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地球村新发传染病的挑战

(卢洪洲 梁晓峰)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人员和商品密集流动,传染病也不再局限于一地,可以迅速传播至全球,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新发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在过去20年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或者在将来有可能增加的感染性疾病或病原微生物出现耐药而导致流行传播的疾病。EID包含两类疾病:其一为新发生的传染病,是指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或重组、耐药病原引发的传染病;其二为重新发生的传染病,是指一些原已得到基本控制、已不构成公共卫生问题,但近年来因某些原因又重新流行的传染病或某一区域输入以往未曾发生的传染病。这些疾病没有国界限制,对现有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出挑战。
新发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病原体种类多,以病毒性新发传染病所占比例最大;与动物关系密切,病原体的宿主种类多样,常常以动物多见;病死率高,危害大。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新发传染病发生、出现的不确定性,导致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流行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常常是全球性的,可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对人类生命及健康的威胁:目前对于一些新发传染病早期阶段流行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缺乏了解,因而难以有效、及时治疗患者和控制疾病的快速播散,易导致较多的病例死亡。在传染病导致的死亡及伤残中,新发传染病占有较大比例。比如从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病 (Ebola)疫情开始,截至2016年6月17日有28 616人感染,导致11 310人死亡,病死率为39.5%;中东呼吸综合征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自2012年9月以来,已感染1936人,死亡690人,病死率为35.6%,波及27个国家。结核病是全世界十大死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有180万死于结核病;每年死亡的艾滋患者中35%归于结核感染。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全球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病原变异等多种因素影响,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方式、流行方式和流行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的新发传染病大多数是动物传播给人的,从其自然宿主跨越种属屏障进入人群,因此,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如H7N9甲型流感病毒在2013年前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但近期则出现了局部地区的暴发。③对社会稳定及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影响:新发传染病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引起危机,影响社会稳定。一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可以被当做生物武器袭击居民,造成社会恐慌及破坏社会稳定;比如2001年美国发生炭疽事件,由于政府部门措施不力,普通民众抢购大量的抗生素;2002—2003年我国的SARS流行初期,也发生抢购风;对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艾滋病的蔓延导致青壮年病例大量增加,军队难以招募到合格军人;传染病造成的商品禁运、旅行限制、移民等也可能会导致国家间发生贸易纠纷或摩擦。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也受到波及,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病肆虐,曾有150名科学家联名上书WHO,要求推迟或者停办里约奥运会。
近年来我国在应对有重大影响的新发传染病过程中积累了经验:①冠状病毒感染: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后,我国政府加大了新发传染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医院开设了发热门诊,权威部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建立了P3等实验室。到2015年,遇到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性病例,我国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果断采取相关的监测和感染控制措施,未发生疫情蔓延。②人禽流感 (H5N1、H7N9、H5N6)感染:2013年4月1日,中国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全球第一个已知的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病例。有关部门果断关闭活禽市场,阻止疫情的进一步发展。③埃博拉病毒病:2013年12月,始于西非国家几内亚的Ebola疫情,迅速扩展到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并最终蔓延到了九个国家,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流行。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疫情的成功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和社会动员。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的埃博拉疫苗,但正在评价两种可能候选疫苗。实验性埃博拉疫苗rVSV-ZEBOV在几内亚的一项重大试验中显示了抵御埃博拉病毒的高度保护性。④蚊媒病毒感染:代表疾病有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等。登革热是一种蚊媒病毒感染,近几十年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大幅度增长。现在,全世界有128个国家的39亿人面临登革热病毒感染风险。登革热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带,多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重症登革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是导致儿童严重患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登革热/重症登革热没有特异治疗办法,但及早发现和适宜的医护可将病死率降到1%以下。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取决于有效的蚊媒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持续的蚊媒控制措施和化学控制。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自2007年至2017年3月9日,84个国家和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其中69个国家是2015年后报道有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016年2月以来,有13个国家报告寨卡病毒的人际传播。我国于2016年1月19日在台湾发现1例输入性病例后,于2016年2月9日在江西省发现大陆首例输入性病例,截至2016年11月22日共发现输入性病例23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通过伊蚊传播,寨卡病毒感染常见的后遗症是小头症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个病因。现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最好的预防是避免蚊子叮咬。预防蚊媒感染的最佳方式是通过定期使用长效药浸蚊帐、用残余杀虫剂进行室内喷洒以及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疗法。黄热病:2016年3月13日,我国又出现了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截至2016年4月12日,我国大陆已报告11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均有近期发生黄热病疫情的安哥拉旅行史。由此可见,我国防治蚊媒传染病迫在眉睫。自2006年WHO发起 《黄热病倡议》以来,西非在防治黄热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大规模免疫运动中获得接种的人数超过1.05亿。2015年期间西非没有报告黄热病疫情。因此,疫苗接种是预防黄热病的最重要手段。
本书还将对新现的病毒性疾病如马亚罗热、罗斯河病毒病、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拉沙热等进行介绍。
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如下:①加强综合性医院的发热门诊的建设。②加强医务人员的新发传染病的培训。真正落实病例的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求。③及时告知公众疫情信息,避免谣言。如2013年H7N9甲型流感疫情,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及时告知民众疫情。④加强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⑤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密切配合。建立完善防控措施联动机制;建立疫情通报制度;实行健康告知制度;建立旅客健康巡查制度;建立传染病人交接制度;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立传染病定点医疗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完善预案和应急程序;加强监督检查。
总之,每一种新发传染病的出现,都是对我国防控体系的建设提出的挑战,促进防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我们比以往更有能力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是传染病防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