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四大名医学术经验存真
- 王路林 孙红友 罗世坤
- 1674字
- 2020-08-28 09:53:35
血痨(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马某,维吾尔族,男,20岁,未婚,某炮连战士。
于1956年3月间开始得病,发热汗出,午后为甚,并伴全身酸困。未经治疗,上症消失。但后又出现鼻衄2次,一次约3茶杯之多,又未治而自止。此后逐渐出现头昏、身倦无力、心慌气短等症,曾在原单位治疗,效果不显。至7月四肢出现紫斑,刷牙时有出血现象,并且上述诸症都明显加剧,但仍坚持工作,至9月5日因赛跑而心慌气短加剧,鼻衄血量多,约2天自止,经过单位检查后送入军区十一医院,在病程中大便经常秘结,并带黑便。
体格检查:营养欠佳,呈慢性病容,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5/66mmHg,体重73kg。皮肤黏膜苍白,全身散发紫斑,鼻有血痂,齿龈溢血,病理反射阴性。血液化验:血红蛋白5.5g/dl,红细胞计数183万,白细胞计数3600万,血小板计数58560万,红细胞平均直径6µm。经以上详细检查研究讨论,确定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以输血为主,每周2次,每次输血300ml,并配合葡萄糖、各种维生素治疗3个月余,效果不显,且鼻衄、牙龈出血更为严重,鼻衄平均每周有2次,每次多达200ml,最多达350ml,牙龈出血最多量达4ml,遂于12月7日请中医会诊。
中医会诊:面色苍白,仰卧于床,懒于言语,声音低微,嗜卧少气,经常鼻衄、牙龈出血,四肢无力,精神萎靡,脉象微弱而稍数。根据以上色脉证,诊为虚劳。《内经》曰:“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脱者色白”。患者由于大量衄血,故知其一切症状皆因亡血所造成之必然现象。陈修园言“归脾汤”能治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健忘怔忡,嗜卧少气,惊悸盗汗等症,当即采取了“归脾汤”,连服22剂,自觉精神好转,鼻齿衄皆止。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到4600万,血红蛋白增到10.6g/dl,红细胞计数增到375万。服药过程中,输血和其他药物皆停止。
于1月12日患者病情突然变化,一直未入睡,身疼剧烈,当给予注射吗啡5mg后,疼痛减轻,但鼻衄量多,血化验回报,血红蛋白降低到6g/dl,红细胞计数降到208万。患者神色极度恐慌,当有虚热,应采用急治其标、缓治其本之法则。先给予“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连服3剂,衄血止,于是联想到衄血是此病的主要关键。《内经》曰:“阳络伤……则衄血,阴络伤……则后血”,“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难经·十四难》示劳损之治法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补其精。”《内经》又指出,治虚劳之法,“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先贤又有“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肺运血,肾纳血”,“血生精,精生气,气生神”之论。根据以上理解,此证乃是五志火动,阴虚阳盛,以致气血俱伤,非滋阴抑阳、气血双补不能为也。“归脾汤”只能益气和脾,而不能填精补髓、滋阴平肝,所以非此证方也。因而选择“保真汤”,随证加减服80余剂,疗程6个月,患者再未衄血,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精神活泼,运动如常,脉和滑有力。经再验红细胞计数增到384万,白细胞计数增到6950万,血红蛋白10.5g/dl,血小板计数158500万。以上情况已接近正常,因患者不愿服药,便出院休养。
加减法:惊悸失眠,加茯神、枣仁、远志、珍珠母;遗精,加牡蛎、莲须;盗汗,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鼻衄、耳衄,加白茅根、丹皮、阿胶珠、犀角等。
按:“保真汤”一方见《证治准绳》,主治虚劳体虚,骨蒸潮热,盗汗等症。它的组成药物以“四物”补血为君,去川芎者,因其性温辛散而上行,不利于衄家之门;生、熟地并用者,以能凉血液,填精髓,《神农本草经》列为止血与补阴之上品。以“四君”补气为臣者,以血生中焦,土为万物之母,气血不能分离,脾气充足,血自畅通也。又以“逍遥散”为使者,以柴胡配归、芍、苓、术,能疏肝解郁,俾肝木条达,血自归经。且有知、柏配芍、地以滋肾阴,先贤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二冬配芍、地,以养阴清肺,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妙在莲子心以清心火,五味子敛肺气,黄芪引诸药外行以充四肢而固表,黄柏引诸药下行以实五脏而固里,姜枣调和营卫,阴阳平衡,精神内守,名曰“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