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经济发展、教育程度、人口及家庭等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对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健康。
一、经济发展与健康
经济发展与人群的健康呈一种双向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人群健康水平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使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能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机制,减少死亡,延长寿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加快卫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受教育的机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人群,其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如经济欠发达的南非黑色人种居住区婴儿死亡率和成人肺结核发病率分别是白色人种的7倍和14倍,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间呈正相关关系。
(二)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有一定体力、智力和劳动技能的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健康和能力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还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居民恶劣的健康状况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分析了1965到1994年间,31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婴儿死亡率的关系,将这些国家的年经济增长率与这些国家在1965年的收入和同年的婴儿死亡率(以婴儿的死亡率作为健康状况的总指标)进行分组比较。其结果显示,在任意一个指定的收入区间内,婴儿死亡率低的国家在这个时期内经济的增长率均较高。在收入最低组中,其婴儿死亡率在50‰~100‰的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7%,而在同一组中,婴儿死亡率超过了150‰的国家,其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1%。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在指导思想上,在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都应提出明确的卫生保健目标,促进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与健康
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素质相关,而且与人群的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疾病监测中心统计,教育程度越高,结核病、流感、肝炎等传染病的患病率及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常见病的死亡率越低。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会影响他们对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从而影响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有学者运用Grossman方程探讨了教育和健康的关系,实证分析在健康决定因素中,个人受教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由于健康和教育受到一些可被观测和未被观测的共同因素影响,因此,在健康的决定方程中,教育可能产生内生性问题和自选择偏差问题。通过工具变量法及连续性选择模型解决健康模型的内生性和选择偏差问题,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教育对健康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的年限越多,健康状况越好。
教育有助于人们科学地感知疾病,改变不良的传统习惯以及更好地辨别生活中的危险因素。教育水平高的人不仅有良好的健康知识理论基础,而且理解健康相关知识的能力较强,注重自我保健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注意孕期保健、讲究膳食营养、戒除不良嗜好等;利用已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如定期体检、免疫接种、及时就医等,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相反,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则获取的健康知识相对匮乏,健康意识低下,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甚至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又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往往病入膏肓才去就医。由此可见,教育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家庭与健康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群体,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本的环境,不论是生理上的成长和发育,还是一个人的人格塑造,都与之息息相关。
(一)家庭类型
按人际关系划分,常见的家庭类型有四种:①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两代家庭;②主干家庭,由父母同一个已婚子女及其后代组成的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家庭;③联合家庭,指由两个或更多的同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组成的家庭;④单亲家庭,即由父亲或母亲与未婚子女组成的两代家庭。
(二)家庭功能
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简而言之,主要有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生产和消费、提供休息和娱乐环境的功能。
(三)家庭关系
家庭是人们休息、娱乐、寻求感情交流和安慰的主要场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往往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形成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协调,有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处于稳定状态,促进健康。反之,家庭关系失调,会使人心理状态改变,情绪紧张,引起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长期的紧张状态必然会导致健康的损害。家庭关系的失调主要有夫妻关系失调,父母和子代关系失调等。
(四)家庭评估
家庭评估包括对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等影响健康的各个方面的评估,更多的是对家庭功能的评估。其目的是为了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家庭与个人健康状况,掌握健康问题的真正来源。
家庭评估有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分析评估和工具评估等几种类型。目前,常用的家庭评估方法有: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问卷)、家族谱、家庭圈和McMaster家庭评估模型等。如Smilkstein(1978)设计了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及亲密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五个问题,采用封闭式问答的方式来评价家庭功能。根据问卷的得分来评价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还是家庭功能严重障碍。
(五)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饮食、作息习惯、婚姻状况及职业状况等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以少盐、低脂、低动物蛋白的杂粮及蔬菜水果为主,以肉蛋奶为辅搭配饮食的人,相对于多盐、高脂、高动物蛋白肉蛋奶为主,以杂粮及蔬菜水果为辅的人寿命要长。所以,饮食结构、营养搭配、饮食习惯是决定身体健康的一个因素。一个家庭的作息习惯,实际上就是整个家庭成员的作息习惯。不良的家庭作息习惯,可能导致所有成员的休息不好,进而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反之,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个家庭中,婚姻状况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睦与稳定。除家庭饮食、作息习惯和婚姻状况外,有报道,人的身心健康还与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有稳定职业的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高于无固定职业的家庭成员。
家庭因素不仅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也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关注家庭健康是自身健康管理的实际需要。
四、生活事件与健康
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在童年期的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受到的各种事件。日常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带给我们的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境,还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一些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人来说,生活事件若没有及时解决,这种负面情绪长时间积累必定会导致心理负荷,甚至会产生疾病。也就是说生活事件对心理状态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一定导致疾病,只有当事件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引发疾病。
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Holmes和Rahe开创了对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方法,制定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他们把生活过程中对人们情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并按影响人们情绪的轻重程度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LCU)进行定量评定。国内学者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制定了更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可用于中国人群的生活事件与健康的研究。
五、人际关系与健康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角色关系。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居住关系等。
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及事业的发展,还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差的人群,相互之间钩心斗角,容易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导致紧张和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身心健康。而人际关系好的人群,彼此之间的感情融洽,形成和谐、愉快的社会心理环境,有利于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和力量感,提高人们的心理稳定性,有利于身心健康。
医患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指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患者建立的相互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在于其与疾病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疾病本质的了解和治疗效果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医疗的顺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六、行为因素与健康
健康相关行为是一系列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包括外在的生理和内在的心理变化。人类的行为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即同时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个人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已经被大量事实所证实,而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人们对行为与健康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一)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
影响人类健康的行为有很多种,通常人们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按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两种。
1.促进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1)基本健康行为:
是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2)预警行为:
是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或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
(3)保健行为:
也称合理利用卫生服务行为,是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保健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及患者角色行为等,如定期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后及时就诊、咨询、遵从医嘱、配合治疗和积极康复等。
(4)避开环境危害:
这里的环境危害是广义的,包括了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地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这些环境危害因素也属于健康行为,如离开污染的环境、通过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避免接触疫水、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都属此类行为。
(5)戒除不良嗜好:
所谓的不良嗜好是指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戒烟、不酗酒与合理用药等就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这类健康行为。
2.危害健康的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即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1)不良生活方式:
持续的定势化的行为称为习惯。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习惯及其特征称为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早衰、癌症等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是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不利健康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病、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甚至自暴自弃等。
(3)违法违规行为:
是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吸毒、性乱等。违规行为既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可直接产生成瘾行为,导致吸毒者身体的极度衰竭,静脉注射毒品,还可能感染乙型肝炎和艾滋病;而混乱的性行为可能导致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二)健康相关行为的矫正与干预
为促进人们的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行为转变成功的主要因素有:认知、知识、动机、技能和管理技术、社会支持、评估与监测、责任感。
1.行为转变成功的步骤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健康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即明确意识到哪些行为有益于健康,哪些行为对健康有害。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了解健康行为对健康有哪些益处及益处有多大,危害行为对健康有哪些害处及害处有多大。
(3)教育者提倡、鼓励人们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受教育者有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愿望。
(4)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受教育者明确目标,按照行为改变的方法去做。
(5)教育者加强对健康行为的强化和督促,受教育者巩固和发展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2.个体行为的矫正和群体行为的干预
(1)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
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转变过程。行为矫正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行为矫正对象、行为矫正环境和行为矫正过程。矫正对象是行为改变的参与者、核心,而不是消极的行为受限者。矫正环境包括行为指导者、矫正场所和矫正时机。矫正过程就是行为矫正技术的选择和实施过程,其核心是针对矫正对象的具体行为来选择矫正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健康教育领域内运用较为广泛的行为矫正技术有脱敏法、厌恶疗法、示范疗法和强化疗法等。
(2)群体行为干预:
通常是以行政单位(社区、学校、工厂、医院等)为基础,运用行为团体干预法进行群体行为干预。在促使某一特定人群形成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过程中,群体行为的综合干预是通常使用的手段,具体的干预机制包括:
1)开发领导:
领导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目的、意义的理解与支持是目标人群行为干预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作用不仅在于领导自身的行为可以成为人群的榜样,更重要的是领导具有决策倾向性。领导对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理解和赞同,会使行为干预得到组织、资源和舆论等方面的支持。
2)目标人群行为干预:
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行为干预的落脚点,因此,通过各种方法促使目标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是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根本所在。通常采用的人群干预方法主要是传播健康信息、心理支持与压力、竞争与评价。
3)创造支持性环境:
既包括物质环境条件,又包括社会环境。环境条件的改善是行为干预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环境条件的支持,即使人们已经作出了改变行为的决定,也会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也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的倡导,支持促进健康行为。通过有关法规的制定,约束既不利于自身健康,又对他人健康造成损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