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楚国

在西周时期和春秋早期,中原诸侯国跟楚国的关系基本上是这样的——

中原诸侯:你不朝周天子!

楚国:我是蛮夷。

中原诸侯:你不讲周礼!

楚国:我是蛮夷。

中原诸侯:干吗打我?

楚国:我是蛮夷。

楚国就这样高举着“我是蛮夷”的牌子横冲直撞,中原各国对他们是既恨又怕,还有深深的鄙视……

其实要说楚国是蛮夷,还真有点冤枉他们了,他们可是黄帝之后,正统的华夏子孙,而且祖上非常有文化。

那他们是怎么一步步沦落到被人鄙视的地步的呢?

楚人的祖先出自五帝之一的颛顼,是祝融氏的后人,祝融氏是帝喾(kù)手下管理火种的官员,可谓根正苗红。

他们本来是中原最早的居民之一,定居在新郑附近,也就是后来郑国的位置。在夏朝末年,可能是被商朝的祖先驱赶,他们被迫离开中原,搬迁到南方的江汉地区,跟当地的土著杂居。

尽管被赶到了南方的“化外之地”,楚人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因此对于中原有着深深的向往。他们一心要回中原争霸,这成为他们后来努力向北扩张的动力之一。

商朝末年,文王筹划夺取天下,四处寻访贤才。楚人部落的首领鬻(yù)熊听说以后,也去投靠文王。文王见到他,有点遗憾地说:“唉,可惜先生年纪太大了,不能辅佐孤王啊。”当时鬻熊已经九十来岁了,他回答说:“要是让微臣去打仗捕猎,的确年纪大了;可要是谈论经世济民之术,微臣还年轻得很哪!”

文王非常高兴,就让鬻熊谈论治国之道。鬻熊说出了许多道理,例如:

“治国之道,上忠于主,而中敬其士,而下爱其民。”

“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位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

“故诸侯发政施令,政平于人者,谓之文政矣。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于人者,谓之文礼矣。诸侯听狱断刑,治人于人者,谓之文诛矣。”

在商朝末年说出这些话,可以说石破天惊——要知道那时候全国都找不出几个识字的人啊。

根据楚人的传言,文王从此拜鬻熊为老师,虚心听他的教诲。

鬻熊的理论后来被收录为《鬻子》二十二篇,里面除了治国方略,还包括很多哲学思想,以及关于社会、人性各方面的探讨。如果现存的《鬻子》是真本的话(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鬻子》一篇,并且不能保证其真实性),里面的内容可以说非常惊人,因为它们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多年,比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早六百多年,而里面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

《鬻子》的内容跟老子的《道德经》有些类似,可能影响到了后来老子的思想,因此鬻熊也可以算道家创始人之一;另外,里面经世济民的内容又跟儒家类似,可能也启发了后来孔子的儒家思想。总之,《鬻子》可以说是开山立派的惊世之作,而鬻熊则是后来的诸子百家的祖师爷。

所以,说楚人是“蛮夷”真的没有根据。

但这些记载是楚人的一面之词,不一定可信。因为文王和武王都没有把鬻熊的家族封为诸侯,而仅仅让鬻熊当了“火师”——祭祀的时候扛火把。这说明,即使鬻熊真的发布了那些惊人的理论,也没有得到文王和武王的赏识。

现实情况是,楚人从一开始就受到周人轻视。

武王伐纣以后分封天下诸侯,直接漏掉了楚人。

一直到武王的儿子成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当年鬻熊也是文王的功臣之一,于是把他的重孙熊绎[按照现在的考古发现,楚国国君的姓氏是“酓(yǎn)”,但古书上都写成“熊”,为什么这样?这是一个谜案。]找来,封给他一个子爵——特别低的爵位;封在南方荆蛮的位置,穷乡僻壤,只有方圆五十里地,相当于一个县城的大小,等于是没人要的垃圾地段,甩给他们去看守。

尽管如此被人轻视,熊绎还是欢欢喜喜地领赏回去了。

熊绎就是楚国的开国君王,楚国从此立国。(楚国的名称应该是这时候才有的,前面一直称之为“楚人”,是为了叙述方便。)

但随后的事件结结实实地伤到了楚人的自尊,开启了楚国与中原几百年相爱相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