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 薛辛东 赵晓东
- 900字
- 2020-08-28 13:30:59
第四节 营养状况评价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包括临床评估(体格检查)、人体测量(体格生长评价)、实验室检查、膳食调查、流行病学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一)临床评估(clinical indicators)
1.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小儿的进食情况,如食欲的好坏、所吃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偏食和挑食、进食的习惯等。
2.体格检查
除常规体格检查外,注意有关营养素缺乏的特异体征,如维生素A 缺乏者皮肤粗糙、角膜溃疡;维生素D 缺乏者有颅骨乒乓感、肋缘外翻等佝偻病的体征。 一般典型的临床体征出现较晚。
3.诊断性治疗
当临床上尚未能确诊时,可进行诊断性治疗观察效果,某些营养素缺乏经补充后症状体征消失即可确诊。
(二)人体测量-体格评价
体格生长情况是临床上最基础的营养状态评价方法,正确测量人体体格参数有助于判断身体发育状况与健康状况。 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是营养评价的第一步。
(三)实验室检查
通过实验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小儿体液或排泄物中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或其他有关化合物的水平,是了解机体某种营养素储存、缺乏水平最敏感的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
(四)膳食调查与评估
1.膳食调查方法
(1)称重法:
多用于集体儿童膳食调查。 优点是精确,缺点是费人费力、执行手续繁杂,调查时间较长(3~5 日)。
(2)询问法:
多用于个人膳食调查。 方法简单,易于临床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但准确性较差。
(3)记账法:
多用于集体儿童机构膳食调查。 优点是简单、调查时间相对较长,代表性较强。 缺点是准确性较差。
2.膳食评价方法
(1)能量与营养素:
摄入量与全国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比较,能量摄入量>85%为足够,<70%为不足。 蛋白质摄入量>80%为足够,<70%为不足;优质蛋白质应占膳食中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 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应>80%。 必需脂肪酸摄入量不应低于总脂肪量的2%~3%。
(2)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
膳食中宏量营养素比例应适当,即蛋白、脂肪和糖的产能比例应与各年龄段的需求相符。 2 岁儿童膳食中蛋白、脂肪和糖的产能分别占总能量的10%~15%,25%~30%和50%~60%。
(3)膳食能量分布:
每日三餐食物供能应适当,早餐应质优量足,晚餐不宜太多。 一般早餐供能占一日总能量的25%~30%,中餐占35%~45%,晚餐占25%~30%,点心仅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