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 薛辛东 赵晓东
- 1369字
- 2020-08-28 13:30:59
第三节 儿童心理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由此可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一)习惯的培养
1.睡眠习惯
①应从小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睡眠习惯;②儿童居室应安静、光线应柔和,睡前避免过度兴奋;③儿童应该有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包括睡眠;④婴儿可利用固定乐曲催眠入睡,不拍、不摇、不抱、不可用喂哺催眠;⑤保证充足睡眠时间;⑥培养独自睡觉。
2.进食习惯
①进食量由儿童决定,不强迫进食;②培养定时,定位(位置)、自己进食;③不吃零食,不偏食,不挑食;④饭前洗手;⑤培养进餐礼仪。
3.卫生习惯
从婴儿期起就应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裤,不随地大、小便。3 岁以后培养儿童自己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食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儿童应养成不吃生水和未洗净的瓜果、不食掉在地上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果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
4.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行为是各年龄阶段相应神经心理发展的综合表现,与家庭环境、育儿方式、儿童性别、年龄、性格密切相关。
(1)独立能力:
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婴幼儿的独立能力,如自行进食、控制大小便、独自睡觉、自己穿衣鞋等。 年长儿则应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控制情绪:
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与语言、思维的发展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婴幼儿的生活需要依靠成人的帮助,父母及时应答儿童的需要有助于儿童心理的正常发育。 儿童常因要求不能满足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发脾气,或发生侵犯行为,故成人对儿童的要求与行为应按社会标准或予以满足,或加以约束,或预见性的处理,减少儿童产生消极行为的机会。 用诱导方法而不用强制方法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3)意志:
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其自觉、坚持、果断和自制能力。
(4)社交能力:
从小给予儿童积极愉快的感受,如:喂奶时不断抚摸孩子;与孩子眼对眼微笑说话;抱孩子,和其说话、唱歌;孩子会走后常与孩子做游戏、讲故事,这些都会增强孩子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 注意培养儿童之间互相友爱,鼓励孩子帮助朋友,倡导善良的品德。 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学习与人相处。
(5)创造能力:
人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密切相关。 启发式地向儿童提问题,引导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可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游戏、讲故事、绘画、听音乐、表演、自制小玩具等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父母和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与小儿的亲密程度等与儿童个性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小与父母建立相依感情的儿童,日后会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父母对婴儿的咿呀学语作出及时的应答可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发展;婴儿期与母亲接触密切的儿童,其语言和智能发育较好。 父母采取民主式教育的儿童善于与人交往,机灵、大胆而有分析思考能力;反之,如父母常打骂儿童,则儿童缺乏自信心、自尊心,他们的戒备心理往往使他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产生误解。 父母过于溺爱的儿童缺乏独立性、人性,且情绪不稳定。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育儿童。
(毛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