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媒介分布与消长监测技术

一、蚊虫分布监测
蚊虫主要作为疟疾、丝虫等寄生虫的传播媒介(Transmission vectors)。传播疟疾的主要有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蚊种,传播丝虫的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等蚊种。蚊为全变态发育昆虫,生活史包括产卵、幼虫发育、成蛹、羽化成虫等4个阶段。各蚊种及蚊虫各阶段的生态习性不尽相同。各蚊虫对孳生环境均有一定的选择。幼虫孳生地可分为静水型、缓流型、丛林型、污水型、容器型等。成蚊的活动(主要是指寻觅宿主吸血的行为)与温度、湿度、光照、风力等有关,大多数蚊种在清晨、黄昏或黑夜活动,雌蚊吸血后即寻找阴暗、潮湿、无风的场所栖息,室内多以蚊帐、床下、天花板、门后、墙面及杂物上为栖息地,而室外则多以草丛、洞穴、树下、农作物为栖息地。以此栖息习性可将蚊种分为家栖型、半家型、野栖型等。
在有蚊传寄生虫病的流行区或相关的潜在流行区,根据蚊虫的生态习性特点,选择不同的地区、环境等,通过设点或抽样的方式,对与寄生虫病传播有关的按蚊(Anopheles)、库蚊(Culex)等蚊种进行监测,了解其分布情况、生态习性和传病作用等,可为制定蚊传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对蚊虫防治措施的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根据不同的蚊种及其生态特性,选择不同地形、不同环境设点,在整个蚊虫活动季节,定期或不定期于白天或夜晚,在人房、畜舍、窑洞、闲置房、地下室、堆放物空隙等和居民区周围的山洞、桥涵、植物丛等各类可能有蚊虫栖息的场所捕捉蚊虫成蚊,并进行蚊种鉴定,或捞取幼虫后对幼虫或待其羽化后的成蚊进行蚊种鉴定。调查方法可采用搜捕法、诱捕法等。
(一)帐内捕蚊法
在有代表性的居民点,晨间捕捉夜晚有人睡觉蚊帐内的全部蚊虫,捕获的蚊虫先进行蚊种鉴定,并分类统计。此方法可用于蚊虫密度监测。
(二)宿主诱捕法
该方法可分为人诱捕法和动物诱捕法,诱捕时间及其长短,可视密度高低等而定,一般在蚊虫吸血活动高峰时进行,如从日落后半小时开始,通宵捕蚊或捕捉一定时间等。此方法可用于蚊虫密度监测。
1.人诱捕法
人诱捕法有多种形式,一是在居民区与孳生地间,悬挂一顶不开口蚊帐,帐底边离地35cm,1人坐于帐中,不停地捕捉飞入帐中蚊虫;二是悬挂一顶不开口蚊帐,底边着地,一人睡于其中,在帐外挂一顶开口的大蚊帐,一人进入大帐中捕捉停落在大帐内之蚊虫;三是不用蚊帐,一人坐在观察点,裸露双腿,及时捕捉落在腿上的吸血蚊虫并计数(须密切注意自我保护)。
2.动物诱捕法
拴一动物(牛、猪等)于孳生地与居民区间,调查者不停地捕捉动物体上、周围墙壁或其他物体上蚊虫。也可挂一特制蚊帐,拴一动物于其中,打开帐口,捕捉飞入帐中蚊虫。
(三)灯光诱捕法
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在一定场所安置诱蚊灯收集蚊虫。诱捕可从日落后开始,第二天将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计数,并统计各蚊种的密度。
(四)窗阱诱捕法
在人房或畜舍朝东的墙或窗上安置窗阱(图3-1),收集逸入蚊虫进行蚊种鉴定并计数。此方法可用于蚊虫密度监测。
图3-1 窗阱
(五)诱蚊诱卵器法
常用于伊蚊等的监测。选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等其他伊蚊孳生场所,布放一定数量的诱蚊诱卵器,放置一定时间后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
二、蚊虫生态习性监测
(一)季节消长(Seasonal fluctuation)
在固定的点,于蚊虫活动季节,选择1种或几种密度调查方法,逐旬进行调查。经过连续多年采用同一方法在相同地点的观察,即可掌握当地以旬或月密度表示的季节消长情况。在密度调查期间,应记录或收集当地的气温、湿度、雨量、风力、风向、月相及农作物种植情况,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二)栖息习性(Habitat habit)
栖息习性是指雌蚊吸血后,卵巢发育到产卵这段时间栖息的特性。掌握蚊虫的栖息习性,是制定控制成蚊措施的基础。蚊虫的栖息习性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即家栖、半家栖和野栖型,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搜捕法
定期在白天对居民区内的人房、畜舍、窑洞、闲置房、地下室、堆放物空隙等和居民区周围的山洞、桥涵、植物丛等各类可能有蚊虫栖息的场所进行搜捕,了解各种按蚊对栖息场所的选择性和停栖的地点。
2.窗阱法
白天将安置窗阱的室内蚊虫全部搜捕或以杀虫剂熏蒸等全部杀灭,翌晨收集窗阱内蚊虫并捕捉室内蚊虫,了解蚊虫入室吸血后外栖的比例。
3.解剖观察法
白天从人房和畜舍中捕捉吸血按蚊,解剖观察其卵巢发育情况,如果卵巢发育在克氏4~5期的蚊数等于或接近于克氏2~3期的蚊数,表明此按蚊是家栖蚊种;如果前者明显少于后者,则此种按蚊是半家栖蚊种;如捕不到前者则其为野栖蚊种。
(三)吸血习性
了解蚊虫的吸血习性是判定其作为传病媒介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吸血习性中,调查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吸血趋性
指蚊虫选择吸血动物趋向性。调查方法为:在同一场所,同时用人和牲畜(相隔30~50m)于夜间直接诱捕,比较1个人和1头牲畜诱捕的蚊数,可大体了解某种蚊虫吸血趋性。同时可根据人和牲畜诱捕的蚊数乘以居民区中的人数和各种牲畜头数,从而粗略估算出该蚊种群中趋吸人血蚊的比例。
2.吸人血率(Blood sucking rate)
指蚊虫种群中吸人血蚊的比例。对家栖和偏家栖按蚊,各地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全捕法,即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小自然村,在按蚊密度的高峰季节,早晨对全部人房、畜舍及其他场所已吸血按蚊进行搜捕,并立即制作蚊胃血标本,以血清学方法进行胃血鉴定,计算捕自各场所按蚊和调查点按蚊种群的吸人血率。对野栖或偏野栖按蚊,则采用野外栖息场所捕捉吸血蚊,制作胃血标本,进行胃血鉴定,但比较困难。吸人血率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如果不乘100%,即为吸人血指数。
3.吸血场所
了解按蚊的吸血场所,对于制订防制措施有一定的意义。调查方法是同时在室内和室外用相同数量的人饵进行诱捕,计算室外、内吸血蚊数量比率(O/I比率)。
4.夜间吸血活动规律
掌握按蚊夜间吸血活动规律,对于加强个人保护、减少人蚊接触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方法是每旬一次,于日落后半小时开始,以人饵诱捕法在室内、外通宵诱捕,分小时记录捕蚊只数,通过连续1~2年的观察,即可了解当地某种按蚊不同季节夜间吸血活动情况。
(四)寿命
了解某种雌性按蚊成蚊的寿命长短,对于判定该按蚊能否传播疟疾和传播能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1.个体寿命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接观察:
用人工饲养的方法,观察一定数量按蚊羽化至死亡的存活天数,求其平均寿命(天)。但因实验条件下,按蚊不受自然条件下风、雨、天敌等的影响,所以观察的平均寿命比自然界的平均寿命偏长。
(2)间接观察:
根据按蚊每产1次卵,在其卵巢内的卵泡管上形成一个结节的特性,通过对捕自自然界按蚊解剖并观察卵泡管结节数量,可知其生理龄期,即其产卵的次数。再根据观察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该种按蚊完成1个生殖营周期的天数,即可计算出每只按蚊存活的天数。
2.种群预期寿命
了解种群的预期寿命可衡量某种按蚊传播疟疾的作用。种群的预期寿命通过蚊群每天存活率计算获得,而每天存活率是根据蚊群的经产卵蚊比率而求得。
经产卵蚊比率( M):解剖观察捕自各种场所按蚊卵巢表面气管枝末梢的形状,或卵泡管上有无结节,区别是已产卵蚊(经产卵蚊)还是未产卵蚊,计算经产卵蚊比率( M)。公式为:
每天存活率( P)计算公式为:
式中 x表示蚊虫从羽化到第一次产卵的天数。
根据上述两项结果即可计算预期寿命(1/-ln P)。例如,解剖观察某种按蚊1000只,经产卵蚊729只,假定羽化到第一次产卵为3天,那么 M=729/1 000=0.729, P=0.7291/3=0.9(90%),1/ln P=1/-ln0.9=9.5(天)。
3.感染性按蚊的预期寿命
指种群中已具有传播疟疾的按蚊的预期存活天数。可根据预期寿命计算获得。首先计算蚊群中感染性蚊比率( P n),计算公式为:这里的 n是指疟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期所需天数,然后再计算感染性按蚊的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P n/-ln P),仍以上述例子计算,公式如下:
调查蚊群中经产卵蚊比率时,必须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应在白天和全夜从不同场所捕获按蚊作为解剖标本。另外,经产卵蚊比率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在蚊虫繁殖季节开始及即将结束和孳生地骤然增加或减少时,经产卵蚊比率和由其推算的每天存活率会出现偏差。因此应于整个蚊虫繁殖季节,定期解剖一定数量的标本,求得平均经产卵蚊比率。
(五)孳生习性
通过蚊虫孳生习性的调查,了解各种蚊虫对孳生地的选择性,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制订控制幼虫的措施。调查的方法是结合幼虫密度调查,普查各种水体,详细记录有幼虫孳生水体类型和特征,如水体的大小,流水还是静水,水的混浊度、水温、pH值,水流的流速,有无水草,是否遮阴,四周环境和与居民区距离等等。
三、白蛉监测
白蛉(Pappataci)为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其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虫等4个阶段。热带地区完成一次生史活需30天,而温带地区因有滞育期,故可长达10个月以上。传播利什曼原虫的白蛉约有20余种,在我国主要有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4种。各种白蛉的景观分布、生态习性等不同。在开展白蛉监测时,应根据各地的生态环境、季节气候、地形地貌等具体情况,确定当地的监测调查时间。一般情况下,江苏、山东、安徽、河南东部、山西南部、关中平原、湖北等地区,以5~6月份为主;河南西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密云地区、陕西北部、四川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以6~7月份为主。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白蛉分布、蛉种组成及种群密度的变化。在监测时要注意,调查生活在洞穴内的白蛉时,需检查白蛉消化道内是否有利什曼鞭毛体感染,并对其作出鉴定;在以家栖型白蛉为主的平原地区进行调查时,需注意鉴别家栖与近家栖蛉种,以做出正确的评价而制定正确的防治策略。
白蛉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人工采集法、诱蛉灯法、粘性油纸法、人/灯光诱捕法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相关数据可用来计算白蛉密度,进行种类、构成比、月份的消长曲线等统计分析。
(一)人工采集法
于6月中旬至7月底,选择适宜地点,白天对野外洞穴、夜间对居民点(包括住房、畜舍、厕所、庙宇等),采用捕蛉管/瓶捕集白蛉。该方法可按单位时间内捕集的白蛉数来统计白蛉密度,即每人每次采用捕蛉管/瓶捕集1小时,按“人工小时”捕集数统计白蛉密度。
(二)诱蛉灯法
该法也可用于白蛉密度的监测调查。监测时每处使用诱蚊(蛉)灯1只,从日落后30分钟开始,连续12小时诱捕后,解剖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诱蛉灯密度指数计算方法公式:
(三)粘性油纸法
选用8开的书条纸/牛皮纸(28cm×39cm),涂布蓖麻油/矿物油。在室内,将粘性纸悬挂于距离墙面5~8cm处或接近床铺及枕头或人工光源的位置;在室外悬挂地选择以接近吸血来源为原则(如鸟巢、鼠洞、家畜栏等);夜晚悬挂的粘性纸必须于次日清晨日出之前收下。塞入洞内的粘性纸,一面涂油,油面为纸筒的内侧。一般连续6小时诱集后,将纸上捕集的白蛉数汇总,再按所用张数予以平均,则可算出当日每张粘性纸捕集到白蛉平均数。然后再按月算出每张粘性纸捕获的白蛉数以统计白蛉密度。该优点是节省人力,可用于人工法无法捕集的场所;缺点是捕集的白蛉是死蛉,不能用于进一步的标本制作等。
(四)人/灯光诱捕法
从日落30分钟后开始,在野外荒漠或山野中,选择适当的场所,架设屏幕或蚊帐,以灯光照射屏幕或在帐内点燃灯光,诱引具有趋光习性的白蛉,然后再在屏幕上或在蚊帐内用捕蛉管/瓶捕集活体白蛉。如每人每次捕集1小时,则可按“人工小时“捕集数统计白蛉密度。
四、蝇类监测
蝇(Fly)为全变态发育,除少数蝇类直接产幼虫外,大部分蝇类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阶段,寿命一般在1~2个月。根据各地的主要蝇类及其生态特性、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贸集市、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居民区等,并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气象条件开展监测。开展监测调查时,可采用捕蝇网捕捉法和诱捕法。
(一)捕蝇网捕捉法
捕蝇网可用30cm×20cm的棉织窗纱或较薄棉白布统剪成4片等大的长三角形,每片的底边长为21cm,然后拼制成圆锥形网袋,另用直径为3mm的铅丝卷成直径为26cm的圆框而制成。
(二)诱捕法
包括笼诱法和食物诱捕法。如在诱捕果蝇时,常用果包悬挂法和蚊帐碎果诱捕法。
1.笼诱法
在诱蝇点放一定数量的诱蝇笼,每次于上午9~10点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放置6小时。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成蝇密度计算公式为:
2.果包悬挂法
常用于诱捕果蝇,用其喜欢的成熟苹果或梨等,在气温25~30℃时,约经2~3天适度发酵后,用纱布和塑料窗纱包裹成长方体,再用白线绳捆扎成“果包”进行诱捕在农村居民家附近的蝇类,将按上述方法制作成的“果包”悬挂在距地面约1米高处的树干上,调查者可用捕蝇网守在果包前约0.8米处,等果蝇进网而捕之。
3.蚊帐碎果诱捕法
淡蓝色双人尼龙蚊帐用竹杆支撑在居民区附近,帐下方周边卷起,距地面约25cm,将发酵碎果用盆装好,置蚊帐内地面。因果蝇有一定趋光性,将聚集于帐顶部。调查者可上、下午各网捕一次。
五、蜱虫监测
蜱(Tick)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Ixodid ticks),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Soft ticks),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蜱虫的约800余种。在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墙壁的缝隙中。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的为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小。因此,对蜱的分布调查可分为家畜体表蜱调查和游离蜱调查两大类。
(一)家畜体表蜱调查
主要调查狗、牛和羊体表的蜱。狗重点检查耳朵、脖子、后腿内侧和尾根等部位,牛、羊重点检查后腿内侧和体表。毛较长的动物需用手触摸,发现蜱时,正在吸血的蜱应用小镊子夹紧假头先轻轻拉拽和左右晃动,然后再拔除。捉蜱时,动物要进行适当的固定。
(二)游离蜱调查
根据自然界蜱的分布特点,常开展室内游离蜱调查和环境游离蜱调查。
1.室内游离蜱调查
一般在人群集中居住地,以人工小时捕捉法进行动物圈舍内游离蜱的调查。如在畜舍、圈栏、狗房等,检查墙壁表面,尤其是墙角。如遇到不易进入的巢穴,可利用绒布探棒进行粘附调查,狗舍等如是土坯或砖可翻砖寻找。
2.环境游离蜱调查
采用布旗法调查,但根据环境的不同,又分为居住地周围环境游离蜱调查和野外环境游离蜱的调查。居住地周围环境主要选择在人群集中居住地四周的环境,选择蜱适宜的草丛等有植被的孳生环境;而野外环境一般选取有草丛、植被的丘陵山坡等环境。
布旗法主要是用90cm×60cm的白棉布旗,窄的一边两端用绳子固定,将旗子平铺地面,拖拉绳子前进,每步行10米即可停下检视附着的蜱数,根据调查地段内植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定时或定距拖蜱。如需调查密度,可在选择的样地均匀地拖或挥旗,以每人每小时或每人每100米所捕获的蜱数进行密度指数统计。调查距离不少于200米。调查时将捕获的蜱放入采集瓶中标记后保存,瓶外标明地点,填写调查表。调查时间宜为早晨或傍晚左右。
六、甲虫监测
一般的昆虫调查方法都可用于甲虫(Beetle)监测。在调查时,要注意针对甲虫的习性进行采集调查。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完整。采集甲虫时,首先要找到其寄主和栖息地。许多昆虫有假死性的特点,采集甲虫类时可以猛然震击寄主植物,使其自行落下便于采集。
网捕法是采集甲虫等昆虫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可利用昆虫的各种趋性,使用各类诱虫器进行诱集。
七、蟑螂(Cockroach)监测
按不同地理方位和地区,选取一定数量的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可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等不同环境开展监测。但在一周内曾用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不能选作监测点。监测工作可全年开展,或固定在每月中的某一天开展。
监测时常采用粘捕法调查。粘蟑纸规格一般为17cm×10cm,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一般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布放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m 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
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即可计算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公式如下:
八、钉螺监测
在血吸病流行区或相关的潜在流行区,选择不同地区、环境等,通过设点或抽样的方式,对钉螺分布和消长等情况进行监测,可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可对钉螺控制措施和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一)监测范围
根据历史钉螺分布情况,确定具体查螺地点,应包括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的环境,引进有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未发现过钉螺的可疑环境。
(二)调查方法
1.系统抽样法(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适用于钉螺呈散在分布且密度较高的环境。一般江湖洲滩地区采用框线距为(20~50)m×(20~50)m、内陆和山丘地区为(5~10)m×(5~10)m进行抽样设框调查钉螺。该方法可统计环境中的钉螺分布密度。调查时查获的钉螺按环境、线号和框号等分袋包装,鉴别钉螺死活和血吸虫感染性后,可统计环境中的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
2.环境抽查法
适用于可疑环境或钉螺呈点状分布且密度较低的环境,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寻找钉螺容易孳生的环境,确定是否存在钉螺。调查时可根据植被、低洼地等环境特点,以及钉螺栖息习性,寻找可疑环境设框调查。具体调查框数根据环境面积大小而定。环境抽查法发现钉螺后,再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调查,以统计环境中的钉螺密度等。
3.全面细查法
适用于钉螺接近消灭的流行区或复杂环境的钉螺监测调查。调查时步步为框,逐步细查全部环境,发现钉螺则记录有螺处的环境特点和实际面积,以供进一步调查。
4.诱螺法
适用于用肉眼难以直接观察的水下、高岸、陡坡等环境的钉螺调查。诱螺时,先用稻草扎成0.1m 2大小的草帘,置于需监测的可疑环境,1~3天后取回,将草帘在清水中反复清洗,收集诱获的钉螺。根据诱获钉螺数和放置的草帘数,可统计环境中的钉螺密度。
5.遥感技术监测法
该技术主要利用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technique)对钉螺适宜生存的孳生地的相关特性进行探测,从而间接掌握钉螺孳生地的分布区域。
6.感染性钉螺调查
对系统抽样法、环境抽查法、全面细查法或诱螺法等查获的钉螺,采用压碎镜检法等观察其血吸虫感染情况,以了解和掌握感染性钉螺的分布和消长等情况。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捕获的钉螺置于厚玻片上,钉螺间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污染,另用一张厚玻片将钉螺轻轻压碎,然后在每个螺体上加一滴清水,把螺体置于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或眼科镊子)拨开外壳、撕碎软体组织,逐个观察。发现血吸虫分叉尾蚴和(或)子胞蚴者即为感染性钉螺。该方法可统计环境中的钉螺感染率,结合系统抽样法可统计环境中的感染性钉螺密度等。
(三)钉螺面积的计算
1.山丘和水网地区
先确定有螺段,有螺的河、沟、塘、田埂全部以每10m(现场操作为15步法)等距离设框,相邻框中有螺则为一个有螺段,两个有螺段之间的无螺区在30m以内时,融为一个有螺段;无螺区在30m以外,则按两个有螺段计算。从有螺段的最远点各延伸15m为有螺段的长度,孤立螺点的长度按30m计算。常年有水且水位比较稳定的河沟,以河沟岸的实际坡高为宽度;夏水冬涸的河沟,以河沟两侧的实际高度+底宽为宽度;如仅一侧有螺,则以一侧的高度为宽度,田埂以1m计算。有螺面积(m 2)=长(m)×宽(m)。特殊地形如冷浆田、山地、坟堆、竹林、木林等发现有螺,按孳生地的实际面积计算。
2.江湖洲滩地区
总面积不超过200亩的洲滩发现有螺,全部计算为有螺面积。总面积大于200亩的洲滩,有螺框之间距离在300m以内时,融为1个有螺片计算,有螺框之间距离大于300m时,分为两个有螺片单独计算。先计算出有螺片的长度和宽度,再将长宽各向两端延伸50m计算有螺面积。等距离设线、设框调查,一般情况下线距20m,框距20m。有螺片长度(或宽度)(m)=(A+B)÷2+50×2,其中 A 为最长(宽)处间距,B为最短(窄)处间距;有螺面积(m 2)=长(m)×宽(m)。垸内型疫区钉螺面积方法计算与水网地区相似。
3.感染螺面积计算方法
山丘、水网地区的感染性钉螺面积参照钉螺面积计算方法,即先确定感染螺段,相邻框中有感染螺,为一个感染螺段,两个感染螺段之间的无感染螺区在30m以内时,融为一个感染螺段;无感染螺区在30m以外,则按两个感染螺段计算。从感染螺段的最远点各延伸15m为感染螺长度,孤立感染螺点的长度按30m计算。计算感染螺段的宽度:常年有水且水位比较稳定的河沟,以河沟岸的实际坡高为宽度。夏水冬涸的河沟,以河沟两侧的实际高度+底宽为宽度。如仅一侧感染螺,则以一侧的高度为宽度,田埂以1m计算。
在湖洲滩地区,如发现一个孤立感染性螺点,向四周各扩散50m,即计1万平方米;如2个感染性螺点相邻在50m内,以2个感染螺点距离相加,向四周各扩散50m,计算感染钉螺面积;如2个感染螺点相邻超过50m,以孤立螺点计算。垸内型疫区的感染螺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水网地区相似。
九、其他螺类的监测
除钉螺以外,还有许多种其他淡水螺类(Freshwater snails)或陆生螺类(Land snails)可作为寄生虫中间宿主或传病媒介,如豆螺、沼螺、涵螺、环棱螺、蜷螺、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萝卜螺、小土蜗等(表3-1)。
各地可根据当地螺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媒介螺类的监测调查工作。在监测中,应针对不同螺类在不同分布地区的生态和生活习性、栖息环境特点等,进行定性或定量采集。
在潮湿地区、沟渠、池塘、溪流、湖泊沿岸及泉源等环境,螺类多附着在水域内石块、枯叶下,一般可用镊子夹取采集。如采集生活在距离岸边稍远的水底或水草上的螺类,则可用长柄手抄网进行打捞。湖泊及河流深处的螺类采集,可采用三角拖网进行水底拖采。陆生螺类的采集可在可疑环境的草丛中、树干上、树根处及石块下、潮湿的墙角等处进行。福寿螺、褐云玛瑙螺和其他一些常作为等食品的螺类,则可通过定期对市场和餐饮场所等销售螺类的主要场所进行采样监测。采获的螺类应及时登记、保存,鉴定螺种类和寄生虫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