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染与肾病

呼吸道疾病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小儿肾病综合征(NS)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很多肾病综合征患儿初发病时均有诱发因素,如感染性疾病,细菌或病毒是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对于这些疾病,一般通过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能够痊愈。但如果这些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细菌就有可能从原发病部位侵袭到肾脏,最终导致肾病综合征。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常见的婴幼儿上呼吸道病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婴幼儿鼻腔相对狭窄,位置较低,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黏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
鼻窦
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2~3岁开始出现,12~13岁时才发育,蝶窦3岁时才与鼻腔相通,6岁时很快增大。由于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易发生鼻窦炎。
鼻泪管和咽鼓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咽部
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括咽及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已发育,后者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则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
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可能导致肾病综合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发病部位主要为肺部,肺部的血管及血液循环极为丰富,细菌可以很轻易地通过肺部血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在肾脏内繁殖引发肾的病变。
常见的婴幼儿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总结如下:
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黏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一旦感染易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阻塞。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向侧方伸出,而右支气管短而粗,为气管直接延伸,故异物很容易进入右支气管。
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黏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呼吸时,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发绀。小儿纵隔体积相对较大,周围组织松软,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与小儿肾病综合征关系密切。由于肾脏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自身抵抗力减退,致使其他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入侵,引起继发性感染,进一步削弱病人的抗病能力,这也是临床肾病患儿易复发、难治愈的原因之一,常会使已基本康复的患者和撤减激素的患者病情加重,反复发作,就容易形成激素撤减综合征,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细菌和病毒都可作为抗原)而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使病情加重。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甚至有可能导致肾衰。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志;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