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备简介

食管24小时pH监测的原理是将对腔内氢离子敏感的pH电极置入食管内,使离子的变化转为电流的变化,并将信息储存于电脑内,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因此,pH监测系统由pH传感器、记录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pH传感器
临床上常用的pH电极有玻璃电极、金属电极(锑及其合金)以及氢离子敏感场效应管电极(H +-ISFET)等。玻璃电极直径较大(可达4.5mm),其寿命较长,能反复使用40~50人次,线性范围宽(pH为1~12),对pH的变化反应迅速,但头端较硬,不易被患者接受,且易损坏。锑电极直径小,柔软,患者耐受性好,但使用寿命短,反复使用一般不超过10次,线性范围窄(pH为3~8),对pH的变化反应较慢。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锑电极。此外,还有学者以H +-ISFET作为传感器,用氢离子敏感膜代替莫氏SFET的金属栅,栅极电压由参比电极通过被测溶液输入,当敏感膜与溶液接触时,由于H +离子的存在,在界面上感应出Nernst电位,由此电位控制H +-ISFET的沟道导电性,使其漏电流发生变化,而实现对H +活动度的检测。用H +-ISFET做成的食管pH传感器具有小型、牢固、快速、灵敏、输出阻抗低的特点。
pH传感器按形状分为导管式和胶囊式两类。导管式pH传感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分开的电离电极,称为外参比电极,检查时将指示电极置于食管内,参比电极置于胸前;另一种是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封装在一起的复合(联合)电极,也称内参比电极,使用时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同时插入食管内。使用外参比电极时注意清洁皮肤,电极与皮肤贴紧,以免皮肤和汗液对监测参数的影响。但由于存在皮肤-内脏电位差,外参比电极较复合电极精确度稍差,但使用寿命较复合电极长。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外参比电极。
近年来Bravo胶囊的问世确立了pH无线监测的临床地位,Bravo胶囊内含锑电极、参比电极、电池和无线发射器,大小约6mm×5.5mm×25mm,一般经内镜送至食管远端,该胶囊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并延长了监测时间。
根据临床和科研需要可选择电极的通道数:单通道、双通道和多通道电极,其中单通道电极(即传统食管24小时pH监测电极)检查时将电极置于食管远端(LES上5cm处),监测远端食管酸反流情况;双通道电极含有上下两个电极(通常两个电极相距15cm,即远端电极位于LES上5cm,近端电极位于UES下2~3cm),可同时监测远端和近端食管酸反流情况。
2.pH监测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是便携式(佩带式)记录仪,即患者可随身携带的盒式记录仪,这种记录仪采用微机储存数据,电源采用干电池,患者携带后可自由活动,因而可取得接近“生理状态”的数据。
记录完毕后将采集的信息传送至计算机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形成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