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寄生虫病基层预防控制丛书 寄生虫病监测与管理
- 周晓农
- 3405字
- 2020-08-28 06:38:43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钉螺监测
(一)问题的提出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河段,已规划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河段。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均经过血吸虫病历史重流行区。因此,通过对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的钉螺分布情况进行监测,能为科学评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否可造成血吸虫病流行区向北纬33°15′以北蔓延提供依据。为此,开展了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钉螺分布动态专题调查和监测。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1.钉螺历史分布调查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当地血吸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记录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历年钉螺孳生分布情况。
2.里运河钉螺动态监测
2001—2010年每年春季组织查螺员,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里运河高邮段进行钉螺调查,用GPS定位钉螺分布位置,统计钉螺面积和密度,并解剖观察钉螺有无感染血吸虫。
3.里运河水体钉螺调查
2006—2010年采用打捞法调查里运河水体漂浮物钉螺携带情况,时间为每年的6~9月,每月1次。每次调查河道近岸处1 000m 2水面的漂浮物,并对漂浮物进行称重,计数并鉴别检获的螺类。采用诱螺法调查里运河水体钉螺,时间为每年的6~9月,每月1次。将10~20块稻草帘投入监测河段近岸处水面,草帘间距10~20m,7天后将草帘捞出后进行淘洗、过筛,计数并鉴别诱获的螺类。
(三)监测结果
1.钉螺历史分布情况
资料调查表明,里运河宝应段于1965年在运河西堤东坡青坎发现钉螺,分布范围从子婴闸对岸起至七里闸渡口止,面积4 800m 2;1977年在运河石驳岸东堤西坡丰收洞以北20m处查到钉螺,面积150m 2;1984年于运河西堤东坡宝应地龙渡口查到钉螺,面积为4 935m 2(此处亦为里运河钉螺分布最北界),其后里运河宝应段未再查到钉螺。里运河高邮段于1955年首次在车逻闸至二十里铺发现钉螺,面积为1.4hm 2;其后每年开展钉螺调查,1971年查出钉螺面积最多,达8.379 5hm 2;1977—1980年实施石驳岸水泥灌浆、勾缝后一度查不到钉螺,但至1993年后又陆续在石驳岸破损处查到钉螺。
2.里运河钉螺动态监测
2001—2010年对里运河高邮段钉螺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现有钉螺呈低密度、小面积波动,2010年活螺密度有上升趋势。钉螺孳生环境分布于高邮市开发区灯塔村、花王村和马棚镇金塘居委会所辖地区,分布范围在119°24′36"~119°25′34"、32°48′30"~32°54′05",钉螺孳生位置未见北移扩散。
3.水体钉螺调查
2006-2010年于里运河宝应段和高邮段共打捞1 506kg漂浮物进行水体钉螺扩散监测,共检获其他螺类2 148只,未发现钉螺;共投放稻草帘520块,诱获其他螺类14 509只,未诱获钉螺。
(四)案例提示
历史资料显示,里运河高邮段在1955年即发现有钉螺孳生,里运河钉螺分布最北端在运河西堤东坡宝应地龙渡口。2001—2010年对里运河高邮段螺情动态监测结果显示,现有钉螺呈低密度、小面积波动,钉螺未见北移扩散。监测资料表明,自里运河发现钉螺55年以来,其中包括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行近50年,尚未有证据表明钉螺发生北移扩散,也未有在北纬33°15′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中发现钉螺的报道。但是,鉴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区日前仍有钉螺孳生,且工程规模远大于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其输水线路长,影响因素多,特别是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尚需要相当长的时期进行观察和评估。因此,长期、连续性地开展南水北调东线钉螺和血吸虫病监测十分必要。
二、2008-2009年江苏省疟疾媒介按蚊监测
(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处于淮河、长江下游,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8%;江河湖塘和水库等水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7%,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宜媒介按蚊孳生和疟疾传播。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和雷氏按蚊( Anopheles lesteri)是该省最主要的传疟媒介,为了解其疟疾媒介按蚊种群数量、密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明确防制效果,在泗洪、睢宁和盱眙县设立媒介按蚊监测点,并对2008-2009年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媒介防制措施的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1.媒介按蚊种群密度监测
(1)监测点选择:
泗洪、睢宁和盱眙县各选1个居民点作为疟疾媒介按蚊监测点。于2008-2009年每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半月1次进行媒介按蚊的人工诱捕。
(2)监测方法
1)人饵诱捕法:19∶00~24∶00在媒介按蚊监测点居民区与孳生地之间悬挂一顶蚊帐,帐底边离地0.3m,一人坐于帐内,随时捕捉飞入帐内的按蚊,另一人随时捕捉停留在蚊帐外的按蚊。捕获的所有按蚊经鉴定后,分种计算密度。
2)猪舍捕蚊法日落后半小时开始,一人固定在村边1个猪舍捕蚊15分钟,捕获的所有按蚊经鉴定后,分种计算密度。
2.媒介按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1)子1代成蚊:
2008年从现场媒介监测点泗洪、睢宁、盱眙县捕获吸血中华按蚊498只,2009年捕获279只,带回养蚊室进行单管饲养,对每只按蚊产的卵块进行蚊种鉴定,连同监测点的中华按蚊卵块放在一起饲养至子1代成蚊供测试。养蚊室条件:室温(25±1)℃,相对湿度(75±5)%,光照10h/d,每天饲以5%葡萄糖水。
(2)杀虫剂及测试浓度:
为0.05%溴氰菊酯、0.15%氟氯氰菊酯和5%马拉硫磷。
(3)实验方法敏感性测试:
采用成蚊滤纸接触筒法,分别以区分剂量0.05%溴氰菊酯(0.0178g/m 2)、0.15%氟氯氰菊酯(0.0534g/m 2)和5%马拉硫磷(1.78g/m 2)对中华按蚊进行敏感性测定,每只测试筒用20~25只雌按蚊,每个样本测试至少重复1次,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记录首只击倒时间和接触10、15、20、30、40、50、60分钟时的蚊虫击倒数,并计算击倒率。接触60分钟后把所有蚊虫放入恢复筒内,并在养蚊室饲养,24小时后检查死亡蚊数和存活蚊数,并计算死亡率。根据 WHO抗药性评价指标,死亡率98%~100%为敏感群体(S),死亡率80%~97%为初步抗性群体( M)(可能存在抗性,需要进一步验证),死亡率﹤80%为抗性群体(R)。
(三)监测结果
1.半通宵帐内人饵诱捕蚊密度及叮人率
2008年3个媒介监测点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22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蚊每旬叮人率分别为0.80、4.24、1.56、2.28、2.04、1.20、0.64和0.12只/(人·小时),平均叮人率为1.61只/(人·小时);2009年3个媒介监测点共捕获按蚊349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蚊每旬叮人率分别为0.74、3.51、2.23、1.09、0.94、0.89、0.57和0只/(人·小时),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小时)。
2.猪舍内按蚊密度
2008年3个媒介监测点猪舍内共捕获按蚊886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蚊密度分别为152、271、164、187、72、123、120和93只/人工小时,平均密度为147.66只/人工小时;2009年3个媒介监测点猪舍共捕获按蚊652只,经鉴定也均为中华按蚊,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蚊密度分别为164、296、75、61、43、112、89和29只/人工小时,平均密度为108.67只/人工小时。
3.媒介按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2008年共测试子1代中华按蚊286只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首只中华按蚊被溴氰菊酯击倒时间为12分钟,接触60分钟时的击倒率为67.48%,24小时死亡率为69.58%,说明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已达到R级水平;测试子1代中华按蚊197只对氟氯氰菊酯的敏感性,首只中华按蚊被氟氯氰菊酯击倒时间为7分钟,接触60分钟时的击倒率为88.83%,24小时死亡率为90.36%,说明中华按蚊对氟氯氰菊酯的抗性达到M级水平。2009年共测试子1代中华按蚊44只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首只中华按蚊被溴氰菊酯击倒时间为28分钟,接触60分钟时的击倒率为34.09%,24小时死亡率为29.55%,说明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已达到R级;测试子1代中华按蚊41只对马拉硫磷的敏感性,中华按蚊接触马拉硫磷60分钟时均无击倒,24小时死亡率仅为2.44%,说明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已产生高抗性。
(四)案例提示
江苏省中华按蚊叮人率从6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上旬明显下降,高峰为7月,与其他省份的中华按蚊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动相比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地的气温、降雨量和耕作制度等有关。猪舍中的中华按蚊密度在整个疟疾流行季节均保持较高水平,可能与该蚊偏嗜吸动物血而兼吸人、畜血的吸血习性和栖息习性有关。但今后一旦如家畜数量减少等外界环境发生改变,中华按蚊的吸血习性和栖息习性有可能发生变化蚊虫叮人概率就有可能大幅提高。因此,为控制疟疾发病,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减少人蚊接触机会。监测结果还表明,2008年部分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已产生抗性,对氟氯氰菊酯(Cyhalothrin)已产生初步抗性,2009年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抗性进一步上升,马拉硫磷已基本失效。但由于该年测试蚊数较少,中华按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在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等方法对暴发点或疫情不稳定地区进行疫点处理时,应选择适合的杀虫剂,以达到防制效果。
(洪青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