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

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应遵循普遍性的研究规律,护理研究者应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遵循一般科学研究的规律,科学、系统地对需要探究的或尚待验证的护理问题进行研究。 护理研究根据研究性质可分为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与医学或其他学科相同,护理研究的各个基本步骤不是孤立的,是可以重叠或重复进行。 本节重点概括性描述量性研究的基本步骤(表1-2),其他详细内容后面均有专章详述。
表1-2 量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护理研究的准备阶段
研究的准备阶段是开展科研的第一环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研究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查阅相关文献,陈述理论框架,建立研究假设,选择科研设计,以及其他准备工作等。
(一)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确立,即护理研究的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选题关系到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决定着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 研究者的动手实践、细心观察和动脑思考是提出研究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相关链接

治疗近视眼的意外发现

前苏联时期,一个戴眼镜的男孩在摔跤后把眼镜打碎了,碎玻璃刺进了男孩的眼角膜。 当时,眼科医生弗奥多洛夫给他做了清除眼中碎玻璃的手术。 令人惊奇的是,手术后男孩的视力较以前大为提高。此现象引发医生弗奥多洛夫的思考,经过观察和探讨,发现若改变眼角膜的弯曲度,可使视力得到改善。 利用这一发现,弗奥多夫治愈了许多近视眼患者。
(二)查阅相关文献
查阅文献贯穿于科研过程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是科研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准备阶段。 查阅文献和寻找研究问题的过程是交叉进行的,查阅文献的目的包括了解研究课题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查看自己选题的内容与他人工作有无重复,以减少盲目性;启发自己的研究思路;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 在实施和总结阶段,研究者还要查阅文献,以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并作为本研究的结果和撰写文章时的参考资料。
(三)陈述理论框架
陈述问题是指陈述所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和主要思路,说明立题依据和预期目的,采用研究相关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以指导课题的研究。 在研究中理论的应用是很重要的,它影响着假设的形成、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也必然纳入理论框架中。 理论框架一般需要在论文的开头部分呈现,是用来说明研究探索某一特定问题的合理性。同时,也是用来指导该研究实验的框架。 理论框架是一个概念模式,研究者据此来确定研究所要观察的内容,读者可以通过理论框架来判断对这一特定问题的研究是否合理。
(四)建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research hypothesis)是研究者对已确立的研究问题提出的预设结果,即对特定人群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一种正式的陈述。 研究假设是要通过研究而加以验证的,不是凭空而言的,是要有理论依据或归纳总结以往的文献结果而产生的,能为研究者提供探究方向和设计指导,也可不断验证、补充和完善理论体系,建立正确的科学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需要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 是否需要提出研究假设还要看研究的设计,干预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往往需要提出研究假设,而描述性研究不一定需要研究假设。 质性研究则在研究开始可能没有假设和研究设计,然而在研究完成时,可能会产生研究的预期性答案。
问题与思考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压疮的发生,护士小李所在科室对压疮高危患者使用一种泡沫敷料。 为此提出一个研究问题,即泡沫敷料能否预防压疮的发生。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泡沫敷料与压疮预防的有效性有相关性,但通过随机对照验证其有效性的文章很少。 基于文献查阅和临床经验,护士小李明确了研究对象和结局指标,并形成研究假设:泡沫敷料的使用能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的发生。
思考:在本例中,护士小李进行了哪些研究环节? 具体是如何做的?
(五)选择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研究过程中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和安排。 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条件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订出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制订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案的过程。
量性研究的设计方法按照设计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按照流行病学的分类方法,量性研究又可分为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其中观察性研究又包括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 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①为什么做,根据研究目的,明确这样做的理由;②做什么,确定研究内容;③对谁做或谁做,确定研究对象与研究者,包括研究样本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何分组、样本量有多大,研究者及项目组成员的组成、分工和职责等;④在哪里做,明确研究的场所,单个还是多个场所及其特点;⑤什么时候做,确定研究的起始时间,调研或干预的频度,干预的持续时间等;⑥怎么做,首先要明确研究设计类型,是实验性、非实验性还是类实验性研究,是否随机分组,抽样方法和干预方案等。 其次,选择研究指标,这是反映研究目的的标志。 测量研究指标的工具称为研究工具。 自制或使用他人的研究工具应具有信度和效度,能够真实、敏感、准确地测量出研究指标的变化,然后再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 最后,选择如何控制外变量(干扰变量)和使用的统计学方法。 还需要估算研究经费需多少,界定研究范围和成本等。
质性研究见本书第八章。
问题与思考
护士小李所在的科室2017 年1 月开始,对压疮高危风险的患者在接受医院规定的压疮预防措施之外,均预防性地试用一种新型泡沫敷料,并且3~5 天给予敷料更换。 而在此之前的压疮高危风险的患者仅接受医院规定的预防措施(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皮肤管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 因此,护士小李将2016 年7 ~12 月入住到科室的患者确定为对照组,将2017 年1 月~6 月入住到科室的患者确定为干预组,根据研究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在开始研究之前,护士小李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对参与不同研究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请临床专家和科研方法学专家再次对研究设计进行了评定和修改。
思考:护士小李的研究设计考虑了哪些因素? 本研究设计是否严谨、合理和周详?
(六)其他准备工作
除上述各环节外,还需要准备的工作是:
1.伦理委员会评审,将研究项目提交学校或医院伦理委员会,取得伦理委员会评审编号。
2.培训参加不同研究环节的工作人员,如各个调研点或干预点的相关人员,帮助他们理解研究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避免导致偏倚。
3.对研究对象要做到知情同意,研究的对象有自愿参加和退出研究的权利。
4.预试验(pilot study):是实施研究前,先按研究的设计流程,对少数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小规模试验,为正式试验打下基础。 预试验可以检测研究程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了解研究对象的反应,并估计样本量、预测研究成功的可能性,便于及时修正、补充和完善研究方案,并为正式试验选择最佳实验材料。 通过预实验能准确地控制无关变量。 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预实验也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 一般在大规模或大样本的研究之前需要进行小规模的预试验。 凡是正式实验中所需应用的各种量表、仪器和工具等,都应在预实验中进行初步试用和检测,以熟悉和摸清研究条件,检查研究设计是否切实可行,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和干预措施的反应,以便及时修改,使研究者能获得更佳的数据资料。
相关链接
某研究者的研究课题为翻译并修订中文版的杰弗逊同理心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经过对量表的翻译、回译后,需要对初步拟定的问卷的条目和内容的规范性、相关性、逻辑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检测。 预试验可以检验问卷实际应用效果,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是问卷设计和修订的重要环节。 既往研究表明,一般选取15~25 个样本进行预试验。 因此,研究者访谈了20 例医学生(考虑到样本的流失),询问其能否理解各个条目,并请其提出意见和建议。
5.撰写科研申请书,按科研部门的要求和格式,填写科研申请书。 如获批准,则要进行开题报告,请相关研究专家共同参与,仔细审查研究的各个环节,以进一步修正、落实和完善研究设计和细节等。
二、护理研究的实施阶段
(一)收集研究资料
资料收集是科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资料收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也是研究过程中最费时间的阶段。 资料收集最常用的方法有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研究试验、开展社会调查等。 通过实验、测量、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从研究对象处直接收集到的科研资料,称之为原始资料,也称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记录很重要,必须可靠,不可自行更改并应完整保存。 资料的记录,有很多形式和内容,如实验记录、观察记录、检验结果、检查记录、调查记录、咨询记录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记录,都应遵循客观、准确、完整、统一的原则,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可信,并完整保存,以便进一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些经验丰富的课题主持人,经常采取责任制管理的方式:“定人、定量、定质、定物”,顺利而保质保量地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收集时需要对由谁进行资料收集、收集哪些对象的资料、收集什么内容的资料、按什么顺序进行、何时进行资料收集、在何处进行资料收集等进行周密地规划和设计。 如果多人进行资料收集,还需对资料收集者进行统一培训,使资料收集的流程标准化、统一化。 对参与研究的人员集中培训、说明流程和内容标准化,及时沟通、协调资料收集的进度、意见反馈和完整性,完善资料收集环节,以避免偏倚,实事求是地收集资料,并保护研究对象的利益及权利。
(二)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
资料整理就是将原始资料进行有目的地科学加工,使之系统化,尽可能多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整理的手段可依据实际条件选择计算机处理或手工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逻辑检查法和计算检查法两种。 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收集到的资料,在未进行整理之前大多是杂乱无章的,很难找出研究对象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信息。 对于量性研究收集的原始资料,应根据研究目的选用合适的整理方式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时应注意:①编号和审核: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编号,并进行审查与核对,保证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确定删除标准、缺失值的补充方法,保证人工输入质量与计算机统计检查的正确流程,应将原始数据完完全全地输入计算机中;②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数据进行分组,如年龄、职务和疾病种类等,便于统计;③选择统计学方法,研究问题在于认识客观规律,试验只在少数受试者身上(样本)进行,而结论却要推至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 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护理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资料所选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都不同。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使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资料的描述性分析通常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和中位数等指标表示,而推论性统计分析则根据资料的类型、正态性、方差齐性等选择参数法或非参数法进行统计分析。 通常采用统计图和表格来归纳和呈现研究结果。
问题与思考
在研究过程中,护士小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卧床时间、压疮危险因素评分(Braden 危险因素评估表)等变量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基线的一致性。 然后从医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良事件系统中统计干预组和对照组发生压疮的患者数以及不同解剖位置发生压疮的例数,比较其压疮的发生率,并分析每组压疮的发生速度。分析结果表明,预防性地使用此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骶尾部的压疮的发生。
思考:护士小李收集了研究对象的哪些资料? 对这些资料是如何进行分析的?
(三)解释研究结果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一方面要了解统计学方法的目的和意义,并能解释研究的统计学结果。 另一方面,研究者应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统计学方法得出的护理研究结果进行仔细、周详的分析,并对数据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解释。 对于不合情、不合理的统计学结果,要从研究过程的不同环节分析原因,找出其中的原由。 研究者要实事求是地呈现研究的结果,才能将抽样样本的结论推广到研究对象的总体。
三、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应用阶段
(一)总结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的总结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者的观点,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著)、毕业论文、调查报告、专利等方式。 研究结果的总结是研究者对选题的中心思想、研究思路、过程与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文字体现,代表了护理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不同的总结形式,要按照不同的格式,规范进行书写。
研究报告的撰写是科研工作的书面总结,也是科学的论证文章。 研究报告书写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除立意要新之外,还要注意科学性和实事求是,取材要可靠和真实,方法和结果要经得起重复验证。 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前言(选题背景和研究预期目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结果及讨论等四个部分,用文字来表达出研究者对课题的一系列思维过程。 撰写研究报告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没有写出研究报告,任何研究工作就不能称之为完成,它是科学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将科研假说经过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检验,再经逻辑思维,上升为相对真理的过程,但不要将其理解为科研工作的终结。 因为,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是无止境的。
(二)推广与应用研究结果
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与转化是科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取得的科技成果通过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社会及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有多种类型,其推广应用与转化也有多种形式。 如以发挥社会效益为主的护理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期刊论文、出版专著、学术交流、专利申请、网络发布,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形式进行推广;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的成果主要通过技术交易、技术转让、联合开发等形式进行推广。 推广的场合、规模越大,杂志、会议的级别越高,被引用的频次越多、范围越广,则研究成果的示范、辐射效应也就越大。 科研工作基本结束后应尽快将科研成果提请鉴定,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尽快参加“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问题与思考
护士小李归纳与总结了此泡沫敷料预防压疮的研究的结果,撰写了一篇相关的论文,发表在护理期刊上,并在某护理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进一步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其研究成果。
思考:护士小李是如何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应用的? 她还可以运用哪些方式去推广和应用她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