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造成职业人群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这类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显著相关的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一、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
1.工作有关疾病往往是由多因素造成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该病发生发展中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外,还与社会、心理、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2.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
3.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条件,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疾病缓解。
4.工作有关疾病不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范围,不享受职业病相关法律规定的劳保待遇,但工作有关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较高,较职业病更为常见,往往成为因病缺勤的原因,给职工的健康和经济造成损失。
二、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的区别
工作有关疾病和职业病都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关,两者同属于职业性疾患,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致病因素
职业病的病因明确,即为相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如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由于职业性铅接触引起的,慢性苯中毒是由职业性苯接触引起的;而工作有关疾病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或作为诱因导致潜在的疾病发作或病情加重,如井下作业工人患有的风湿病、胃溃疡。
(二)致病强度
职业病需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达到一定强度时,即达到“阈值”才致病,存在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低于此值则相对是安全的。因此,职业性有害因素都有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而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不存在阈值,只要有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就有可能致病。
(三)防治方法
职业病病因明确,只要把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在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限值以下,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而且大多数职业病无特殊治疗方法,病因预防非常重要。工作有关疾病病因复杂,工作条件改善后,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但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四)管理办法
从法律角度出发,职业病具有特定的范围,即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所以,对于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必须严格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一经确诊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患者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修正)第五十一条要求办理。而工作有关疾病不属法定职业病范围,其诊断不需特定的医疗机构,工人患病后不享受相应的劳保待遇。
三、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一)行为(精神)和身心的疾病
主要表现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等,常由于工作繁重、职业紧张、夜班工作等因素引起。常见的心理精神障碍性疾病有紧张性头痛、神经衰弱症和反应性精神病等。
(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吸烟、反复感染、作业场所空气污染和不良的气象条件,常成为这些疾病病因或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劳动或休息时气急等征象。
(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也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是一类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主要包括腰背痛、颈肩痛等,国际劳工组织(ILO)已将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列为职业病,美国、德国已将职业性腰背痛列为赔偿性疾病(相当于职业病)。其主要与重体力劳动,不良体位;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以及机械振动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建筑、煤矿、搬运工人,流水作业工等。传统的机器构造常常是根据男工的生理特点设计的,而对于女工而言,易引起肩颈痛和腰背痛。腰背痛常表现为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腕部的损伤可单独发生,也可两种或三种损伤共同出现,表现为颈、肩、腕疼痛、肌张力减弱、感觉过敏或麻木、活动受限等。
(四)心血管疾病
主要包括高血压和冠心病。与职业紧张、过度劳累、工作责任重大或危险作业等因素有关。长期接触噪声、振动、高温等物理有害因素可诱发或促使高血压的发生。接触过量铅、镉等化学有害因素,也能使肾脏受损而引起继发性高血压。高度精神紧张的作业、噪声、寒冷均可诱发冠心病发作。职业接触二硫化碳、CO、氯甲烷等化学物质,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血管舒缩功能及血液携氧等功能,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增高。
(五)消化道疾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中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高温、工作紧张、生活和饮食不规律引起的。工作紧张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使血清促胃液素和儿茶酚胺增高,从而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高温作业可引起出汗过多、盐分损失,导致消化不良和消化道溃疡;还有轮班制作业特别是夜班工人昼夜节律打乱,饮食不规律,易引起消化不良并发展为溃疡。
(六)生殖功能紊乱
工作有关疾病的生殖功能紊乱主要包括月经周期异常、不孕、早产及自发性流产等,其主要与经常接触铅、汞、锰、砷及二硫化碳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关。
四、工作有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工作有关疾病病因复杂,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诸多因素之一,如果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有效地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疾病缓解。所以,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对工作有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控制或消除职业有害因素
1.预防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产生 改革生产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2.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扩散 对粉尘、有毒蒸气或气体的操作在密闭状态下进行,辅以局部抽风;有毒气体产生时,可采用局部排气罩;对高温、噪声、振动的产生进行严格控制。
3.防止直接接触 采取远距离操作、自动化操作,辅以个人防护用品。
(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控制操作工人对有害因素的接触机会和强度(剂量),减少接触时间和接触量。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人体工效学研究,协调人机接触,使工作环境更舒适。
(三)加强个人保健
1.加强健康监护。
2.加强个人防护 常用的用具包括呼吸防护器(防尘防毒用的口罩、面罩)、面盾(防紫外线)、防护服(防酸、碱、高温)、手套(防振动)、鞋等。应根据职业危害接触实际情况而选用。
3.平衡膳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加强健康教育,使接触者正确认识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何丽华 周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