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对心脏生理和病理的认识

一、中医心脏生理病理学观点

(一)主血脉,其华在面

血是血液,脉即血管,脉管是血液流通的通道。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发挥其输送营养、滋养全身功能,并维持心脏正常的搏动。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除,亦依赖于血液的输送,因此只有血液在体内不停运行,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主血脉的功能与西医学的心脏主管血液循环的观点是一致的。心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是靠血气来实现的。因此有“气行血亦行,气滞血则凝”的说法。所以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心脏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同时也可以从脉象中反映出来。正常情况下,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反之当心气不足时,推动血脉运行无力,轻者脉弱无力,并出现血行障碍而致血瘀,重则心气衰弱,气来不均时则脉律不整,而出现结代脉。血与脉之间也相互影响,失血过多,可致脉道空虚,而呈现芤脉或脉细无力,血行瘀阻可使脉道不畅,而出现涩脉。

其华在面,华是光彩的意思。其华在面是心主血脉功能在面部的表现。因为面部的血管丰富,故从面部的色泽上能反映出心气、心血的盛衰。临床上以观察面部色泽作为诊断心气、心血盛衰的体征。正常时,心气旺盛,心血充足,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心虚时,脉内血少则面部苍白无华;当心气衰微,血行不畅而血脉瘀阻时,则面色青紫,枯槁无华。所以说“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二)主神志

神是精神活动的总称。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根据现代医学认为神志是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即头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中医辨证学说则认为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有关,主要与心的生理功能有关。这些功能活动都由心来主管,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因此,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五脏六腑在心的主导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主神志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精神异常、胡言乱语、思维混乱、意识朦胧或神志昏迷等症。

(三)开窍于舌

因心经的别络上系于舌,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功能。前人认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说明舌的味觉功能和语言表达与心有密切关系。舌为心之外窍,心的疾患,常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当心的气血充足时,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正常,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时则舌尖红,甚则舌体糜烂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痰迷心窍时则舌强不语等。因此,又有“心开窍于舌”及“舌为心之苗”的说法。

(四)心与其他脏腑关系

1.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两者关系密切。心血靠脾气传输水谷精微而化生,正如《灵枢•决气篇》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脾的传输功能又靠心神主宰及心血的滋养。如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旺盛,则血脉充盈,心有所主,血行脉中而不外溢。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及运行方面。在病理上两者也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则气血化生无源,会导致心血不足;而心血不足时,也会导致脾气失运,因而出现心悸、失眠、多梦、腹胀、纳少、体倦、面色无华,或出血等“心脾两虚”之证。

2.心与肾

心居于上焦属阳、属火,肾在下焦、属水,正常情况下,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阴阳相济、上下相交的关系。心阳在上,肾阴在下,心阳必赖肾阴的上济,受到肾阴的制约,不致上亢才能下交于肾;而肾阴又必赖心阳的下降,才使阴精得化,而上济于心。心肾之间如此上下相济以维持心和肾的正常生理活动,称为“心肾相交”。如果心和肾任何一方发生异常,破坏了心和肾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出现失眠、心悸、健忘、腰痛、遗精等症状,叫做“心肾不交”。

3.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之间有经络络属相连,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气血通过经脉相交通,因而构成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关系。当心火亢盛时,可下移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甚则尿血等症,此时可用清心利尿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