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思维形式

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离不开人类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的人文科学性相适应。非逻辑思维方法中的象思维、经验与直觉思维被大量使用。在中医的特色思维中,主要包括“象”思维、经验思维、直觉、灵感与顿悟思维等。
1.“象”思维
《易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经典,其采取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比类”,以达到“以象喻意”“以象尽意”之目的。《易传·系辞上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表明了象的概念与产生的缘由。所谓“象”,应是古人大脑对客观复杂事物观察后形成的一个整体感觉,但却感到难以言表,故立象以达意。“象”,在客观世界中应有其根源,但却非客观事物本身,即不指具体事物,也没有具体形态,却代表着某类事物的共性,这种共性并非形态与结构方面的,而是运动变化着的共性。它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及之间的联系被人脑认识并加工后形成的整体认识,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形态之上的、对事物内涵(互相联系,特别是运动变化)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把握,故其中有客观成分,又有主观成分,是一种主观对客观的综合感受。
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宏观整体联系与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的联系变化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医学的哲学指导思想,如阴阳、五行及关于“气”的学说,均是借用《易经》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形成的;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功能,如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元神学说等,也多体现着以象会意的精神。由于象是主观对客观的综合感受,因此,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活动行为,也都充满了象的内容。
象,在中医诊断中多有体现。如:脉诊中的脉象,大多脉象都是形态为主综合起来的象,是医者主观对脉搏动态和形态的综合感受,如弦、紧、濡、洪等;舌象,如舌质红、或淡、或瘀黯、或浅裂、或苔黄腻、或少苔等,也同样是医者观察后得出的综合的象。中医搜集临床资料时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对人体的气色、神情、体态、气味、声音、脉象、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了解,对人形成整体的印象,借以考察患者生命活动的失衡之处。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脏》),即通过司外揣内、以表知里的观察方法,通过外在之“象”,测知体内脏腑气机的运动状态。人体内部脏腑气血阴阳变化与相应外在表现的“象”,是联系的、统一的、整体的,生命活动外在之象能够动态地、客观地反映人体内部功能的状态,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中医临床应用各种辨证诊断方法,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评判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的偏离,形成脏腑气血阴阳不相协调之象,得出相应中医辨证诊断“证”的结果,“证”即是某种整体的、综合的、变化的病态象,如脾虚不运、胃火炽盛、肝阳上亢、肾精亏虚、肝脾不调、心肾不交等,其虽然有些模糊,无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量化指标,但仍有明确的指向,且临床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这就是病机“象”。中医辨证诊断方法虽然不如西医严谨,但对于瞬息万变的病情,像一张大网,囊括其中,任你灵活多变,均难以脱逃。在治疗上,中医的各种治法同样充满了象思维成分。中医治疗疾病讲究中和,以平为期,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治疗原则中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其中寒、热、微、逆、甚、坚等,也都是象术语、象寓意。在方药上,中医方剂组方原则讲究君、臣、佐、使,借此表明方剂中各组成药物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形象而寓意深刻,是象思维在中医临床方药配伍运用中的典型范例。此外,中医对药物的认识也离不开象思维。在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虽然酸、苦、甘、辛、咸五味是对药物的味觉感受,但温、热、寒、凉四气,却非是对药物温度的感觉,而是根据药物多次作用于人体后的表现所得出的结论,“以象喻意”,以温、热、寒、凉之象,喻药性功效之意,如药性温者,功效可温阳散寒,用于治疗各种实寒性疾病;药性寒者,功效可清泄邪热,用于治疗各种实热性疾病。
综上,中医唯象理论是一种没有明确概念与逻辑推理,也无法客观化的思维表述方式,它已渗入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中,并广泛被运用。由于这种思维方式能“喻深以浅”“喻难以易”,故至今仍具有无从替代的地位,是中医思维方法的精华之一。
2.经验思维
经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反复认识的累积,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思维认识活动。其特征是由前人知识活动的延续与后人的继承而形成,最基本的要素是实践、观察与认识的积累。经验类型的认识活动有基本的思维特征,即直觉、类比和归纳,这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活动的基本思维方法。无论直觉、类比,还是归纳,它们都是经验的成熟形式,是人们认识由低级向高级,通向理论与逻辑的桥梁。
经验,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中国古代早期科学活动最普遍的思维形态,也是对以后科技活动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思维形态。在我国的传统文明中,相当一部分行业都是以经验积累作为思维的依据,诸如书法、绘画及传统医药等,它们往往都是抛开经典框架,在接触事实的直观、直感与直觉中积累经验,再用经验来指导与解决新的问题。这种经验已超出了理性的局限性,是理性达不到的。在某个时间内它也可能上升为理性,成为经典中的一部分。因此,经验思维在中医药学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理论建构与不断发展的动力,二是由经验积累而成的知识在不断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临床经验是中医理论建构与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各种流派的形成,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与升华。反之,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也无不是以临床经验指导实践所取得的疗效为根本保障。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首先应是在继承前人的理论(经验的积累与升华为主)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实践,诊查患者、治疗患者,进而搜集治疗后的信息反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总结提高,以修改、补充前人的论述,上升至新的理论与学说。这种黑箱式的感受、修正与调控,正是经验医学的特色,它是科学尚不发达时期人类积累医疗经验的重要手段。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临床的基本实践模式,其过程中,每一位医生或多或少,均有自己的临床心得与经验积累,日久归纳总结,便形成关于患者群体的共性认识,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学术观点若被业内群体所认可,或可渐变成学术思想。这种学术思想在一定区域被传承,便形成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中的经典部分被进一步升华,或可上升为中医理论。无论个人经验、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或中医理论,都在指导着临床实践,同时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与修正,其公认的合理部分被不断升华为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说,经验思维也有其活跃性与创造性的一面,但较之于高层次的创新思维活动而言,其创造性的层次较低,因为它是基于较低层次实践行为之上的,是自由简单的、非理性化的、稳定而保守的。事实上,限于学术权威或崇拜,很容易把过去的经验定型化,把特殊的经验普遍化,从不去怀疑经验的可靠性、合理性与条件性。那么,这样的经验或许是危险的,会对业内的诸多创造性思维产生抑制作用。
以经验积累为主而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其不足还表现在:与建立在分析、还原、实验方法等科学基石上的西医学相比,就成了一个贮存和再现经验事实的工具系统,由于搜集材料局限于表象范围内,其对病、证、治、药等的认识,仍是不深刻、不精确的,内在机制也只能靠推测来填补,这样构造的病、证、药的认识,无疑都是经验型的,辨证论治也是对众多经验的分类。作为工具的中医理论,只能联络有关临床事实,却不表达真实的机制,也无须考察是否符合客观实在。中医理论的这种工具性特征,表明中医学仍停留在经验水平,这种经验的理论工具较大地妨碍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理性化、客观化。
在临床治法、拟方、选药及药物剂量的确定过程中,医者的个体经验性表现更为突出,而且时时会出现形象、直觉、灵感、顿悟等思维活动。
3.形象思维
中医学历来重视望诊在辨证识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故有“望而知之者谓之神”之说。患者的外在表现,通过有经验大夫的观察,有时可直接进行正确的诊断。如面赤烦躁,辨证属心经有热,扰乱神明;面色萎黄少华,神疲倦怠,辨证属脾虚而气血不足等,这些都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应用。
形象思维是在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脑思维所取得的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可以不通过概念这种抽象的形式,而直接通过形象形式,通过选择、概括,抽取代表事物本质的特征性表象表现出来。如上所述之“面赤烦躁”辨证诊断,面赤与烦躁,即面部红赤,心烦意乱,躁动不安,是医者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形态,通过在脑中已有“红赤属热,心烦意乱与躁动不安属心神不宁”的理性记忆联想,通过选择(各种临床表现),抽取代表事物本质的特征性表象(面赤烦躁这一主症)来进行事物本质的表达(心经有热,扰乱神明)。因此,形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以形象观念、形象联想与形象典型为思维形式的。形象观念是指同类事物的特性概括,形象联想是指形象观念间的联系方式,形象典型则是通过对事物共性的展现,深刻地揭示与形象相关的事物本质特征或必然规律。
形象思维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对大量感性材料中存在的具体形象进行提炼与概括,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弃去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形象,抽取能反映客体对象本质特征的形象,故形象思维能在表象的基础上,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客体的本质特征,能使对象的本质外在化或形象化。因此,形象思维来自于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可感受性,但它又高于感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具体可感性,它已经克服了对直接呈现客体的依赖,并通过直观、形象来描述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形象思维的基础材料并不是原始的感受性材料,而是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表象,具有一定概括性的观念形象。形象思维不仅存在于一些简单的认知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于一些复杂的形象判断中。
4.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方法是思维科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其含义简单而言,就是直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关联的一种思维方法。若从广义上而言,直觉思维是包括直接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在内的一种心理现象;就狭义而言,直觉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它包括直觉的判断、想象和启发,它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并由此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迅速的直接综合判断。这种判断可以表现为一种直觉的闪现,故直觉思维有时也包含着灵感的闪现。
直觉思维不受形式逻辑规律的约束,不按通常的演绎和归纳逻辑推理方式,而比较直接、迅速、自由,常常表现为思维操作的压缩或简化,直接认识事物的性质与关联。直觉思维的结果往往产生得特别迅速,它对问题思考来不及推理就能立即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如果说推理思维是多阶段的分析与综合活动,那么直觉就是自动完成的闪电式动作思维。从表面上看,直觉思维似乎是由于受到某种提示和启发而偶然产生的,但实际上它是在人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努力寻求解决方法的情况下才能启动发生。所以,直觉思维既不是盲目的推测,也不是靠侥幸取得的成功,是在相关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意向和信心的驱动下,思想高度关注,思绪骤然爆发的结果。
5.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是指不经过严格的逻辑思维论证而对事物本质的顿然觉悟,犹如黑暗中忽然感受到真理光芒的照射,它与直觉思维有相类似之处,是认识事物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突然爆发与直接深入的特点。
灵感思维有其特殊性,表现在:①首先,灵感受何种因素触发,在什么时间与地点发生,是无法预期的;②灵感思维具有反常规的思维方式独特性;③灵感的产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基本不受意识支配;④灵感思维是潜在意识与表显意识的相互交融,是多功能、多知识、多因素的综合结果;⑤灵感思维所获得的成果或结论往往不够清晰,但这种模糊的思维方式与效应,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⑥灵感思维具有跳跃性、瞬时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点。
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既类似,又有区别。直觉是指人脑对客观对象的迅速识别,是直接理解、整体判断与领悟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灵感思维,是指对于长期思考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使问题突然得到解答的认识状态。直觉是对问题“一目了然”与“入木三分”的洞察,即对事物的直接理解和认识。灵感思维所强调的是“思如涌泉”的创造性思维劳动,它体现了人的洞察、想象、直觉、逻辑和记忆能力高效率的综合运用。
灵感思维的发生,需要相当的基础条件。同其他思维方法一样,灵感思维也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并以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为条件,没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与广博的知识,正确的灵感思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否则,便是异想天开了。
6.顿悟思维
顿悟的思维认识方式,它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对事物的突然领悟与较本质的把握。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大多遵循逻辑思维的过程和规律,如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等,但同时又常兼有“意会”“感受”“省悟”等一些难以用明确概念表达的个体经验成分,是非逻辑的内容。例如:据证遣药组方要领,在跟师或从书本学习时,尚难完全用言语传授,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自己在临床实践中去心悟,方能达到技艺娴熟,得心应手。如此感悟,很大程度上依靠医者本人潜意识心理活动中的直觉和省悟。经验丰富的中医临床大夫,往往就是凭借这些非逻辑思维方法做出正确辨证判断的。
对实践性很强的中医临床医学而言,“顿悟”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当临床资料搜集完毕,对患者病情有相当的了解之后,就会立即联想到某病、某证,而径直用某法、某药进行治疗,这在中医临床中的“汤方辨证”中,顿悟的形式更是多见。其时,医生并没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推理与证明,却直截了当地做出诊断,甚或无需诊断,径直提出治疗方案,这便是“顿悟”迅捷、便当、直接的特点。
与灵感一样,“顿悟”是一种“薄发”,但“厚积”方可“薄发”。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知识积累,并不断思考和反复实践的大夫,才时常享有直觉思维的恩惠。
直觉、灵感与顿悟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属非逻辑思维范畴,在中医临床中多有运用。现举病案两例,浅析如下:
案一
患者谢某,男,37岁,某公司驾驶员,2015年10月8日初诊。
主诉受凉或食油腻后易泻,余无特殊不适。肠镜病理:腺瘤样息肉,部分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苔薄,舌质稍黯,脉细。
诊病:
泄泻(中医)。
辨证:
毒夹痰瘀,蕴结肠腑,传导失司。
治法:
解毒化痰,消瘀散结,健脾助运。
处方:
炒白术12g,茯苓12g,陈皮12g,炒薏苡仁15g,炒怀山药15g,炙僵蚕10g,八月札15g,石打穿15g,蛇舌草15g,山慈菇15g,漏芦12g,石上柏15g,土鳖虫6g,莪术10g。21剂,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
以该方为主,加减治疗至2016年3月22日七诊。近日复查肠镜示:结肠镜检查所见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未诉特殊不适,苔薄,舌质淡红,脉濡。继续原方巩固治疗。
注:
结肠腺瘤样息肉,中医如何辨治?患者来诊时,有时可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仅持一张肠镜检查报告单来诊。查看肠镜病理学检查资料,有“瘤化”“不典型增生”的描述,系癌前病变,若不及时截转治疗,则可能导致结肠恶性肿瘤的发生,故可拟诊为“癌毒”搏结痰瘀而成有形之结,蕴结肠腑为患。治拟抗癌解毒、消肿散结。选药组方可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很多中药具有抗消化道肿瘤作用,药如八月札、石上柏、漏芦、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败酱草、生薏仁、仙鹤草等。
结肠腺瘤样息肉,系西医学疾病,中医无此病,也难辨此证。选用具有抗消化道肿瘤作用的中药治疗结肠腺瘤样息肉,其中即蕴含医者的直觉、灵感与顿悟思维。
案二
患者李某,男,45岁,江苏省南京市某公司职员,2008年4月22日初诊。
近年来夜寐呼噜较重,并出现长时呼吸停顿,经江苏省人民医院拟诊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度),最长呼吸暂停117秒”,建议手术试治。因恐手术不测与苦痛,前来求诊。诉记忆力下降,急躁易怒,口臭较重,形体稍胖,高脂血症(甘油三酯:3.94mmol/L),B超查示:脂肪肝。苔薄微黄,舌质淡红,脉细弦。
患者主诉夜寐呼噜较重,寐中呼吸最长暂停117秒,停顿时间长,表明病情已相当严重。如何辨治?当时直觉便是可选用开窍醒神启闭法试治。因为苏醒着的人是不会患呼吸长时停顿的,那么,让患者寐浅一些,应是对病情缓解有利的,中医相应治法只有“开窍醒神启闭”,代表药物如生麻黄、石菖蒲、郁金等。因本案患者形体稍胖,查有高脂血症(甘油三酯:3.94mmol/L)、脂肪肝等,医者将这些感性材料和已有知识经验组合,形象概括为血中浊脂滞着、影响血脉运行,故认为神机不用系“痰瘀”蒙蔽所为。治疗要点当为“化痰消瘀,开窍醒神启闭”。处方如下:生麻黄5g,石菖蒲15g,郁金10g,川芎10g,泽泻20g,生楂肉15g,夏枯草10g,炒苍术10g,制大黄10g,红花8g,制丹参15g,玉米须15g,桃仁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8年4月29日二诊:
其妻代诉:药后夜寐呼吸较前平稳,夜间呼吸停顿时间明显缩短,已不超过10秒,睡眠深度也浅,呼之即醒。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原方疗效满意。
处方:
原方,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注:
本例从“痰瘀蒙蔽、神机不用、肺气欲闭”辨证立论施治,古今均未见报道与记载,似属医者对该案例进行思考时,依据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和知识,不受某一固定逻辑思维约束,直接领悟疾病证候本质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以此建立了“夜寐深沉,心之神机被遏,难能主肺,肺气欲闭,故致寐中呼吸长时间停顿”的观点,理论渊源当为《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本案辨治中,涉及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有直觉、顿悟、经验与形象思维等。
7.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或称概念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命题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
思维,可分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两大类。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思维基本单元、以抽象为基本思维方法、以语言和符号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其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概念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语言符号性。抽象思维又称为概念思维,具体可分为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两大类,习惯上多将逻辑思维称为形式逻辑思维,故逻辑思维隶属于抽象思维,是其中的一大类。
逻辑思维有如下特征:①逻辑思维是以分析方法为主,是以事物相对静止、稳定的质的规定性为客观依据来反映和把握对象的。它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与要素,在此基础上,暂时撇开思维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也舍弃对象个别、偶然与表面的东西,抓住其共同的、必然的、本质的东西;②逻辑思维是以分析逻辑关系为中心环节,以探讨对象关系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③逻辑思维是具有抽象同一性的思维,即不包含差异和矛盾的同一。这一特点是由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决定的,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应保持确定性,对象的某一层次、某一方面所做的抽象规定应保持不变;④逻辑思维追求的是确定性,是以真假、是非、对错作为目标,任何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既为真又为假,或既不为真又不为假的情况,这一特点是由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决定的;⑤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命题和推理等思维形式作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媒介而进行的,没有概念、命题和推理,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的逻辑思维。如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确定,命题的真假不清楚,推理的结构关系不明晰,就无法正确地进行逻辑思维。
关于逻辑思维方法,应是围绕着概念、命题和推理等这些基本形式而展开的,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它有许多具体的形式与方法。除了概念、判断、推理这些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形式外,还包括比较、分类、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形式和方法。
(1)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科学思维必不可少的逻辑工具,也是科学研究认识成果的最后结晶,是我们认识事物由低级的感性阶段上升到高级理性阶段的标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所具有的基本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个体的总和,也就是概念所确指涉及的对象范围。从概念外延方面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从概念反映对象的属性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从概念表述的语词上有无否定词,可分为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
定义是提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其作用主要是可以确定概念的内涵,借以总结和巩固人们对事物规律及其本质的认识。
中医临床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因此,概念的运用将伴随着整个临床的过程,如搜集临床资料信息时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值的概念,诊病辨证时的病证诊断概念,遣药组方时的中药药效概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时的疗效标准概念等。
(2)判断:
判断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判定客观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按照判断的主词、宾词的联系性质可分为直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任何一个判断,对思维对象的某个属性或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不管这个判断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会表现这两种情况。任何一个判断都有真假之分。
判断在中医临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临床资料搜集时的辨别、辨证与诊断的确定、疗效程度的评估等方面。
(3)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演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包含前提、结论和推理根据三个要素。根据推理的不同属性可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前提的数量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根据推理过程的方向,间接推理又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根据大前提的不同,演绎推理可分为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场合知识的思维过程。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场合的知识推出一般原理知识的思维过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场合的知识推出特殊场合的知识的思维过程,亦即由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在别的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思维过程。
推理思维在中医临床上的运用,归纳与类比推理主要用于病证的分析与诊断,演绎与归纳推理主要用于疾病预后的推测认识方面。
(4)形式逻辑的规律:
形式逻辑的规律是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的共同规律,主要是讨论人们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这一阶段的逻辑思维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
1)同一律:
是指在同一思维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概念、判断都保持同一性和确定性。不能随便转移,否则就犯有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和转移论题的错误。
了解同一律思维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医临床大夫们犯相关逻辑错误,特别是诸多中西医概念,有时虽可借鉴应用,但因缺乏同一性,不能随意混淆认同,如中西医诊查方式,中西医病名,中西医治疗原则、中西医药物名称等。
2)矛盾律:
是指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者矛盾的判断,必须有一个是假的,即同一思想既肯定又否定。矛盾规律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和同一对象中不允许自相矛盾,否则就会犯逻辑错误。同一律是以肯定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思想,而矛盾律是以否定的形式表达确定性。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矛盾律是同一律的进一步补充或展开。
矛盾律思维所揭示的问题,是运用中医学理论时常犯的错误。如在中医临床上,多表现在辨证分析时的病历书写与中医病证诊断上,主观臆断性较强,表述模棱两可,互相矛盾,常犯类似错误。
3)排中律:
是指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一定有一个是真的判断。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要予以确定的判断,否则就会犯逻辑错误。
排中律在中医临床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病、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法的拟定与药物的选择运用上。
4)充足理由律:
是指在讨论过程中,任何一个判断都应具备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真实性,并有充足的理由加以说明。作为一个判断,充足理由必须符合两个要求:首先理由必须真实可靠,是现实的反映,不能虚构;其次,理由和判断之间有逻辑关系,否则就会犯“不能推出”的逻辑错误。
充足理由律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病与证诊断依据资料的搜集,即诊断依据满足度的评估与最后病、证的确诊方面。
(5)比较、分类与类比
1)比较:
是指通过相关对象之间的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并发现其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可以从事物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揭示某些不能直接观察的运动变化;还可以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相互印证,发现事物的一些规律,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
比较的规则(即可比性)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相比较的对象内涵要一致;②相比较的属性或指标要一致;③相比较的背景与环境条件要一致;④相比较的事物属性应当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必须在多种多样的事物属性中抓住主要的、内在的本质属性进行比较。
比较思维在中医临床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宽泛的,如临床资料的搜集与鉴别、主要诊断依据与次要依据的分辨、诊断依据的满足程度、药物的选择运用、疗程中的病状变化、疗效的高低等。
2)分类:
是根据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方法。科学的分类可以反映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具有科学预见性,为进一步发现和认识新事物提供导向作用。分类与比较是相互联系的,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通过比较将研究对象具有共同点的部分归成大类,具有差异点的归为小类,这样就把研究对象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这个思维过程就称为分类。
分类是根据共性进行归类,然后又根据事物的特性分门别类地把事物区分开。因此,共同和个性的对立统一是一切分类的根据。分类要有统一的标准,要逐层逐级地进行分类,并且要求外延相称,即母项的外延要与子项的外延相称。
分类在中医临床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诊断早期临床资料的归类上,以及治疗阶段的依法择药以组方上,即按治法选药以组方本身便意味着处方中药物的分类。此外,病历资料在归档前,或作为资料进行某项研究时,尚需根据需要,设定某些共性或个性进行分类。
3)类比:
是依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或相似的关系,从已知这一对象具有某种性质而推出另一对象有某一相应性质的推理思维方法。亦即根据早已获得的关于某一系统的知识,作为推测另一类似系统信息的思维方法。
类比推理在中医临床科研中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也可反映对象、系统之间的性质、功能、结构、联系等方面的相似性;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解释的方法,将其外推到观测不到或者在时间上已经成为过去的对象客体。类比推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结论往往带有或然性。这是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类比推理的逻辑依据,差异性又限制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正确性。当我们类比两个对象的本质属性时,尽量把握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推出来的结论可靠性程度就大,若仅仅依靠表面现象和非本质属性方面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推论出来的结论往往会出现表面类比或机械类比的错误。要尽量增加类比对象相同属性的数量,列举愈多,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并且要注意是否有与结论相矛盾的属性,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错误的结论。
类比思维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曾起较大的作用,中医特色“象”思维,主要是以类比思维为基础而形成的,在中医临床过程中,应用到的很多概念,如病因中的风寒、组织结构中的脏腑经络、药性中的升降沉浮、方剂配伍中的君臣佐使等,均是“象”思维的结晶,类比思维还常被用于推断起病原因与解释病情。
(6)分析与综合
1)分析:
是指在思维中把经验材料、研究对象(事物、过程、属性、关系)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把复杂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种逻辑方法。分析方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目的不同,采用的研究手段也不尽相同。分析的方法是从思维的角度通过分解、割裂、抽象,将思维对象简化、浓缩或明晰化,从而达到思维能把握对象或问题的整体目的,最后走向综合。分析的结果必须是最简单的要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这些要素和方面在质和量上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比较全面地揭示事物的复杂性,为进一步更好地综合提供依据。分析的过程是渐进延续的,这样可以把发现、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分析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它割裂事物的联系而局限地研究,其结果往往使人们形成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习惯,缺乏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以及全面看问题的方法,为了避免这种思维方法的缺陷,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到综合。
分析的方法,是临床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如早期对已搜集临床资料价值的逐一思考,中期对复方中每一治法目标的思考,后期对治疗后病情变化每一临床资料信息变化的思考等,均是分析思维方法的运用。
2)综合:
是指将已有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成分、要素联系起来,按照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形成对客观对象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不仅是感性综合,而主要是理性综合。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研究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系,以及各自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认识事物多方面质的规定性,最后对事物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综合方法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综合的思维操作有助完成许多思维过程,成为许多思维的构成要素,归纳就是借助精确和合适的概念来描述事物真正的综合过程。综合方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全面地、本质地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关系,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整体的认识,这就可以克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把片面、分散、比较杂乱的材料综合而形成条理化与理论化较强的体系。通过综合方法还可以将已知的知识推广到未知的知识领域。综合就是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为过渡到未知的新领域架起连接的桥梁,只有利用综合,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思维过程中,人们既要保持科学认识的深刻性,又要保持科学认识的整体性,这就需要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使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成为辩证的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引导和归宿,没有综合,分析便无实际意义。分析和综合,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
综合在中医临床领域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如在中医临床上的病证诊断,一般都是通过对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发现机体内的病理状况及其病理间的相互联系,最后经判断做出诊断;又如处方完成后,对方中各药物作用进行综合,便能大体知晓处方的整体功效等。
(7)归纳与演绎
1)归纳法:
是指从个别到一般地做出结论(从单一的前提形成一般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依据过去而推断未来,依据个别、特殊而推断一般与普通,依据已观察到的事件而推断未观察到的事件,所以归纳推理结论所包含的内容超出了前提所包含的内容。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扩大知识、增加认识新内容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必须与实践相联系,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大量的接触和了解,才能判定其归纳过程的合理性及前提、结论的正确性。
归纳推理可以使我们发现问题,促进认识的深化;根据各种特殊的实例,通过归纳可以提出假说;在科研中寻找因果关系的专业设计需要归纳推理;在从事科研工作中,从实验观察到的事实中可以推导出相应的普遍原理。在中医临床中,从临床资料的变化中可以推断出病机的变迁,从药物的加减中可以推断出处方的整体效能。
2)演绎法:
与归纳推理相反,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在演绎推理中,可以运用确实可靠的命题为前提,通过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所以演绎推理是逻辑证明的工具。因为演绎推理根据充分,前提真实,形式合乎逻辑,它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通过演绎推理方法可以把一般原理运用到判断未知的具体事物上,从逻辑上预言在实践中尚未发现的事物特性,所以演绎推理是科学预见的一种手段。
归纳法是演绎法的基础,因为作为演绎推理出发点的大前提是借助归纳得来的。如果没有大量事实材料的归纳概括作为基础,就不能为其提供一般原理与法则的良好条件,就不可能进行演绎推理。但归纳推理又要以演绎方法作为指导,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时必须用一般原理、规则作为指导,这样才能认识个别事物,使归纳出的一般结论具有可靠性。归纳和演绎,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两种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的每个阶段都是相互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演绎法在中医临床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疾病预后等的判断上。当运用归纳法,从临床资料的变化推断出病机后,通过演绎推理方法可以把病机的变化原理运用到判断预后的事件上,从逻辑上预言在临床实践中尚未发现的疾病预后特性。此外,演绎推理还可被运用于治疗效果的预期判断方面。