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焦兴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器官移植三区(东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86年9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原西安医科大学),1991年7月毕业,同年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2000年7月相继在该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同期相继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肝胆外科专家石景森教授;2000年7月起开始在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附属第一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教授;2002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以学科带头人引进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工作,2005年1月以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著名的Duisburg-Essen大学医学院器官移植-普通外科从事“以基因芯片技术探究肝胆肿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师从欧洲器官移植协会主席CE.Broelsch教授和该科常务主任Andrea Frilling教授;2006年6月回国后继续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先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2010年),主编三部专著(《消化系肿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现代消化病诊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胰腺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 Inter J Cancer(2007年)、 Carcinogenes(2010年)等发表论著。2011年7月以学术骨干引进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担任器官移植三区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工作,与何晓顺教授先后共同主编了国内第一部器官捐献科普读物(《公民身后器官捐献500问》,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年),国内第一部器官捐献专著(《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2011—2016年,器官移植三区团队产生公民身后器官捐献372例,位居全国前列,分别进行了肝胰腺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肝胰联合移植、胰肾联合、肝肾联合、肝移植、肾移植和心脏移植,并最早在国内开展了在体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例数1千例,其中移植三区开展肝脏移植69例,肾脏移植568例,肝胰腺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2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1例,移植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焦兴元教授2011年调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继续从事肝胆胰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主编出版专著(《胆道肿瘤》,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原发性肝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课题“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早期预警和诊断中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开发应用”获得201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12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 Sci Rep(2015年), Oncotarget(2016年), Mol Therapy(2016年)以及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16年“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的支撑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邰 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3年考入安徽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习,1998年本科毕业并获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内科,师从国内著名呼吸病专家谢灿茂教授,同期获医学硕士学位,选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专门负责移植患者重症围术期管理。2009年考取器官移植临床在职博士,师从国内著名移植专家何晓顺教授。已积累1000余例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围术期管理经验,积累了我院亚洲首例“二肝三受”肝移植、国内首例单段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双供肝肝移植、含肝中静脉的超右半肝移植、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肝胆道恶性肿瘤等围术期管理经验;积累了国内首例母子亲体小肠移植、肝胰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一系列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移植手术的围术期管理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11年7月专门成立器官捐赠办公室,2014年5月选派邰强副教授担任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专门从事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供体维护。2014—2016年,亲历现场200余次进行临床判断脑死亡状况,指导基层同行专家维护供体器官功能;45次受邀走访省内外数十家单位,开办介绍脑死亡判断和供体器官维护讲座;100余次前往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外科进行器官捐献工作。在东院维护脑死亡、心跳停止死亡供体276例,在国内率先将特利加压素应用于供体维护之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率先将CRRT、ECMO引入供体处理之中,使中山一院2016年较2013年器官捐献例数增加近一倍,器官捐献成功率高达90%以上。撰写了我国第一篇供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肝移植受体影响的文章;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介绍和总结公民器官捐献与移植知识的专著《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