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监测内容与方法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控制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措施之一,加强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监测对于正确发现不尽相同的传播途径并采取合理的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监测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疫情网络监测
在传统的疫情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将引起或影响寄生虫病传播的各种传播途径、传播载体(水体、土壤、食物等)、高危行为(食用福寿螺、赤脚下地劳动等)纳入监测网络,对各种传播因素进行动态监测,是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监测的关键所在。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监测主要是在尚未出现寄生虫病疫情之前,针对可能受病原威胁的人群,或者针对可能存在病原的环境、传播载体、动物宿主等进行监测。
传播途径的监测分为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常规监测主要开展各种传播途径引发的寄生虫病的疫情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监测哨点分为医院监测哨点和社区监测哨点,分别开展门诊患者及学校儿童、社区居民寄生虫病及相关症状的主动监测,以及相关传播载体和高危行为的监测。
二、血清学监测
通过采用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免疫学技术检测寄生虫病传播过程中的特异性抗体,并连续、系统地对人、动物、昆虫媒介等机体内可能存在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定期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例如,在旋毛虫病易暴发地区,定期对当地居民进行血清学筛查,了解人群中旋毛虫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动态掌握并及时发现当地某个时期、特定人群旋毛虫病流行情况。
三、网络实验室监测
寄生虫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能提供反映疾病流行与传播的病原学信息和更为直接的证据,如结合流行病学信息,则可在疫情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带来的人员流动快速增加,导致寄生虫病疫情也以更快的速度跨地域、跨国界扩散。因此将各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流行病学监测信息结合,形成网络化分析,可对大范围、区域性的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得正确的判断。因此,实验室网络化检测与现场流行病学监测相结合,是寄生虫病监测的发展方向。
在开展实验室网络监测时,要求各类检测方法具有结果稳定、重复性强、过程可标准化、操作简便等特点,以便在不同实验室规范化操作与推广,使不同实验室所得结果和信息具可比性,达到网络监测的目的。因此,参加寄生虫病网络实验室的单位需要使用统一的技术、方法、设备、试剂、步骤和分析方法及标准,并接受上一级实验室的质量检测与评估。
四、病媒生物监测
病媒生物监测可了解媒介昆虫的种类、密度、地理分布、季节消长规律等,是生物性传播寄生虫病的预防、疫情预测和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通过对病媒生物进行连续、系统的生态学监测,可及时发现生物性传播寄生虫病潜在暴发和突发疫情的动态。
以紫外灯诱捕法进行蚊媒监测为例,诱蚊灯的光源为紫外灯,利用交流电使电风扇在光区的下方形成一定的负压捕获蚊虫,弥补了蚊虫人工小时监测方法吸力不足又不稳定的缺点。监测时将灯挂在离地面1.5~2.0m处,成蚊接近诱蚊灯10cm即可捕获。悬挂诱蚊灯监测时周围不宜设置其他光源,以免分散蚊虫的趋向性,进而对监测结果有干扰。紫外灯诱捕法持续监测时间长,可对不同时段的蚊种进行捕集,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监测地蚊种情况。紫外灯诱捕法适用于室外监测和长时期系统的监测。
五、3S技术在寄生虫病监测中应用
随着技术的完善和软件的开发,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相结合的3S技术,在血吸虫病、疟疾等寄生虫病的本底调查、监测与控制、预测预报、流行规律的研究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和发展。以血吸虫病为例,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面积广、孳生环境复杂。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钉螺孳生地的分布范围可发生较大的变化。RS和GIS的结合通过辨别和监测钉螺的孳生地,为及时有效地更新钉螺分布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可以清晰地分辨出适合钉螺生长的草滩,及时掌握钉螺孳生地的消长,可为适时适当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极大地提高血防工作的效率。在GIS和RS分析软件支持下,通过收集研究地区不同年份的水位数据、降水数据、枯水期的卫星图像,运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对卫星图像进行分类,计算出草滩的面积较同期的增减,从而判断钉螺孳生地的消长情况;运用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将现场环境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地物特征,结合现场查螺可找出钉螺分布的主要区域;对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洪水和枯水季节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合成和重新赋值,可以区分出水体和主要地貌,对钉螺的分布地点进行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