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脉气所发的空隙,又是针灸治病的施术点。“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又称之为“节”“会”“空”“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中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有称作“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层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映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腧”“输”“俞”三字相通,音义均同,但在应用上各有所指。“腧穴”是指穴位的统称;“输穴”是指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俞穴”是指五脏六腑的背俞穴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