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3年至今,先祖父彭公静山仙逝已十二载,然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导言犹在耳。祖父弱冠之年悬壶济世,从医从教七十余载,育人无数,桃李满园,被公认为中医界一代宗师。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医者身试针。祖父因历史原因导致耳聋,然医者仁心,为恪尽医生的天职,解除病患的疾苦,他倾注心力,另辟蹊径,设想以望、切二诊之长,弥补闻、问二诊之短,夜以继日,手不释卷,终于发现人眼周围是全身经络集汇之处,经反复研究论证,甚至不惜自身尝试,终于创出眼针疗法。祖父一生著书16部,《眼针疗法》是祖父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眼针疗法也被称作“彭氏眼针”,是祖父经过几十年潜心研究的结晶,从1970年应用以来,为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此后的几十年间,祖父奔波于祖国大江南北,广泛传播医术。眼针疗法的神奇疗效,经祖父之手传遍世界。我做为彭氏后人,虽备感自豪,但终因未能继承祖业而觉愧对先人,这也是我毕生的遗憾。而这遗憾,在2013年得到了莫大的弥补和慰藉。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当中特别强调了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充分表明了支持、重视、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决心和态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决贯彻中央精神,首次成立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祖父有幸首批入选。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立项,系统研究整理祖父的学术思想与流派传承,我感到万分欣喜。时至今日,工作室业已建成,《彭静山眼针疗法研究》一书出版在即,祖父的学术和经验得以弘扬,并全面展现了他对中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他一生所寄的中医精神。祖父若泉下有知,会定感欣慰。
追思祖父,带给后辈的不仅是家族自豪感,更在于立言先立德的可贵精神。祖父从医重德,对待病人,不分贫富,无论贵贱,一视同仁,诊治精心;治学严谨,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有疑必问,有问必究;为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师德高尚。他一生的成就,绝大部分都是新中国诞生后获得的。他老人家对新中国,对共产党怀有浓厚的感激之情,一心扑在他所热爱并为之奉献终生的中医学事业上,凡事国家为先,患者为重,无私无己,祖父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祖父虽然没给我们留下财产,却给我们留下了厚重无私的家风和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彭静山眼针疗法研究》一书的出版,是杏林逢春的一大盛事,是辽宁中医药界的丰硕成果。这一切得益于党和国家对中医事业的重视与扶持,得益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良苦用心和大力推动,得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历届领导对祖父和我们家的亲切关怀,更得益于王鹏琴教授带领的流派工作室人员的辛苦付出。在此,我代表祖父的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王鹏琴教授作为祖父的亲传高足、得意弟子,不仅在医术上继承了祖父的成就,也继承了祖父以德为先的思想精髓。我坚信,在他们的大力弘扬下,彭氏眼针定会泽被后世,发扬光大!
彭静山之嫡孙:彭筱山
201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