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与再发自然疫源性疾病
- 黄长形
- 18547字
- 2020-08-28 06:57:44
第十三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即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type B encephalitis,JBE),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人被带毒蚊叮咬后,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发病为脑炎,发病率一般在2/10万~10/10万,病死率比较高,为10%左右。本病主要侵犯儿童,特别是学龄儿童,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惊厥及脑膜刺激征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乙脑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后遗症严重,因此,乙脑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发生。由于疫苗的大规模应用,乙脑发病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目前乙脑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甚至暴发流行,在世界范围内,其流行的地区有所扩大。
【病原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首先于1953年从日本病死者脑组织中分离得到,因此国际上通常称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疾病称日本乙型脑炎。1950年以来,中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中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蚊虫感染病毒后,叮咬猪、牛、羊、马等动物,产生病毒血症,可成为更多蚊虫感染病毒的传染源。乙脑病毒存在于蚊子-动物循环中,人类只有在偶尔被感染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后才会感染,并且成为终宿主。
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病毒,呈球形,直径40nm,内有衣壳蛋白(C)与核酸构成的核心,外披以含脂质的囊膜,表面有囊膜糖蛋白(E)刺突,即病毒血凝素,囊膜内尚有内膜蛋白(M),参与病毒的装配。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11kb,由单一的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约含340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顺序为5′-C-prM-E-NS2a-NS2b-NS3-NS4a-NS4b-NS5-3′,由病毒和宿主蛋白酶负责对其进行协同翻译后加工,最后形成3个结构蛋白:C蛋白(膜蛋白)、prM(膜前体蛋白,通过细胞蛋白水解酶水解在病毒成熟期形成M蛋白)、E蛋白(包膜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病毒RNA在细胞质内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胞质粗面内质网装配成熟,出芽释放。
乙脑病毒抗原比较稳定,虽然有3个血清型:JaGAr、Nakayama和Mie,但3个血清型之间广泛交叉,因此也有人认为乙脑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对乙脑病毒编码基因进行分型的研究,是了解乙脑病毒的进化和变异、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Chen等对不同地区分离到的乙脑病毒株prM基因进行限制性核酸序列分析,发现有4种乙脑病毒基因型,即Ⅰ~Ⅳ型,对E基因序列分析得到5种基因型,即Ⅰ~Ⅴ型。目前国际上对乙脑病毒的基因分型多参照Chen的方法。Ⅰ型病毒株主要分布在泰国北部、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朝鲜,最近也在北澳大利亚的TORRES海峡发现;Ⅱ型主要分布在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澳大利亚;Ⅲ型是分布最广的基因型,分布在日本、朝鲜、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和斯里兰卡;李晓宇等对中国1949年以来在乙脑主要流行地区分离的19株乙脑病毒的prM-C区及E区蛋白基因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所有19株中国分离的病毒均属于基因型Ⅲ型;Ⅳ型分布在印度尼西亚;1952年从马来西亚分离到的MUAR株是唯一已知的Ⅴ型。因此,Ⅰ型和Ⅲ型可见于温带和热带流行区,Ⅱ型和Ⅳ型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而Ⅴ型则较罕见。对E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乙脑病毒存在同源重组现象,这可能是乙脑病毒基因型变化的原因。已经发现,在某些流行区呈现优势基因型的转变,如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日本、朝鲜和越南北部发现Ⅲ型病毒正被Ⅰ型代替。在日本分析了23株乙脑病毒的E蛋白和prM240核酸序列显示1991年以前分离到的病毒株属于Ⅲ型,而1994年以后分离到的病毒株则属于Ⅰ型。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毒株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抗原变异。E糖蛋白上有中和抗原表位和血凝抗原表位,可诱发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在感染与免疫中重要作用。用单克隆抗体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证实E糖蛋白上有与黄病毒属成员广泛交叉的属特异性抗原,也有仅与圣路易、墨里谷、西尼罗脑炎病毒交叉的亚组特异性抗原,以及仅乙脑病毒具有的种特异性抗原。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研究乙脑病毒抗原结构与功能以及鉴定新分离的毒株,解决了常规免疫血清特异性低的问题。乙脑病毒包膜蛋白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鹅、鸽、雏鸡红细胞,在pH 6.2~6.4条件下凝集滴度高。病毒血凝素与红细胞结合是不可逆的,但这种病毒与红细胞形成的复合物仍有感染性,加入特异性抗体可抑制这种血凝现象。
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乳鼠是常用的敏感动物,脑内接种乙脑病毒后3~4天发病,一周左右死亡,脑组织内含大量感染性病毒,是分离病毒、大量制备抗原的可靠方法。BHK细胞系、C6/36细胞系及鸡胚成纤维细胞是常用的敏感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固缩、颗粒增多、细胞脱落等CPE。在培养上清中含有传染性病毒,胞膜上可检出特异性抗原。细胞培养增殖病毒简便易行,已取代动物培养用于制备疫苗、诊断抗原,以及研究病毒复制机制、筛选抗病毒药物等。
乙脑病毒对热抵抗力弱,56℃ 30分钟灭活,故应在-70℃条件下保存毒株。若将感染病毒的脑组织加入50%甘油缓冲盐水中贮存在4℃,其病毒活力可维持数月。乙醚、1∶1000去氧胆酸钠以及常用消毒剂均可灭活病毒。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适宜pH 8.5~9.0。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自然界中许多动物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自然界约60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猪是人类感染传播循环里重要的环节,同时是主要的传染源。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家畜,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在其他脊椎动物里,马可以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只是终宿主;其他家畜也会感染,但是没有病毒血症;啮齿类动物有抗感染能力;两栖类、爬行类和蝙蝠可以在实验中获得感染,持续携带病毒,但是这些物种对病毒在自然界环境里过冬和保存病毒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鸟和蝙蝠也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源,国内有从果蝠和家燕体内检测并分离到乙脑抗体的报道。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本病系经蚊虫叮咬而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已报道从30余种不同的蚊体中分离出乙脑病毒,但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其次是淡色库蚊和东方伊蚊等。另外,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区也从台湾蠛蠓和库蠓中分离到乙脑病毒,该种吸血节肢动物能否作为乙脑媒介,还待进一步证实。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甚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因此除作为传播媒介外,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蚊感染病毒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中肠细胞为最初复制部位,经病毒血症侵犯唾液腺和神经组织,并再次复制,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代,成为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在热带和亚热带,蚊终年存在,蚊和动物宿主之间构成病毒持久循环。在温带,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储存宿主。病毒每年或通过候鸟的迁徙而传入,或病毒在流行区存活过冬。有关病毒越冬的方式可为:
1.越冬蚊再感染鸟类,建立新的鸟-蚊-鸟循环。
2.病毒可在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体潜伏越冬。实验表明,自然界中蚊与蝙蝠息息相关,蚊将乙脑病毒传给蝙蝠,受染蝙蝠在10℃,不产生病毒血症,可持续存在达3个月之久,当蝙蝠返回室温环境3天后,出现病毒血症,构成蚊-蝙蝠-蚊的循环;
3.冷血脊椎动物为冬季储存宿主(如蛇、蛙、蜥蜴等),可分离出病毒。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储存宿主,经蚊叮咬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年生仔猪最为重要,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
长期以来乙脑跨地区传播的机制未明,最近认为可能与风、鸟类迁徙等有关。1995年乙脑在托列斯海峡的暴发,有研究认为原因与鸟类迁徙有关,鸟类携带乙脑病毒从印度尼西亚传播到新几内亚并通过托列斯海峡从一个岛传播到另一个岛,建立了一系列蚊-猪和蚊-鸟的传播循环模式。虽然存在三带喙库蚊、候鸟和蝙蝠携带乙脑病毒迁徙的可能性,但由于乙脑传播循环中牵涉到的鸟类大多迁徙的距离很短,且印度对不同地区乙脑病毒毒株指纹分析的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病毒株是稳定的,没有发现地方毒株型的异地传播现象。因此鸟类迁徙对乙脑病毒扩散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澳大利亚发生的乙脑可能与风有关,飓风把感染乙脑病毒的蚊子吹越托列斯海峡带到澳大利亚大陆引起该地区乙脑暴发,风也可以使三带喙库蚊携带病毒在中国和日本形成乙脑地方性流行,可见季风的运动在病毒传播机制里有一定的作用。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人受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部分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0.01%),这与病毒的毒力,侵入机体内数量及感染者的免疫力有关。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缺乏免疫力,感染后容易发病。本病病后4~5天可出现血凝抑制抗体,2~4周达高峰,可维持一年左右。补体给合抗体在发病2~3周后方可检出,约存在半年。中和抗体约在病后1周出现,于5年内维持高水平,甚至维持终生。流行区人群每年不断受到带病毒的蚊叮咬,逐渐增强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常随年龄而增高,例如北京市20岁以上成年人90%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因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近些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值得重视。
(四)流行特点
乙脑呈季节流行,80%~90%病例集中在7~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气候变暖、城市化和国际交通的发展等,乙脑的流行趋势可能会加剧。
日本首先于19世纪70年代报道乙脑的流行,100多年来,乙脑流行的主要地区为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水稻产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脑流行区域有所扩大,一些原来为非乙脑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也发现乙脑流行。国际上曾认为华莱士线是动物地理区划的分界线,乙脑在该线以西和以北流行。但目前,乙脑向西传播到巴基斯坦南部,在印度西北和西南的Kerala和Haryana州也首次报道乙脑的流行;向东传播到西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澳大利亚是首次在华莱士线以南地区报道乙脑的国家。目前乙脑的分布区北起俄罗斯西伯利亚,日本北海道,南到澳大利亚,东到美国关岛,西到印度西海岸,流行区明显扩大。
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有30 000~50 000例乙脑报道,由于疾病监测系统的不完善,可能还有相当数量病例漏报。这些病例中,大约25%~30%死亡,50%导致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另外,大多数病毒感染者并不表现出症状,估计乙脑患者与隐性感染者之间的比例大约在1∶1000~1∶25之间。
我国乙脑分布于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北部外的所有省(自治区)。20世纪50~70年代乙脑呈现周期性流行,病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1971年乙脑发病数高达17万例,是发病率最高的年份。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大规模使用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基本上控制了全国范围的流行。近年来,乙脑报告发病率基本控制在1/10万以下,但目前每年仍发生8000~12 000例乙脑病例,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发生,2003年5月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广西桂平市发生乙脑疫情。每年因乙脑而造成的死亡和残疾达数千人。北京、上海、浙江是历史上乙脑高水平流行省(直辖市),当前乙脑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而在个别省(如贵州省)乙脑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发病率最高的省。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当人体被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病毒经皮肤毛细血管或淋巴管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侵入血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并侵入血管内膜及各靶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肝、心、肺、肾等,引起全身性病变。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及其他防御功能,如血脑屏障是否健全等。若脑部患有囊虫病时可以促进脑炎的发生,病毒的数量及毒力对发病也能起一定作用,且与易感者临床症状的轻重有密切关系。机体免疫力强时,只形成短暂的病毒血症,病毒很快被中和及消灭,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但可获得终身免疫力;如受感染者免疫力低,感染的病毒量大及毒力强,则病毒可经血循环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利用神经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和酶在神经细胞内繁殖,引起脑实质变化。若中枢神经受损不重,则表现为一过性发热;若受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突出,病情亦重。
(二)病理
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制的问题,有人认为在临床上尽管脑炎患者有神经细胞破坏,但大多数患者能很快地几乎完全恢复,以及在病理上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血管套(vascular cuff)等,提示免疫病理是本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有人在动物实验上已证明这种血管周围细胞浸润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亦有人报道,乙脑急性期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CIC)阳性率为64.64%,IgG含量升高,恢复期CIC为42.62%,IgG下降。CIC阳性患者并伴有C3消耗,说明乙脑的发病机制有免疫复合物参与。有尸解报道可在脑组织内检出IgM、C3、C4,同时在血管套及脑实质炎性病灶中可见CD3、CD4、CD8标记细胞,提出可能有细胞介导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参与发病机制。
晚近报道,黄病毒包含有RNA正链基因组,乙脑病毒在受感染的胞质内复制,并能迅速激活核因子NF-κB,而水杨酸盐能抑制NF-κB的活化,并发现水杨酸盐能抑制黄病毒复制及抑制病毒诱导的凋亡,而且这种抑制效应是剂量依赖性的。但是应用特异性NF-κB抑制剂SN50,病毒的复制和细胞凋亡均不受影响,说明NF-κB并不是病毒复制与凋亡所必须的。水杨酸盐抑制黄病毒的效应可被特异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物SB203580部分对抗,这说明,水杨酸盐抑制黄病毒的效应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有关,而与NF-κB途径无关。
本病为全身性感染,但主要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是由于免疫损伤所致,临床表现类型与病理改变程度密切相关。本病病变范围较广,从大脑到脊髓均可出现病理改变,其中以大脑、中脑、丘脑的病变最重,小脑、延髓、脑桥次之,大脑顶叶、额叶、海马回受侵显著,脊髓的病变最轻。
1.肉眼观察
可见软脑膜充血水肿、脑沟变浅、脑回变粗,可见粟粒大小半透明的软化灶,或单个散在,或聚集成群,甚至可融合成较大的软化灶,以顶叶和丘脑最为显著。
2.显微镜观察
(1)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脑实质中有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润,这些细胞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胶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在炎症的脑实质中游走,起到吞噬及修复作用,有时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结节。
(2)血管病变:
脑实质及脑膜血管扩张、充血,有大量浆液性渗出至血管周围的脑组织中,形成脑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可形成栓塞,血循环受阻,局部有淤血和出血,微动脉痉挛,使脑组织微动脉供血障碍,引起神经细胞死亡。
(3)神经细胞病变: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尼氏小体消失,核可溶解,胞质内出现空泡,严重者在脑实质形成大小不等的坏死软化灶,逐渐形成空腔或有钙质沉着,坏死软化灶可散在脑实质各部位,少数融合成块状,神经细胞病变严重者常不能修复而引起后遗症。
本病严重病例常累及其他组织及器官,如肝、肾、肺间质及心肌,病变的轻重程度不一。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可短至4天,长至21天。感染乙脑病毒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仅少数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变化、惊厥等。
(一)病程
典型的病程可分为下列4期。
1.初期病初
3天即病毒血症期,起病急,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可有发热、精神萎靡、食欲缺乏、轻度嗜睡,大儿童可诉有头痛,婴幼儿可出现腹泻,体温在39℃左右,持续不退,此时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而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少数患者出现神志淡漠,激惹或颈项轻度抵抗感。
2.极期病程
3~10天,此期患者除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损害症状明显。
(1)高热:
体温持续升高达40℃以上并持续不退直至极期结束,高热持续7~10天,轻者短至3~5天,重者可3~4周以上,一般发热越高,热程越长,临床症状越重。
(2)意识障碍:
患者全身症状加重,且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意识障碍加重,由嗜睡转入昏迷,发生率50%~94%,昏迷愈早、愈深、愈长,病情愈重,持续时间大多1周左右,重症者可达1个月以上。
(3)惊厥:
发生率40%~6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重者惊厥反复发作,甚至肢体强直性痉挛,昏迷程度加深,也可出现锥体束症状及四肢不自主运动。
(4)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乙脑的神经系统症状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第2周后就少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常有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宾斯基征等可呈阳性,常出现脑膜刺激征。由于病毒毒素侵袭脑血管内皮、脉络丛上皮细胞、蛛网膜和神经束膜的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和变性,乃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重症者有角弓反张。婴幼儿多无脑膜刺激征,但常有前囟隆起。深昏迷者可有膀胱和直肠麻痹(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与自主神经受累有关,昏迷时,除浅反射消失外,尚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或全瘫,伴肌张力增高,膝、跟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5)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
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发生率25%~63%,轻度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惊厥,血压升高,脉搏先加速后减慢,早期神志清楚但表情淡漠,并迅速转入嗜睡、恍惚、烦躁或谵妄,呼吸轻度加深加快。重度脑水肿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反复或持续惊厥,肌张力增高,脉搏转慢,体温升高,意识障碍迅速加深,呈浅昏迷或深昏迷,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可下沉,出现各种异常呼吸,可进展至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发生脑疝,包括小脑幕裂孔疝(又称颞叶钩回疝)及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逐渐发展至深昏迷,病侧瞳孔散大,上眼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极度躁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射消失,脉搏缓慢,呼吸微弱或不规则,但患者常突然发生呼吸停止。
(6)呼吸衰竭:
发生在极重型病例,发生率15%~40%,极重型乙脑因脑实质炎症、缺氧、脑水肿、脑疝、低血钠脑病等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其中以脑实质病变为主要原因。延髓呼吸中枢发生病变时,可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中枢性换气过度,呼吸暂停,潮氏呼吸及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当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后,再出现自主呼吸的可能性极小。此外,又可因并发肺炎或在脊髓受侵犯后,引起呼吸肌瘫痪而发生周围性呼吸衰竭。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三者相互影响,尤为呼吸衰竭常为致死的主要原因。
(7)循环衰竭:
少数乙脑患者可发生循环衰竭,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肢端冰凉并伴有呕吐咖啡色液体。其产生原因多为内脏淤血,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胃肠道渗血、出血;乙脑极期因代谢紊乱,毒素吸收产生血管麻痹;心肌病变产生心功能不全;延髓血管舒缩中枢的损害等所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可危及生命,应予重视。
大多数患者经3~10天极期病程后,体温开始下降,病情逐渐好转,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此时患者体温可在2~5天逐渐下降及恢复正常,意识障碍开始好转,昏迷患者经过短期的精神呆滞或淡漠而渐转清醒,神经系统病理体征逐渐改善而消失。部分患者恢复较慢,需达1~3个月以上。重症患者因脑组织病变重,恢复期症状可表现为持续低热、多汗、失眠、神志呆滞、反应迟钝、精神及行为异常,失语或者特别多话,吞咽困难,肢体强直性瘫痪或不自主运动出现,癫痫样发作等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大多在半年后能恢复。
4.后遗症期
后遗症与乙脑病变轻重有密切关系。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如予积极治疗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昏迷后遗症患者长期卧床,可并发肺炎、褥疮、尿道感染。癫痫样发作后遗症有时可持续终身。
(二)婴儿乙脑临床特点
发病时可表现为轻泻、流涕、轻咳、喘息、嗜睡、易惊或哭闹,且惊厥发生率高。无脑膜刺激征者比例高,但常有前囟隆起,脑脊液检查正常者较多,并发症少。
(三)老年人乙脑临床特点
60岁以上患者,发病急,均有高热,病情严重,重型及极重型占86.1%及91.7%。出现昏迷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部分伴循环衰竭及脑疝,病死率高达66.6%。多并发肺内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等。
(四)临床分型
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轻型
患者神志始终清醒,但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一般无惊厥,体温在38~39℃左右,头痛及呕吐不严重,可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多数在1周左右恢复,一般无后遗症。轻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明显者临床上常易漏诊。
2.普通型
体温常在39~40℃之间,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昏迷、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明显,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或消失,可有一次或数次短暂惊厥,伴轻度脑水肿症状,病程约7~14天,无或有轻度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无后遗症。
3.重型
体温持续在40℃或更高,神志呈浅昏迷或昏迷,烦躁不安,常有反复或持续惊厥,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可有定位症状或体征,如肢体瘫痪等。偶有吞咽反射减弱,可出现重度脑水肿症状。病程常在2周以上,昏迷时间长者脑组织病变恢复慢,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4.极重型
此型患者于初热期开始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5~41℃或更高,伴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持续惊厥,于1~2天内进展至深昏迷,常有肢体强直性瘫痪,临床上有重度脑水肿的各种表现,进一步发展呈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发生脑疝,病死率高,存活者常有严重后遗症。
(五)脑部病变定位
1.脑干上位病变
累及大脑及间脑,未侵犯脑干,临床上有昏睡或昏迷,压眼眶时出现假自主运动,或去皮质强直,如颞叶损害可致听觉障碍;若枕叶损害可有视力障碍,视物变形等。眼球运动存在,早期瞳孔偏小或正常,颈皮肤刺激试验时瞳孔可散大,呼吸始终正常。若丘脑下部病变,该部位是自主神经的较高级中枢,又是体温调节中枢,可出现出汗、面红、心悸及心律不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还可出现超高热等体温调节障碍。
2.上脑干部位病变
在中脑水平,同时有第3对至第8对脑神经中的部分神经受影响,患者处于深昏迷,肌张力增高,眼球活动迟钝,瞳孔略大。对光反射差或消失,呼吸异常。呈中枢性换气过度,引起呼吸性碱中毒,颈皮肤刺激试验可见瞳孔有反应性扩大现象,但反应迟钝。若中枢双侧受损,致锥体束下行通路受损,可引起四肢瘫痪,称去大脑强直,若单侧中脑受损,则呈对侧偏瘫。
3.下脑干部位病变
相当于脑桥与延髓水平,伴Ⅸ~Ⅻ脑神经受影响,有深昏迷,压眼眶无反应,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应消失,颈皮肤刺激试验无反应,瞳孔不扩大,吞咽困难,喉部分泌物积聚,迅速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20)×10 9/L左右,个别可达40×10 9/L,这与大多数病毒感染不同。白细胞分类中可见中性粒细胞高达80%以上,并有核左移,2~5天后淋巴细胞可占优势,部分患者血象始终正常。
(二)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1)免疫荧光技术: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高,可达97%,有快速敏感的特点。
(2)捕获法ELISA(MAC-ELISA):
近年采用MAC-ELISA法检测乙脑特异性IgM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阳性率为74.4%,其中在病程第4天出现阳性者为93%,可用于早期诊断。
(3)ABC-ELISA:
检测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敏感,阳性率高,可达到75.3%,用于早期诊断。
2.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抗体于病程第5天出现,第2周达高峰,可维持1年以上,血凝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81.1%,高于补体结合试验,但有时出现假阳性,是由于乙脑病毒的血凝素抗原与同属病毒如登革热及黄热病病毒等有弱的交叉反应,故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或单份效价达1∶80以上可作诊断依据,此法操作简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检查。
3.补体结合试验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抗体出现时间较晚,病后2~3周才开始出现,5~6周达高峰,故不能作早期诊断,一般多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维持时间约1~2年,抗体效价以双份血清4倍以上增高为阳性,单份血清1∶2为可疑,1∶4或以上为阳性。
4.中和试验
中和抗体于发病后第2周出现,持续2~10年,特异性高,但方法很复杂,仅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不作临床诊断用,近年来,中和试验已为其他测定乙脑病毒抗体的方法所替代,很少采用。
5.其他
血清学方法如特异性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LAIT),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查急性患者血清,其阳性率都比较高。
6.乙脑病毒抗原测定
用McAb的反向被动血凝法测急性期血清中乙脑病毒抗原阳性率71.5%,是目前较好的快速诊断方法。
(三)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常规检查
除压力增高外,外观无色透明,偶呈轻微混浊,白细胞计数多数轻度增加,多在(50~500)×10 6/L之间(约占80%),少数可达1000×10 6/L以上,也有极少为正常者。白细胞计数的高低与预后无关,病初2~5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偏高,偶有降低,氯化物正常。约有2%~4%的乙脑患者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此外,在起病1~2天内脑脊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常增高,对于判断本病预后、脑组织损害有参考意义。脑脊液有变化者需10~14天才恢复正常,个别病例需1个月。
2.乙脑抗原测定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IRHT)测早期脑脊液中的抗原,阳性率为66.7%,本方法灵敏,简便,快速,不需特殊设备。
3.特异性抗体测定
用MAC-ELISA法测定患者脑脊液中乙脑病毒IgM及IgG抗体,并与血清中上述两种抗体出现情况作比较,发现脑脊液中IgM抗体先于血清中出现,病程第2天就可测出,且持续时间较血清中抗体为久,可用于早期诊断。
(四)病毒分离
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疾病的初期取血液及脑脊液分离病毒,其阳性率很低,在病初早期死亡者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出乙脑病毒。
(五)血气分析
对重症患者可作血气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呼吸功能衰竭及酸碱代谢平衡紊乱等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国内对部分乙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测定,发现多以呼吸性酸中毒为主,其次为呼吸性碱中毒。
(六)其他辅助检查
乙脑的CT、MRI特征性表现为双侧丘脑对称性分布的病变。CT上病灶呈低密度,部位主要见于丘脑、中脑及基底节,还可见到脑水肿、伴有脑室扩大的脑萎缩等。部分患者急性早期CT可表现正常。颅脑MRI显示全部病例均有双侧丘脑损害存在,T 1加权像病灶多呈混合信号或低信号,T 2加权像呈高信号或混合信号,最常见为不同宽度的低信号围绕着高信号中心。质子密度加权像多呈高信号。除双侧丘脑受损外,大脑皮质、小脑、中脑、脑桥中央、双侧基底节、脑室周围白质及颈髓至少还有一个部位有异常信号。
【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
多见于重型患者,在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昏迷患者,易发生肺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时可引起肺不张。
2.口腔感染
不注意口腔卫生及不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可发生口腔溃疡。
3.其他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败血症和肠炎,大肠埃希菌所致泌尿系统感染等。
4.褥疮
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如不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易在枕骨后及腰骶椎部位发生褥疮。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热带全年可发病,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流行于7、8、9三个月,猪为主要传染源,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二)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惊厥及脑膜刺激征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脑膜刺激征较轻,并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增高,常在(10~20)×10 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部分患者血象始终正常。
2.脑脊液
呈无色透明或微混,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 6/L,个别可高达1000×10 6/L以上,病初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淋巴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少数病例病初脑脊液检查可正常。
3.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在病程第2天即可于脑脊液中检测到,故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补体结合抗体IgG可维持1年,可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乙脑早期快速诊断通常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特异性IgM,常规血清学试验,(H1、CF、NT)需取双份血清,同时做对比试验,当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倍时,有辅助诊断意义,可用于临床回顾性诊断。
4.病原学检查
取病尸脑组织研磨成10%悬液,接种1~3日龄乳鼠脑内,待发病濒死时,取脑悬液,用单克隆抗体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也可接种敏感细胞(如C6/36细胞系)分离病毒。组织、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可检测到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由于乙脑患者病毒血症期短,直接检出病毒抗原或分离病毒阳性率低,较少用于诊断试验。
(四)鉴别诊断
需与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型疟疾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
1.中毒性菌痢
因乙脑发生在夏秋季,且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故需与该季节发病较多的中毒性菌痢鉴别。后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此时临床上尚未出现腹泻及脓血便等肠道症状,易与乙脑相混淆。但乙脑患者一般无上述迅猛发生的凶险症状,而中毒性菌痢一般不出现脑膜刺激征。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灌肠,如获得脓血样便可作镜检和细菌培养以确诊,特殊情况下可进行脑脊液检查,中毒性菌痢脑脊液多无变化。
2.化脓性脑膜炎
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与乙脑相似,但化脓性脑膜炎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多见于冬春季,大多有皮肤黏膜瘀点,脑脊液混浊,其中白细胞增多达数千至数万,中性粒细胞多在90%以上,糖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可获得致病菌。乙脑有时尚需与其他早期化脓性脑膜炎及不彻底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鉴别,需参考发病季节、年龄、原发感染部位,并根据病情发展多次复查脑脊液,进行血及脑脊液培养,并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3.结核性脑膜炎
无季节性,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婴幼儿多无卡介苗接种史。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脑膜刺激征较显著,而脑症状如意识障碍等较轻,且出现较晚。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薄膜涂片时常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必要时作X线胸片检查,眼底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以鉴别之。
4.其他病毒所致脑炎
(1)肠道病毒所致脑膜脑炎:
目前发病率有增多之势,夏秋乙脑流行季节中有20%~30%为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主要病原为柯萨奇及埃可病毒,这两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起病不如乙脑急,临床表现较乙脑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明显,不发生明显脑水肿及呼吸衰竭,预后良好,恢复后大多无后遗症。
(2)脑型脊髓灰质炎:
为脊髓灰质炎中罕见的临床类型,其临床表现酷似乙脑。起病急,高热、昏迷、惊厥、瞳孔缩小、反应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并可出现四肢痉挛性或强直性抽搐,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很高,流行季节亦在夏秋季。因此,需作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查进行鉴别。
(3)腮腺炎脑炎:
在病毒性脑炎中较常见,多发生于冬春季,大多数有腮腺炎接触史,脑炎往往在腮腺肿大后3~10天发生,少数在腮腺肿大前发生,亦可不发生腮腺肿大,血清淀粉酶测定及血清抗体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情重,发展迅速,常有额叶及颞叶受损的定位症状,脑电图显示局限性慢波,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至今病死率仍在30%以上,存活者大多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脑脊液测定抗体有助于诊断。
(5)脑型疟疾:
不规则发热,肝脾多肿大,血中可找到恶性疟原虫,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
【预后】
极重型患者及婴幼儿和老年重型患者病死率较高,存活者易发生后遗症。
一般流行早期重症较多,病死率较高,晚期重症较少,病死率较低;早期治疗病死率低,有并发症及严重后遗症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约在5%~20%之间,重型及极重型患者在恢复期末发生后遗症,但婴幼儿的重型可在恢复期近期不发生后遗症,而经过一段时间发生远期后遗症,如癫痫、视神经萎缩等。
(一)神经系统后遗症
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失语、言语迟钝、肢体扭转、挛缩畸形、瘫痪,吞咽困难、视神经萎缩、听神经损害(耳聋)、癫痫等。部分乙脑患者损害可主要位于黑质,到恢复期后可能发生典型的帕金森病的特点,在数月至年余后可恢复正常。
(二)精神方面后遗症
记忆力及理解力减退、性格改变、精神状态异常、痴呆。
(三)自主神经系统后遗症
多汗、流涎、中枢性发热、高血压、营养障碍等。
以上后遗症多数可于数月或数年内恢复,亦有少数难恢复而遗留终身者,约占2%~3%。除此之外,15岁以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老年患者病死率亦高。
【治疗】
乙脑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仍采用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有报道早期用利巴韦林、干扰素、恢复期血清等治疗,可能减轻病势,但已出现脑炎症状者,则无治疗效果。中国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高中和活性乙脑单克隆抗体,经系统动物实验治疗证明安全有效,1995年经原卫生部批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可能是一种特异免疫治疗制剂。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隔离于有防蚊和降温设备的病室,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加强护理,昏迷患者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受压部位放置气垫,防止发生肺部感染和压疮,应用牙垫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流质饮食,热量每日不低于35~40Cal/kg,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以及清凉饮料和葡萄糖液。补足量液体,但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对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饲。
(二)对症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对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1.高热
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30%~4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药物一般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口服,也可肌内注射安热静:成人1~2支,小儿10mg/kg,肌内注射;赐他静,成人2ml肌内注射,小儿酌减;柴胡注射液,成人2每次m l,小儿每次1~1.5ml,肌内注射,必要时3~4小时重复使用。高热伴有抽搐患者可应用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冬眠灵)与异丙嗪(非那根)各1ml/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4~6小时可重复给药。并给予异戊巴比妥(阿米妥)、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鲁米那)(对高热不退、超高热伴反复抽搐者作为诱导剂)。一般用1~3天,应逐渐减少剂量及延长用药时间。
2.惊厥
用镇静解痉对症治疗。①宜早用,在有抽搐先兆、高热、烦躁、惊厥及肌张力增加时,即予应用;②肌肉松弛后即停;③掌握剂量,注意给药时间。地西泮(安定):成人每次10~20mg,小儿0.1~0.3mg/kg(每次不超过10mg),肌内注射,必要时缓慢静注;水合氯醛:成人每次1~2g,小儿每次100mg(1次不超过1g),鼻饲或保留灌肠;阿米妥钠:成人每次0.2~0.5g,小儿5~10mg/kg,可用葡萄糖液稀释成2.5%溶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注至肌强直变软为止;苯巴比妥钠:成人每次0.1~0.2g,小儿每次5~8mg/kg,肌内注射。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注,但推注要慢,注意呼吸抑制及休克(必要时可用钙剂对抗)。
3.呼吸衰竭的治疗
①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分泌物。②给氧: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给氧。③气管切开:凡有昏迷、反复抽搐、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发绀,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反复吸痰无效者,应及早气管切开。④应用呼吸兴奋剂: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时使用效果较佳。可用洛贝林、尼可刹米、哌甲酯等。⑤应用血管扩张剂:近年报道认为用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有一定效果。前者成人每次0.3~0.5mg,小儿每次0.02~0.03mg/kg,稀释后静注,20~30分钟1次;后者成人每次20mg,小儿每次0.5~1mg/kg,稀释后静注,15~30分钟1次。⑥应用脱水剂: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是乙脑常见的征象,亦为昏迷、抽搐及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并可形成脑疝,故应及时处理。其具体方法: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g/kg,15~30分钟推完,每4~6小时一次。有脑疝者可用2~3g/kg。应用脱水疗法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⑦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
4.脑水肿及脑疝治疗
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g/kg,静脉快滴或推注(20~30分钟),每隔4~6小时可重复1次,疗程2~4天。有脑疝者开始给甘露醇2~4g/kg,或加用呋塞米或依他尼酸钠。氢化可的松:成人100~300mg/d,儿童5~10mg/(kg·d),静脉滴注3~5天,也可用同等剂量的地塞米松。
5.皮质激素
多用于中、重型患者,有抗炎、减轻脑水肿、解毒、退热等作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儿童酌减。
6.能量合剂
细胞色素C、辅酶A、腺苷三磷酸等药物有助脑组织代谢,可酌情应用。
7.应用免疫增强剂
乙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近年虽有使用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乙脑疫苗、胸腺素等治疗者,但疗效尚不能肯定。
(三)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加强护理,防止褥疮和继发感染。
1.药物治疗
①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用能量合剂、复方磷酸酶片、醋谷胺、肌苷、维生素等。28.75%谷氨酸钠注射液、谷氨酸片、烟酸等促进血管神经功能恢复。②苏醒剂:促使昏迷早日苏醒,并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如甲氯芬酯、醒脑静等。③震颤、多汗、肢体强直,可用苯海索,东莨菪碱或左旋多巴,亦可使用盐酸金刚烷胺。苯海索:成人每次2~4mg,小儿每次1~2mg,每天2~3次,口服。④兴奋不安者可用安定、氯氮或氯丙嗪。⑤肌张力低者,可用新斯的明。
2.新针疗法
①神志不清、抽搐、躁动不安者取穴大椎、安眠、人中、合谷、足三里;②上肢瘫痪者取穴安眠、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下肢瘫痪者取穴大椎、环跳、阳陵泉透阴陵泉;③失语取穴大椎、哑门、增音;④震颤取穴大椎、手三里、间使、合谷、阳陵泉。
3.超声波疗法
应用超声波机每天治疗15~20分钟,双侧交替,疗程2周,休息3天,可反复数疗程,据报道亦有一定疗效。
4.功能锻炼
给予高压氧,进行语言、肢体等功能锻炼。
【预防】
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抓好灭蚊防蚊、人群免疫及动物宿主的管理。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管理好幼猪;防蚊和灭蚊是预防重要措施;预防接种灭活和减毒活疫苗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
(一)灭蚊防蚊
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孑孓及虫卵。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二)人群免疫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目前用于人群乙脑预防的主要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主要有鼠脑纯化灭活疫苗和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它们已广泛使用多年,对乙脑发病率的下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副作用较大,价格较高。Vero细胞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可用作疫苗生产的基质。因此,为了避免鼠脑源性疫苗的副作用,现在国际上更倾向于用Vero细胞作为来源的灭活疫苗,有些已经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鼠脑灭活疫苗采用的是中山株或北京-1株,由于北京-1株可诱生较广的中和抗体应答,而且接种北京株后鼠脑中抗原产量较高,目前北京株已取代了中山株,鼠脑灭活疫苗接种方法,国际上推荐儿童期初免为注射2针,间隔1~2周,初免的防病效率为95%以上,亚洲许多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初免2针,间隔约4周,1年后加强,嗣后每隔3年加强1次的程序。但是连续加强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尚未确定。由于此种疫苗价格较高,且有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很难大规模使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是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的乙脑灭活疫苗,中国用北京P-3株制备的效果较好,保护率为60%~90%。初次免疫采用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1次,连续3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免疫所用剂量因年龄不同而异,1~6岁每次0.5m l,7~12岁每次1m l,成人每次2ml,皮下注射后可有局部肿痛及淋巴结肿大,偶可发生发热、皮疹等全身反应。预防接种后获得的免疫力通常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2~3周发生,一般能维持4~6个月,故预防注射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接种时应注意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
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作用比灭活更有优势,它们不仅提供长期免疫而且建立免疫反应需要的病毒数量也更少。我国俞永新等人经过多年的研究,筛选出具有良好免疫性能的减毒株(中国SA14-14-2株),并将其制成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从1988年开始生产使用,主要在我国大陆地区应用。该疫苗具有毒力低、抗原性强的特点,在非流行区,注射1针后人体中和抗体的阳转率为92.3%~100%;在乙脑流行区对抗体阴性儿童的抗体阳转率为94.74%。目前SA14-14-2减毒株活疫苗在国外最大规模的现场研究是在尼泊尔实施的一个病例对照研究,1999年7月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160 000剂活疫苗被接种到尼泊尔乙脑流行区的1~5岁儿童,结果发现其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对乙脑病毒感染有早期保护作用;短期保护效果良好,长期保护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单剂接种保护效果为99.3%。国际上对该疫苗安全性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还没有认可,因此其安全性等方面还需积累更多资料,另外,疫苗制备方式还需改进,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还需进一步加强,以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采用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制备的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作1∶3和1∶5稀释后皮下接种0.5ml,次年加强1次0.5ml,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为100%,若1∶50稀释则中和抗体阳转率为83.3%,目前接种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通过对人体扩大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减毒活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免疫反应也是满意的,中和抗体阳转率高,效果好,与日本乙脑减毒活疫苗S-株试验结果相似。减毒活疫苗中,免疫原性14-2株最好,5-3株次之,灭活疫苗则较差。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应用费用较昂贵,急需要发展表达包膜蛋白的基因重组疫苗。
最近Konish报道,在猪身上试验两种乙脑DNA疫苗,以评价它们的免疫原性,两种疫苗质粒均包括乙脑病毒的前膜蛋白(preM)的信号肽,前膜蛋白,以及外壳的编码区域,仅载体质粒有所不同,分别命名为PCJEME和PNJEME,结果发现两者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别。猪应用100~450mg DNA疫苗二剂(相隔3周)1周后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达1∶160~1∶40。并且能维持245天以上,这说明,这两种DNA疫苗能诱导病毒特异性记忆B细胞较长时间产生抗体存在。
最近Monath报道一种新的减毒活疫苗Chimeri Vax-JE,它是黄热病毒17D的包膜蛋白基因,因为乙脑病毒包膜蛋白基因所取代,即将乙脑病毒SA-14-214疫苗株的 preM基因插入黄热病毒17D的cDNA中,已用于早期临床实验,单剂使用即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原性。Pan等将含有编码乙脑病毒包膜蛋白,序列的重组质粒疫苗应用于小鼠,可诱导包膜蛋白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产生保护性免疫。其他的疫苗研究,包括裸DNA疫苗、口服疫苗及重组亚单位疫苗尚在实验阶段。
基因工程疫苗是乙脑疫苗新的发展方向,动物实验结果初步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免疫源性和保护作用,而其中嵌合体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多是通过用乙脑病毒SA14-14-2株相关基因替代乙脑病毒 prM和prE基因,以此改造乙脑病毒17D疫苗基因组以筛选乙脑病毒减毒疫苗。嵌合体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一个可以耐受的短期低水平病毒血症,并且产生中和抗体,动物实验可以保护非人灵长类动物和老鼠抵抗同种和异种乙脑病毒基因型的攻击,使老鼠产生对Ⅱ和Ⅲ型病毒的抵抗力水平比对Ⅰ和Ⅳ型病毒高。乙脑嵌合体疫苗目前已经处于Ⅱ期临床试验期。
(三)动物宿主的管理
猪是乙脑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在乡村及饲养场要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管好家禽,蚊季可用中草药如青蒿、苦艾、辣蓼等在家禽居住场地烟熏驱蚊,每半月喷灭蚊药1次,对母猪及家禽有条件者进行疫苗注射,能控制猪感染乙脑病毒,可有效地降低地区乙脑发病率。
(孙 利)
参考文献
1.Marin MS,Zanotto PM,Gritsun TS,etal.Phylogeny of TYU,SRE,and CFA virus:differentevolutionary rates in the genus Flavivirus.Virology,1995,206(2):1133-1139.
2.Zanotto PM,Gould EA,Gao GF,et al.Population dynamics of flaviviruses revealed bymolecular phylogenetics.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2):548-553.
3.Chen WR,Tesh RB,Rico-Hesse R.Genetic varia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nature.JGen Virol,1990,71(Pt12):2915-2922.
4.Chen WR,Rico-Hesse R,Tesh RB.A new genotyp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from Indonesia.Am J Trop Med Hyg,1992,47(1):61-69.
5.Yun S-I,Kim SY,ChoiWY,et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ull-length genome of th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al strain K87P39.Virus Res,2003,96(1-2):129-140.
6.Yang DK,Kim BH,Kweon CH,etal.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of full-length genom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KV1899)isolated from pigs in Korea.JVet Sci,2004,5:197-205.
7.Uchil PD,Satchidanandam V.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envelope gene based analysis reveals a fifth genotype,geographic clustering,and multiple introductions of the virus into the Indian subcontinent.Am JTrop Med Hyg,2001,65(3):242-251.
8.Tsuchie H,Oda K,Vythilingam I,etal.Genotype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solated in three states in Malaysia.Am JTrop Med Hyg,1997,56(2):153-158.
9.Pyke AT,Williams DT,Nisbet DJ,et al.The appearance of a second genotyp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solated in the Aus-tralasian region.Am JTrop Med Hyg,2001,65(6):747-753.
10.Ma SP,Poshida Y,Makino Y,etal.Short report:amajor genotyp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currently circulating in Japan.Am JTrop Med Hyg,2003,69(2):151-154.
11.李晓宇,宋宏,付士红,等.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病毒学报,2004,20(3):200-209.
12.Zanotto PM,Gould EA,Gao GF,et al.Population dynamics of flaviviruses revealed by molecular phylogenetic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2):548-553.
13.hNga PT,Del Carmen Parquet M,Cuong VD,et al.Shift in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genotype circulating in north-ern Vietnam:implications for frequent introductions of JEV from Southeast Asia to East Asia.J Gen Virol,2004,85(Pt6):1625-1631.
14.Ma SP,Yoshida Y,Makino Y,etal.Short report:amajor genotyp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currently circulating in Japan.Am JTrop Med Hyg,2003,69(2):151-154.
15.Igarashi A,Tanaka M,Morita K,et al.Detection of West Nile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al genome sequenc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acute encephalitis cases in Karachi,Pakistan.Microbiol Immunol,1994,38(10):827-830.
16.Prasad SR,Kumar V,Marwaha RK,etal.An epidemic of en-cephalitis in Haryana:serologic evidence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a few patients.Indian Pediatr,1993,30(7):905-910.
17.Dhanda V,ThenmozhiV,Kumar NP,etal.Virus isolation from wild-caughtmosquitoes during an Japanses encephalitis out-break in Kerala in1996.Indian JMed Res,1997,106:4-6.
18.Hanna JN,Ritchie SA,Phillips DA,etal.An outbreak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in the Torres Strait,Australia,1995.Med JAust,1996,165(5):256-260.
19.Mackenzie JS,Chua KB,Daviels PW,etal.Emerging viral disease of Southeats Asia and theWestern Pacific. Emerg Infect Dis,2001,7(Suppl3):497-504.
20.Solomon T,Vaughn DW.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and West Nile virus infections.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2002,267:171-194.
21.McCormack JG,Allworth AM.Emerging viral infectious in aus-tralia.Med JAust,2002,177(1):45-49.
22.Solomon T,Winter PM.Neurovirulence and host factors in fla-vivirus encephalitis-evidence from clinical epidemiology.Arch Virol Suppl,2004,(18):161-170.
23.王晓军,张彦平,张荣珍,等.中国1998~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4,10(4):215-217.
24.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虫媒传染病.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
25.张海林,张云智.蝙蝠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宿主的研究.动物医学进展,2002,23(5):58-61.
26.Min JG,Xue M.Progress on studies on the overwintering of themosquito culex tritaeniorhynchus.Southeast A-sian JTrop Med Publ Health,1996,27(4):810-817.
27.Ming JG,Jin H,Riley JR,etal.Autumn southward returnm igration of themosquito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in China.Med Vet Entomol,1993,7(4):323-327.
28.Solomon T,Ni H,Beasley DW,et al.Origin and evolu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Southeast Asia.J Virol,2003,77(5):3091-3098.
29.Monath TP.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s:current vaccines and future prospects.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2002,267:105-138.
30.陈代雄.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19(2):99-101.
31.Monath TP,Mccarthy K,Bedpord P,et al.Clinical proof of principle for ChimeriVax:recombinant live,attenuated vaccines against flavivirus infections.Vaccine,2002,20(7-8):1004-1018.
32.Beasley DW,Li L,Suderman MT,etal.Protection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strains representing four genotypes by passive transfer of sera raised against ChimeriVax-JE experimen-tal vaccine.Vaccine,2004,22(27-28):372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