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的分类

分布在人体上的腧穴很多,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用“分部”或“分经”的方法,进行了多次整理,其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如按部位分类就是其中的代表。目前,多采用将腧穴大体上分为阿是穴、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耳穴4类。
(一)十四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腧穴,称之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腧穴因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十二经脉的腧穴均为左右对称的双穴,任脉和督脉的腧穴,均为单穴。因为十四经穴与经脉关系密切,所以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同时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
经穴的数目,随着人们的医疗实践,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从《内经》论述针灸治疗时看,往往只举经名而不及穴名,即以经络概括腧穴。关于经穴的数目,《内经》有365穴之说,这是个约数,但实际上去掉重复,根据现存版本统计实数,仅有160穴左右。之后《甲乙经》录《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用分经分部方法,详载穴名、定位,单穴49个,双穴300个,共计349穴。继之《千金翼方》所载与《甲乙经》相同。到宋代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加了单穴灵台、腰阳关(均原出自《素问》王冰注),以及双穴膏肓俞、厥阴俞(均原出自《千金方》)、青灵(原出自《圣惠方》)等五穴,使总数达到354穴。而后《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书又在此基础上增加眉冲(原出自《脉经》)、风市(原出自《肘后备急方》)、督俞、气海俞、关元俞(均原出自《圣惠方》)五穴,总数已为359穴;以后《医宗金鉴》去眉冲一穴,补中枢、急脉二穴(均原出自《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使总数达到360穴;最后,清代李学川著《针灸逢源》在《医宗金鉴》基础上又复增眉冲,将总数扩展到361穴,现代学术界一般均以361穴为准。现将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医籍及其所载经穴总数汇表如下:
历代十四经穴总数一览表
上表所称的‘正中单穴”,是指任脉、督脉所属的腧穴;“两侧双穴”是指十二经所属的腧穴,总称为“十四经穴”。这是腧穴的主体。《明堂》全称为《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在十四经穴中,某些腧穴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性质和作用,古人因而将其归属于不同的类别,并有属类的称号,这些腧穴,近人称为“特定穴”。内容包括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胸腹部的募穴,背腰部的背俞穴和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及交会穴。
(二)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但具有固定的名称、位置和主治等内容的腧穴,简称“奇穴”。这类腧穴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的疗效,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称“奇输”。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等,也可以作为经穴的补充。
经外奇穴是与十四经穴相对而言,但这并不完全表明经外奇穴的出现在时序上都一定晚于十四经穴。如《内经》中尽管没有提出“经外奇穴”这一名称,但有不少不同于经穴的记载,如“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等。这些都可看成是早期的经外奇穴。
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个之多,均散见于各类病证的治疗篇中。《奇效良方》(简称《奇效》)专列奇穴,收集了26穴。《针灸大成》便专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35穴。《类经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84穴。《针灸集成》(简称《集成》)汇集了144穴。近年《针灸经穴图考》记载奇穴622个,《中国针灸学》记载32个。这说明,历代医家对奇穴是颇为重视的。
奇穴的分布虽然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如印堂、阑尾、胆囊等;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如太阳与三焦经相关,鼻通与胃经相系;有的奇穴并不指某一个部位,是由多穴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其实就是由经穴组成的,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针灸聚英》以胆俞、膈俞双侧四穴为“四花穴”,将左右心俞二穴称为“灸痨穴”,等。奇穴的主治一般比较单纯,如四缝治小儿疳积、二白治痔疮、腰奇治癫痫等。
(三)阿是穴
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敏感)点作为腧穴,称为阿是穴。阿是穴中的“阿”,为呼喊声。因医生按压痛处时,病人会“啊”的一声,故名“阿是”。
“阿是”之称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阿是穴没有固定的部位,故《神应针灸玉龙经》(简称《玉龙经》)又叫“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其名虽异,而其义皆同。溯本求源,乃始自《内经》中所言之“以痛为输(腧)”,即阿是穴的最早应用。如《素问·缪刺论》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还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灵枢·五邪》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说明或痛、或快然、或有特殊感应之处,都是阿是穴之意。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近代有研究表明,脏腑器官病变在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感觉过敏或压痛,刺激这些部位,又可以使患病的脏腑器官得到改善,甚至痊愈。因此临床上正确使用阿是穴,对于提高疗效有着一定的意义。
历代医者,寻找阿是穴,归纳之,不外有痛感处即是阿是穴(如《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说明以痛感为腧穴),以按压之有快感、舒适感者亦为阿是穴(如《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其他尚有按之热感,还有酸楚、麻窜的特殊感觉皆是阿是穴。
(四)耳穴
凡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概称耳穴。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或见丘疹、脱屑、变色、变形和皮肤导电量改变等。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现象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也可以通过对耳穴的刺激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耳穴的名称是根据各脏腑组织反应在耳廓上的相应部位而命名的。一般来说,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耳穴在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GB/T13734-2008国家标准,规定了91个耳穴的名称及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