实跟想象有差距,不会总是如人所愿,所以就此跟自己的抱怨说再见吧,抱怨只是宣布了你的无能。

不要再戴着那张可怜兮兮的抱怨面具扮演生活的受害者了。

踏出改变的第一步是弄清你想要改变什么以及改变的原因。抽点时间坐下来,把你想改变的原因写下来。记得尽量写得深入一些,因为它是你改变的基础。

5 挨骂的高手必是成事的高手

中国有句老话“忠言逆耳”,不中听的话之所以让人不舒服往往因为它切中了要害,抓住了痛点,听者如果能抛开心里的逆反情绪,从中提取真正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深刻反思自己就能不断完善,最终成事,这也印证了中国另一句老话“兼听则明”。

挨骂,是对一个人心性的磨炼和考验,对于优秀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平日里耳边尽是一片赞美之声,难免有点飘飘然,这时如果他还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任凭别人骂他个狗血淋头,那他一定是一个心性足够强大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成事之人。

有一次,林肯的军务部长爱德华·史丹顿骂林肯是“一个笨蛋”。史丹顿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林肯干涉了史丹顿的业务,为了取悦一个很自私的政客,林肯签发了一项命令,调动了某些军队。史丹顿不仅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骂林肯签发这种命令是笨蛋的行为。

大家都以为当林肯听到史丹顿说的话之后,一定会非常生气,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如果史丹顿说我是个笨蛋,那我一定就是个笨蛋,因为他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错。我得亲自过去看一看。”

林肯果然去见了史丹顿,他知道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于是收回了成命。

人在受到了批评之后都会感到不悦,继而很可能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导致情绪的不稳定。但林肯面对批评时不仅没有动怒,反倒能冷静地权衡利弊,这印证了他的伟大。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有人骂是好事,骂出来的往往是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完善自身,从而避免很多误区。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难道你的一切只是从那些羡慕你、对你好、常站在你身边的人那里得来的吗?从那些反对你、指责你,或站在路上挡着你的人那里,你学来的岂不是更多?”

长年累月在职场上做事,挨骂是不可避免的。当上司破口大骂的时候,要理智地认识到,这是他们对自己的预期高于自己的表现,那么提升自己达到他的预期,岂不是就能达到他满意了吗?而他们指责出来的地方,可能是我们犯下重大错误的地方,这是潜伏在我们自身中的“顽疾”。

挨骂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每次挨骂,先要反思自己,在领导愤怒的骂声中提取精华的成分,及时承认错误。事后及时地与领导进行交流,以便更加明确工作中存在的疏漏。即便是错误不在自己也不要总想着去反驳,毕竟职场只看结果,领导需要的就是你呈现到他面前的东西,不如把领导的批评当成一种自我的要求吧。

那些挨骂的高手常常是成事的高手,他们知道如果怕挨骂、怕受挫、怕被人讥笑和冷落,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路途就会更加颠簸难行。对于强者,所有的骂声和非议都是成就他的阶梯,都是他攀登高峰的助力。

有一个推销肥皂的人,他甚至常常请别人来批评他。当他刚开始为柯盖公司推销肥皂的时候,订单来得非常慢,他很担心会失去工作。他知道肥皂和价钱都没有什么问题,所以问题一定出在他自己的身上。每次生意没有做成的时候,他就在街上走来走去,想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不是他说的话太含糊?是不是他的态度不够热诚?

有时候他会回到客户面前说:“我之所以回来,不是想再向你推销肥皂。我回来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忠告和批评,可不可以麻烦你告诉我,几分钟以前我向你推销肥皂的时候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的经验比我多,也比我成功,请你给我批评,请你很坦诚地、不加掩饰地告诉我。”

这种态度使他赢得了很多朋友和无价的忠告。

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后来他成为CPP肥皂公司的董事长——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肥皂公司,他的名字叫E·H·李特。

E·H·李特不但不追逐赞美,反而迫切地想听到别人的批评,把别人的批评当作自己成长的阶梯,这让他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内心最期待的还是他人的赞美和认同。但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总会遇到别人反馈的建议、批评,甚至会责骂。挨骂的滋味不好受,但必要的时候,需要顺从对方的口吻以缓解僵局,但不要丧失自己的原则。

在受到批评责骂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接受批评和意见。要知道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无论你做得多好,总会有人不满。换个角度来看,挨骂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受到了别人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这已经是一种成功。

正视挨骂,面对别人面红耳赤地责骂,能做到心平气和的人不是懦弱,反倒是强大。用平常心去挨骂,冷静聆听。哪怕是最微小的一个批评、纠正或指责,即便对方说得有些偏颇,我们也可以用更冷静的方式去应对。任何时候,抓狂的反应对事情的解决毫无帮助。“恼羞成怒”反而暴露一个人的弱小,要知道,能扛住骂声的人往往也是有耐心去成事的人。

6 对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竞争类的比赛中,总会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势均力敌的双方经常会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而实力悬殊的双方却能和谐地完成比赛。

发生争端是因为双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谁都无法确保能够战胜对方。当一方足够强大时,这样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竞争之前就已经分出了胜负,所以,当对手让你动怒时,往往也说明你还不够强大。

2017年的国际泳联游泳世锦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游泳名将孙杨击败了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获得了金牌。

赛前,霍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恶意辱骂孙杨,“他是不是我的对手我不知道,我并不认为这是公平的竞争,这是一个杰出的精英运动员和一个药检呈阳性的运动员之间的比赛。我的比赛应该有更好的竞争对手,我希望在比赛结束后,可以站在领奖台的高处俯视他。”

但孙杨却对此不予置评,结果整整领先霍顿两秒之多。孙杨凭借强大实力建立起的巨大优势给予霍顿以猛烈的还击。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霍顿就用过同样的伎俩。当时孙杨在世界4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中一直都是统治者,他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出战里约奥运会,却以0.13秒的微弱劣势爆冷,输给了澳大利亚泳坛新秀霍顿。

这场比赛之前霍顿就大肆宣传孙杨是“服用禁药的骗子”,在赛场上他还屡次向孙杨挑衅,他向所有选手问好,唯独避开孙杨。孙杨的情绪受到了干扰,遗憾错失了拿下首金的机会。赛后霍顿曾明确表示这是一个阴谋,为的就是扰乱孙杨的心智。

竞争中激怒对手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这是一种心理干扰,目的就是扰乱对手心智,从而建立起心理上的优势,这样的优势在针锋相对的竞争中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竞争中的心理干扰恰巧说明了双方实力的相当,对方是因为没有十足把握取得胜利才会用这样的伎俩来建立微弱的优势。

如果这时动怒,说不定马上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曾经的美国上流社会非常看重门第,但第16届美国总统林肯却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当林肯为竞选总统发表演说时,一名参议员对他进行了一番羞辱。那位参议员趾高气扬地说道:“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不要忘了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此言一出,演讲台下的听众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热辣辣的好奇目光通通投向了林肯。林肯并没有因此感到难为情和愤怒,他不卑不亢地回答:“非常感谢您在这个时候让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很多年,但我一直怀念并尊重他,他是一名出色的鞋匠,我想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么出色。”

一番话让原本喧闹的气氛安静下来,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我记得我的父亲以前也曾为您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您的鞋子不合脚,我愿意帮您修好它。当然,我做鞋子的技术远没有我父亲的好,他真的是一名伟大的鞋匠,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说到这里,林肯眼角湿润了起来,听众们也无不为之动容,就连刚刚讥讽他的人也受到感动同大家一起鼓起了掌。

在竞争当中,竞争的双方本就处在一种敌对的状态,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这时敌方的任何不友善行为都可能激怒我们,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面对敌方的挑衅,生气是最愚蠢的行为,贪图一时的口舌之利却在比赛中失去了优势,实在是得不偿失。

冷静地面对敌方的挑衅,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对方的阴谋而已。”然后见招拆招,理智地予以回击,这样能收一箭双雕之利,不仅能予以还击,还能在气势上压过对手,在竞争的时候预先建立起一定的优势。

当然,如果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大,胜券在握的你是不会轻易被敌方激怒的,对方的一切挑衅在你看来都不过是小丑跳梁。

老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切竞争,实力总是获得胜利最可靠的保障。当双方势均力敌时,面对敌方的挑衅能做到不为所动的人是自信的,能做到理智回击的人是睿智的,唯独大动肝火,恶语相向的人不仅是愚蠢的,更是自卑的。这样的人注定会是失败的一方。

面对挑衅,最好的方法是用实力说话。要相信,当强大到完胜对方时将不会再有人来挑衅,更不会被那些滑稽的行为激怒。

7 那些让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尼采曾说过:“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大。”海明威也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作为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也曾有过一段痛苦的自我否定的经历。她在多哈打比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然后彻底输掉了这场比赛。

她陷入了极度的自责与否定中,她一遍又一遍地痛骂着自己:“我根本不配打网球!我生来就是个失败者!为什么这一切会降临在我身上?我付出这么多、投入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做了三次手术,每天这么辛苦地做康复训练是为了什么?我看不到任何收获,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即使阳光如李娜,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落的情绪中,暴躁、易怒、焦虑、消极。但李娜没有让失败和让自我否定打败,而是又一次把自己从消极中拉回来,打败了这位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

我们会发现,那些站在我们面前看起来强大而成功的人,他的背后也一定曾伴随着千万种伤害、痛苦、压力。

每个人在平静琐碎的日常生活之下,都会遭受痛苦的事情,关键是痛苦过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慌张不安,有的人焦虑不堪,有的人不停向外界倾诉苦难经历,只有少部分人在经历千疮百孔后练就了无坚可摧的盔甲。

面对苦难,让自己强大的最好方法不是一次次撕开自己的伤口,独自舔舐,而是应该把受过伤的地方磨成厚厚的茧。当伤口变成厚茧,就不会感觉那么痛苦了。这个过程如同学习弹吉他,开始练习压弦时,指头疼得要命。一段时间过后,指头日复一日的疼痛在结茧后就会消失不见,弹吉他就愈发上手,断续的音符终成曲调。

李梦琪硕士毕业于“985”重点院校,聪明能干、成绩优秀,除此之外,她还有亮眼的实习履历,这些让她对进入职场充满了自信,深信自己可以游刃有余,同时也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然而无情现实很快迎面而来。

刚到单位报到时,领导把她指派给同事王倩,王倩因为嫉妒李梦琪的高学历高能力,总爱找她麻烦:让李梦琪一个小时完成四千字的采访特稿,实际上即使是资深高手也不可能做到;只要李梦琪拒绝某项任务,王倩就会向领导抱怨李梦琪的能力和她的学历不相符;周末加班完成一份第二天不会使用的文章;经常把李梦琪完成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精华部分被删掉,只留下几百字的内容;深夜凌晨临时通知她去采访一位名人,等李梦琪赶到时,又临时告知不需要再做采访,当时实习的工资只有一千,打车费用花去一百块后,她连生气都没有力气,累倒在车上直接回家……

李梦琪开始迷茫痛苦,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自我否定。但是她也知道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做出优于别人的成绩,开拓出自己的领域,而这需要付出别人数倍的努力,承受别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这时领导安排了一个难度超大的任务给李梦琪,她为此足足准备了一个月,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在补课,把采访人物的信息翻了个底朝天,最后采访很顺利,她的稿件在所有专访中脱颖而出。

几年后,李梦琪成了行业里不可替代的那个人,而同事王倩还是一个普通员工,可有可无。李梦琪曾对朋友说:“那些痛苦和刁难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我从没想过自己可以那样坚强,可以解决那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没有做到,只是还没有找到那个对的方法。这是我为自己总结的人生之道。”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难,总有层出不穷的苦难等着我们,苦难让人痛苦却也让人成长。正是苦难中的痛苦让人一步步地变坚强。也许你第一次摔倒时会大哭,第二次就不会了,第三次摔倒后你会爬起来继续向前,这便是一种成长,独自爬起来向前走的你无疑要比坐在地上哭的自己更为强大。

古龙说:“痛苦使人清醒,人活着就痛苦,那本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事,你若能记住这句话,你一定会活得更坚强些,更愉快些。因为你渐渐地就会发现,只有一个能在清醒中忍受痛苦的人,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人格才值得尊敬。”

人就像一块钢铁,锻造磨砺的过程固然痛苦,但要想成为一把宝剑却必然要经历这些过程。每个人都想成为一把宝剑,但世人大多是普通的钢铁,就是因为只有少数人能经得起千锤百炼的痛苦。

不断经历痛苦的过程也是不断蜕变的过程,从痛苦中一点点褪去平庸,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步步走向卓越,过程艰难而缓慢,但结局却是耀眼的。

伟大都是痛苦造就的,痛苦不仅让人成长,还能激发人的潜能。人往往在遭受到痛苦时,才能充分爆发出体内储藏的能量,实现自我的突破,一举成就卓越的自己。

8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的人生

坏脾气并非脾气“坏了”,只是没能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在很多不应该发脾气的时候大发雷霆。人总是在经历不顺心的事,并非所有的不顺心都值得去发脾气。正如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说:“你愤怒、你愤恨,是因为你已习惯用这种方式发泄,你已学会了用它们来表达你的不满,来表明你的要求,希望达到你的目的。”

乱发脾气的人习惯了用愤怒来宣泄,当他把愤怒倾泻给别人时又怎会收获友好?

张森茂最近谈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在一次公司举办的聚会上相识,迅速就坠入了爱河,如今已经打算好谈婚论嫁了。但就在一个周末,张森茂跟女朋友一起去公园玩,两个人倚在栏杆上看着湖面,有一个小孩手里拿着冰淇淋从他们旁边走过,冰淇淋不小心碰到了张森茂女朋友的裙子上,张森茂当时就火了:“小子,你能不能看着点?你家大人呢?到处乱走什么?”

小孩“哇”的一下就哭了,女朋友说道:“哎呀,没事,你跟小孩子凶什么。”张森茂也就没多说什么。随后,两个人又到餐厅里吃饭,倒霉地遇见一个实习服务生,张森茂看到服务生动作生疏笨拙,就又生气了,非要他把经理找来,否则决不罢休。

结果这顿饭也没吃好,张森茂的女朋友说道:“我觉得咱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应该缓一缓,我们都冷静几天,看还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张森茂很纳闷:“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一整天都不顺,你也来给我找麻烦!”

张森茂发的是“脾气”,毁的却是“人生大事”,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是没有涵养的表现。佛家也有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说人一发脾气,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接踵而来。有一句话叫做:“量小者易怒。”那些总是随意发脾气的人气量往往也是狭隘的,因为他们控制不了内心的情绪,稍有波动就有暴躁的情绪溢出,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发的脾气,可能一时痛快了,但是在别人的心里已经留下了气量狭隘的印象。

在一次庆功的宴会上,有一位年轻的士兵不小心将菜汤洒在一位将军的秃头上,众人目睹此景,不禁骇然,士兵吓得手足无措。想不到将军竟然幽默地对士兵说:“年轻人,你以为用这种办法就能治好我的秃头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化解尴尬的办法,如果该将军大发雷霆,狠批士兵一顿,也不能挽回已经发生的错误,并且还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坏脾气只能让人获得一时痛快,却会带来长久的痛苦。没有人会喜欢乱发脾气的人,也没有人应当容忍你的坏脾气。一个经常发脾气的人,会使人际关系很紧张,从而使自己得不到好人缘。

坏脾气往往是成功的大敌,一时的冲动可能会毁掉你的一生。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与气度,人生不能心浮气躁,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克制自己,远离愤怒与冲动。

晋朝南安郡人朱冲,自小品行卓绝,非常好学,喜好清静,为人宽厚、仁义。他家中贫困,以耕地种田为业。有一次,邻居家的牛没有了,邻居觉得朱冲的牛就是他家丢的那头,便把朱冲的牛牵回了家。后来,邻居在树林中找到了自己的牛,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把牛还给了朱冲,结果朱冲反而邀请对方到家里吃饭,欢庆他的牛失而复得。

还有一户人家,总是故意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朱冲每次都带上自己割的草,然后把牛牵着送回去,没有丝毫怨恨和生气。几次之后,牛主人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重复以前不好的行为。朱冲的气度深深地感染了乡邻,他们都主动找朱冲道歉,形成了一股非常好的风气。

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在遭受某些不公正的待遇之后仍能心胸宽广、心平气和,才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体现。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曾与某生同住一寝室。某生的脾气暴躁。他的书桌距窗口好几尺,曾国藩为了取光,将自己的书桌移动到窗前,某生见了大为恼火,说:“我的光线被你挡住了!”曾国藩赶紧和气地说:“那么我的书桌该放在哪儿呢?”那个人指指床边,曾国藩乖乖地把书桌搬了过去。曾国藩的作为不是懦弱,而是具有大气度的表现,这也为他的人生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这个世界上不会所有东西都如你所愿,当现实与个人愿望相违背的时候,应该做几个深呼吸,心平气和地去接受或者积极改变,发脾气只能伤害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所以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是在为什么乱发脾气,弄清楚了缘由,才能够控制发脾气,防止某天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