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医学导入式诊疗思维
- 王静 任菁菁
- 3749字
- 2020-08-28 08:18:29
第二节 RICE——以人为本的全科问诊模式
在医院里,同事之间讨论病例时,经常会这样开头“我今天收了一个冠心病、两个胃出血、三个脑中风”。而在全科医生讨论病例时,可能会这样开始“今天我看了一位78岁的婆婆,她有高血压、心脏病多年,今天自己能来复诊拿药(平时都是老伴儿陪着一起来),说心口不舒服,想做心脏检查。”
采集病史、物理检查、做出诊断、治疗疾病——这是传统的“器质性”的诊疗模式。近年来,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越来越被更多医务人员接受。其实远在古希腊时代,在希波克拉底的诞生地——科斯(COS)的医学院,已经提出这个理念:注重每一位病人的需要。近代,也有不少基于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被提出,例如Carl Rogers(1940—1950)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client-centered therapy)、George L.Engel(1977)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McWhinney(1984)的“疾病-患病”模式(disease-illness model)。以病人为中心,注重病人在患病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关注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如Sir William Osler(1849—1919)提出的:重要的是了解这个人,而不是关心他身上的病。
疾病,从生物学角度,可以有症状、体征、临床检验异常、潜在的病理原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为医生,从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的学习,培训有关的一系列知识。成为医生之后,惯性思维也令我们更加注重生物学角度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这也是作为一名医生的基本功和专业性。而从病人的角度,患病是一种不舒服的感受,病人会有自己的想法、关注点、担心和期望,患病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经历,是每位病人独有的、真实存在且不可忽略的。以病人为中心,并不等于病人主导一切,什么都听病人的。在诊疗过程中,充分融合医生(专业)和病人(感受)的关注点,令大家取得共识,才可以互相配合,更好的处理病人的问题。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并不会延长病人的就诊时间,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医生的满意度,可减少医疗失误,还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比如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在全科诊疗实践中,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过程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1-2):
1.医生通过病史采集,询问病人的主诉、病症,并进一步了解病人的感受、想法、担心和期望;
2.关注病人全人健康,而不是只注重疾病;
3.医生与病人达成共识;
4.健康促进,医生提出和病人本次就诊无关的,但可以促进病人健康的预防性建议;
5.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6.病人参与的诊疗计划。
图1-2 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
如何去了解病人的RICE呢?如何做到医生和病人之间达成共识呢?医生和病人如何一起建立诊疗计划呢?临床工作中,我们很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形:当你和一位“网球肘”患者讲了一系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运动注意事项之后,患者最后说“医生,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有药,今天来是要开一张病假条”。有时,我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对一位非典型性心绞痛病人解释,所有检查都做了,结果她的胸痛不是因为心脏病导致的,病人最后告诉你,她的哥哥最近因为食道癌去世了,她很悲痛。假如我们尽早知道病人的RICE,是否可以更好、更有效的处理以上情况呢?下面我们借助真实病案来介绍RICE问诊法。
病案:张女士,81岁,高血压患者,每三个月定时复诊,血压控制稳定。半年前的检查报告如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全部控制良好。一年前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CT动脉造影检查全部正常。
张女士的老伴10年前因脑出血去世,她有一个女儿,单身,与女儿一起住。
张女士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就诊时:BP 134/76mmHg,P 76次/分,身高体重指数(BMI)23.5kg/m2。
主诉:定时复诊取药,不过觉得最近有些上不来气,想看看有什么问题。
需要思考的问题:
1.如何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采集病史?
2.如何建立诊断和鉴别诊断?
3.如何清楚的了解患者的RICE?
4.如何同病人达成共识,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病史采集:
医生:张奶奶您好,请坐。今天回来复诊啊?(就诊原因R)
患者:对啊,来拿药。
医生:您最近怎么样啊?(开放性问题)
患者:都挺好,血压不错,都正常,药也吃得好。就是最近总觉得有些上不来气。
医生:您能再详细讲一下上不来气是怎么回事吗?(让患者进一步阐述,澄清主诉)
患者:就是我一走路,就觉得气不够,然后都不太敢出去了。(病人的感受)
思考以下问题:患者的主诉是什么?有什么可能的诊断?为什么?分析现有的资料:长者,既往高血压史,气促,无吸烟史。常见的气促/呼吸困难原因:肺源性、心源性、缺乏运动、过度通气等。分析已有的数据,以上可能性都存在。进一步问诊如下:
医生:这样的情形有多久?
患者:大概两三个月了。
医生:大概什么时候会发生?
患者:就是一走路就这样,尤其是出门。在家还好,坐下来休息也没事。
医生:大概走多远会这样?
患者:一出门一走就这样,上不来气,家里就没事。
医生:家里做家务、劳累的时候,有没有上不来气?
患者:家里没事。
医生:家里走路也没事?
患者:对。
思考以下问题:患者的主诉是什么?她的可能的诊断/问题清单是什么?为什么?进一步收集的资料:非典型的劳累性呼吸困难,慢性起病,促发因素为出门走路。可能的原因:肺源性、心源性呼吸困难机会减低;缺乏运动、过度通气,或其他少见原因机会增加。
医生:您还有其他不舒服吗?(开放性问题)
患者:没有。
医生:上不来气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不舒服?例如头晕等。(评估严重程度)
患者:没有。
医生:有没有咳嗽呢?(进一步缩窄问题清单)
患者:没有。
医生:有没有胸痛呢?
患者:没有。
医生:晚上睡觉,有没有上不来气呢?
患者:没有。
医生:有没有脚肿呢?
患者:没有。
医生:体重有没有改变?
患者:没有。
医生:平时做运动,有没有气促呢?
患者:我平时一直都有做运动,都没什么。最近因为担心上不来气,都少去了。(疾病对病人的影响)
思考以下问题:现在的问题清单是什么?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分析:基本可以排除肺源性或心源性引起的气促,也不支持缺乏运动、肥胖等原因。
医生:那您觉得自己可能是什么事?(病人自己的想法I)
患者: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不是心脏的事,我去年刚做过检查,都好好的。
医生:那您有什么特别担心的?(病人的担忧C)
患者:我能有什么担心呢?虽然老伴走了,女儿对我很好。家里也没什么操心的,吃得好睡得好。今天和您讲这事,只是想听听您的意见,说没事我就放心了(病人的期望E)。
医生:嗯,那很好。不过您因为上不来气都少出门了,我还是有些担心。(排除情绪有关的可能性,表现同理心)
患者:那倒也是。我就怕走不了路了,怕摔倒。
医生:为什么呢?(气促和怕摔倒之间缺乏直接联系,需要进一步询问)
患者:最近我的两个朋友都摔了,骨折,一个做手术了,还能走几步,另一个根本下不来床了。我就怕自己也摔倒。
医生:那您最近摔倒过吗?(评估跌倒的风险)
病人:没有。
医生:您平时走路有没有不稳的情况?
病人:还可以,没有跌跌撞撞的。
医生:那为什么会上不来气呢?
病人:我怕自己也摔,一出门就走路非常小心。越小心越不会走路了。然后就觉得一走路就上不来气。
医生:如果有您女儿一起陪着出门,会不会好一些?
患者:那是,和她一起出门,我就哪里都敢去,也不怕了。不过,她要上班,也不能天天陪我。
思考以下问题:现在病人的问题清单是什么?有什么体格检查需要做?分析患者的健康问题清单:高血压控制稳定;担心跌倒导致活动功能受限;心肺疾病基本可以排除。体格检查:目的是为了确定或排除诊断。可选择以下体检项目:心肺听诊,可排除心肺功能问题;长者跌倒风险的筛查。体格检查发现:心肺听诊清,无杂音。
跌倒风险筛查:起身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16秒,步态尚可。起身行走测试方法:请受检者坐在直背的椅子上,然后请病人站起,依照平常习惯速度往前走三米,转身回到椅子上再坐下。如果步态不稳,或所用时间超过14秒,显示跌倒的风险高(图1-3)。起身行走测试的cut-off值(病人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的实验参考值略有不同。这里采用14秒,适用人群为既往健康的长者人群。
图1-3 起身行走测试
更新病人的问题清单:高血压控制稳定;跌到风险高。思考的问题:如何与病人达成共识,共同制定管理计划——RAPRIOP。
医生:张奶奶,刚才详细了解了您的情况,和做了体格检查之后,我觉得您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您跌倒的风险比较高。不过,如果您因为担心跌倒,而不敢出门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其实通过进一步的评估和训练,可以减低您跌倒的风险。
患者:对啊,我就是担心,大概有些过头了。(通过解释,解除担忧,达成共识)
医生:我可以转诊您去康复科,做一个全面的跌倒风险评估,然后,可以做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比如行走训练。这样您的步态可以更平稳,可以减少跌倒的危险。(提出建议)
患者:好啊,其实我也在想是不是应该用拐棍,但又怕难看。(病人的参与)
医生:对,选择一根适当的拐杖,的确可以让您走得更安全一些。现在拐杖设计得很好,又轻又结实,老年人拿着,还挺有气派呢。
患者:听你这样说,我这就去选一个。
医生:好的,我这就安排您去康复科,学习一下如何挑选合适的拐杖,参加预防跌倒风险评估计划,希望可以尽量减少跌到的风险。(转诊)
患者:好的。
医生:我安排您3个月以后再回来复诊,看看进展如何。(观察随访)
患者:谢谢你!
通过这个病例,可以了解到,如何通过RICE问诊,了解病人的感受。并进行RAPRIOP和病人达成共识,共同治理疾病。
(王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