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寄生虫病基层预防控制丛书 寄生虫病监测与管理
- 周晓农
- 3776字
- 2020-08-28 06:38:43
第二节 传播途径与因素监测
寄生虫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蔓延及终止的过程形成了寄生虫病的流行过程。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当这三个环节在某一地区同时存在并互相关联时,就会引发寄生虫病的流行。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自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借助某些传播因素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播途径由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组成,每种寄生虫病均由一定的影响流行的传播因素,某些寄生虫病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有些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是多因素的综合。认清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加强对传播途径的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流行起重要作用。
一、传播途径及其特征
寄生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人体直接传播和经胎盘垂直传播等(见表5-1)。
表5-1 寄生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一)经水传播
某些寄生虫是借助水体传播感染人体的。人通过饮用被寄生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通过与含有寄生虫病原的水体(疫水)接触而感染寄生虫。饮用水水源被污染的情况可由自来水管网破损污水渗入所致,也可因粪便、污物污染水源所致,其流行强度取决于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及频度、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饮水卫生管理是否完善及居民卫生习惯等。常见的经饮水传播的寄生虫病有隐孢子虫病、微孢子虫病、环孢子虫病、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等。经接触疫水而引起的寄生虫病,通常是因人们接触疫水时,寄生虫病原体经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其致病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常见的经疫水传播的寄生虫病有血吸虫病等。
经饮水传播的寄生虫病常呈暴发或流行,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除哺乳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均可发病,凡饮用生水率相似者其发病率无差异;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源或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流行或暴发即可平息;如水源经常被污染时,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特点。常用的监测指标为水中病原体分布、暴露人群、以及应急处置后的效果等。
经接触疫水传播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为病人有疫水接触史,如在流行区游泳、洗澡、捕鱼、收割、抢险救灾等暴露于疫水而受到感染;发病呈现地方性、季节性、职业性,一般在水网地区较常见;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暴发或流行;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疾病的发生。常用的监测指标则是对疫水的感染性监测、暴露于疫水人群的监测、以及疫水处置后的效果监测等。
(二)经食物传播
经食物传播寄生虫病是指食用受到病原体感染的食物而引起寄生虫病传播的过程。我国不少地区以人粪作为农作物肥料,粪便中的感染期虫卵易污染食物,受污染(寄生)的食物如未洗净或生食或未煮熟即食用便可引起感染。易被寄生虫病原体感染(寄生)的食物主要包括贝类、鱼虾蟹、肉类、蔬菜、水果等。常见的经食物传播的寄生虫病有华支睾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旋毛虫病、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棘球蚴病等。
经食物传播的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为病人有共同进食某种受感染(寄生)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易形成暴发,发病人数与食用受感染食品的人数有关;停止供应受感染食品之后,疾病的暴发即可平息。常用的监测指标是可疑食品寄生虫感染的监测、饮食人群感染情况的监测、以及对暴发事件的响应与处置效果等。
(三)经土壤传播
有些直接发育型线虫,如蛔虫、钩虫等所产卵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并且需要在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卵或幼虫,人体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如人因食入污染了感染期蛔虫卵或接触钩虫丝状蚴土壤而感染蛔虫或钩虫。土壤传播的寄生虫病往往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和存活力、个体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和频度、个人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等有关。通过改善个人卫生、注意个人防护、加强粪便管理、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可控制这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常用的监测指标有土壤中病原体分布、人群卫生习惯、粪便污染情况等。
(四)经空气传播
有些寄生虫的感染期卵或病原体可借助空气或飞沫传播。如蛲虫卵可在空气中漂浮,随呼吸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肺孢子虫可通过飞沫传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定期消毒等可减少这类寄生虫病的发生。常用的监测指标有人群暴露污染物情况、人群卫生习惯、卫生设施消毒情况等。
(五)经节肢动物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和增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具有传染性,再经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者机体引起寄生虫病的过程。生物性吸血传播是经节肢动物传播寄生虫病的主要方式。常见的经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虫病有疟疾、黑热病、丝虫病、锥虫病等。
经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有一定的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滞后;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加强环境整治、注意个人防护等可减少经节肢动物传播寄生虫病的发生。常用的监测指标有媒介昆虫种群分布、媒介体内病原体感染情况、人群暴露媒介及感染病原体情况等。
(六)经人体直接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病原体通过人际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接触传染源的排出物、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易感者感染而引发寄生虫病的过程。常见的经接触传播的寄生虫病有阴道毛滴虫病、疥螨等。
经直接接触传播的寄生虫病大多引起个别病例发生,一般呈散发,很少造成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发病较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定期消毒可减少经接触传播寄生虫病的发生。常用的监测指标有接触史、卫生习惯、卫生设施消毒情况等。
(七)经胎盘垂直传播
胎儿可在母体经胎盘感染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感染母体后通过胎盘造成垂直传播,对胎儿健康严重危害。
二、传播因素及其特征
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依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然而这三个环节的连接往往受到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通过对流行的三个环节产生作用,从而起到促进或抑制寄生虫病流行的作用。
(一)自然因素(Natural factors)特征
自然因素是指影响寄生虫病传播与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因素,如高程、纬度、温度、湿度、雨量、光照、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地理环境会影响到中间宿主的孳生与分布,如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溪蟹和蝲蛄只适于生长在山区小溪,因此并殖吸虫病大多只在丘陵、山区流行;气候条件会影响到寄生虫在外界的生长发育及其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孳生,如血吸虫毛蚴孵化和尾蚴逸出除需要水外,还与温度、光照等条件有关,而适宜的温度又增加了人群接触疫水的机会,因而有利于血吸虫病的流行。
寄生虫病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我国北方有黑热病地方性流行区,南方有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区。一些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每年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升高现象,其原因主要与气温的高低和媒介昆虫的密度等有关。自然因素可直接影响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钩虫病少见于干旱地区。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寄生虫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这类疾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或人兽共患病。
(二)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特征
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这些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与否,决定了这类寄生虫病能否流行。常见的寄生虫传播媒介包括蚊类、蝇类、虱类、螨类、白蛉、蟑螂、甲虫和蚤类等节肢动物,以及螺类等软体动物。不同的生物媒介有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理生态习性及所传播疾病的关系均有差异。媒介的种群动态,如密度变化、空间分布、习性、虫龄组成及产卵能力等,都与媒介的传病能力及危害密切相关。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在我国的分布不超过北纬33.15°,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无血吸虫病流行。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在没有相关按蚊分布的地区,就不会有疟疾的流行。自然因素的变化也影响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迁徙方式,伊蚊历来只能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但由于气候变暖,现在在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可在海拔1350~200米高度发现伊蚊。
(三)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特征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常常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由于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因素往往是多变的,因此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对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起着主动作用。
社会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通过流行的三个环节起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日益加大,由于传染源输入而导致寄生虫病传播和暴发的风险也在加大。同时,由于住房和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卫生知识的普及、生活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寄生虫病的流行都有制约作用。社会因素对传播途径的影响是最显而易见的。如钉螺的消灭、安全饮水、粪便无害化处理,对血吸虫病、钩虫病的控制或消除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