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 张秀平
- 9374字
- 2020-08-28 13:59:15
第二节 妊娠各期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是通过产前检查的方式进行的。产前检查是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前整个妊娠期对孕妇及胎儿进行健康评估。通过对孕妇及胎儿连续性检查评估,监测胎儿发育和宫内生长环境,监护孕妇各系统变化,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胎儿发育及胎位异常,并给予针对性处理,确保母儿健康安全。定期产前检查对降低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及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目前采用的围生期是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l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产前检查时间】
首次产前检查应从确诊早孕开始,妊娠中、晚期检查为复诊。由于妊娠期孕妇的个体差异,产前检查的次数与内容也不尽相同。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推荐产前检查的孕周分别是:一般情况下首次检查时间应在6~8周,妊娠20~36周为每4周检查1次,妊娠37周后每周检查1次,共行产前检查9~11次。高危孕妇或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根据原卫生部(2011年)《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孕期检查至少保证5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孕中期至少2次(建议分别在妊娠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孕晚期至少2次(其中至少在妊娠36周后进行1次)。
【早期妊娠妇女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个人资料
1)年龄:
年龄过小易发生难产;35岁以上的初孕妇易发生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
2)职业:
如接触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苯及有机磷农药等,应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检测。
3)其他个人资料:
孕妇的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住址及电话等。
(2)本次妊娠经过:
了解本次妊娠有无早孕反应及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胎动开始时间;病毒感染史及用药情况,有无接触放射线及是否饲养宠物等;有无接触物理性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有无烟酒嗜好;妊娠过程中有无阴道出血、头痛、眼花、下肢水肿等症状。询问孕妇的主观感觉,有无不适,休息及睡眠情况、饮食及排泄情况。
(3)既往史:
重点了解有无心脏病、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药物过敏史等,注意其发病时间和治疗情况,有无手术史及手术名称。
(4)月经史:
询问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和末次月经时间。了解月经周期有助于准确推算预产期。
(5)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双胎、传染病等病史。
(6)配偶健康状况:
了解孕妇配偶的血型、有无烟酒嗜好及疾病史等。
(7)孕产史:
了解孕妇妊娠次数、分娩方式,有无流产、早产、死胎、死产、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先天畸形儿等异常情况病史。
(8)预产期推算:
按末次月经(last menstrual period,LMP)的日期,推算预产期(expected date of confinement,EDC)。预产期计算方法为:正常末次月经第1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农历,应先换算成公历再推算预产期。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一些妇女在受精卵着床时会有少量出血,有些妇女会误认为此次出血为末次月经,因此确定末次月经非常重要。如果妇女月经周期稍长或稍短但具规律性,则要更精确计算(表4-3)。如末次月经不详或哺乳期月经尚未复潮而受孕者,则可根据早孕反应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子宫底高度以及B超监测胎儿大小等加以估计。
表4-3 推算预产期
2.身体状况
(1)一般情况:
评估孕妇的生长发育、营养、精神状态、身高及步态,如身高低于145cm者常伴有骨盆狭窄;检查心、肺、肝、肾有无异常;乳房发育情况及有无乳头凹陷;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有无骨盆发育不对称;检查腿部有无静脉曲张和水肿。
测量血压和体重,正常孕妇血压不应超过140/90mmHg,或比基础血压升高不超过30/15mmHg。测量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BMI =孕前体重(kg)/[身高(m)] 2。
(2)妇科检查:
妊娠早期行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和宫颈充血呈紫蓝色,子宫增大,变软,可出现黑加征。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或尿妊娠试验;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等。
2)B超:
宫内有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均可确诊早孕。
3)心电图检查等。
3.心理-社会评估
妊娠不仅会引起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变化,孕妇的心理也会随着妊娠而有不同的变化,护理人员在提供妊娠期护理时,也应对孕妇进行心理-社会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1)孕妇对妊娠的态度及接受程度。
(2)孕妇有无不良情绪反应,对即将为人母和分娩有无恐惧和焦虑心理。
(3)家庭经济状况及生活环境的评估,其经济状况能否维持医疗、护理费用的支出、家庭的生活空间、周围环境等。
(4)孕妇寻求健康指导的态度、动力及能力。
(5)孕妇及家庭成员目前所得到的实际健康知识情况。
(6)丈夫对此次妊娠的态度、孕妇在家庭中的角色等。
(二)护理诊断/问题
1.知识缺乏
与缺少妊娠保健知识有关。
2.恶心、呕吐
与早孕反应有关。
(三)护理目标
1.孕妇获得孕期保健知识,维持孕期健康状态。
2.孕妇早孕反应减轻。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妊娠早期,早孕反应、疲乏常使孕妇出现情绪低落,应向孕妇进行卫生宣教,介绍妊娠期生理知识,缓解孕妇焦虑和矛盾心理。
2.一般护理
(1)保持外阴清洁:
妊娠期由于激素作用,阴道分泌物增加,外阴部充血,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孕妇应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外阴用清水洗,每日1~2次。
(2)沐浴:
由于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孕妇应经常洗澡,具体次数可依季节和个人习惯而定,应采用淋浴方式,减少阴道逆行感染机会。
(3)口腔卫生:
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易造成牙龈肿胀及出血,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及临睡前用软毛牙刷仔细刷牙。
3.工作与休息
健康孕妇能胜任正常工作,应适当减轻工作量,但不能从事会危及孕妇自身及胎儿健康的工作。同时孕妇保证充足的睡眠。
4.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妊娠早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放射线,需戒烟、戒酒、戒毒,避免过量饮咖啡因,也应避免噪声刺激。孕妇应尽量避免到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勿接触传染病病人,以防止交叉感染。
5.孕期用药
(1)慎重药物:
许多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胚胎及胎儿发育,对胚胎或胎儿产生的毒害或导致胎儿畸形。特别是妊娠最初2个月,是胚胎器官形成时期,更应注意。
(2)用药原则:
孕妇患病应正确对待治疗性用药,用药原则包括:①在医师指导下用药;②避免大剂量或联合用药;③选用疗效肯定,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6.早期妊娠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
(1)恶心、呕吐:
约半数妇女在妊娠6周左右出现早孕反应,12周左右消失。应少食多餐,两餐之间可加饮果汁;进食清淡食物,忌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清晨可进食苏打饼干、干面包片;给予孕妇精神鼓励和支持,以减少心理的困扰和忧虑。如妊娠12周以后仍继续呕吐,症状严重,应考虑妊娠剧吐,应及时就诊。
(2)胃灼热:
妊娠期由于孕激素的影响,食管下端平滑肌张力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酸性内容物可反流至食管下部,引起胸骨后灼痛感。孕妇应少量多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冰凉饮料;避免睡前饮酒、吸烟、饮用咖啡和食用巧克力;餐后不要立即躺卧;就寝时可加用枕头或使床头整体抬高10~15cm,可缓解症状。
(3)尿频:
常发生在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因妊娠子宫压迫膀胱所致,且无任何感染征象,应给予解释,不必处理。孕妇有尿意时应及时排空,不可强忍,此现象产后可逐渐消失。
(4)白带增多:
妊娠后雌激素水平增高,会出现白带增多,于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明显,是妊娠期正常的生理变化。但应排除假丝酵母菌、滴虫、淋病等感染性疾病。嘱孕妇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以避免分泌物刺激外阴部,但严禁阴道冲洗。指导孕妇穿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经常更换,避免穿紧身衣裤。
(5)牙龈肿胀:
妊娠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妇女出现牙龈肿胀,组织疏松,易引起牙龈炎、牙龈出血,建议使用软毛刷刷牙。
【中、晚期妊娠妇女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询问前次检查后有无异常情况出现,如头痛、水肿、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异常、胎动变化、饮食、睡眠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2.身体状况
(1)一般检查:
测量血压、体重,孕妇正常血压不超过140/90mmHg,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加不应超过500g。
(2)产科检查:
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
检查前告知孕妇检查目的、步骤,以取得合作。检查时动作轻柔,检查者如为男医生/护士,则应有女护士陪同,注意保护孕妇的隐私。
1)腹部检查:
了解胎儿情况(胎儿大小、胎心率、胎方位、羊水量等)。
检查方法: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抬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放松腹肌。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注意手要温暖,动作轻柔。
①视诊:注意观察腹部外形、大小、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腹部过大者,应考虑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的可能;腹部过小、子宫底过低者,应考虑胎儿生长受限、孕周推算错误的可能;孕妇腹部两侧向外膨出伴宫底位置较低者,胎儿肩先露可能性大;尖腹(多见于初产妇)或悬垂腹(多见于经产妇),有骨盆狭窄的可能。
②触诊:先用软尺测子宫长度及腹围。子宫长度是指从子宫底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腹围是指平脐绕腹一周的数值。用四步触诊法(four maneuvers of Leopold)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先露是否衔接(图4-6)。做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做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检查时注意腹壁肌肉的紧张度,有无腹直肌分离,羊水量的多少及子宫肌的敏感度。
图4-6 胎位检查的四步触诊法
(1)第一步;(2)第二步;(3)第三步;(4)第四步
第一步: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及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如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如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不规则。
第二步:确定胎产式后,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有时可以感觉到胎儿肢体活动。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胎先露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以判断是否衔接。如先露部仍高浮,表示尚未衔接;如已衔接,则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第四步: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③听诊:妊娠18~20周起可在孕妇腹部用听诊器听到胎心,一般在靠近胎背、肩胛骨处听得最清楚,枕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下方;臀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上方;肩先露时,胎心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图4-7)。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 110次/分或> 160次/分或不规则提示有胎儿宫内窘迫可能。
图4-7 胎心听诊位置示意图
2)骨盆测量:
了解骨产道情况,以判断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分为骨盆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
①骨盆外测量: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可以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状。
a.髂棘间径(interspinal diameter,IS):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图4-8),正常值为23~26cm。
b.髂嵴间径(intercrestal diameter,IC):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图4-9),正常值为25~28cm。
c.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EC):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图4-10),正常值为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d.坐骨结节间径(intertuberous diameter,IT)或称出口横径(transverse outlet,TO):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图4-11),正常值为8.5~9.5cm。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的横径长度。若出口横径小于8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图4-8 测量髂棘间径
图4-9 测量髂嵴间径
图4-10 测量骶耻外径
e.出口后矢状径(posterior sagittal diameter of outlet):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手套的右手示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在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在骶骨尖端处,即可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图4-12),正常值为8~9cm,平均值9cm。此值不小能弥补稍小的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大于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图4-11 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图4-12 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f.耻骨弓角度(angle of pubic arch):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所得的两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图4-13),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图4-13 测量耻骨弓角度
②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可以直接预测骨盆情况,决定是否经阴道分娩。一般在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测量时孕妇取仰卧截石位,严格消毒外阴,检查者戴无菌手套经阴道测量,主要测量的径线:
a.对角径(diagonal conjugate,DC):为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检查者一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并标记示指与耻骨联合下缘的接触点,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图4-14),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true conjugate),正常值为11cm。如触不到骶岬,说明此径线大于12.5cm。
图4-14 测量对角径
b.坐骨棘间径(bi-ischial diameter):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10cm。检查者一手示指、中指伸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图4-15),也可使用中骨盆测量器测量。坐骨棘间径是中骨盆最短的径线,径线过小对分娩过程中胎头的下降有直接影响。
c.坐骨切迹(incisura ischiadica)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的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检查者将伸入阴道内的示、中指并排置于韧带上(图4-16)移动,如能容纳3横指(5.5~6.0cm)为正常,否则为中骨盆狭窄。
③阴道检查:确诊早孕时可作盆腔双合诊检查。妊娠最后1个月内应避免阴道检查。
④肛门检查:可以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度、坐骨棘间径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尾关节活动度,并测得出口后矢状径。
3.心理-社会评估
孕妇在妊娠期中晚期有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也有对分娩未知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随子宫逐渐增大,使孕妇行动不便,甚至出现睡眠障碍、腰背痛等症状并日趋加重,大多数孕妇都急切盼望分娩日期的到来。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孕妇常因婴儿将出生而感到愉快,但又对分娩将产生的痛苦而焦虑,也有的孕妇担心胎儿有无畸形、婴儿性别能否为家人接受等。
图4-15 测量坐骨棘间径
图4-16 测量坐骨切迹宽度
4.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液镜检)、肝功能、肾功能、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分泌物,妊娠37周以后每周一次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检查。
(2)B型超声检查:
妊娠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表观畸形);孕晚期的超声检查,可评估胎位、胎儿大小、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
(3)非整倍体母体血清学筛查:
妊娠15~20周抽血检查,检测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E 3)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的危险系数。对高龄孕妇、有死胎死产史、胎儿畸形史和患遗传性疾病的孕妇等,可直接羊膜腔穿刺进行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4)GDM筛查(75gOGTT):
妊娠24~28周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正常上限为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血糖为10.0mmol/L,2小时血糖8.5mmol/L。
(二)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早孕反应有关。
2.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食过多有关。
3.身体意向紊乱
与妊娠引起的体形改变有关。
4.性生活紊乱
与妊娠引起活动不便,性交姿势不便有关。
(三)护理目标
1.孕妇能合理饮食,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
2.孕妇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能满足母婴双重需要。
3.孕妇及其社会支持系统掌握了孕期相关保健知识。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鼓励孕妇参加孕妇学校,了解孕期的生理变化及病理体征,并能及时就医。帮助孕妇消除由体形改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2.一般护理
(1)营养与排泄:
指导平衡饮食,饮食清淡,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及时补充钙、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清晨饮一杯凉开水,香蕉是治疗便秘的非药物疗法。
(2)活动与休息:
一般孕妇可坚持正常工作至28周,28周后应适当减轻工作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保持适度活动,如日常家务活动、散步、游泳、孕妇体操等;妊娠晚期孕妇因身心负荷加重,易疲惫,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日应有8小时的睡眠,午休1~2小时。取舒适的姿势入睡,可在腿部、腰部增加支持的软枕。
(3)清洁和舒适:
孕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沐浴,每次沐浴时间不宜太长;勤换内衣;衣裤应宽松、柔软、透气,便于穿脱;选择高度适宜、软底、防滑、大小合适的鞋,以防腰背痛及身体失去平衡;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应选用软毛牙刷刷牙。
(4)正确的体位:
随妊娠的进展,腹部逐渐膨隆,孕妇应努力地适应这一变化,正确的体位是:站立时,将身体重心放到脚跟,两脚分开约30cm,以保持身体平衡;坐位时,椅子应稍矮,以使双脚能着地,最好膝关节能高于髋关节;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如不可避免,应在一只脚下垫一矮脚凳,并不断更换;当取地面上或近于地面的物品时,应弯曲膝部以下代替腰部的弯曲,去取物品。
3.乳房护理
每次产前检查应检查乳房护理情况,妊娠后乳房护理是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妊娠6个月后,常用温水清洗双侧乳房,除去污垢,于乳头上涂以油脂,每日以手指轻轻捏乳头数分钟,锻炼乳头的皮肤韧性,以防母乳喂养时发生乳头皲裂。乳头凹陷者,应常提起乳头向外牵拉,以免哺乳时发生吸吮困难。
4.妊娠期自我监护
胎动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胎动计数是孕妇自我监护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教会孕妇及家庭成员在家中自我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方法,可以自我判断胎儿宫内情况。
胎动计数:嘱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应不少于3次,3小时胎动之和乘以4得到12小时的胎动计数,12小时胎动计数≥30次为正常,凡12小时内胎动累计数少于10次,或逐日下降大于50%而不能恢复者,均应视为子宫胎盘功能不足,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应及时就诊,进一步诊断并处理。
5.胎教
胎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最佳措施。常用胎教方法包括:①环境胎教:强调为胎儿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包括生活、工作环境,母亲身心环境;②语言胎教:母亲及家人用有韵律的语言和胎儿讲话,可增加胎儿大脑“语言符号”,有利于后天学习;③音乐胎教:采用聆听音乐促进母亲情绪安宁平稳,刺激胎儿大脑发育;④抚触胎教:父母用手轻轻抚摸或拍打胎儿,形成触觉刺激,有利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此外,还有光照胎教、运动胎教、意念胎教、营养胎教等。孕妇及家庭可选择适宜的胎教方法,促进胎儿健康成长。
6.性生活指导
性健康问题关系到妇女、胎儿及其家庭的幸福。妊娠期性生活应视孕妇具体情况而定。在无确定相关危险因素时,妊娠期性生活相对安全。但是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妇胀大的腹部不宜受压,夫妻可以调整性交姿势。在妊娠的最后1个月,性生活和性高潮会引起子宫的强烈收缩,可以导致早产及感染,因此,应避免性生活。具有先兆流产、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等并发症的孕妇应禁止性生活。
7.识别异常征象
凡妊娠中晚期,出现下列异常征象者,应尽早就医。
(1)体重异常:
妊娠中、晚期体重平均每周增加350g,正常应不超过500g。孕妇应注意监测体重,体重增加过快,考虑有无水肿或羊水过多;增加过慢,考虑有无胎儿生长受限。
(2)头晕、眼花:
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自觉症状,若有发生,孕妇需注意休息,及时到医院就诊。
(3)阴道出血:
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疾病有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如孕妇有阴道出血,不论量多少都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得以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4)胎膜早破: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孕妇突感有较多的液体从阴道流出。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孕妇应取平卧位,如可能应及时听胎心,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5)寒战、发热:
寒战、发热是感染的症状,可由多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无论何种感染,孕妇都应及时就诊。
8.妊娠中、晚期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
(1)水肿:
孕妇在妊娠后期易发生下肢水肿,经休息后可消退,多属正常。嘱孕妇睡眠时取左侧卧位,下肢垫高15°;避免长时间站立,如需长时间站立的孕妇,则两侧下肢轮流休息,收缩下肢肌肉,以利于血液回流。若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或休息后不消退者,考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应及时诊治。
(2)便秘:
是妊娠期常见的症状,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导致排空时间延长,加之增大子宫及先露部对肠道压迫,常会引起便秘。建议孕妇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增加水分的摄入。鼓励孕妇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粮、坚果、谷物和豆类;养成每天适当运动、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灌肠、峻泻剂可引起流产或早产,因此避免使用。
(3)痔疮:
增大的子宫压迫和腹压增高,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和压力增高导致痔静脉曲张。应多吃蔬菜,少吃辛辣食物,温水坐浴,必要时服缓泻剂软化大便。
(4)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
约有40%孕妇患静脉曲张,以经产妇多见,常发生在下肢、外阴及肛门部位。孕妇应避免两腿交叉或长时间站立、行走,休息时抬高下肢;建议孕妇适当锻炼如散步、游泳;睡眠时下肢垫高以利于静脉回流;指导孕妇穿弹力裤或弹力袜,避免穿妨碍血液回流的紧身衣裤;会阴部有静脉曲张者,分娩时应防止曲张静脉破裂导致大出血。
(5)腰背痛:
由于妊娠期骨盆韧带松弛,孕期子宫重量增加和孕妇姿势改变,增加了背部紧张度,引起疼痛。指导孕妇穿低跟鞋,在俯拾或抬举物品时,保持上身直立,弯曲膝部,用两下肢的力量抬起。疼痛严重者需卧床休息(硬床垫),局部热敷。
(6)下肢痉挛:
下肢肌肉痉挛是孕妇缺钙的表现,妊娠后期孕妇常发生腓肠肌挛缩,夜间发作较重,多能迅速缓解。指导孕妇饮食中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避免腿部疲劳、受凉,伸腿时避免脚趾尖伸向前,走路时脚跟先着地。若发生痉挛,局部热敷按摩,直至痉挛消失。必要时遵医嘱口服钙剂。
(7)仰卧位低血压:
于妊娠末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突然减少,出现低血压,此时嘱孕妇左侧卧位后症状可自然消失,不必紧张。
(8)失眠:
每日坚持户外活动,如散步。睡前用梳子梳头,温水洗脚,或喝热牛奶帮助入眠。
(9)贫血:
孕妇于妊娠后半期对铁的需求量增多,孕妇应适当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等。如病情需要补充铁剂时,应在餐后20分钟用温水或水果汁送服,以促进铁的吸收。医护人员应告知孕妇,服用铁剂后大便可能会变黑,也可导致便秘或轻度腹泻,不必担心。
(10)耻骨联合疼痛:
孕期受孕激素影响,全身的关节韧带拉伸度增加。耻骨联合是连接两侧耻骨的韧带组织,孕晚期拉伸度增加,严重者在起床和翻身时出现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严重者可加用腹带支持。
(五)护理评价
1.母婴健康、舒适,无并发症发生。
2.孕妇积极适应角色转变,能正确演示育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