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疾病诊治(第3版)
- 董守义 耿翠芝
- 10字
- 2024-11-28 17:47:54
第三章 乳腺炎症与外伤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哺乳初期最为常见。近年来,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一)病因
1.乳汁的淤积 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房内;③乳管不通,造成乳管不通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这些均影响正常哺乳。
2.细菌的侵入 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这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另外,没有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的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
3.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乳头内陷有关。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乳腺炎
初期主要是乳房胀痛、皮温高、压痛,乳房某一部位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明显加重,同时患者出现寒颤、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症状。另外腋下可出现肿大、有触痛的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3.脓肿形成
由于治疗措施不当和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脓肿可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如果乳腺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待抽出脓液或涂片发现炎症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4.非哺乳期乳腺炎
初始表现可为乳房无痛性肿块,多位于乳头、乳晕周边,亦有患者直接表现为有痛的肿块,但最后均会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炎症特征。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乳腺炎根据病史和查体均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哺乳期的年轻妇女出现乳房局部的胀痛,甚至出现寒颤、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情况时,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应是较容易的。但在以上症状不典型时,要特别注意与炎性乳腺癌相鉴别,炎性乳腺癌临床虽不多见,但也多发生在年轻妇女,尤其在妊娠或哺乳期。这种乳腺癌发展迅速,可在短期内侵及整个乳房,患乳淋巴管内充满癌细胞,皮肤充血、发红,犹如急性炎症,整个乳房变大变硬,而无明显的局限性肿块,但炎性乳腺癌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情况,疼痛不明显。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炎症的初期可以继续哺乳:
哺乳前后应清洗乳头、婴儿的口腔及乳头周围,哺乳可起到疏通乳管、防止乳汁淤积的作用。乳头皲裂或破坏时可暂时停止患乳哺乳,应用吸乳器排空乳汁,创面经清洗后涂用消炎膏类药物以促进愈合。
(2)局部冷、热敷:
炎症初级阶段,可用25%硫酸镁冷敷以减轻水肿,乳内有炎性肿块时改为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另外也可用中药外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有条件时可进行物理治疗。
(3)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治疗,用量可根据症状而定,每次80万U肌内注射,每日2~3次。也可用800万U静脉滴入。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炎也有良好疗效。
(4)封闭治疗:
局部用含有青霉素100万U的等渗生理盐水20ml封闭治疗。
2.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后任何良好的抗生素都不能代替切开引流,引流的方法有多种,但目的都是将脓液排出,使炎症早日消散。
(1)激光打孔:
根据单房性、多房性脓肿在波动感最明显的部位打孔并吸出脓液,然后将抗生素推入脓腔。此方法创伤小,患者免受每日换药之痛苦,容易接受。
(2)脓肿切开引流:
乳腺脓肿需切开引流时,原则上应停止哺乳。患者可口服药物回奶以避免发生奶瘘而使伤口长期不愈合。
切开引流的注意事项:
(1)时间掌握准确:浅表的脓肿有波动感,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要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穿刺涂片,发现脓细胞时就应切开引流。
(2)切口选择要正确:乳房上方的脓肿应在乳晕以外做放射状切口,而乳晕下方脓肿因较浅表可以做弧形切口。
(3)引流要通畅:脓肿切开引流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应明显减轻,如切开后体温仍较高、疼痛无明显缓解者应考虑是否是引流不通畅。脓肿切开时应以手指探入脓腔,轻轻将腔内坏死物清除,同时分开多房脓肿之间的纤维隔,以防残留死腔。如脓腔很大或脓腔呈哑铃状,一个切口引流不畅时可行对口引流。
(4)换药要及时:脓肿切开引流后要及时换药,每次换药可用双氧水、庆大霉素或复方黄柏液等药物冲洗,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3.纤维乳管镜治疗
患者仰卧,患侧乳腺充分暴露,以乳头为中心常规消毒,用 2%利多卡因0.2ml进行局部麻醉,由扩张的乳管开口插入乳管镜,用生理盐水反复多次冲洗乳管,使淤积其中的乳汁排出,自冲洗孔缓慢反复注入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乳管冲洗,治疗结束后再次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嘱患者24小时内禁浴,定时用外用吸乳器吸净乳汁,避免积乳。
4.成脓期非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后的化脓性乳腺炎,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手术切开引流,术后换药,病程较长,有瘢痕形成等问题。临床工作中,还可多根据患者病情及脓肿程度,采用针吸法穿刺抽脓保守治疗,疗效确切,预后良好,此治疗方法对于非哺乳期患者效果更佳。
具体方法如下:穿刺前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确定脓肿位置、大小及脓液量,常规消毒皮肤,局部2%利多卡因麻醉,穿刺抽出脓液后,换用较大号注射器抽吸,一般多用10~20ml注射器,脓腔较大或脓液稠厚者可用30~50ml注射器抽吸。抽吸困难或不畅时,调换位置或方向,或用生理盐水冲洗针头,再行抽吸,至脓液抽不出,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无回声区为止,术后局部加压包扎。根据脓肿大小,每天或隔天抽吸1次,一般患者1~3次即可治愈。治疗期间不必断奶,给予手法排乳,以保持乳汁通畅,减少乳汁淤积以避免增加细菌繁殖条件而加重病情。少数患者治疗后局部形成局限性无症状性肿物,可待断乳后行手术治疗。期间不影响哺乳。
穿刺抽脓后局部加压包扎,可使创面不易移动,创腔内组织处于闭合状态,减少创腔内出血及积液或乳汁再次灌注可能,促进组织生长,对消除脓腔,促进愈合意义重大。
针吸法治疗乳腺脓肿操作简便,可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避免手术造成的精神压力,且无手术瘢痕,最大程度保留患者泌乳功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患者易接受。一般患者于乳腺炎发病3~5天即有脓肿形成,便可采取穿刺抽脓治疗,同时应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脓肿位置较深或初期使用抗炎药物导致病程迁延,不易尽早发现,对于病程较长,脓液稠厚,或呈蜂窝状脓腔者,针吸法治疗效果欠佳,应尽早切开引流。
(五)预防
除增加孕妇的抵抗力外,主要是防止乳汁淤积,同时要预防和治疗婴儿口腔炎症,防止乳头破损。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注意哺乳前后清洗乳头,并积极治疗已发生的乳头皲裂。
(丁小红 李洁 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