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腹泻相关症状及鉴别诊断

第一节 腹泻

一、定义

肠道黏膜分泌旺盛或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二、病因

1.消化系统疾病

(1)胃部疾病:

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

(2)肠道疾病:

①肠道感染: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等感染引起的肠炎,如细菌性痢疾、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②肠道非感染性病变:自身免疫紊乱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③肠道肿瘤:结肠恶性肿瘤等。

(3)胰腺疾病:

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4)肝胆疾病:

如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

2.全身性疾病

(1)全身感染:

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等。

(2)中毒:

服用毒蕈、河豚及化学药物,砷、汞、铅等。

(3)药物副作用:

利血平、洋地黄类、甲状腺素以及某些抗肿瘤药物、抗生素。

(4)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肠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类癌综合征。

(5)其他系统疾病:

风湿免疫系统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变态反应性肠炎,尿毒症等。

(6)神经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功能性腹泻。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1.病史

发病前有无不洁饮食史,有无慢性胃肠疾病史,长期使用抗生素、肿瘤化疗等病史。

2.症状

(1)起病及病程:

急性起病,病程短,多见于感染或食物中毒。慢性起病,病程长,多为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肠道肿瘤等。

(2)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

每天排便10次以上,多为急性感染性腹泻。大便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等。暗红色或果酱样大便见于阿米巴痢疾。

(3)腹泻与腹痛的关系:

小肠疾病腹痛常在脐周,便后缓解不明显;结肠疼痛在下腹部,便后疼痛可缓解。

3.体征

(1)腹部局部压痛,多不伴肌紧张。如伴肌紧张、反跳痛者,考虑急腹症。

(2)有皮疹、皮下出血者,见于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过敏性紫癜等。

(3)腹部包块,见于消化道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等。

(4)关节肿胀或疼痛,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

(二)实验室

1.大便常规

炎症性腹泻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

2.便球杆比

便球杆比倒置见于抗生素相关腹泻。

3.血常规

贫血考虑肠道肿瘤、结核。

4.生化

明确肝肾功能、胆红素等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消化道钡餐

可发现肠道肿瘤、肠道激惹等。

2.胃镜

可发现胃、十二指肠病变。

3.电子结肠镜

可发现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炎症、结核等。

4.小肠镜

可发现小肠肿瘤。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易消化饮食。注意休息。

2.去除病因

抗感染、抗结核、切除肿瘤、停用抗生素等。

3.抗生素

炎症性腹泻,口服抗生素。抗生素相关腹泻,口服万古霉素、甲硝唑。

4.支持治疗

补液、止痛治疗,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

(肖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